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粉末冷等静压成形密度缺陷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峻 康永林 +1 位作者 任学平 辛平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2,共4页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 .MARC对陶瓷粉末成形件冷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对有关数值模拟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了陶瓷粉末成形件冷等静压成形时的陶瓷粉末流动及密度分布情况 ,分析了陶瓷粉末成形件出现密度不均...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 .MARC对陶瓷粉末成形件冷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对有关数值模拟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了陶瓷粉末成形件冷等静压成形时的陶瓷粉末流动及密度分布情况 ,分析了陶瓷粉末成形件出现密度不均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粉末成形件 冷等静压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密度
下载PDF
氧化锆零件激光选区烧结/冷等静压复合成形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史玉升 刘凯 +3 位作者 李晨辉 魏青松 刘洁 夏思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8-123,共6页
氧化锆陶瓷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脆性大、硬度高等原因,复杂形状氧化锆零件往往难以成形和加工。为了获得复杂形状氧化锆陶瓷零件,通过溶剂沉淀法将粘接剂尼龙12覆膜至纳米氧化锆粉末的表面,然后对... 氧化锆陶瓷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脆性大、硬度高等原因,复杂形状氧化锆零件往往难以成形和加工。为了获得复杂形状氧化锆陶瓷零件,通过溶剂沉淀法将粘接剂尼龙12覆膜至纳米氧化锆粉末的表面,然后对覆膜后的粉体进行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成形,并通过传统的冷等静压(Cold isostatic pressing,CIP)技术对SLS零件进行致密化处理,同时满足氧化锆初坯成形时形状复杂度和密度的要求。通过试验得出在激光能量密度为0.415 J/mm2时,获得的SLS陶瓷件密度较大,对不同激光能量密度制备的SLS陶瓷件进行保压压力为200 MPa的冷等静压致密化处理,根据热脱脂机理以及粘接剂的TG曲线,分别制定了SLS/CIP试样的热脱脂工艺,最后对脱脂试样进行高温烧结,在后续处理的各环节,氧化锆零件的密度仍受SLS成形的影响,但该影响逐渐减弱,SLS/CIP/FS成形件最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了97%和1180 HV1,已接近'模压-烧结'的致密氧化锆陶瓷的性能,在试样断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基础上,对氧化锆复合成形的微观演变进行了研究。虽然最终烧结件密度和硬度仍有待提高,但是提出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氧化锆零件近净成形工艺方法,为制造高性能复杂形状的陶瓷零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沉淀法 选泽性激光烧结 冷等静压 氧化锆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用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甲民 陈安南 +6 位作者 刘梦月 刘凯 程立金 史玉升 李晨辉 朱小刚 王联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5-582,共8页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在直接成型复杂形状金属和高分子零部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然而,3D打印技术在陶瓷零部件的成型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在3D打印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方面做了较...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在直接成型复杂形状金属和高分子零部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然而,3D打印技术在陶瓷零部件的成型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在3D打印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方面做了较多研究。详细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SLS)技术中复合粉体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一种是通过机械混合法将陶瓷粉体与高分子聚合物机械混合制得SLS成型用复合粉体;另一种是通过溶解沉淀法或溶剂蒸发法将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在陶瓷颗粒表面制得复合粉体。研究表明,采用上述两种制粉方法均可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适于3D打印的复合陶瓷粉体。还系统地讨论了SLS素坯的成型机理以及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和单层厚度等SLS工艺参数对陶瓷素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SLS工艺参数制备出传统成型工艺难以成型的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和高岭土陶瓷零部件。此外,结合SLS工艺与冷等静压(CIP)技术提出了SLS/CIP复合成型技术,提高了SLS成型陶瓷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制备出高性能、复杂结构的Al_2O_3、ZrO_2、Si C等致密陶瓷零部件,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用高性能陶瓷零部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陶瓷材料 激光选区烧结 冷等静压 多孔陶瓷 致密陶瓷
下载PDF
固溶、时效对TC4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豪胤 王文焱 +3 位作者 祝要民 徐坚 谢敬佩 李洛利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9-661,共3页
