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岩 蓝宇 贾纯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8-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因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变特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因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变特征、手术过程、手术结局、并发症、病理学结果等。结果304例患者共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17例。整块切除278例(87.7%),完全切除263例(83.0%),治愈性切除252例(79.5%);术中穿孔14例(4.4%),迟发穿孔2例(0.6%),迟发出血6例(1.9%),电凝综合征12例(3.8%),术后发热22例(6.9%)。317例中,隆起型病变77例(隆起组),侧向发育肿瘤型病变240例(侧向发育肿瘤组)。两组患者整块切除、完全切除、治愈性切除比例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孔、迟发穿孔、迟发出血、电凝综合征、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治愈性切除的65例中,22例接受补救外科手术;43例选择随访观察,其中,失访8例,其余3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2.8个月,2例发现结肠癌远处复发,其余未见局部残留或复发。治愈性切除25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北京云岗地区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正凤 陈洪 +3 位作者 翟爱军 王亚东 王贵齐 贺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索与单位年度体检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北京云岗地区某集团40-74岁的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的5 270人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便潜血实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F... 目的探索与单位年度体检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北京云岗地区某集团40-74岁的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的5 270人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便潜血实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相结合的初筛,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为复筛。结果初筛的参与率100%,完成率62.87%。复筛完成率为30.33%。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2.28%。非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4.75%。结论与单位体检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的初筛及复筛完成率,可以有效检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机会性筛查 体检人群 癌前病变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芸 李文坤 +2 位作者 苏珈仪 王亚丹 吴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0-76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炎症指标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并完成病变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 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炎症指标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并完成病变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肠镜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资料,分析炎症指标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P=0.006)、病变部位(P=0.000)、病变大小(P=0.000)、病变数目(P=0.004)、病变治疗方式(P=0.000)、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P=0.000)、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P=0.001)与早期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前病变的病理性质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病史(P=0.009)、病变部位(P=0.000)、病变大小(P=0.000)、病变数目(P=0.024)、SII(P=0.004)是早期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前病变病理性质的独立影响因素。SII区分两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560~0.725,P=0.001);当SII为500.27时,其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54.9%,特异度为70.7%,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0)。结论SII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可能有助于内镜医师在行结肠镜时初步判断病变的病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前病变 炎症指标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消痰通腑方对结直肠癌前病变模型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NF-κB/IL-6/STAT3和AICD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煊 顾雨芳 +5 位作者 修丽娟 孙昱玮 矫健鹏 赵婧 余嘉惠 岳小强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消痰通腑方对结直肠癌前病变模型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CD)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消痰通腑方对结直肠癌前病变模型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CD)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组(消痰通腑方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柳氮磺胺吡啶加消痰通腑方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采用AOM/DSS"四步三循环法"造模。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及结直肠黏膜上皮病理情况,计算结直肠癌前病变成瘤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造模过程中(6周、14周、18周)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中NF-κB/IL-6/STAT3及AIC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运用消痰通腑方后,小鼠一般状况较模型组好。中西医结合组的成瘤率(33.33%)低于模型组成瘤率(50.00%)。在14周和18周,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NF-κB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而IL-6、STAT3和AICD表达水平均下调;与中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在IL-6和STAT3表达上差异不明显,但AICD表达显著低于中药组。结论消痰通腑方能够改善小鼠一般状况,降低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下调结直肠癌前病变小鼠直肠黏膜上皮中IL-6/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AICD蛋白表达水平,此作用途径可能是其降低结直肠癌前病变发生率、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前病变 核转录因子-κB 白介素-6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 消痰通腑方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剥离术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5
