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地方文庙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肖竞 曹珂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9-125,共7页
从文庙建筑的发展源流、布局形制、建筑要素构成与文化象征功能、仪礼空间营造4方面分析了明清时期我国地方文庙建筑的特点,并进一步剖析了其设计方法背后的政治文化机制。
关键词 文庙 建筑布局 仪礼空间
原文传递
“庙学合一”:成都汉文翁石室“周公礼殿”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舒大刚 任利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9,共9页
建立于西汉景帝末年的成都文翁石室,是当时最早由地方政府建立的以传播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同时又是祭祀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场所。东汉后期,高又在石室旁重建周公礼殿,用来祭祀孔子、孔门弟子、历代名儒,以及自盘古、伏羲、神农... 建立于西汉景帝末年的成都文翁石室,是当时最早由地方政府建立的以传播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同时又是祭祀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场所。东汉后期,高又在石室旁重建周公礼殿,用来祭祀孔子、孔门弟子、历代名儒,以及自盘古、伏羲、神农以下的历代圣君贤臣和治蜀有功的历代先贤,正式形成"庙学合一"体制,是当时全国第一所由政府建立的祭祀先圣、先师、先贤的专门建筑。这一体制在成都一直保持着,中间虽然在宋末元初、明末清初遭到破坏,但不久又得以恢复。文翁石室以及周公礼殿,是成都地区传授知识的最高学府,也是当地最权威的寄托精神信仰的神圣家园。"庙学合一"的格局对后世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建制影响甚大,对历史上的教育制度、礼乐制度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曾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翁石室 周公礼殿 文(孔)庙 府学 庙学合一
下载PDF
文庙与云南文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廖国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符号学的视角看,文庙是一种公共性的儒家文化象征符号。云南文庙除了承载教育和祭孔功能外,还是中央王朝推行“王道”的政治象征。文庙的建立和推广,对云南多元一体地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 文庙 儒家文化象征符号 王道 多元一体地域文化
下载PDF
王阳明从祀孔庙的史料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鸿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44,共10页
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获准从祀孔庙,是明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大事,但却因史籍记载混淆矛盾而产生几个认知上的困难。明穆宗、神宗两朝《实录》、《万历起居注》、《国榷》等书以及当时涉事人物的奏疏等公私文字,在记述曲折的从祀过程... 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获准从祀孔庙,是明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大事,但却因史籍记载混淆矛盾而产生几个认知上的困难。明穆宗、神宗两朝《实录》、《万历起居注》、《国榷》等书以及当时涉事人物的奏疏等公私文字,在记述曲折的从祀过程时发生了问题。其实,万历十二年廷议从祀之事,主持者礼部尚书沈鲤采纳了不利于阳明的观点、意见,认为阳明所获支持甚少,因而疏请不予从祀,而阳明之终获从祀,则是由于首辅申时行特别向神宗皇帝申说请求所致。廓清各种记述上的时序淆乱,是辨正此事的关键原委,进而说明学者引用明人记述来讨论此事时,不能径以所见作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孔庙 孔庙从祀 真儒
下载PDF
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鸿渊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泮池作为孔庙水池的特有型制和专用名称,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它是儒家圣地曲阜泮水的象征,也是地方官学的标志。设泮池以蓄水,隐含有希望学子从圣人"乐水",以水比德中得到启示之意。泮池、泮桥体现了礼制,蕴含鼓励学子跳跃... 泮池作为孔庙水池的特有型制和专用名称,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它是儒家圣地曲阜泮水的象征,也是地方官学的标志。设泮池以蓄水,隐含有希望学子从圣人"乐水",以水比德中得到启示之意。泮池、泮桥体现了礼制,蕴含鼓励学子跳跃龙门的殷殷之情。泮池中的水绝大多数是活水,这种设计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泮池的设置,还增添了孔庙的灵气,优化了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 泮池 泮桥 地方官学 儒学 建筑文化
下载PDF
元大都孔庙、国子学的建筑模式与基址规模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姜东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7,共18页
本文依据文献史料,对元大都孔庙、国子学的建设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平面进行复原,确定其用地范围与基址规模,并通过分析探寻其设计规律与手法,发现设计中采用两套平格网.孔庙、国子学的基址规模与大都城市平格网的基准长度存在倍数关系... 本文依据文献史料,对元大都孔庙、国子学的建设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平面进行复原,确定其用地范围与基址规模,并通过分析探寻其设计规律与手法,发现设计中采用两套平格网.孔庙、国子学的基址规模与大都城市平格网的基准长度存在倍数关系,基址边界均在11步×12.5步的平格网线上;建筑群内部的平面布置受8步×10步的平格控制,总平面中重要控制线大多与网格线对应。根据这一规律,本文进一步对明清北京孔庙、国子监进行分析,发现明太祖、英宗两朝对元代孔庙、国子学展拓时,基址规模仍受元大都城市平格网控制,而永乐朝重建孔庙时沿用元代8步×10步的平格网,将东西廊庑分别向内收进一格,从而揭示元、明建筑模式与基址规模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庙 国子学 建筑模式 基址规模 平格网
