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5年我国蜚蠊监测报告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海霞 鲁亮 +6 位作者 孟凤霞 郭玉红 刘小波 李贵昌 任东升 岳玉娟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有效防控蜚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分析其种类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蜚蠊密度差异及季节...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有效防控蜚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分析其种类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蜚蠊密度差异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2006-2015年捕获蜚蠊中德国小蠊占95.64%,密度达0.86只/张,且其在各环境的密度均为最高;美洲大蠊排第2位。蜚蠊总密度及侵害率在餐饮行业与农贸市场接近,均较高,密度分别达1.53和1.46只/张,侵害率分别为19.41%和18.89%,医院的密度和侵害率最低;德国小蠊在各环境的密度排名与蜚蠊总密度相同,美洲大蠊则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捕获蜚蠊总密度和总侵害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其分别在2013和2012年后有所上升;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与蜚蠊总密度的年消长趋势相似;监测省份中蜚蠊密度大部分<1.50只/张,以四川省密度最高,达3.19只/张;蜚蠊的侵害率大部分均<20%,以山西、海南省的侵害率最高,均>30%。各监测点捕获蜚蠊总密度和侵害率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型,分别在9和10月达到峰值;优势种德国小蠊与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一致;美洲大蠊的季节消长趋势也呈单峰曲线,但在6-9月密度一直较高;不同环境中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基本均呈单峰曲线,但农贸市场、宾馆、医院侵害率呈双峰曲线,在2月和6-10月各出现一个高峰。结论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蜚蠊密度和侵害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前后有反弹,需注意监测;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环境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较高,要加强该类环境蜚蠊的监测和防制;总体上8-10月是我国蜚蠊活动的高峰期,需在高峰前做好防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监测 构成比 环境类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19年全国蜚蠊监测报告 被引量:22
2
作者 岳玉娟 任东升 +9 位作者 吴海霞 刘小波 赵宁 郭玉红 李贵昌 王雪霜 宋秀平 王君 鲁亮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种类、密度和时空特征,分析粘捕法和目测法的监测结果,为蜚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采用Excel 2013软件分析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不...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种类、密度和时空特征,分析粘捕法和目测法的监测结果,为蜚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采用Excel 2013软件分析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不同时间的蜚蠊分布特征。结果 2019年粘捕法监测结果表明,蜚蠊粘捕率为5.45%,侵害率为5.25%;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占捕获总数的95.65%,美洲大蠊占2.42%,其他蜚蠊占1.93%。目测法监测结果表明,蜚蠊成若虫侵害率为3.63%,其中小蠊的侵害率为3.07%,大蠊的侵害率为1.28%。农贸市场和餐饮行业蜚蠊侵害率高。蜚蠊侵害率南方高,北方低。粘捕法监测的蜚蠊侵害率为目测法的1.45倍。结论 2019年全国蜚蠊监测结果,有利于对蜚蠊重点物种、重点环境、重点区域及关键时间开展针对性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粘捕法 目测法 侵害率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门诊患者对蟑螂变应原皮肤反应性的调查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宝清 李靖 钟南山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常见蟑螂(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过敏水平及一些流行病学的特点,同时比较对不同品种蟑螂间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昆虫过敏症奠定基础。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25家主要从事变应性疾病防治研...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常见蟑螂(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过敏水平及一些流行病学的特点,同时比较对不同品种蟑螂间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昆虫过敏症奠定基础。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25家主要从事变应性疾病防治研究的三级甲等医院,对就诊于呼吸科、儿科或变态反应科门诊的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患者6081例,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蟑螂抗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两种蟑螂抗原的反应性是显著相关的,其阳性程度也显著相关(P<0.001);对美洲大蠊抗原的阳性率26.34%高于德国小蠊19.37%,南方地区阳性率高于北方与东部地区,对蟑螂过敏的患者大多在2级水平,强阳性患者极少;男性患者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阳性率分别是28%与19%,均高于女性的25%与15%;成人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阳性率30%与24%也显著高于儿童的23%与14%,对于蟑螂过敏的患者,约有90%同时对屋尘螨抗原阳性。