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图式理论 被引量:205
1
作者 李福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5,共6页
意象图式理论的研究仍有很大潜力,其研究表现为极大的不平衡性:首先,在一个具体的学科内部表现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平衡性;在学科之间表现为跨学科研究的不平衡性;在不同语言中表现为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的不平衡性。改变以上不平衡性,... 意象图式理论的研究仍有很大潜力,其研究表现为极大的不平衡性:首先,在一个具体的学科内部表现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平衡性;在学科之间表现为跨学科研究的不平衡性;在不同语言中表现为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的不平衡性。改变以上不平衡性,既是研究者的任务,也为研究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语域 概念结构 述评 不平衡性
下载PDF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 被引量:66
2
作者 沈家煊 《语言科学》 2004年第6期3-15,共13页
本文论证,“追累”这样的动结式构成的句子,仅仅从动词和补语的论元结构和题元结构出发是无法对其语法和语义作出充分解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动结式的意义不能完全靠动词和补语的意义推导出来,二是动词和补语各自的词汇选择限制起重要... 本文论证,“追累”这样的动结式构成的句子,仅仅从动词和补语的论元结构和题元结构出发是无法对其语法和语义作出充分解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动结式的意义不能完全靠动词和补语的意义推导出来,二是动词和补语各自的词汇选择限制起重要作用。本文借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从概念结构出发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说明为什么对这样的语法语义现象我们能够作出充分的解释,但只能作出不充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结构 题元结构 概念结构 现代汉语 动结式 语法 语义 “追累”
下载PDF
“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67
3
作者 殷常鸿 张义兵 +1 位作者 高伟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0,共8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逐步成为教育研究界的热点话题,但探寻深度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深度学习评价方案和模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对比和分析,并讨论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基... 近年来深度学习逐步成为教育研究界的热点话题,但探寻深度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深度学习评价方案和模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对比和分析,并讨论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评价模型的局限性;其次,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以学习过程本身为依托,对深度学习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进行了梳理;再次,结合概念转变理论与SOLO分类体系,从学习者思维的角度入手,对学习“当下”的状态进行描述,溯源学习者思维的深度层次,并以此构建了“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及其评价量化标准,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深度学习的评价提供模型参考和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概念转变 评价模型 认知结构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 被引量:49
4
作者 陶明忠 马玉蕾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2,共8页
框架语义学是格语法理论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格语法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框架语义学解决了格语法中存在的问题,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概念结构和语义—句法映射关系的描写。尽管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都是对语言共性的研究,但就方法论而言,Fil... 框架语义学是格语法理论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格语法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框架语义学解决了格语法中存在的问题,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概念结构和语义—句法映射关系的描写。尽管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都是对语言共性的研究,但就方法论而言,Fillmore从心智主义转向了经验主义。文章指出了框架语义学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格语法 概念结构 语义框架
原文传递
形名组合的意义建构:概念整合和物性结构的杂合分析模式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辉 范瑞萍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9,共12页
本文在综述前人对形名组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理论杂合的分析模式,并试图用这一模式分析三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形名组合。这一新的杂合分析模式的优点是,物性结构为概念整合网络中的名词心理空间提供明确的知识框... 本文在综述前人对形名组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理论杂合的分析模式,并试图用这一模式分析三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形名组合。这一新的杂合分析模式的优点是,物性结构为概念整合网络中的名词心理空间提供明确的知识框架,从而更清晰地说明,名词心理空间与形容词心理空间之间的映现和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这两个空间与体现形名意义的整合空间之间的映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名组合 心理空间 概念整合 物性结构 名词 形容词
原文传递
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再探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积家 陈俊 《语言科学》 2004年第1期77-86,共10页
本文运用自然分类和配对语义决定的方法,对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作了进一步探讨。实验一表明,汉语亲属词概念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维度:1)亲属的亲密程度;2)姻亲/非姻亲。实验二表明,辈分和对象性别对汉语亲属词的语义组织也有一定影响。当... 本文运用自然分类和配对语义决定的方法,对汉语亲属词的概念结构作了进一步探讨。实验一表明,汉语亲属词概念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维度:1)亲属的亲密程度;2)姻亲/非姻亲。实验二表明,辈分和对象性别对汉语亲属词的语义组织也有一定影响。当词对由异辈-同性别的亲属词组成时,判断它们是亲属的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整个研究表明,亲属词的概念组织既受亲属词自身特征影响,也受知识、经验、文化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亲属词 概念结构 语义组织 语义组织 词汇
下载PDF
