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林建华 黄景东 《体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对我国82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学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还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体现教育性、时... 通过对我国82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学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还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为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课程设置 改革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场馆设施 师资力量
下载PDF
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方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研究,应在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上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课程评价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 体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体育课程在线教学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成刚 高宝泉 +2 位作者 刘松 陈金 赵璇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效果,并为接下来的在线教学和今后的教改提供方向,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疫情期间大学体育专项课在线教学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对在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在线教学考核方式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效果,并为接下来的在线教学和今后的教改提供方向,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疫情期间大学体育专项课在线教学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对在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在线教学考核方式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目前进行的在线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直播、录播和慕课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接受程度较高;大多数学生认为在线专项课教学内容应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对于上传图片、视频、或在线视频的在线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反对此种考核方式;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均存在年级、性别、分类班和项目班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大学体育课程 在线教学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绩效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剑 程杰 彭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分析我校体育课程4年来实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进展 ,对我校实施学分制的目标、要求及体育课程合理管理模式的框架建构进行总结研究 ,实践证明绩点学分制的分级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大学体育...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结合分析我校体育课程4年来实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进展 ,对我校实施学分制的目标、要求及体育课程合理管理模式的框架建构进行总结研究 ,实践证明绩点学分制的分级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大学体育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其成功的经验和实践获得的启示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推广学分制教学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体育课程 教学管理模式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韩玉姬 陈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大学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已然成为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必然,合理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整个过程,对全方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线上教学... 大学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已然成为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必然,合理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整个过程,对全方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线上教学的现状,重点对大学体育线上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终从"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体育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构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线上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勇 张宇洁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16期32-33,共2页
"微课"与"翻装课堂"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为依据,分析微课和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的特点和优势,并讨论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 "微课"与"翻装课堂"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为依据,分析微课和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的特点和优势,并讨论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意义,有效的促进和改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之间的"供需错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达成社会适应目标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滕海颖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根据教育部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是通过参与体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根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根据教育部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是通过参与体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根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校体育课程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达成高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对策。这些对策可能包括:①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等社会交往能力;②组织体育活动,提供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如与社区、企业合作开展体育项目;③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社会适应目标。这些对策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丰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校体育课程 社会适应 对策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分数膨胀现象的生成与消解
8
作者 李忠伟 赵富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分数膨胀现象主要由学术环境裹挟、主体认知偏差与策略行为选择三重维度共同作用。应通过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加强学术环境治理,塑造正向体育教与学价值观以引导主体认知归正,完善体育课程双向评价体系以实施评价行为规制,从而消解分数膨胀现象以保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数膨胀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太极类运动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
9
作者 杨建英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2期75-77,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太极类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从其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以及独特的养生文化中挖掘并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发挥集群化课程思政优势,构建以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为双核的太极类运动课程群,并探索以虚...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太极类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从其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以及独特的养生文化中挖掘并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发挥集群化课程思政优势,构建以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为双核的太极类运动课程群,并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课程情景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太极类运动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太极类运动项目 课程思政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立德树人任务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修雯 郭汶博 李会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5期88-89,共2页
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育人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 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育人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道德观念水平、课程与思政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手段,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立德树人 高校体育课程 创新发展
下载PDF
SPOC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1
作者 周美玲 罗素贞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21期115-117,共3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一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相比于MOOC,其规模更小,学生需要满足限制性准入条件。该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SPOC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灵活学习环境、促进个性化学习、增强互动与参与。随后...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一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相比于MOOC,其规模更小,学生需要满足限制性准入条件。该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SPOC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灵活学习环境、促进个性化学习、增强互动与参与。随后提出了四个优化策略:加强教师引导、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技术支持。这些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SPOC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大学体育课程 在线教学 个性化学习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
12
