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混凝剂对污泥回流效果和絮体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柯水洲 涂家勇 +2 位作者 朱佳 韦伟 高静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_(20)、PAC_(25))为混凝剂处理低浊微污染水,对比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对常规工艺和污泥回流工艺絮体的ζ电位、沉后水质、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当混凝剂以吸附架桥为主要混凝机理... 以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_(20)、PAC_(25))为混凝剂处理低浊微污染水,对比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对常规工艺和污泥回流工艺絮体的ζ电位、沉后水质、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当混凝剂以吸附架桥为主要混凝机理时,采用污泥回流工艺后,出水浊度明显降低,而以电中和为主要混凝机理时会导致出水浊度升高,污泥回流工艺不能提高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聚合氯化铝中的Al_c有助于促进污泥回流对浊度的去除,污泥回流后,絮体的强度因子降低。另外,絮体的恢复因子与污泥回流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氯化铁 聚合氯化铝 污泥回流 混凝效能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下载PDF
高pH湖泊水处理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7
2
作者 贺晓娟 袁本松 +3 位作者 黄保平 王文静 仲丽娟 肖刚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51-55,共5页
针对微山湖源水pH季节性变化的水质特征,对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采用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pH条件下残余铝的有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原水pH值<7.5,使用传统PAC作为混凝剂时,出厂水残余... 针对微山湖源水pH季节性变化的水质特征,对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采用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pH条件下残余铝的有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原水pH值<7.5,使用传统PAC作为混凝剂时,出厂水残余铝浓度可以控制在0.17 mg/L以下;当原水pH值>8.1,使用PAC混凝时,出厂水残余铝浓度接近限值0.20mg/L,而使用AlCl_3·6H_2O、Al_2(SO_4)_3·18H_2O作为应急混凝剂,出厂水pH值可以降到7.6,残余铝浓度为0.15 mg/L,低于0.20 mg/L的饮用水标准要求。研究结果可供有相似水源的自来水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pH湖泊水 自来水厂 混凝剂 残余铝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曦 伍俊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29-336,共8页
组织纤维化会对限制性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的肺部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血管外凝血、纤溶酶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被认为在肺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凝血激活与纤溶酶激活的蛋白... 组织纤维化会对限制性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的肺部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血管外凝血、纤溶酶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被认为在肺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凝血激活与纤溶酶激活的蛋白酶可以分别形成和分解纤维蛋白系统,凝血酶、凝血剂和凝血因子Xa可以裂解蛋白酶活化受体促进纤维化;而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纤溶酶原蛋白酶也能结合受体引发纤维化活化。本综述聚焦IPF并描述了两个纤维蛋白稳态系统参与及促进间质纤维化,认为选择性靶向受体介导的凝血剂和纤溶酶蛋白酶既可以限制肺纤维化发展,又没有与溶栓治疗和常规抗凝血剂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剂 凝血酶 纤溶酶 凝血因子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置MA-IUD妇女经血纤溶抗凝血及凝血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建华 潘家骧 +1 位作者 严隽鸿 邵慧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93-396,共4页
本文以Tcu220c-IUD为对照,测定置MA-IUD妇女月经总量;经血纤溶系统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纤溶酶原(PLG)含量和纤溶活性(Fa);经血抗凝血物质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蛋白 C(PC)抗原含量和 PC 活性以及经血凝血因子... 本文以Tcu220c-IUD为对照,测定置MA-IUD妇女月经总量;经血纤溶系统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纤溶酶原(PLG)含量和纤溶活性(Fa);经血抗凝血物质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蛋白 C(PC)抗原含量和 PC 活性以及经血凝血因子包括因子Ⅶ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实验表明 MA-IUD 能使妇女月经量明显减少,其与宫腔局部纤溶活性和抗凝血系统活性下降有关。宫腔局部凝血因子无明显改变,IUD 之孕激素的局部释放对肝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活性 抗凝血因子 宫内避孕器
下载PDF
宁东水厂春季水质异常期间混凝过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冉渔 刘荣蓬 +1 位作者 张大为 徐慧 《供水技术》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针对宁东水厂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增多和低温低浊等问题,采用不同比例的聚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对聚合氯化铝(PACl)进行改性,并进行了一系列混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CA在混凝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和网捕卷扫能力,... 针对宁东水厂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增多和低温低浊等问题,采用不同比例的聚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对聚合氯化铝(PACl)进行改性,并进行了一系列混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CA在混凝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和网捕卷扫能力,与PACl的最佳复合比例为5%。提高混凝剂中Al_b的含量可有效提升对浊度、COD_(Mn)、氨氮和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去除率,且Al_b含量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成和再生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复合药剂 粒径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下载PDF
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
6
作者 齐敦哲 曾继军 +1 位作者 武仁超 徐慧 《供水技术》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吸附架桥能力与有机絮凝剂相比仍不足的问题,将两种及以上的絮凝剂产品联合使用,以获得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选择了不带电荷或带正电荷的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结果表明:复合药剂中的...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吸附架桥能力与有机絮凝剂相比仍不足的问题,将两种及以上的絮凝剂产品联合使用,以获得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选择了不带电荷或带正电荷的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结果表明:复合药剂中的有机成分对药剂的电荷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含量越高,Zeta电位越高。复合药剂的Zeta电位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B为2.0时,形成了较多的多核羟基络合物,所带电荷较高,进一步增大B值会导致所带正电荷数下降。有机成分含量过高时,会吸附在微小絮体表面,使絮体进入复稳状态。分开投加混凝剂与助凝剂对DOC的去除效果最差,复合产品中的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下载PDF