结论蟑螂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之一、对美洲大蠊的阳性率高于德国小蠊,成人的阳性率高于儿童,男性高于女性,蟑螂和屋尘螨之间可能存在着抗原交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疾病 蟑螂 皮肤点刺试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南京市蟑螂密度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守刚 熊丽林 +3 位作者 孙燕群 吴起新 王冲 陆墨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蟑螂群落特征分布情况及抗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粘捕方法调查蟑螂分布,使用药膜法测定抗药性。结果南京市蟑螂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德国小蠊是绝对优势种,2014年构成比达98.4%;餐饮和农贸市场是蟑螂的主要孳... 目的分析蟑螂群落特征分布情况及抗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粘捕方法调查蟑螂分布,使用药膜法测定抗药性。结果南京市蟑螂主要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德国小蠊是绝对优势种,2014年构成比达98.4%;餐饮和农贸市场是蟑螂的主要孳生生境;蟑螂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或双峰走势,最高峰为2012年7月,密度为4.733只/张。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年际分布均呈先上升后略有回落趋势,高峰均在2014年,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分别为2.213只/张和32.454%;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和残杀威抗性倍数为12.16、12.46、19.47、4.22、5.48和1.04。结论近年来,蟑螂危害严重,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孳生高峰在夏秋季,几乎全年活动;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产生高度抗性,对残杀威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密度 季节消长 抗药性
下载PDF
苏州市蜚蠊侵害情况调查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桢红 陈立凌 张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行业系统内蜚蠊的侵害状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本次共调查各类单位424个,其中查出有蜚蠊的阳性单位202个,平均阳性率(侵害率)为47.64%。受侵害程度依次是农贸市场(100%)>饭店餐饮(82.72%)>...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行业系统内蜚蠊的侵害状况,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本次共调查各类单位424个,其中查出有蜚蠊的阳性单位202个,平均阳性率(侵害率)为47.64%。受侵害程度依次是农贸市场(100%)>饭店餐饮(82.72%)>食品加工厂(64.71%)>商场超市(55.56%)>宾馆(54.54%)>茶室咖啡厅(51.72%)>学校(50.00%)>洗浴中心(45.83%)>机关企事业单位(22.22%)>居民住宅(20.16%)>医院(16.67%)。结论苏州市各行业系统受蜚蠊侵害比较严重,防制工作十分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侵害
下载PDF
2018年全国蜚蠊监测报告 被引量:18
6
作者 任东升 吴海霞 +7 位作者 郭玉红 刘小波 岳玉娟 赵宁 李贵昌 宋秀平 鲁亮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比较分析粘捕法和目测法2种蜚蠊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为蜚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生境、不同...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比较分析粘捕法和目测法2种蜚蠊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为蜚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生境、不同省份蜚蠊密度差异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2018年粘捕法监测的蜚蠊粘捕率为6.70%,捕获的蜚蠊中,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占捕获总数的94.81%,美洲大蠊占2.11%,其他蜚蠊占3.08%。目测法密度监测,蜚蠊成若虫侵害率为3.58%,其中大蠊的侵害率为1.13%,小蠊的侵害率为2.71%。结论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粘捕法蜚蠊粘捕率高于目测法成若虫侵害率,目测法对于大蠊密度监测更加敏感。监测结果提示需要重视农贸市场和餐饮业的蜚蠊监测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监测方法 粘捕法 目测法 侵害率
原文传递
2010—2015年山东省居民区蟑螂监测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峰 刘亚楠 +4 位作者 景晓 王学军 尹洪安 赵志刚 康殿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0—2015年城市居民区蟑螂种类、密度、侵害率、分布特点、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为蟑螂防治和爱国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捕捉蟑螂。结果 2010—2015年共粘捕蟑螂2 650只,经鉴定分别为德国小蠊...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0—2015年城市居民区蟑螂种类、密度、侵害率、分布特点、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为蟑螂防治和爱国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捕捉蟑螂。结果 2010—2015年共粘捕蟑螂2 650只,经鉴定分别为德国小蠊、日本大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4种。蟑螂总平均密度为0.86只/张,其中2012年蟑螂密度最高,为1.40只/张;2011年蟑螂密度最低,为0.57%;总平均侵害率为14.40%,其中2012年蟑螂侵害率最高,为22.50%。结论山东省城市居民区蟑螂密度监测为有效控制蟑螂繁殖,降低蟑螂对居民区大环境侵害,完善蟑螂防治和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密度 种类 侵害率 季节消长
下载PDF
蜚蠊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7
8