作者 唐莺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48-151,共4页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和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一个关键点。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多种媒体融合,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和扩散给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只有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才能...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和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的一个关键点。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多种媒体融合,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和扩散给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只有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取得较好的成果。对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发展的需求以及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推行趋向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思政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排球选修课为例
13
作者 肖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3期58-61,共4页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改革要求,高校体育选修课程需要考量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对此,研究聚焦于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结合传统...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改革要求,高校体育选修课程需要考量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对此,研究聚焦于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结合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现代的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度和技能掌握效率。特别是在排球选修课的教学中,这种模式如何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以及理论知识的深化,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该研究旨在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和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 选修课程 排球课
下载PDF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篮球教学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唐嘉伟 王宁 +1 位作者 杨坡 毛小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8期88-91,共4页
该文旨在评估河北传媒学院篮球课程中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效果。研究初期,全面回顾了线上线下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教学评价3个维度对河北传媒学院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选取大二... 该文旨在评估河北传媒学院篮球课程中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效果。研究初期,全面回顾了线上线下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教学评价3个维度对河北传媒学院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选取大二篮球公共体育课两个班的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干预结束后,收集两组学生在教学效果、满意度、参与度等方面的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篮球技能和知识测试中的平均成绩显著超过了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学习氛围的满意度,以及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活跃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教师对实验组学生的评价也更加积极,认为他们在学习态度、进步和课堂表现方面表现出色。这些发现共同表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知识水平、满意度、参与度和学习态度方面效果显著,为篮球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篮球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教学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体育课程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李妍 李瑞清 阿依夏木古丽·吐尔逊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分析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大学生体育现状、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以及体育课程优化的实践路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率和兴趣状况并不理想...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分析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大学生体育现状、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以及体育课程优化的实践路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率和兴趣状况并不理想,而体育课程的优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优化实践中,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广以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可以帮助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大学生 体育课程 优化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逻辑与实施探索
16
作者 连文冲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3期149-152,共4页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够通过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等体育活动的内在特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够通过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等体育活动的内在特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多维度地对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逻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的实施路径,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实现高职体育课程的思政目标,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融入逻辑与实施路径提供一些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融入逻辑
下载PDF
身体素养理念下高校短兵课程的建构与创新
17
作者 林文贤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短兵的历史渊源和进入高校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以身体素养理念为指引,以培养当代大学生身体素养为旨归,立足本校中国短兵课程的实践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和解释短兵课程的现状、挑...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短兵的历史渊源和进入高校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以身体素养理念为指引,以培养当代大学生身体素养为旨归,立足本校中国短兵课程的实践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和解释短兵课程的现状、挑战和改进的可能性.认为中国短兵作为“国术”的发展历程与尚武精神具有紧密联系;高校短兵课程的开设是完成中国短兵由战争思维转向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身体素养的历史演变与责任担当;在高校短兵课程的建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创新性选择了更加适宜当代大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此外,还强调了高校短兵课程的课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高校短兵课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克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中国短兵 高校体育课程 课程建构 课程创新
下载PDF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体育课程育人功能探析
18
作者 卫俊羽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14期88-90,共3页
大学体育是确保高校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发展健康的身心。随着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改革,体验式教学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身心体验感受... 大学体育是确保高校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发展健康的身心。随着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改革,体验式教学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身心体验感受的教学方法,将其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中,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多元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发挥着特定的育人功能。因此该文将结合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内涵,从研究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出发,深入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积极意义,并且进一步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大学体育课程 育人功能 探析
原文传递
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育社团联动模式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灵超 李晓琨 +1 位作者 殷瑞 刘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第11期46-48,共3页
为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通过对体育课程与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相互联动、相互影响的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构建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程与社团联动的健康促进体系,使学生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通过其技能养成参与体育锻... 为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通过对体育课程与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相互联动、相互影响的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构建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程与社团联动的健康促进体系,使学生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通过其技能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主要联动模式建立分为:以学校组织建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责;合理分配场地;教师对体育社团与体育课程进行指导(包括梯队建设、竞技比赛和课后复习),并对课程与项目一对一专项匹配建设;推选各项目优秀学生组队参与竞技比赛;体育社团活动与课程占据课程平时分数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学生体育社团 联动模式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辉 巫幼师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99-10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内容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思政教育在广东省“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功能,及思政教育与“大学体育”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师生思政教育...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内容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思政教育在广东省“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功能,及思政教育与“大学体育”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师生思政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思政融合发展等角度,多方面对广东省“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协同育人效应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部分高校在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的执行力、方式方法、制度办法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建议对教学部门、教师、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思政观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融合发展 广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