作者 林微 刘省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取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患者80例,通过随机... 目的: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取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患者8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实施EMR(EMR组)、ESD(ESD组)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结果:EMR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ESD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ESD组;ESD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高于EM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底病灶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血清分化簇3^(+)(CD3^(+))、CD4^(+)水平、CD4^(+)/CD8^(+)高于EMR组;ESD组患者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M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阳性率低于E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ESD病灶切除效率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EMR长,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前病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前病变及肿瘤患者血清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克拉热.阿合买提 郑超 +5 位作者 马乐 艾迪叶 穆艾太尔 麦麦提江 张毅 玛依努尔.艾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方法检测结直肠肿瘤患者及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代谢物质水平变化。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标本40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考虑为癌前病变(包括溃疡性肠病、结直肠腺瘤)患者血...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方法检测结直肠肿瘤患者及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代谢物质水平变化。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标本40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考虑为癌前病变(包括溃疡性肠病、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标本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60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三组中血清代谢物质的变化水平。结果:结直肠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乳酸、β-葡萄糖、胆碱、亮氨酸、甘氨酸、α-葡萄糖、肌酸、谷氨酰胺、谷氨酸、乙酰半胱氨酸、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14种化合物较正常者明显下降,而β-羟丁酸、乙酰乙酸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与肿瘤患者血清亮氨酸、胆碱、β-葡萄糖均比健康者低。除了上述三种化合物以外,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异丁酸、甜菜碱、柠檬酸较健康组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以代谢组学为基础的核磁共振技术在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有无创、快速、灵敏度高等临床应用价值。结直肠肿瘤患者与健康者比较,部分血清代谢物质有变化。结直肠癌前病变组患者血清代谢物质的变化呈从正常至肿瘤的过渡变化状态,其部分相关代谢物质的变化间接的预示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代谢组学 结直肠癌前病变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城乡居民结直肠癌癌前期病变筛查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刘伟 彭彦 《当代医学》 2023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城乡居民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筛查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内6613名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基本信息问卷调查。统计结直肠癌癌前病变...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城乡居民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筛查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内6613名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基本信息问卷调查。统计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检出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6613名受检者中,检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1100例,非结直肠癌癌前病变5513名。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与非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体重指数(BMI)、工作类型、既往消化道病史、家族遗传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力工作、有消化道病史、有家族遗传病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和低纤维、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是引起结直肠癌病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脑力工作、有消化道病史、有家族遗传病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和低纤维、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是引起结直肠癌病变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前病变 早期筛查 检出情况 影响分析2022
下载PDF
清热化湿法在结直肠癌前病变肠道微环境中的作用
8
作者 吴林玉 叶伟杰 付肖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90-92,共3页
湿热蕴结是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型之一,肠道微环境由不同类型细胞和分子组成的系统,正向或负向地调控结直肠癌前病变的进展。现代研究发现运用清热化湿法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可从肠道菌群、肠道炎症、血管新生影响肠道微环境。文章探... 湿热蕴结是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型之一,肠道微环境由不同类型细胞和分子组成的系统,正向或负向地调控结直肠癌前病变的进展。现代研究发现运用清热化湿法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可从肠道菌群、肠道炎症、血管新生影响肠道微环境。文章探讨了清热化湿法在结直肠癌前病变肠道微环境中的作用,以期为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前病变 清热化湿 肠道菌群 肠道炎症微环境 血管新生
下载PDF
MLH1和CK20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德祥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LH1及细胞角蛋白20(CK20)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经结肠镜切除直径0.5cm以上的结直肠病变组织学标本80例及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结直肠癌(CRC...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LH1及细胞角蛋白20(CK20)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经结肠镜切除直径0.5cm以上的结直肠病变组织学标本80例及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结直肠癌(CR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4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LH1及CK20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CR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LH1和CK20与结直肠癌前病变及CR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80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组织中,增生性息肉(HP)39例、无蒂锯齿状息肉或腺瘤(SSA/P)16例、传统锯齿状腺瘤(TSA)25例。在HP、SSA/P和TSA中,MLH-1表达率分别为97.4%、75.0%和64.0%,CK20的表达率分别为20.5%、56.2%和72.0%。在48例CRC组织标本中,MLH1表达缺失率和CK2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35.4%和89.6%。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关,与分化程度有关;CK20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分化程度有关。结论MLH1和CK20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于判断疾病病情、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前病变 结直肠癌 MLH1 CK20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穆晨 令狐恩强 +1 位作者 徐白萱 沈智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背景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高,早诊早治十分重要。但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直径≥20 mm的进展期腺瘤,造成了患者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鉴别直径≥20 mm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影响因... 背景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高,早诊早治十分重要。但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直径≥20 mm的进展期腺瘤,造成了患者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鉴别直径≥20 mm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或结直肠腺癌曾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于内镜下切除或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显像方式及半定量法评估PET/CT摄取特点(SUV_(max))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402例患者,病理学分类:管状腺瘤16例,绒毛状腺瘤61例,结直肠早癌68例,结直肠腺癌257例。