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05
1
作者 邱芳 伏健民 +1 位作者 金德敏 王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维持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对生物多样性认识和检测的有效方法,逐步认清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本文论述了生物...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维持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对生物多样性认识和检测的有效方法,逐步认清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本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物种间和物种内多样性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着重介绍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及比较基因组学的兴起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分子标记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The Tea Tree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ea Flavor and Independent Evolution of Caffeine Biosynthesis 被引量:122
2
作者 En-Hua Xia Hai-Bin Zhang +26 位作者 Jun Sheng Kui Li Qun-Jie Zhang Changhoon Kim Yun Zhang Yuan Liu Ting Zhu Wei Li Hui Huang Yan Tong Hong Nan Cong Shi Chao Shi Jian-Jun Jiang Shu-Yan Mao Jun-Ying Jiao Dan Zhang Yuan Zhao You-Jie Zhao Li-Ping Zhang Yun-Long Liu Ben-Ying Liu Yue Yu Sheng-Fu Shao De-Jiang Ni Evan E. Eichler Li-Zhi Gao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Tea is the world's oldest and most popular caffeine-containing beverage with immense economic, medicin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high-quality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repeat-rich (80.9... Tea is the world's oldest and most popular caffeine-containing beverage with immense economic, medicin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high-quality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repeat-rich (80.9%), 3.02-Gb genome of the cultivated tea tree Camellia sinensis. We show that an extraordinarily large genome size of tea tree is resulted from the slow, steady, and long-term amplification of a few LTR retrotransposon families. In addition to a recent whole-genome duplication event, lineage-specific expansions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flavonoid metabolic biosynthesis were discovered, which enhance catechin production, terpene enzyme activation, and stress tolerance, important features for tea flavor and adaptation. We demonstrate an independent and rapid evolution of the tea caffeine synthesis pathway relative to cacao and coffee. A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25 Camellia species revealed that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most flavonoid- and caffeinebut not theanine-related genes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catechins and caffeine and thus enhance tea-processing suitability and tea quality. These novel findings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metabolomic and functional genomic refinement of characteristic biosynthesis pathways and will help develop a more diversified set of tea flavors that would eventually satisfy and attract more tea drinker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tree genome comparative genomics Tea flavor Tea-proccessing suitability Global adaptation Caffeine biosynthesis
原文传递
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魏书军 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3-1585,共13页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因其基因组成稳定、基因排列相对保守、普遍为母系遗传、极少发生重组等而被广泛应用于进化与系统发育等研究。目前,昆虫中已有356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被测定,代表了33个目中的28个目。大量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使得我们对...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因其基因组成稳定、基因排列相对保守、普遍为母系遗传、极少发生重组等而被广泛应用于进化与系统发育等研究。目前,昆虫中已有356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被测定,代表了33个目中的28个目。大量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使得我们对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方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对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进展、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碱基组成、控制区的特征、基因重排及其机理、进化速率及其在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动物 比较基因组学 基因重排 进化速率 控制区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臻武 盖钧镒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83-90,共8页
鉴于豆科植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近年来国际上发起将蒺藜苜蓿作为豆科基因组研究模式植物。由于具有基因组小、染色体数为2×8(2n=16)、生长期短、自花授粉、根瘤固氮、遗传转化效率高、与豆科主要作物亲缘关系较近等特点,蒺藜苜蓿... 鉴于豆科植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近年来国际上发起将蒺藜苜蓿作为豆科基因组研究模式植物。由于具有基因组小、染色体数为2×8(2n=16)、生长期短、自花授粉、根瘤固氮、遗传转化效率高、与豆科主要作物亲缘关系较近等特点,蒺藜苜蓿已代替百脉根(Lotus japonicusL.)做为豆科模式植物。国际蒺藜苜蓿基因组研究计划于2001年启动,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即将完成。目前已经构建了细胞遗传学图谱、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获得EST序列189714条。蒺藜苜蓿基因组长度470Mbp(1C=0.47pg,2C=1.15pg),基因密度7Kbp/基因,平均GC含量33.3%。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蒺藜苜蓿染色体基因组分成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个明显的区域,常染色质区富集基因,异染色质区富集大量重复序列。蒺藜苜蓿80%的基因组以异染色质的形式聚集在着丝粒附近。蒺藜苜蓿与苜蓿和豌豆有非常高的共线性关系,与大豆在宏线性水平和微线性水平也有较高的共线性关系,是豆科作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的好材料,有待在我国开展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豆科作物 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学 共线性
下载PDF
Learning from Evolution: Thellungiella Generates New Knowledge on Essential and Critical Components of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被引量:21
5
作者 Anna Amtman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12,共10页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 (halophila) is a close relativ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but, unlike A. thaliana, it grows well in extreme conditions of cold, salt, and drought as well as nitrogen limitation. Over the last ...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 (halophila) is a close relativ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but, unlike A. thaliana, it grows well in extreme conditions of cold, salt, and drought as well as nitrogen limitation. Over the last decade, many laboratories have started to use Thellungiella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ological,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and new knowledge has been gained in particular with respect to ion transport and gene expression. The advantage of Thellungiella over other extremophile model plants is that it can be directly compared with Arabidopsis, and therefore generate information on both essential and critical components of stress tolerance. Thellungiella research is supported by a growing body of technical resources comprising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rotocols, ecotype collections,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cDNA-libraries, microarrays, and a pending genome sequence.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Thellungiella and re-evaluates its usefulness as a model for research into plant stress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otic/environmental stress ion channels adaptation - evolutionary comparative genomics gene expres-sion Brassica.
