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伴随义副词“一X”的类型、来源及演变
1
作者 袁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83,639,共14页
汉语中表达伴随义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介词和副词,本文重点考察形式为“一X”的伴随义副词。根据构成语素X的意义,可将其分为三类:1)群体类“一起、一堆”等;2)处所类“一处、一道”等;3)同一类“一齐、一同”等。基于汉语史及方言的语言事... 汉语中表达伴随义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介词和副词,本文重点考察形式为“一X”的伴随义副词。根据构成语素X的意义,可将其分为三类:1)群体类“一起、一堆”等;2)处所类“一处、一道”等;3)同一类“一齐、一同”等。基于汉语史及方言的语言事实,本文详细考察了这三类成员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归纳出三类成员的四种演变路径。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三类伴随义副词在源结构、形成方式、演变路径等方面的殊相与共相,并验证、丰富了世界语言中以“伴随”为目标域的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义 副词 “一X” 类型 语义演变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渠默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9-47,共9页
本文从伴随范畴的角度,将现代汉语词类进行了新的划分,主要分为事件词和非事件词。其中,事件词是构成伴随范畴的重要条件,包括动词、形容词、否定副词、部分数词、某些向动词功能游移的名词。当多个事件的发生或发展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 本文从伴随范畴的角度,将现代汉语词类进行了新的划分,主要分为事件词和非事件词。其中,事件词是构成伴随范畴的重要条件,包括动词、形容词、否定副词、部分数词、某些向动词功能游移的名词。当多个事件的发生或发展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部分时,则构成伴随关系。我们在分析伴随范畴时,首先要找出句中的所有事件,以及与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其次,为事件画出时间轴,判断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重叠关系。最后,在有时间重叠关系的事件中,根据上下文推断哪个是主要事件,哪个是次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 事件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试论汉语伴随格介词向工具格介词的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军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9,共21页
汉语是一种伴随结构前置于谓词型的语言,其伴随格介词最典型的演变路径是“伴随>并列”,不过同样存在着非典型的“伴随>工具”路径,这是因为具备演变的语义及句法环境——伴随格和工具格都属于附加语,而且都前置于谓词。虽然句法... 汉语是一种伴随结构前置于谓词型的语言,其伴随格介词最典型的演变路径是“伴随>并列”,不过同样存在着非典型的“伴随>工具”路径,这是因为具备演变的语义及句法环境——伴随格和工具格都属于附加语,而且都前置于谓词。虽然句法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伴随格介词自身句法语义特征的作用不可低估。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可能会导致人们进行不同的重新分析,进而出现不同的演变结果。汉语史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伴随格介词大致有二十几个,最初的源义差异很大,不过如果只关注最小演变路径,则只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类是从伴随动词(跟随、偕同、率领等)演变而来;另一类来自有生方向介词。因此,伴随介词依据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四类:表“率领/携持”义的a类、表“跟随”义的b类、表“偕同/会合”义的c类、有生方向介词而来的d类。它们向工具格介词演变的难易度序列为:a类<e类/d类<b类(“<”表示“难度小于”)。出现这种难易度序列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不同小类“NP1+COM+NP2”结构中两个名词性成分在事件中的作用及关系会有不同理解,进而反映到句法及语义层面。不过句法语义特征只是为演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语义演变还受制于使用频率、词汇语义系统等,同一个伴随格介词(或具有同一句法语义特征的介词)在不同方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演变路径。这一演变从源域与目标域的关系来看是隐喻性的,从过程来看则是转喻(重新分析)在起作用,隐喻只是转喻的共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格 工具格 句法位置 演变机制语 义特征
原文传递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研究--兼论与汉语“事件伴随关系”的比较
4
作者 渠默熙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4-54,共11页