^(18)F-FDG PET/CT检查中22例病变未见显像;^(18)F-FDG PET/CT对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管状腺瘤组62.5%,绒毛状腺瘤组83.61%,结直肠早癌组95.59%,结直肠癌组98.83%。结直肠腺癌病灶直径显著大于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结直肠早癌[(47.34±20.75) mm vs (22.50±3.54) mm、(29.51±13.09) mm、(30.97±13.63) mm,P<0.001]。不同病理分组间肿瘤SUV_(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管状腺瘤组的SUV_(max)显著低于绒毛状腺瘤组和结直肠腺癌组(7.84±3.90 vs 14.51±8.91、14.99±7.60,P<0.05),结直肠早癌组与结直肠癌组SUV_(max)有统计学差异(11.85±7.03 vs 14.99±7.60,P=0.00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病变的病理性质与SUV_(max)密切相关。管状腺瘤的SUV_(max)相对其他类型更低,腺癌的SUV_(max)相对其他类型更高,但未发现绒毛状腺瘤与其他病理类型的SUV_(max)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8)F-FDG PET/CT在直径≥20 mm结直肠病变中可以鉴别管状腺瘤和结直肠腺癌,但鉴别结直肠绒毛状腺瘤与其他肿瘤性病灶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结直肠癌前病变 鉴别诊断 最大标准摄取值
下载PDF
APC蛋白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磊 唐长凌 张寅刚 《当代医学》 2021年第9期94-96,共3页
目的明确APC蛋白在结直肠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癌变进展序列中的表达率变化,探讨APC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结直肠肿瘤复发的关系,阐明APC蛋白表达率结合临床病理用于指导下一步的诊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浙大邵逸... 目的明确APC蛋白在结直肠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癌变进展序列中的表达率变化,探讨APC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结直肠肿瘤复发的关系,阐明APC蛋白表达率结合临床病理用于指导下一步的诊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结肠镜下行EMR、ESD摘除的息肉患者13例、腺瘤伴癌前病变患者120例、腺癌患者17例,共15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APC蛋白的表达率,同时记录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患者进行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和住院门诊资料),统计其5年复发、癌变及后续治疗情况。统计APC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阶段中阳性表达率,分析APC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息肉、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平均表达率分别为100.0%、92.7%、86.4%、58.8%。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腺癌APC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APC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直肠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进展序列中,APC蛋白的表达率也逐渐降低,并随着APC蛋白表达率的降低,结直肠息肉、腺瘤、早期癌变的复发率表现为跳跃状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C蛋白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前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处理策略在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中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剑 胡忠卓 林伟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122例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分为EMR切除组(n=61)和ESD剥离组(n=...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122例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分为EMR切除组(n=61)和ESD剥离组(n=61)。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丙二醛(MD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皮质醇(Cor)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肿瘤标志物miR2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及并发症情况,及术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1)切除组手术时间短于剥离组(P<0.05),两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 d切除组血清IL-6、PCT、TNF-α水平及MDA、GSSG、Cor水平均低于剥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miR21、CEA、CA724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8%(7/61),低于剥离组1.64%(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R、ESD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效果相当,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后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创伤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艾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18-18,20,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较好,且可以有效加快手术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应用 分析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监测作用
14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24例结肠腺癌Ⅱ级不典型增生,30例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和29例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肿瘤交界性病变中的表达.提示Ag... 应用银染技术,对24例结肠腺癌Ⅱ级不典型增生,30例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和29例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肿瘤交界性病变中的表达.提示Ag-NORs四项指标定量研究对结肠脉瘤,特别是Ⅲ级不典型增生与绒毛状腺瘤之结肠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癌前病变 核仁形成区 嗜银蛋白
原文传递
大肠癌高发区人群的大肠腺瘤危险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伦 余海 +1 位作者 陈坤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884-887,共4页
对大肠癌高发区人群筛检出来的86例大肠腺癌进行了配对病例对照(1:5)研究,发现便秘史、粘液血便史、阑尾炎史、阑尾切除史、精神刺激史及服导泻药史与大肠腺瘤有阳性联系,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肠息肉史、慢性腹... 对大肠癌高发区人群筛检出来的86例大肠腺癌进行了配对病例对照(1:5)研究,发现便秘史、粘液血便史、阑尾炎史、阑尾切除史、精神刺激史及服导泻药史与大肠腺瘤有阳性联系,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肠息肉史、慢性腹泻史等在大肠腺癌患者中有增高倾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本研究为大肠癌的人群预防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腺瘤 癌前病变 危险因子 大肠肿瘤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仙蓉 刘锦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01-503,共3页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通过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的辨别,可以大致预测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大肠黏膜病变作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为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依据...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通过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的辨别,可以大致预测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大肠黏膜病变作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为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依据,从而指导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染色内镜 腺管开口 大肠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