原文传递
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研制及用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冬生 韩延平 +17 位作者 戴二黑 宋亚军 包静月 裴德翠 李敏 崔百忠 张秀清 童宗中 王津 郭兆彪 祁芝珍 金丽霞 翟俊辉 杜宗敏 王效义 汪建 黄培堂 杨瑞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 研制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 ,并将其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 挑选出 4 0 0 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 ,PCR扩增各基因 ,以纯化的PCR产物点样制备芯片 ,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 ,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 设计了若干质控... 目的 研制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 ,并将其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方法 挑选出 4 0 0 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 ,PCR扩增各基因 ,以纯化的PCR产物点样制备芯片 ,采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 ,进行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 设计了若干质控杂交组合 ,芯片杂交结果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氏菌 鼠疫 DNA芯片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黎裕 王天宇 贾继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1-14,共4页
评述植物比较基因组学最新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关键词 植物 比较基因组学 发展状况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SR Markers in Proso Millet Based on Switchgrass Genomics 被引量:18
8
作者 Santosh G. Rajput Tammy Plyler-Harveson Dipak K. Santr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Proso millet (Panicummiliaceum) has high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a short growing-season, and is highly adapted to a semi-arid climate. Genomic resources for proso millet are very limited. Large numbers of DNA marke... Proso millet (Panicummiliaceum) has high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a short growing-season, and is highly adapted to a semi-arid climate. Genomic resources for proso millet are very limited. Large numbers of DNA markers and other genomic tools in proso millet can readily be developed by using genomic resources in related grasses.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report were to 1) test and characterize switchgrass SSR markers for use in proso millet, and 2) elucidate repeat-motifs in proso millet based on new SSR marker analysis. A total of 548 SSR markers were tested on 8 proso millet genotypes. Out of these, 339 amplified SSR markers in proso millet. This showed that 62% of the switchgrass SSR markers were transferable to proso millet. Of these 339 markers, 254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among the 8 proso genotypes. The resolving power of these 254 polymorphic SSR markers ranged from 0.25-14.75 with an average of 2.71. The 254 polymorphic SSR markers amplified 984 alleles in the ranges of 50 bp to 1300 bp. The majority of the SSR markers (221 of 254) amplified dinucleotide repeats. Based on SSR marker analysis, AG/GA was the most abundant repeat-motifs in proso millet. Switchgrass genomic information seems to be the most useful for developing DNA markers in proso millet. Marker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for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mapping agronomic traits and future molecular breeding efforts in proso mil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T MINOR CROPS comparative genomics Molecular Breeding
下载PDF
外生菌根共生:共生真菌多样性及菌根形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冯邦 杨祝良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6-444,共9页
大约2%的维管植物能够与17~18个目约280个属的真菌形成外生菌根关系.外生菌根关系的形成、宿主植物的专一化和宿主转移等事件可能是共生真菌物种分化的重要驱动力.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外生菌根真菌丢失了大量与植物细胞壁物质降解相... 大约2%的维管植物能够与17~18个目约280个属的真菌形成外生菌根关系.外生菌根关系的形成、宿主植物的专一化和宿主转移等事件可能是共生真菌物种分化的重要驱动力.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外生菌根真菌丢失了大量与植物细胞壁物质降解相关的基因.在外生菌根形成过程中,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借助多样化的信号分子完成相互识别,并且外生菌根真菌能够借助分泌效应蛋白抑制宿主植物的防御反应,促进菌根形成.本文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以及外生菌根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据此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专一性 物种分化 信号分子 比较基因组
原文传递
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轶琦 刘建秀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62,共8页