“伴随”作为句法语义范畴,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中。根据“伴随”的语义内涵,可分为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西班牙语使用名词及名词词组、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动词非人称形式、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句、比较句五种形式表达事件伴随关... “伴随”作为句法语义范畴,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中。根据“伴随”的语义内涵,可分为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西班牙语使用名词及名词词组、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动词非人称形式、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句、比较句五种形式表达事件伴随关系,历经了小句降级的句法操作手段。在并列复合句中,西班牙语多依赖语序排列判断事件主次,而汉语则使用小句降级和语序排列两种手段。当事件伴随关系表达进入语篇后,西班牙语中零形主语小句大量出现,作为屈折型语言,根据动词变位判断其所修饰名词的“人称”“数”特征,无需主语复指来保持语篇连贯。汉语语篇中鲜有零形主语小句堆叠的情况出现,而需通过替代、同现、重复等手段保证指代的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西班牙语 事件 伴随 对比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视角的词类划分与伴随表达
5
作者 渠默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明确"事件"既可以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式或呈现的情景,也可以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变化、事物和事物间的关系等。汉语中伴随的表达以事件为前提,而事件的描写又以事件词为基础。事件词是那些可以表达客观发生的事件的述谓结构... 明确"事件"既可以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式或呈现的情景,也可以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变化、事物和事物间的关系等。汉语中伴随的表达以事件为前提,而事件的描写又以事件词为基础。事件词是那些可以表达客观发生的事件的述谓结构,如动词、形容词、事件名词、数词、叹词、介词、象声词。非事件词不能表达事件,如助词、量词、副词、连词等,但它们对汉语中伴随事件的理解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帮助确定动作的时、体、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 事件 事件词 非事件词
下载PDF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被引量:130
6
作者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58,共16页
(一)通过对汉语的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发现在汉语中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的一个语法化链。(二)从汉语观察到的"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一演变模式体现的是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一种演变... (一)通过对汉语的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发现在汉语中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的一个语法化链。(二)从汉语观察到的"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一演变模式体现的是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一种演变类型。与之对立的另一种演变类型是"伴随介词>工具介词>方式介词",这种演变模式广泛见于SVO型语言。分析表明,导致伴随介词在SVO型语言里具有上述两种不同演变模式的因素是句法条件。(三)"伴随介词>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工具介词>方式介词"这两种演变模式的认知动因也不相同。前者由转喻操作而诱发,后者为隐喻操作所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介词 SVO型语言 语法演变 语法化链 并列连词 汉语
原文传递
汉语方言介连词“两个”的产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健荣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8,共32页