原文传递
“修庙”与“立学”:北宋学记类文章的一个话题——从王安石《繁昌县学记》入手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4,175,共10页
唐代以来,孔庙成为"通祀",州县学校则为孔庙的附属部分。相关记文或题"庙碑""庙记",或题"学记",亦有题为"庙学记"者,可统称为"学记类文章"。以北宋"兴学"的历... 唐代以来,孔庙成为"通祀",州县学校则为孔庙的附属部分。相关记文或题"庙碑""庙记",或题"学记",亦有题为"庙学记"者,可统称为"学记类文章"。以北宋"兴学"的历史为背景,考察《全宋文》所录此类文章,可以寻绎出记文作者的关注点从"庙"逐渐转向"学"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宋代"学记"作为文类的真正形成过程。在此转变的历程中,王安石《繁昌县学记》具有在理论上摧陷廓清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学记 孔庙 学校
下载PDF
孔庙学刍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振佳 《济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15,共5页
孔庙既是专门用于祭祀孔子的庙宇,同时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社会教育的象征和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崇拜信仰的标志。因此,它不仅在曲阜,在海内外也广泛建造存世。孔庙文化是一个多维化的结构,从儒庙建筑群到祭孔大典,再到庙宇文化遗存和庙... 孔庙既是专门用于祭祀孔子的庙宇,同时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社会教育的象征和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崇拜信仰的标志。因此,它不仅在曲阜,在海内外也广泛建造存世。孔庙文化是一个多维化的结构,从儒庙建筑群到祭孔大典,再到庙宇文化遗存和庙学合一体制,一直到孔府档案典籍、衍圣公及其职能承担等,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儒庙历史文化体系。从这一体系出发,创建独具特色的孔庙学,不仅是深化孔庙研究、拓展儒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孔庙科学义理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庙 孔庙学 文化遗存 庙学合一 儒学研究
下载PDF
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探源——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9
作者 王群韬 安建峰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8,158,共8页
自唐代确立“庙学一体”制度后,最基层的文庙(庙学)设于州县,一般不在县级以下区域修建文庙。晋东南地区的乡村文庙现象,似与礼制不符。稽考相关碑刻资料可知,元代兴建的社学是这类乡村文庙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学舍—礼殿”并存的形... 自唐代确立“庙学一体”制度后,最基层的文庙(庙学)设于州县,一般不在县级以下区域修建文庙。晋东南地区的乡村文庙现象,似与礼制不符。稽考相关碑刻资料可知,元代兴建的社学是这类乡村文庙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学舍—礼殿”并存的形制格局,实质上是一种兼有文教与祭孔功能的社学型文庙。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的礼仪空间多采用“二公十哲”祀位模式,并仿照州县庙学举行“释奠之礼”。从类型上看,社学型文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学校文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 乡村文庙 晋东南 元代社学 社学型文庙
原文传递
曲阜市“三孔”景区发展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宫美琳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曲阜市作为孔圣人诞生之地拥有着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孔庙、孔府、孔林,进一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三孔"景区拥有着在资源、政策和交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着在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 曲阜市作为孔圣人诞生之地拥有着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孔庙、孔府、孔林,进一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三孔"景区拥有着在资源、政策和交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着在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劣势."三孔"景区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开发景区多样化旅游产品、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导游人员素质、保护与发展相协调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庙 孔府 孔林 “三孔”景区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曲阜 旅游景区
下载PDF
肇建与重修:明代高阳文庙丛考——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为中心
11