作者 白月苹 刘海波 +1 位作者 任艳 孟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蜚蠊是传统的中药、民族药,药用历史悠久,现被多部地方药材标准单独入药收载,药用主流种为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的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innaeus,1758),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积、生肌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本... 蜚蠊是传统的中药、民族药,药用历史悠久,现被多部地方药材标准单独入药收载,药用主流种为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的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innaeus,1758),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积、生肌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本草典籍中关于蜚蠊的记载,对蜚蠊的名称、基源、效用、炮制方法进行考证,为蜚蠊资源的药用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美洲大蠊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北京地区2种常见蜚蠊带菌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秀平 刘起勇 吕京静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不同场所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体内外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情况,为蜚蠊疾病传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瓶捕法采集现场蜚蠊,在实验室分离病原体,研究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种类... 目的调查北京市不同场所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体内外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情况,为蜚蠊疾病传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瓶捕法采集现场蜚蠊,在实验室分离病原体,研究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种类、数量。带菌状况检测:先做增菌培养,再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然后通过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从不同场所(医院、餐饮场所、学校、住宅、食品加工厂、机关办公室、养虫室)捕获的16组德国小蠊体表检出带菌蜚蠊15组,检出率为93.8%,检出9种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体内检出带菌蜚蠊16组,检出率为100%,检出11种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蜂窝哈夫尼亚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等。体表、体内各检出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组,检出率为6.2%。2组美洲大蠊体内外均检出肠道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中体表共检出7种,体内共检出9种,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蜂窝哈夫尼亚菌、志贺菌、沙门菌、粘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体内、体表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以医院捕获的蜚蠊带菌种类最多,其次是餐饮场所和食品加工厂,这主要与栖息场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人员复杂度、食物丰富有关。结论蜚蠊体内外带菌状况严重,它在传播疾病方面的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带菌 检出率 传播疾病
下载PDF
2005-2014年西安市蟑螂侵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欣 庞松涛 +7 位作者 陈保忠 龙泳 吴鹏斌 雷晓岗 王飞 刘如如 陈晨 付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4期381-383,387,共4页
目的掌握西安市2009-2014年蟑螂的种类分布、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及侵害状况,与2005-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西安地区蟑螂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2009-2014年共捕获蟑螂9 408只,全部为德国小... 目的掌握西安市2009-2014年蟑螂的种类分布、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及侵害状况,与2005-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西安地区蟑螂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结果2009-2014年共捕获蟑螂9 408只,全部为德国小蠊。总平均密度为0.41只/张,侵害率为18.99%;餐饮业总密度和侵害率最高分别为0.62只/张、26.60%。其次是宾馆、居民区和农贸市场,医院环境最低分别为0.13只/张、7.13%。2005-2008年的监测结果餐饮业总密度和侵害率最高分别为23.00只/张、93.59%,依次是农贸市场、居民区和医院,宾馆环境最低分别为3.40只/张、65.43%。结论西安市蟑螂种群结构已改变,德国小蠊已取代其他大蠊,成为绝对优势种群。活动高峰在夏季,餐饮业、宾馆、居民区侵害率和密度较高,应加强蟑螂监测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消长趋势 侵害状况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五种昆虫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钊 李娴 +2 位作者 孙龙 陈智勇 冯颖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7,共7页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Fenton反应体系、FRAP分析法及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对白蜡虫Ericerus pela Cavannes雌成虫多糖、蝗虫多糖、喙尾琵甲多糖、美洲大蠊多糖及家蚕蛹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评价昆虫多糖总还原能...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Fenton反应体系、FRAP分析法及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对白蜡虫Ericerus pela Cavannes雌成虫多糖、蝗虫多糖、喙尾琵甲多糖、美洲大蠊多糖及家蚕蛹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评价昆虫多糖总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及损伤细胞存活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多糖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对不同的氧化体系呈现不同的清除活性,白蜡虫多糖的总还原能力最强;白蜡虫、喙尾琵甲、美洲大蠊及蝗虫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相对较明显;在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上蚕蛹、喙尾琵甲及美洲大蠊多糖相对较强;各昆虫多糖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不明显。5种多糖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在不同浓度范围内能增加细胞存活率。研究表明昆虫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可成为天然抗氧化物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抗氧化 自由基 白蜡虫 美洲大蠊 蝗虫 喙尾琵甲 蚕蛹