储泽祥等(2006)、江蓝生(2012)、Peyraube(2017)注意到湖南通津铺、湖北仙桃和甘肃青海交界的汉语方言的数量词“两个”可以兼作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但是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路径未有共识:陶伏平(2008)与江蓝生(2012)都认为这是语... 储泽祥等(2006)、江蓝生(2012)、Peyraube(2017)注意到湖南通津铺、湖北仙桃和甘肃青海交界的汉语方言的数量词“两个”可以兼作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但是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路径未有共识:陶伏平(2008)与江蓝生(2012)都认为这是语法化的结果,但前者认为“两个”的虚化过程是[数量词>介词>连词],而后者则认为是[数量词>连词>介词]。储泽祥等(2006)坦言,单靠个别方言点的有限材料,是无法确定演变路径和方向的。Peyraube(2017)只提到这是受非汉语影响,但未有交代具体过程。前人单靠个别方言点的材料,对“两个”的多功能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演变路径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则首次采用跨方言的视角,在湖南、湖北、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和比较,再结合前人报道,得出以下结论:(1)确定介连词“两个”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即湖南、湖北)和西北地区(青海、甘肃)。(2)从各地的“两个”功能分布的差异,我们构拟了“两个”的语法化路径:[数量词>“一起”义副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连接有生名词)>并列连词(连接无生名词)>并列连词(连接动词)]。(3)中国境内外的藏缅语,乃至非洲、澳洲、印度尼西亚等与汉语无接触或系属关系的语言也有数(量)词“两(个)”与介连词同形的现象,可见两者的关联,是具有跨语言共性的,与人类认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介词 并列连词 类型学 “两个” 语法化
原文传递
论并列连词语法化的条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健荣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60,共21页
吴福祥(2003)分析汉语方言的并列连词与伴随介词的同形现象,构拟出[介词>连词]的语法化路径,更指出汉语的S[PO]VO语序是触发语法化的条件。然而,汉语语序在世界语言上是颇为罕见的。如果语序可以触发语法化,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其... 吴福祥(2003)分析汉语方言的并列连词与伴随介词的同形现象,构拟出[介词>连词]的语法化路径,更指出汉语的S[PO]VO语序是触发语法化的条件。然而,汉语语序在世界语言上是颇为罕见的。如果语序可以触发语法化,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其他语言也会出现并列连词与伴随介词的同形现象。本文通过比较世界上多种语言,提出产生[介词>连词]语法化的条件:1)如果并列结构为[A-X-B],X充当伴随介词时很可能置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2)如果并列结构为[A-B-X],X充当伴随介词时则很可能置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介词 并列连词 类型学 语法化 语序
原文传递
with的语法化——英汉伴随介词的演变模式再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洁曼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1-86,共6页
with存在着“介词>从属连词”这样一个语法化趋向。导致英语伴随介词没有演变成并列连词的主要因素是语义滞留原则,导致汉语伴随介词最终不能发展成句级并列连词的原因是句法位置的制约。
关键词 语法化 伴随介词 演变模式
下载PDF
类型学视角下伴随标志与并列标志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占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4,共12页
本文通过跨语言①的对比分析发现:1)在中国境内,SVO型语言中的伴随结构违反"结构和谐原则"而位于动词之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2)伴随结构位于动词后的SVO型语言同样存在伴随标志向并列标志演变的现象。3)共性档案中第181条... 本文通过跨语言①的对比分析发现:1)在中国境内,SVO型语言中的伴随结构违反"结构和谐原则"而位于动词之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2)伴随结构位于动词后的SVO型语言同样存在伴随标志向并列标志演变的现象。3)共性档案中第181条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标志 伴随标志 语言类型学
原文传递
涉事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中奇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59-65,96,共8页
涉事题元角色是指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事件所伺服的对象,是行为事件的利害攸关者,它具有[+非宾]、[+受伺]的特征和[+指称]的功能,可分为"受益"、"受损"和"受及"三种类型。标记涉事成分的介词有"为&qu... 涉事题元角色是指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事件所伺服的对象,是行为事件的利害攸关者,它具有[+非宾]、[+受伺]的特征和[+指称]的功能,可分为"受益"、"受损"和"受及"三种类型。标记涉事成分的介词有"为"、"给"、"替"三个,分别凸现行为主体为其行事的对象、行为事件伺服的对象和行为主体实施行为事件对涉事成分的主动伺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事介词短语 涉事题元角色 介词标记 内涵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川黔地区“给”“跟”功能相混现象考察——兼论“跟”表给予的来源