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构建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草坪草的育种水平。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然而与农作物相比,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构建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草坪草的育种水平。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然而与农作物相比,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增加作图群体的数量、提高分子遗传图谱的饱和度、抗逆性QTL的定位以及中国本土暖季型草坪草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是我国今后草坪草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分子遗传图谱 研究进展 QTL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药用植物苦参的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乔永刚 贺嘉欣 +5 位作者 王勇飞 曹亚萍 贾孟君 张鑫瑞 梁建萍 宋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06-2112,共7页
为探究苦参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该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苦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苦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4165 bp,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苦参叶绿体基因组共包含123个基因,包括77个... 为探究苦参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该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苦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苦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4165 bp,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苦参叶绿体基因组共包含123个基因,包括77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及8个rRNA基因。经序列分析鉴定出104个SSR位点,大部分重复由A和T组成。此外该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编码区偏向使用A和T碱基。对两个不同地区苦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4个差异基因。基于最大似然法(ML)对苦参及其他16种豆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苦参与其同属植物苦豆子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苦参的遗传变异、育种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叶绿体基因组 SSR 密码子偏好性 比较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7,共8页
芸薹属(Brassica)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发现,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芸薹属(Brassica)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发现,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共线性,表明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支持二倍体芸薹属作物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 拟南芥 宏观共线性 微观共线性
下载PDF
microRNA计算发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侯妍妍 应晓敏 李伍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microRNA(miRNA)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长度为~21nt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在植物和动物中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调控功能。它的发现主要有cDNA克隆测序和计算发现两条途径。由于cDNA克隆测序方法受miRNA表达的时间和组织特异性以及表达水平的影... microRNA(miRNA)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长度为~21nt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在植物和动物中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调控功能。它的发现主要有cDNA克隆测序和计算发现两条途径。由于cDNA克隆测序方法受miRNA表达的时间和组织特异性以及表达水平的影响,而计算发现可以弥补其不足,因此miRNA的计算发现方法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对近几年计算发现miR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计算发现方法的本质,将计算发现方法归纳为5类,分别是同源片段搜索方法、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预测方法、基于序列和结构特征打分的预测方法、结合作用靶标的预测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原理、核心思想、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计算发现 同源搜索 比较基因组学 作用靶标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鸡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志良 张勇 +1 位作者 朱大海 李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7,共5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而开展的动物基因组计划受到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支持 .无论是作为一种实验用模式生物 ,还是作为一种农业经济动物 ,鸡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价值 ,因此 ,开展鸡基因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述了近年...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而开展的动物基因组计划受到了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支持 .无论是作为一种实验用模式生物 ,还是作为一种农业经济动物 ,鸡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价值 ,因此 ,开展鸡基因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述了近年来鸡基因组研究 (包括鸡基因组的有关参数、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谱、比较定位、表达序列标签和数量性状座位定位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研究进展 比较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下载PDF
基因组学方法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贺超英 陈受宜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29-32,22,共5页
由于植物抗逆性遗传极其复杂 ,因而植物抗逆性能 (包括抗非生物胁迫如盐碱、干旱、低温等的能力和抗生物协迫如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能力等 )的提高受到了极大限制。近年来 ,基因组学的兴起对我们全面理解植物抗逆性起着革命性作用... 由于植物抗逆性遗传极其复杂 ,因而植物抗逆性能 (包括抗非生物胁迫如盐碱、干旱、低温等的能力和抗生物协迫如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能力等 )的提高受到了极大限制。近年来 ,基因组学的兴起对我们全面理解植物抗逆性起着革命性作用。结构基因组学将会使我们挖掘大量全新的抗逆基因 ,并能揭示各抗逆性基因的详细结构以及抗逆性遗传进化机理。功能基因组学将会阐明植物抗逆中的复杂的调控网络 ,揭示涉及抗逆蛋白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基因学的研究 ,可以把从模式植物上获得的抗逆遗传信息推广到基因组较复杂的植物上去。大规模的全新基因的发现及其在抗逆反应中的表达模式的研究和它们在抗逆应中作用的理解将会为利用遗传工程进行植物抗逆育种提供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逆性 基因组学 结构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