下载PDF
我国蜚蠊的分布及防制概况 被引量:14
12
作者 贺盼 马强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9期868-872,共5页
国内蜚蠊种类包括5科21种,主要种类6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其中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危害极为严重;蜚蠊防制目前的主要方法为化学防制,其次为物理防制,生物防制正逐步兴起。本文综述我国卫生害... 国内蜚蠊种类包括5科21种,主要种类6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其中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危害极为严重;蜚蠊防制目前的主要方法为化学防制,其次为物理防制,生物防制正逐步兴起。本文综述我国卫生害虫蜚蠊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其防制的研究进展。德国小蠊可能成为国内各地的主要优势种类;未来的研究趋势是蜚蠊生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蜚蠊的防制必须走综合防制途径,加强采取法制防制和环境防制措施,合理利用化学防制控制害虫。提高国内室内卫生害虫蜚蠊的综合防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分布 防制
原文传递
光周期与温度对林地德国小蠊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道弘 刘世大 赵吕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25-2132,共8页
为弄清湖南株洲(北纬27°50′,东经112°54′)栖息于林地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季节生活史策略,研究了光周期和温度对其若虫发育、龄数变异及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小蠊的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 为弄清湖南株洲(北纬27°50′,东经112°54′)栖息于林地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季节生活史策略,研究了光周期和温度对其若虫发育、龄数变异及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小蠊的若虫发育明显受光周期的影响。长日条件(LD 16∶8h)下若虫发育最快,中间日长(LD 14∶10h)次之,短日条件(LD 12∶12h)下若虫发育最慢。将孵化后30日的若虫自长日条件向短日条件转移,则若虫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反方向的转移,则若虫发育迅速。说明德国小蠊若虫存在滞育现象,短日条件诱导并维持滞育,长日条件解除滞育。若虫期经历的龄数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25℃的温度条件下,LD 16∶8h、LD 14∶10h及LD 12∶12h若虫期的龄数分别为7、8和9龄;长日条件下,30℃和25℃的若虫龄数为7龄,而20℃为9龄。根据实验室观察和林地调查结果,德国小蠊在湖南株洲1年发生1代,以滞育若虫越冬。30℃、25℃、20℃的温度条件下,卵鞘成活率分别为14.3%、90.1%和51.9%,高温和低温均不适合德国小蠊的繁殖。因此,可以认为控制若虫发育和龄数的光周期、温度反应的生态意义在于调控繁殖虫态和繁殖的适宜季节保持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滞育 光周期 生活史策略
下载PDF
兰州市蟑螂种群密度及侵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芸 李国太 +1 位作者 张守斌 蒋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3期191-192,195,共3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蟑螂侵害和密度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9840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23.50%,密度为4.62只/张。侵害率宾馆(60.67%)〉居民区(26.94%)〉... 目的了解兰州市蟑螂侵害和密度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9840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23.50%,密度为4.62只/张。侵害率宾馆(60.67%)〉居民区(26.94%)〉餐饮(19.03%)〉农贸市场(13.60%)〉医院(1.67%);密度宾馆(11.63只/张)〉居民区(5.07只/张)〉农贸市场(4.07只/张)〉餐饮(3.46只/张)〉医院(0.05只/张);6~11月密度达6.23~8.99只/张。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活动高峰在夏秋季,宾馆、居民区和餐饮单位密度较高,应加强蟑螂监测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密度 侵害 季节消长
下载PDF
蜚蠊综合防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丽娟 王海防 +1 位作者 赵玉强 公茂庆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通过对蜚蠊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环境治理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用于蜚蠊防治的杀虫剂应用前景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各地区蜚蠊的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蜚蠊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原文传递