作者 刘美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文庙肇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说法是错误的,其至晚可追溯至宋元时期。自洪武三年易址重建后,各时期重修不辍,但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明万历年间。这与该地当时文教和科举之盛呈正相关,并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碑刻拓片 明代 文庙 科举 万历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释奠在日传播与嬗变
12
作者 李海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释奠是中国儒家学子祭奠先圣先师的重要典礼,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释奠在传入日本后发生本土化嬗变,在祭祀对象、祭祀仪式等方面渐现日本神道教元素,出现了日本学者关于日本儒学所谓“正统性”与“优越性”的悖论。若由空间理论视域出... 释奠是中国儒家学子祭奠先圣先师的重要典礼,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释奠在传入日本后发生本土化嬗变,在祭祀对象、祭祀仪式等方面渐现日本神道教元素,出现了日本学者关于日本儒学所谓“正统性”与“优越性”的悖论。若由空间理论视域出发观照当代日本释奠与孔庙空间,则可发现这是一个集中了中国想象、空间规训与现实刷新功能于一体的“异托邦”空间。日本孔庙等“异托邦”空间以其“异质性”与“现实性”慰藉着出入其间的当代日本人,同时保护着不断被“同质化”侵扰的域外中国文化,维系着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基因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庙 释奠 异质性 异托邦
下载PDF
华夷之间与记忆之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明清云南文庙
13
作者 张冬冬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文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以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是封建王朝维护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也是在“华夷之间”维系数千年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纽带。“华与夷”从本质... 文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以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是封建王朝维护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也是在“华夷之间”维系数千年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纽带。“华与夷”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认同,在边疆云南地区,中华传统得以绵延不绝,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以文庙为场域的儒家文化传统起到重要作用。文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之场”,它的存在是文化间距与文化互视的重要空间基础,更是一个象征意义的体系,始终承载着儒学伦理,这也是当代儒学研究的始基。云南文庙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研究价值,对于了解儒学在云南地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历史发展中封建王朝与边疆民族地区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之间 记忆之场 文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金城揽胜图》中文庙建筑空间格局研析
14
作者 叶明晖 马志凡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40-145,共6页
文章选用《金城揽胜图》中城内的两座文庙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还原该时期的两座文庙建筑格局,并对其空间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当地建筑空间的布局特色、探究文化建筑与城市格局的关联性,从而为探寻特色建筑的分布对城市格局的意义... 文章选用《金城揽胜图》中城内的两座文庙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还原该时期的两座文庙建筑格局,并对其空间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当地建筑空间的布局特色、探究文化建筑与城市格局的关联性,从而为探寻特色建筑的分布对城市格局的意义,也为研究当地传统古建筑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城揽胜图》 建筑空间 建筑围合 文庙建筑
下载PDF
文庙与儒家文化的传播——以建水文庙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洪晓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3-78,共6页
文庙以其重要的教育和祭祀功能成为儒学在云南地域化的核心。作为地方官学(儒学)与孔子祭祀相结合的场所,文庙不仅在结构布局和祭祀制度方面蕴含着儒学的核心观念,更在庙学教育中宣扬儒学的价值理想。然而,文庙成为儒家文化在地方传播... 文庙以其重要的教育和祭祀功能成为儒学在云南地域化的核心。作为地方官学(儒学)与孔子祭祀相结合的场所,文庙不仅在结构布局和祭祀制度方面蕴含着儒学的核心观念,更在庙学教育中宣扬儒学的价值理想。然而,文庙成为儒家文化在地方传播的媒介并非偶然,其教育与推广功能的发挥亦不是孤立的。只有与传统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特殊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以及儒学自身的哲学特质相结合,文庙才能够发挥儒家文化传播媒介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 儒学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明清时期金州庙学景观的营建及演变
16