12
作者 黄晓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56-164,共9页
“给”和“跟”在川黔地区的西南官话中,功能上出现了很多类同现象。“跟”不但可以作伴随介词,还可以用作受益者标记、与格标记,甚至给予动词,其功能与官话的“给”相同。语义的多功能演变是导致“给”“跟”功能相混的主要原因。“给... “给”和“跟”在川黔地区的西南官话中,功能上出现了很多类同现象。“跟”不但可以作伴随介词,还可以用作受益者标记、与格标记,甚至给予动词,其功能与官话的“给”相同。语义的多功能演变是导致“给”“跟”功能相混的主要原因。“给”经历了“给予>受益者>人物方向>伴随”“给予>受益者>接受者(动词前)”和“给予>接受者(动词后)”的语义演变;“跟”经历了“伴随>人物方向>受益者>接受者>给予”的语义演变。受益者标记“跟”在川黔地区的使用应是移民带来的,给“跟”演变为引出接受者的介词创造了条件。给予动词“跟”由“N+跟+O+VP”结构中引出接受者的“跟”演变而来。当N既是给予物又是交付者时,便激活了句子表达“给予”事件的信息,“跟+O+VP”就可由表接受受益的状中结构重新分析为连动结构,“跟”由此逐渐逆语法化为给予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介词 受益者标记 与格标记 “跟”
下载PDF
语言接触与西宁方言的并列和伴随——兼论伴随和工具格标记“俩”的来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双成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9,共10页
并列是语言中常见的编码手段,西宁方言的并列从形式、语义类型来看,既有汉语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别是并列和伴随的关系,并列标记、伴随标记的使用特点以及伴随标记进一步语法化为工具格标记的特点及其来源,都和周边阿尔泰... 并列是语言中常见的编码手段,西宁方言的并列从形式、语义类型来看,既有汉语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别是并列和伴随的关系,并列标记、伴随标记的使用特点以及伴随标记进一步语法化为工具格标记的特点及其来源,都和周边阿尔泰语言的接触密切相关。其中伴随、工具格标记“俩”来自汉语“两个”,但其使用、语法化特点同阿尔泰语的影响相关,是长期接触而形成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方言 并列和伴随 工具格 “俩”的语法化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汉语方言“伴随-受益”的语义演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学贵 黄晓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在很多南方方言(包括南方官话)中,“和”(包括“跟”“搭”“共”“同”等)都可用于“N1+和+N2+VP”格式,表伴随、“人物方向”、引进受益者等。伴随介词经历了“伴随→人物方向/服务受益→受益者”的语义演变。表人物方向的“和”来源... 在很多南方方言(包括南方官话)中,“和”(包括“跟”“搭”“共”“同”等)都可用于“N1+和+N2+VP”格式,表伴随、“人物方向”、引进受益者等。伴随介词经历了“伴随→人物方向/服务受益→受益者”的语义演变。表人物方向的“和”来源于伴随介词“和”,当N1为N2提供了某种信息服务时,表人物方向的“和”便有了兼表“服务受益”的用法,“和”由此逐渐演变为受益者标记。语义成分在概念空间上相邻是语义演变的基础,但其具体的演变过程,还要受语言系统中相关语义成分、句法结构等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益者标记 伴随介词 语义演变
下载PDF
浅谈“及”的语法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璐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及"的相关功能和意义,考察了"及"的语法化过程,理清了"及"语法化的三条重要线索,着眼于其语法化至介词、连词、副词的描述与分析。试图从中揭示出"及"词义变迁、发展的相关特点和规... 本文介绍了"及"的相关功能和意义,考察了"及"的语法化过程,理清了"及"语法化的三条重要线索,着眼于其语法化至介词、连词、副词的描述与分析。试图从中揭示出"及"词义变迁、发展的相关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及"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伴随动词 伴随介词 并列连词 副词
下载PDF
论古汉语介词“以”的基本功能——伴随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萍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34-147,共14页
从介词“以”产生的机制角度来重新审视其基本功能,辨明“以”的动词本义不是“用”,而是“提挈、携带”义,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带领、率领”义,这一词义基础决定了它虚化为介词后基本功能为伴随格而非工具格.“以”的伴随格功能即其所... 从介词“以”产生的机制角度来重新审视其基本功能,辨明“以”的动词本义不是“用”,而是“提挈、携带”义,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带领、率领”义,这一词义基础决定了它虚化为介词后基本功能为伴随格而非工具格.“以”的伴随格功能即其所引介的对象是施事进行某一行为所伴随的人或其他事物.语言事实中“以”表伴随的功能比表工具的功能出现早,这为“以”的基本功能是伴随格提供了时间上的证明.此外,类型学、认知学相关规律,以及“以”与典型工具格介词“用”功能的差异性比较,也都能给这一结论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介词 基本功能 伴随格
下载PDF
汉语比较句引介词的功能特征再析