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景焕 金盛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运用Q分类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被试是30名来自物理、化学、数学、地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由“成就取向/内心... 运用Q分类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被试是30名来自物理、化学、数学、地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由“成就取向/内心体验取向”、“主动进取/踏实肯干”两个维度构成;取得科学创造成就的重要特征是“成就取向”和“主动进取”。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主动进取对于取得创造性成就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 概念结构 Q分类 多尺度分析
下载PDF
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3,共6页
国内外很多学者常常将语法化的研究范围局限于词汇层面,而当今国外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句法和章法,甚至还将从典型概念结构所产生出的句法构造的内容也囊括其内。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范围进行梳理,并将... 国内外很多学者常常将语法化的研究范围局限于词汇层面,而当今国外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句法和章法,甚至还将从典型概念结构所产生出的句法构造的内容也囊括其内。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范围进行梳理,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狭义语法化、广义语法化和最广义语法化,重点从词类、构词、语篇、语用、命题图式与时体标记、句法构造共六个方面论述语法化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认知语言学 概念结构
下载PDF
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黄洁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基础,旨在讨论喻体名词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结构的解释力。研究表明:1)喻体名词概念结构的可排列性和本质结构特点是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内涵丰富性的根源。2)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二者的互动是创造和理解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丰富语义的认知机制。本体和喻体的排列顺序影响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前喻式和后喻式名名复合词在喻体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类型方面均存在差异。3)在具有诸多共性的基础上,汉语名名复合词比英语的构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 概念结构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隐转喻
下载PDF
“怀疑”的意义引申机制和语义识解策略 被引量:34
10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文章首先描写"怀疑"的不同义项(①不相信,②猜测、相信)在分布上接近互补又不完全互补的复杂表现。然后讨论"怀疑"的不同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怀疑"的隐性否定意义使整个句子的意义笼罩在否... 文章首先描写"怀疑"的不同义项(①不相信,②猜测、相信)在分布上接近互补又不完全互补的复杂表现。然后讨论"怀疑"的不同意义的引申机制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怀疑"的隐性否定意义使整个句子的意义笼罩在否定的阴影之下:或者不相信事情是正面和积极的,形成义项①;或者猜测和相信事情不是正面和积极的(而是负面和消极的),形成义项②。接着,指出"怀疑"的两种意义是通过对客体论元(表示怀疑对象)在句法(体词性vs.谓词性、旁格宾语vs.常规宾语)、语义(指称性vs.陈述性)和语用(正面vs.负面、旧信息vs.新信息)等多种层次上的选择限制,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最后揭示听话人识解"怀疑"的各种意义所凭借的规则和策略:(1)当"怀疑"的客体论元是正面、积极或中性时,把"怀疑"识解为"不相信"(即"怀疑①");(2)当"怀疑"的客体论元是负面、消极或偏离中性时,把"怀疑"识解为"猜测"或"相信"(即"怀疑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隐性否定 (不完全)互补 意义引申(机制) 概念结构 语义识解(规则和策略)
原文传递
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 被引量:29
11
作者 戴炜栋 陆国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旨在立论创新,运用概念能力和概念表现的理论探讨人脑用概念思维和用概念结构处理语言的认知模式,并理论联系实际,从思维模式实施两种语言转换。
关键词 概念能力 概念表现 概念映射 概念整合 概念结构
原文传递
反叙实动词宾语真假的语法条件及其概念动因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新良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215,共22页
本文讨论汉语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特别是"假装"类动词跟其他反叙实动词不同的语义表现:其宾语在有些情况下是假的(如:假装害怕■不害怕),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是真的(如:假装摔倒■摔倒了)。文章指出,"假装"类动... 本文讨论汉语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特别是"假装"类动词跟其他反叙实动词不同的语义表现:其宾语在有些情况下是假的(如:假装害怕■不害怕),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是真的(如:假装摔倒■摔倒了)。文章指出,"假装"类动词宾语的真假,跟宾语的情状类型直接相关: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动作时,该宾语为真;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状态时,该宾语为假。文章还基于"假装"的概念结构,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这种相关性进行了解释:"假装"类动词的宾语既可以表示主体故意发出的假动作(真的发生了,用动作类动词表达,如"摔倒"),也可以表示主体通过假动作而制造的假象(虚假的表象,用状态类动词表达,如"害怕")。说话人对假装行为的动作(能指)和假象(常规所指)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语言编码,造成了"假装"类动词宾语的或真或假,以及相应动词在情状类型上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类)反叙实动词 宾语真假 情状类型 概念结构 行为符号 语言编码
原文传递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研究综观 被引量:28
13
作者 史文磊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65,110,共17页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动词构架型、附加语构架型还是对等构架型)及其类型学演变的研究做了回顾和评介。分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证据和不足,同时提出了几点思考:(1)类型的鉴别要区分句法核心和语义核心;(2)语言是不断...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动词构架型、附加语构架型还是对等构架型)及其类型学演变的研究做了回顾和评介。分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证据和不足,同时提出了几点思考:(1)类型的鉴别要区分句法核心和语义核心;(2)语言是不断演变的,应结合共时和历时来进行考察;(3)词化类型既表现在句法结构属性上,又表现在语言使用倾向上,应结合两者综合考量;(4)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特性,同一词化类型的语言在结构上也有差异。文末指出,对运动事件编码类型的考察,为探索概念结构、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的接口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视角,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事件 词化类型 概念结构 语言结构语 言使用