作者 吕军辉 张健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73-176,共4页
明清时期金州作为辽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其儒家文化底蕴深厚,文庙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建筑,其内部建筑和景观环境都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同时历来承担着金州的儒学教育,为当地教育事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州文庙受到地域文化和当地... 明清时期金州作为辽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其儒家文化底蕴深厚,文庙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建筑,其内部建筑和景观环境都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同时历来承担着金州的儒学教育,为当地教育事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州文庙受到地域文化和当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空间布局和植物布置上与中原地区相差较远,但所表现出的景观风貌却新颖独特,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华丽出彩,在庭园景观环境营造上也独具匠心,体现出北方寒地园林的景观特色。同时在建筑形式上也能寻找到中原文化的痕迹,展现出与中原地区文化同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金州地区 文庙 儒学 景观环境
下载PDF
河北文庙的保护现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海珍 王玉亮 袁洪升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庙最初是用以祭祀和纪念孔子的建筑,后发展成为祭庙与官学的学宫相结合的产物,即庙学合一。在近2500年文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县级以上的治地都曾经建有文庙建筑。本文对河北文庙建筑遗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河北各地文庙... 文庙最初是用以祭祀和纪念孔子的建筑,后发展成为祭庙与官学的学宫相结合的产物,即庙学合一。在近2500年文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县级以上的治地都曾经建有文庙建筑。本文对河北文庙建筑遗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河北各地文庙建筑的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庙 发展历程 保护现状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帝都的教化象征:历代都城孔庙之演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旸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7,共8页
除曲阜孔庙外,都城中央官学孔庙乃为各历史时段孔庙发展的风向标和表率。结合制度研究,将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建设放在时代和城市背景中逐一考察,详尽地梳理了历代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演变轨迹。同时,尝试厘清中国古代都城史研究领域... 除曲阜孔庙外,都城中央官学孔庙乃为各历史时段孔庙发展的风向标和表率。结合制度研究,将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建设放在时代和城市背景中逐一考察,详尽地梳理了历代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演变轨迹。同时,尝试厘清中国古代都城史研究领域中部分尚属含混的问题,如都城孔庙的出现时间、建筑配置、都城中的选址、祭孔程序等,恰是对古代都城空间的再认识和可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都 孔庙 演变
原文传递
清代归绥城文庙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淑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5-49,共5页
归绥城在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建立的蒙、汉、慢3座文庙,不仅是重要的祭孔设施,而且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加强了对蒙古地方各族官民的统治,为边疆内地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清廷修建文庙更多地是基于教化各族居民的需求而非理性的城市建设,加... 归绥城在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建立的蒙、汉、慢3座文庙,不仅是重要的祭孔设施,而且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加强了对蒙古地方各族官民的统治,为边疆内地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清廷修建文庙更多地是基于教化各族居民的需求而非理性的城市建设,加之塞外多民族杂居,文风欠佳,归绥城的文庙不论在择址上,还是在规模与空间布局方面,多没有达到规制要求。蒙、汉、满3座文庙作为归绥城空间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归绥城的文教区、城市天际线以及街道名称等人文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城 文庙
下载PDF
明清巍山文庙、书院和社学碑刻文化探析
20
作者 谢丽华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以明清巍山文庙、书院和社学碑文为切入点,从文庙和书院建设、师资队伍、办学经费、左氏土司与巍山教育几个方面对碑刻内容进行解读,探讨明清时期巍山儒学教育的历史地位及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文庙 书院 碑刻 儒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