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教学程序 |
刘诚杰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2 |
4
|
|
2
|
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 |
刘曙光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3
|
证据概念素说——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据理论的国学文化基石 |
郑禄
|
《证据科学》
|
2008 |
7
|
|
4
|
两大法系形成理念之差异——以两大法系的民法存在形式为视角 |
李军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04 |
1
|
|
5
|
论部门法之法律目的 |
竺效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6
|
民族风俗习惯与民事法制建设 |
胡守勇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9 |
2
|
|
7
|
法治需要给法重下定义 |
李乾宝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8
|
绿色包装:人类永恒的追求 |
庾晋
周洁
白木
|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
2002 |
3
|
|
9
|
对权利观念的兴起与自然法观念的嬗变的简要考察 |
黄颂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0
|
民法学中若干法律概念的逻辑思考 |
刘鹏燕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1
|
论拉兹法律权威观的贡献 |
陈明
|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
2009 |
1
|
|
12
|
作为权利语言的多元文化主义——以加拿大为例 |
曹缅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3
|
德沃金司法诠释理论的争议与贡献 |
武西锋
|
《法治社会》
|
2020 |
0 |
|
14
|
探析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
金波
|
《武夷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试论意境美的创造规律 |
车永强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1
|
|
16
|
中西历史观差异之管见 |
曾凡跃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论社群主义权利观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
于宏
张天上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8
|
论与时俱进的科学执政观 |
吕世平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9
|
概念外延的变动及其法律适用——以反垄断法中致害人和受害人为中心 |
刘继峰
|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商君书》君主观探析 |
张功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