17
作者 郭洁 顾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97,共12页
文章全面分析汉语比较句中引介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提出并论证:(1)比较句中的引介词(比、和、跟、同)与一般连词(和、跟、同)均为功能中心语,分别投射出一个由两个名词短语A和B组成的复合名词短语DP,故两者均具有复数特征([+复数]);... 文章全面分析汉语比较句中引介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提出并论证:(1)比较句中的引介词(比、和、跟、同)与一般连词(和、跟、同)均为功能中心语,分别投射出一个由两个名词短语A和B组成的复合名词短语DP,故两者均具有复数特征([+复数]);(2)比较句中的引介词为伴随介词,其语义为"A伴随B",而连词的语义为"A和B添加(在一起)"。该分析统一解释了比较句的语法功能特征及其与连词句接受"都"量化时的相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句 引介词连词 伴随结构 数特征
下载PDF
“找”字的虚化研究
18
作者 陈月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找"字在历史上和现当代一般都是做动词用,以实词义出现居多,但在历时的演变过程中,"找"字表动作行为的能力一直都存在减弱的情况,从而虚化后具有了介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用法一直伴随着"找"的动词义的使... "找"字在历史上和现当代一般都是做动词用,以实词义出现居多,但在历时的演变过程中,"找"字表动作行为的能力一直都存在减弱的情况,从而虚化后具有了介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用法一直伴随着"找"的动词义的使用。文章将主要从"找"的释义、"找"在明清的虚化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虚化用法以及"找"虚化的原因这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 虚化 经由介词 对象介词 伴随介词
下载PDF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解释汉语方言介连词“两个”的语法化
19
作者 陈健荣 《语言学论丛》 2022年第1期58-84,共27页
储泽祥等(2006)、江蓝生(2012)、贝罗贝(Peyraube 2017)注意到湖南通津铺、湖北仙桃和甘肃青海交界的汉语方言的数量词“两个”可以兼做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陈储荣(2020)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两个”功能分布的差异,构拟出“两个”的语... 储泽祥等(2006)、江蓝生(2012)、贝罗贝(Peyraube 2017)注意到湖南通津铺、湖北仙桃和甘肃青海交界的汉语方言的数量词“两个”可以兼做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陈储荣(2020)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两个”功能分布的差异,构拟出“两个”的语法化路径:[数量词>副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前人都认为:非洲、澳洲、印度尼西亚等与汉语无接触或系属关系的语言也有数量词“两(个)”与介连词同形的现象,可见两者的关联具有跨语言共性,与人类认知有关。但是并未解释为何数量词“两个”的虚化只出现在少数汉语方言中,亦未找到“两”衍生出介连间功能的杂件。本文从汉语内部“两个”的多功能现象出发,结合跨语言的数据,提出以下论点:1.我们发现在西南地区中能用“两个”做介连词的地方,正是汉化土家人聚居之处(包括储泽祥等[2006]集中报道的湖南慈利)。面语序为SOV的土家语正好也有数词“两”和介连词同形的现象,可见当地汉语方言的“两个”能做介连词,与土家语不无关联。2.汉语西南、西北地区的“两个”之所以能虚化成介连词,是由于当地汉语和非汉语高度接触所致的。具体而,是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时,通过转用干扰把非汉语的语法成分带进汉语。西北地区受蒙古语族影响,而西南地区则是受土家语影响。3.汉语“两个”衍生出介连词的功能,并非单纯由语言接触导致,而是内部演变与外部接触合力使然。充当同位语的“两个”在汉语内部发展出副词的功能,其后通过语言接触,进一步虚化为伴随介词。一些方言的介词还可以进一步虚化为并列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介词 并列连词 “两个”语法化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粤语多功能介词“同”的对象介词功能探源——历史材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0
作者 黎奕葆 《语言学论丛》 2022年第3期79-91,共13页
本文探讨粤语的多功能介词“同”如何发展出对象介词功能。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同”曾经和另一个多功能介词“共”在粤语中竞争并逐渐胜出,而“同”的对象介词功能也在同期萌芽发育;此功能由作为共同施事... 本文探讨粤语的多功能介词“同”如何发展出对象介词功能。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同”曾经和另一个多功能介词“共”在粤语中竞争并逐渐胜出,而“同”的对象介词功能也在同期萌芽发育;此功能由作为共同施事介词的“同”在与动词“讲”共现的语境中发展出来,发展过程得益于“讲”曾发生语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粤语 对象介词 言说动词 共同施事 伴随介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