原文传递
建筑结构设计杂谈 被引量:29
14
作者 孔雅莎 谢定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97,共7页
使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是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责任。根据长期的工作体会阐述了结构设计的理念、结构设计的工作方法、影响结构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从概念设计的观点出发,介绍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措... 使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是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责任。根据长期的工作体会阐述了结构设计的理念、结构设计的工作方法、影响结构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从概念设计的观点出发,介绍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原则,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措施,以及实际工程中结构单元的划分,结构类型的选择,楼屋盖方案的比较,地基基础处理等。通过这些介绍,希望能对工程师做好结构设计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概念 概念设计 综合经济指标 结构单元 结构构件 耗能构件 非结构性部件
下载PDF
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比较 被引量:29
15
作者 肖二平 张积家 +1 位作者 王娟 林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5-969,共15页
采用自由分类法探讨了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结果表明:(1)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亲属的亲密程度"和"辈分大小"。这与汉族和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既相似,又存在差异。摩梭人亲属词分类的特点反映... 采用自由分类法探讨了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结果表明:(1)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亲属的亲密程度"和"辈分大小"。这与汉族和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既相似,又存在差异。摩梭人亲属词分类的特点反映了独特的母系家庭和婚姻制度。(2)舅权和父权在摩梭人的亲属关系中正在经历着变化。作者对"摩梭母系制是原始母系制的‘活化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梭人 亲属词 概念结构
下载PDF
自然语言的心理表征与词典释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章宜华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63,48,共16页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传统消极型词典不能适应学习和教学的需要,着手编纂并出版了大量的积极型学习词典。但大多数学习词典仍采用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释义,继续严格遵循“替代性”原则,使释义的质量难以得到根...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传统消极型词典不能适应学习和教学的需要,着手编纂并出版了大量的积极型学习词典。但大多数学习词典仍采用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释义,继续严格遵循“替代性”原则,使释义的质量难以得到根本的提高。本文从自然语言语义生成的心理表征入手,对现行的释义方式和原则提出质疑,指出应采用自然语言的概念结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在各种规范化规则和语用规则的制约下进行释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释义方法和原则,提高积极型学习词典的释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型词典 释义 概念结构 优先规则 搭配
下载PDF
词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以五个具体实例说明,某个词类序列能形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将会具体表示什么样的意思,主要取决于具体词语的意思,即具体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这跟概念层次网络理论(HNC)的精神是一致的。文章强调,要重视... 本文以五个具体实例说明,某个词类序列能形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将会具体表示什么样的意思,主要取决于具体词语的意思,即具体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这跟概念层次网络理论(HNC)的精神是一致的。文章强调,要重视和加强概念结构及其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义 概念结构 句子意思理解
下载PDF
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家骏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米切尔以反映旅游业特征的需求、供给、联系为列,目的、结构、区位三大层面为行,建立起概念矩阵模型。本文阐释这一模型,并将其具体化为旅游地理学研究体系。最后给出应用实例,指出这个模型对一些命题单一、针对性强、又很具体的旅... 米切尔以反映旅游业特征的需求、供给、联系为列,目的、结构、区位三大层面为行,建立起概念矩阵模型。本文阐释这一模型,并将其具体化为旅游地理学研究体系。最后给出应用实例,指出这个模型对一些命题单一、针对性强、又很具体的旅游业可以提供一种有益的系统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区位 旅游地理学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解释力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5,共4页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 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运用三条操作方法,遵循六条优化原则,并形成满足这些优化原则的网络结构,从而积极、动态地进行语言的意义构建。...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是一种意义构建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 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运用三条操作方法,遵循六条优化原则,并形成满足这些优化原则的网络结构,从而积极、动态地进行语言的意义构建。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人类的认知和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概念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输入空间 复合空间 突生结构 意义构建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健坤 孙启耀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由Fauconnier和Turner等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认知过程。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语篇深层连贯的机制。本文通过比较概念整合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由Fauconnier和Turner等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认知过程。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语篇深层连贯的机制。本文通过比较概念整合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语篇连贯方面的作用,从而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语篇连贯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语篇连贯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