对冷等静压+真空烧结方法制备的Ti-6Al-4V合金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不同固溶时效温度下粉末冶金TC4钛合金的金相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固溶和时效处理对TC4钛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希望通过固溶时效处理来提高TC4的抗拉... 对冷等静压+真空烧结方法制备的Ti-6Al-4V合金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不同固溶时效温度下粉末冶金TC4钛合金的金相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固溶和时效处理对TC4钛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希望通过固溶时效处理来提高TC4的抗拉强度同时兼顾伸长率。试验结果表明,当固溶时效处理工艺为930℃×30min水冷及470℃×4h水冷时,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静压 TC4钛合金 金相组织 固溶、时效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原文传递
纳米晶W-Cu合金粉体的冷压成形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潘保武 赵捍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0-92,共3页
研究了纳米晶W -Cu微粉在模压及冷等静压工艺下成形特性的对比 .试验证明 60 0MPa压力下 ,冷等静压成形工艺较模压工艺获得的坯体致密度高于 1 5 % ,但冷等静压工艺中的包套除气对坯体致密度及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
关键词 纳米晶 冷等静压 钨铜合金粉体 冷压成形
下载PDF
等静压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卓钰 张朋 +1 位作者 包建文 王克俭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9,共7页
主要阐述了等静压技术在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聚合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等静压技术与3D打印复合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等静压仿真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等静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 热等静压 冷等静压 粉末冶金 聚合物成型
下载PDF
水分和粘结剂含量对坯体冷等静压成型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小瀛 范尚武 +2 位作者 徐永东 张立同 成来飞 《陶瓷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以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PVA,其中聚乙烯醇质量份数为5%)按一定比例混匀,过筛造粒,振动装料后进行冷等静压成型,研究了水分和PVA含量对硅粉坯体成型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水分含量大于1wt%时,粉料填充密度低,填充不... 以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PVA,其中聚乙烯醇质量份数为5%)按一定比例混匀,过筛造粒,振动装料后进行冷等静压成型,研究了水分和PVA含量对硅粉坯体成型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水分含量大于1wt%时,粉料填充密度低,填充不均匀,导致压制时压缩比大,压缩不均匀,坯体外形不规整;当水分在0.5~1wt%时,硅粉填充密度较大,粉料的成型性较好,粉料中水分含量确定为0.5~1wt%。当加入的PVA的量从5wt%增加到15wt%时,坯体强度随PVA含量增加而增加;当加入的PVA的量从15%wt增加到25wt%时,坯体强度有降低的趋势,而且坯体中存在残余颗粒团聚体;当加入的聚乙烯醇溶液质量份数为15wt%时,坯体强度最大(约1.62MPa),并且不存在残余颗粒团聚体,确定粘结剂含量为15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粘结剂 坯体 冷等静压成型
下载PDF
La^(3+)掺杂钛酸铋钠基无铅陶瓷的压电性能与介电弛豫行为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婷 杜慧玲 史翔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6-921,共6页
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和密闭烧结工艺,制备了具有微晶结构的稀土离子La^(3+)掺杂0.97Na_(0.5)Bi_(0.5)TiO_3-0.03K_(0.5)Na_(0.5)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研究了该体系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与介电、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掺杂范围内(0.01... 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和密闭烧结工艺,制备了具有微晶结构的稀土离子La^(3+)掺杂0.97Na_(0.5)Bi_(0.5)TiO_3-0.03K_(0.5)Na_(0.5)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研究了该体系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与介电、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掺杂范围内(0.015≤x≤0.105),La^(3+)可完全固溶进陶瓷晶格形成单一的钙钛矿相。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可明显改善陶瓷的显微结构,使晶粒细化,进而提高材料的压电性能。该陶瓷具有弥散相变和频率色散特征,为典型的弛豫型铁电体。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铁电-反铁电相变温度下降,Curie温度提高,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压电常数逐渐减小,弛豫特征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钠 稀土掺杂 冷等静压成型 压电性能 介电弛豫
原文传递
国内冷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的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冯勇祥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评述了国内冷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各向同性石墨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性能与应用。
关键词 各向同性石墨 冷等静压 发展
下载PDF
等静压成型熔融石英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洪顺 崔文亮 +6 位作者 宋涛 王树海 张联盟 董峰 杨显锋 崔唐茵 李海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9-413,共5页