下载PDF
应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进行鼠疫耶尔森菌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戴二黑 童宗中 +9 位作者 王效义 周冬生 张建国 李蓓 杨俊兴 陈泽良 宋亚军 郭兆彪 王津 杨瑞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确定古典型鼠疫耶尔森菌的特有序列 ,为建立和完善该菌基因组分型系统提供可靠数据。方法 通过抑制削减杂交技术发现差异片段并应用PCR验证。结果 发现了 5个在不同生物型鼠疫菌间存在差异的DNA片段 ,其中一个 383bp的片段在来... 目的 确定古典型鼠疫耶尔森菌的特有序列 ,为建立和完善该菌基因组分型系统提供可靠数据。方法 通过抑制削减杂交技术发现差异片段并应用PCR验证。结果 发现了 5个在不同生物型鼠疫菌间存在差异的DNA片段 ,其中一个 383bp的片段在来自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 30株鼠疫菌全部阳性 ,而来自其它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菌株全部阴性 ,5株假结核耶尔森菌中有 2株 (生物Ⅰ型和Ⅱ型 )阳性。结论 该 383bp片段为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所特有 ,此疫源地的菌株可能是我国较古老的鼠疫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杂交技术 基因组研究 抑制 鼠疫自然疫源地 假结核耶尔森菌 长尾黄鼠 DNA片段 鼠疫菌 灰旱獭 PCR 生物型 山地 阳性 菌株
原文传递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开发山羊草属InDel分子标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磊 王丹 +2 位作者 苏文悦 郭长虹 束永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4-1338,共5页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优异基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通过在15个小麦野...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优异基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通过在15个小麦野生近缘属种基因组DNA的扩增分析,发现11对引物具多态性,可以作为InDel标记。这些包含突变位点的基因涉及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结合与催化以及代谢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学 插入/缺失突变 小麦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功能分子标记
下载PDF
山鹧鸪属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及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雪娟 黄原 雷富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20,共9页
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对生境选择比较严格,种群数量稀少,属于濒危物种。为进一步研究山鹧鸪属的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文章利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海南山鹧鸪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从比较基因组学角度分析了... 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对生境选择比较严格,种群数量稀少,属于濒危物种。为进一步研究山鹧鸪属的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文章利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海南山鹧鸪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从比较基因组学角度分析了4种山鹧鸪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并探讨了山鹧鸪属鸟类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山鹧鸪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6 730 bp,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以及1个控制区;(2)山鹧鸪属物种受到了纯化选择的作用,且在进化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非同义替换;(3)山鹧鸪属位于雉科鸟类系统树的基部位置,其中白眉山鹧鸪与红喉山鹧鸪互为姐妹群,海南山鹧鸪位于山鹧鸪属的基部位置,与其他3种山鹧鸪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山鹧鸪 线粒体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学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南瓜矮生基因Bu的比较定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深浩 李海真 +4 位作者 张忠华 贺俊 贾长才 张帆 黄三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以中国南瓜矮生突变体为供体亲本,以印度蔓生南瓜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6F2分离群体。利用黄瓜基因组序列,将南瓜矮生基因Bu比较定位至黄瓜5号染色体,并开发了一个新的PCR标记IF3629,该标记与矮生基因Bu连锁遗传距离为1.0cM。该标记不仅... 以中国南瓜矮生突变体为供体亲本,以印度蔓生南瓜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6F2分离群体。利用黄瓜基因组序列,将南瓜矮生基因Bu比较定位至黄瓜5号染色体,并开发了一个新的PCR标记IF3629,该标记与矮生基因Bu连锁遗传距离为1.0cM。该标记不仅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而且为Bu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矮生基因 比较基因组学 分子标记
原文传递
细菌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基因组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冬生 杨瑞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34,43,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细菌基因组间差异性与相似性,进而深入研究其分子机理,最终与其表型特征联系起来,是为比较基因组学;不同细菌经过长期进化,其基因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化,并构成表型进化的遗传基础,大量细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通过比较不同细菌基因组间差异性与相似性,进而深入研究其分子机理,最终与其表型特征联系起来,是为比较基因组学;不同细菌经过长期进化,其基因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化,并构成表型进化的遗传基础,大量细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细菌进化基因组学应运而生;以比较基因组学为研究手段,细菌进化基因组学可从基因组水平深入认识物种分化、生境适应、毒力进化、耐药性产生蔓延等表型进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学 进化基因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