南昌市城区蟑螂种群及地区分布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海婴 柳小青 +2 位作者 郭学俭 吴景文 马红梅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本市蟑螂的种群数量、地区分布与季节消长 ,为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设立2 1个调查点 ,用药激法检查蟑螂密度 ,按《蜚蠊鉴别诊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全市的蟑螂种类为 2科 2属 3种 ,德国小蠊的比例增多 ,宾馆...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本市蟑螂的种群数量、地区分布与季节消长 ,为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设立2 1个调查点 ,用药激法检查蟑螂密度 ,按《蜚蠊鉴别诊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全市的蟑螂种类为 2科 2属 3种 ,德国小蠊的比例增多 ,宾馆和车站的侵害率为 6 8 5 7%和 87 6 8% ;黑胸大蠊在居民住宅高达 87 39% ;美洲大蠊在食品加工行业和医院占 92 33%和 97 80 % ,本市蟑螂的活动高峰在 6~ 9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蟑螂种群 地区分布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浙江省3种蜚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俞小林 许利国 +5 位作者 胡加国 金岿立 邹亚周 陈理 应国强 陈新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测定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对 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积累抗性本底资料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63~ 2 .49、2 .2 6~ ... 目的 测定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对 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积累抗性本底资料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63~ 2 .49、2 .2 6~ 3 .3 9、2 .2 2~ 3 .2 0、2 .91~ 3 .76;黑胸大蠊对 4种杀虫剂抗性系数分别为 1.3 3~ 2 .0 2、1.3 0~ 3 .2 3、1.48~ 2 .65、1.95~ 2 .68;美洲大蠊对 4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1.49~ 1.5 0、1.49~ 1.74、1.5 2~ 2 .2 0、2 .16~ 2 .5 7。结论 德国小蠊对 4种杀虫剂已产生一定抗药性 ,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抗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蜚蠊 杀虫剂 抗药性
下载PDF
几种刚毛的结构及其仿生学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久荣 郭策 戴振东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8-435,共8页
动物体表的刚毛形态各异,功能多样,不仅参与感觉器官的构成,还是重要的运动器官。刚毛在运动中的功能因结构不同而异。文章主要介绍了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尾须的结构和仿生应用、强疏水性刚毛使得水黾(Gerris remigis)和捕鱼蛛(... 动物体表的刚毛形态各异,功能多样,不仅参与感觉器官的构成,还是重要的运动器官。刚毛在运动中的功能因结构不同而异。文章主要介绍了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尾须的结构和仿生应用、强疏水性刚毛使得水黾(Gerris remigis)和捕鱼蛛(Dolomedes trition)在水面行走的机制、跳蛛(Evarcha arcuata)和壁虎(Gecko japoricus,Gekko gecko)脚底刚毛的粘附机制和仿生学研究,以及蜣螂(Copris ochus,Motschulsky)刚毛的减黏脱附功能及其仿生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刚毛 蟑螂 水黾 蜘蛛 壁虎 蜣螂
下载PDF
武汉市2007-2016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慧 王高明 +2 位作者 鲁怡欣 吴太平 田俊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掌握武汉市蜚蠊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及其重点场所的密度情况,为蜚蠊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6年采用粘捕法对武汉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种不同生境进行蜚蠊密度监测;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SP... 目的掌握武汉市蜚蠊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及其重点场所的密度情况,为蜚蠊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6年采用粘捕法对武汉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种不同生境进行蜚蠊密度监测;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不同年度、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分别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共捕获蜚蠊20 137只,隶属2科2属3种,平均密度为0.94只/张,侵害率为18.40%。其中,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6.77%;蜚蠊密度季节消长规律较明显,6-10月为其活动高峰期;各生境中农贸市场、餐饮店的总密度和侵害率较高,分别为1.13只/张和27.13%及1.71只/张和26.19%,其次是宾馆和居民区,医院最低。居民区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586 7;其次为农贸市场和医院,分别为0.259 0和0.232 6;农贸市场、餐饮店、居民区3种生境的蜚蠊种群构成极其相似,其他生境之间互为中等相似。结论武汉市蜚蠊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活动高峰在夏季和初秋,应以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等生境为重点场所,根据不同生境的蜚蠊群落生态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生态学 多样性 监测
原文传递
蜚蠊病原体携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36-639,共4页
蜚蠊是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携带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本文主要对蜚蠊病原体传播的机制和病原体携带的具体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蜚蠊 病原体 携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