介绍了等静压成型熔融石英陶瓷的技术,研究了水分含量、粒径分布、粘合剂的加入量及烧成温度对制品的成型性能、体积密度、弯曲强度和显气孔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分含量在0.3%~1.0%(质量分数)之间,粒径分布为双峰分布,PVA加... 介绍了等静压成型熔融石英陶瓷的技术,研究了水分含量、粒径分布、粘合剂的加入量及烧成温度对制品的成型性能、体积密度、弯曲强度和显气孔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分含量在0.3%~1.0%(质量分数)之间,粒径分布为双峰分布,PVA加入量为1.5%,最高烧成温度为1250℃时,能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熔融石英陶瓷天线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石英 石英陶瓷 等静压成型 成型方法
下载PDF
基于SLS/CIP工艺SiC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鹏 朱小刚 +2 位作者 吴甲民 王联凤 史玉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3,共7页
以喷雾干燥的SiC-Al_2O_3-Y_2O_3造粒粉为原料,使用机械混合法得到复合粉体,通过激光选区烧结/冷等静压技术并结合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出SiC陶瓷,对SiC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及密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造粒粉平均粒径为39... 以喷雾干燥的SiC-Al_2O_3-Y_2O_3造粒粉为原料,使用机械混合法得到复合粉体,通过激光选区烧结/冷等静压技术并结合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出SiC陶瓷,对SiC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及密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造粒粉平均粒径为39.43μm,球形度较高,流动性良好,适用于SLS成型;SLS成型最优参数为激光功率7W、扫描间距0.15mm、扫描速率2200mm/s、单层层厚0.15mm且CIP压力为80MPa时, SiC陶瓷素坯的性能最佳,抗弯强度为(2.23±0.10)MPa,密度为(1.31±0.05)g/cm^3;在1950℃下烧结2h后,样品发生了致密化,SiC陶瓷密度为(1.95±0.17)g/cm^3,相对密度为(60.81±5.31)%,抗弯强度为(55.43±4.0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激光选区烧结 冷等静压 液相烧结 喷雾干燥
下载PDF
氧化锆基台研制及其与种植体连接界面适合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永亮 杨建军 +1 位作者 孙桂兰 党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制氧化锆基台并评价其与种植体连接界面的适合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选用纳米氧化锆粉,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方法和二次烧结工艺制作氧化锆基台,选取15枚氧化锆基台与0sstemUSⅡ种植体装配,应... 目的研制氧化锆基台并评价其与种植体连接界面的适合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选用纳米氧化锆粉,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方法和二次烧结工艺制作氧化锆基台,选取15枚氧化锆基台与0sstemUSⅡ种植体装配,应用扫描电镜测量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界面微间隙。结果研制的氧化锆基台与种植体装配顺利,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界面的边缘微间隙为(3.17±0.34)μm、内部微间隙为(28.4±2.7)μm。结论采用纳米氧化锆粉经冷等静压成型和二次烧结工艺制作的基台与种植体有较好的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基台 冷等静压成型 二次烧结 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界面 微间隙 适合性
原文传递
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ITO靶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晶 赵晓东 +1 位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1,46,共5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了ITO靶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末、素坯及烧结后ITO靶材的表面形貌和气孔分布,并就粉末不同粒度组成对靶材压制与烧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了ITO靶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末、素坯及烧结后ITO靶材的表面形貌和气孔分布,并就粉末不同粒度组成对靶材压制与烧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工艺可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7%的ITO靶材,喷雾干燥工序能有效改善粉末的流动性与压形性,以细粉为主的素坯其烧结致密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靶材 喷雾干燥 冷等静压 烧结
下载PDF
电子束熔炼法制备高纯金属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焱辉 刘奇 +3 位作者 李方 薄新维 王小宇 何浩然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1-896,共6页
金属钒粉通过冷等静压成型和真空烧结成钒坯条后,采用电子束熔炼对钒坯条进行提纯研究。利用EPMA-1720电子探针(EPMA),Olympus-PMG3型光学显微镜(O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氧氮氢分析仪分别对钒坯条和熔炼后钒锭的微... 金属钒粉通过冷等静压成型和真空烧结成钒坯条后,采用电子束熔炼对钒坯条进行提纯研究。利用EPMA-1720电子探针(EPMA),Olympus-PMG3型光学显微镜(O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氧氮氢分析仪分别对钒坯条和熔炼后钒锭的微观形貌、金相组织以及纯度进行观察和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钒坯条存在孔隙,显微组织不致密,而电子束熔炼使得钒晶间孔隙得以消除,钒基体晶界结合紧密,组织变得致密均匀。经电子束熔炼,钒金属间隙杂质元素C,O,N的含量显著降低,去除率分别达到56.41%,79.17%和52.38%。而元素H由于本身含量较少,从熔炼前80×10-6降低到50×10-6,去除率为37.50%。钒金属非间隙杂质元素Si,Al,Mg,P,Cd的蒸气压与V的蒸气压压差较大,去除效果较明显。元素Mo,B属于高熔点难熔杂质,蒸气压比V的蒸气压小去除率偏低,钒金属经电子束熔炼后纯度达到99.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钒 电子束熔炼 冷等静压 真空烧结 杂质元素
原文传递
等静压成型碳化硅多孔陶瓷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竹兴 田贵山 +2 位作者 付伟峰 许珂敬 魏春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1,共4页
介绍了等静压成型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研究了高温结合剂加入量及成型粘合剂的加入量对制品的成型性能、气孔率、孔结构、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碳化硅 多孔陶瓷 等静压成型 成型方法 性能
下载PDF
固溶处理对冷等静压成形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鹏 王智勇 +2 位作者 尚峰 李化强 贺毅强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将316L和430水雾化不锈钢粉末按照65:3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冷等静压-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双相不锈钢,在1150~1300℃进行固溶处理,每次保温1 h。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的演变,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固溶... 将316L和430水雾化不锈钢粉末按照65:3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冷等静压-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双相不锈钢,在1150~1300℃进行固溶处理,每次保温1 h。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的演变,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处理温度增加,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奥氏体含量逐渐减少,晶粒逐渐长大;1300℃时,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比例为39.1:60.9,此时双相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处理 冷等静压 双相不锈钢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干压结合冷等静压成形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有军 吴澜尔 陈宇红 《佛山陶瓷》 2007年第11期5-7,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在不同压力下进行干压结合冷等静压成形过程对陶瓷素坯体和烧结体的结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成形工艺条件,即干压压力为20T、冷等静压压力为200MPa。
关键词 干压 冷等静压成形 力学性能 烧结体 素坯体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高压开关灭弧喷口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端鹏 陈蕊 +3 位作者 郝留成 张佩 王亚祥 王彩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45,共5页
选用冷等静压法和模压法对喷口毛坯进行压制成型,测试并对比两种试样的电气强度、拉伸强度、密度、微观形貌以及耐烧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模压法相比,冷等静压法制备的喷口材料中部的密度、电气强度、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3%、4.9%、14.... 选用冷等静压法和模压法对喷口毛坯进行压制成型,测试并对比两种试样的电气强度、拉伸强度、密度、微观形貌以及耐烧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模压法相比,冷等静压法制备的喷口材料中部的密度、电气强度、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3%、4.9%、14.3%,且耐烧蚀性能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弧喷口 冷等静压 致密度 电弧烧蚀 成型工艺
下载PDF
氧化锌铝(ZAO)靶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晓峰 李强 +2 位作者 鲜晓斌 蒋春丽 邓广平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2009年第1期350-352,共3页
采用冷等静压成型(CIP)、低真空烧结和热等静压(HIP)烧结技术制备ZAO靶材,采用排水法、SEM、XRD、光谱发射法(ICPOES)分析了2种烧结方法制备的ZAO靶材的密度、结晶状态和组织成分。结果表明,ZAO细粉经压力造粒后,CIP成型压坯... 采用冷等静压成型(CIP)、低真空烧结和热等静压(HIP)烧结技术制备ZAO靶材,采用排水法、SEM、XRD、光谱发射法(ICPOES)分析了2种烧结方法制备的ZAO靶材的密度、结晶状态和组织成分。结果表明,ZAO细粉经压力造粒后,CIP成型压坯相对密度可达75%以上,该压坯经低真空高温烧结,相对密度达到95%,而采用HIP低温烧结的靶材可达到98%以上,靶材结晶完整,组织成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O靶材 冷等静压 热等静压 致密性
下载PDF
冷等静压成型压制工艺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娟利 范尚武 +1 位作者 成来飞 张立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将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PVA,其中聚乙烯醇质量份数为5%)按85:15的质量比混匀,过筛造粒,振动装料后进行冷等静压成型,研究了成型压力、升压速度和保压时间对硅粉坯体强度和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硅粉来说,随成型压... 将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PVA,其中聚乙烯醇质量份数为5%)按85:15的质量比混匀,过筛造粒,振动装料后进行冷等静压成型,研究了成型压力、升压速度和保压时间对硅粉坯体强度和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硅粉来说,随成型压力的增加,坯体的密度和强度随着增大,但压力增大到275MPa后,坯体密度和强度趋于恒定,密度约为1.61g/cm^3,强度约为2.0MPa。保压时间对截面尺寸小的坯体的密度和强度影响不大,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约0.03g/cm^3,变化率仅为1.96%;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约0.1MPa,变化率约为6.71%。升压速度对截面尺寸小的坯体的密度和强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静压成型 工艺 坯体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