出生后24h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儿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红卫 丁盛 陈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出生后24 h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9例住院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其中符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儿共76例,另9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组与对照组凝血功能的差异,并分析凝血... 目的分析出生后24 h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9例住院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其中符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儿共76例,另9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组与对照组凝血功能的差异,并分析凝血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组的宫内窘迫、肺炎、酸中毒及低体温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8-38.0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窘迫(OR=12.06,95%CI:3.71-39.25)、肺炎(OR=4.10,95%CI:1.43-11.74)为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宫内窘迫、肺炎是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提前预防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异常 影响因素 新生儿
下载PDF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峰 戴菁 +9 位作者 陈丽霞 刘葳 张厚强 吴润晖 孙竞 张心声 吴竞生 赵永强 王学锋 杨仁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89-115,共27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作为罕见病的代表疾病之一,我国的血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1986年至1989年,全国血友病研究协作组按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开展了我国的血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作为罕见病的代表疾病之一,我国的血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1986年至1989年,全国血友病研究协作组按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开展了我国的血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国内各地区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荟萃分析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8/10万。2018年,基于天津城市人口的数据,推算天津当地的血友病患病率为3.09/10万。随着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要求申请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和诊疗中心的医院必须能独立开展血友病诊断相关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血友病诊断中,对于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我国多数实验室通常采用基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检测的一期法(凝固法)。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血友病需采用2种以上的活性检测方法。我国患者F8基因的各突变类型与国际数据报道类似;我国患者F9基因突变以单个碱基点突变为主,未发现突变热点。截至2023年6月,我国共有261家中心通过全国血友病登记系统,登记包括血友病在内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共计4万余例。我国的血友病治疗史经过不充分按需治疗、小剂量预防治疗探索等,目前已经往更高疗效的较高剂量预防及个体化预防治疗迈进。本报告基于登记数据及文献,全面总结我国血友病领域临床研究以及医疗保障方面的进展,分析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患病率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关节畸形 凝血因子抑制物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5-1198,共4页
本研究对148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性别、进食情况、基础疾病、用量及疗程等方面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对凝血障碍组患者予以维生素K治疗,分析其在改善患者PT、APTT... 本研究对148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性别、进食情况、基础疾病、用量及疗程等方面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对凝血障碍组患者予以维生素K治疗,分析其在改善患者PT、APTT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组在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疗程方面无差异(p>0.05),在年龄、肾功能不全、肝病、饮食、给药剂量方面有差异(p<0.05)。治疗后的凝血障碍组患者的PT、APT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提示年龄、肾功能不全、肝病、饮食、给药剂量是凝血障碍的危险因素,维生素K对机体的凝血障碍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异常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危险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两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患者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娜 欧阳建 +4 位作者 周荣富 周敏 徐勇 李萍 陈兵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对两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的患者进行FⅪ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两例患者在常规凝血检查时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进行aPTT纠正试验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发现均为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降低。... 目的对两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的患者进行FⅪ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两例患者在常规凝血检查时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进行aPTT纠正试验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发现均为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降低。收集患者外周血,分别提取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两例患者FⅪ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应用Chromas软件与FⅪ正常序列(NG_008832.1)进行比对;有突变的片段进行反向测序并比对。结果病例1:aPTT 109.6 s,FⅪ:C 0.4%;病例2:aPTT 50.1 s,FⅪ:C6.7%;两例患者aPTT纠正试验和其余凝血因子活性均正常。FⅪ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例1在Exon2上发生18 del A纯合缺失,导致移码突变(Val-13 Trpfs X15),该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点;病例2在Exon7上发生738 G>A杂合突变、导致Trp228 stop,同时在Exon9上发生1021 G>A杂合突变、导致Glu323 Lys。结论上述突变可能分别是导致两例患者FⅪ缺乏的分子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 基因检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柚子皮制作果冻的工艺研究
11
作者 戚启琼 罗珺文 +2 位作者 韦倩妮 岑美意 陈晓萍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本研究以新鲜柚子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白砂糖、柠檬酸及复合胶添加量对柚子皮果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柚子皮果冻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8%、柠檬酸0.1%、复合胶5%(卡拉胶∶魔芋胶=4∶1),采用此配方制得的柚子皮果冻外形完... 本研究以新鲜柚子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白砂糖、柠檬酸及复合胶添加量对柚子皮果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柚子皮果冻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8%、柠檬酸0.1%、复合胶5%(卡拉胶∶魔芋胶=4∶1),采用此配方制得的柚子皮果冻外形完整,富有弹性,口感爽滑细腻,酸甜适度,色泽呈淡黄色,且具有独特的柚子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果冻 凝固剂 单因素试验 感官评定
下载PDF
血液在不同保存期有形成份及理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灿征 杨晨曦 +2 位作者 武峰 李宗生 许虹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在不同保存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检测血液成分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采集200ml CPDA-1抗凝全血100份作标记和编号,分别在0d、3d、7d、14d、21d、28d、35d进行各种有形成分和部分生化指标的检测。按卫生部... 目的 探讨血液在不同保存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检测血液成分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采集200ml CPDA-1抗凝全血100份作标记和编号,分别在0d、3d、7d、14d、21d、28d、35d进行各种有形成分和部分生化指标的检测。按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方法严格操作。结果血液在35天保存期内,红细胞(RBC)无显著变化,保存7天白细胞(WBX)中粒细胞明显下降,7天血小板(PLT)明显下降;血粘度14天开始显著增加;保存时间逐渐延长K+浓度逐渐增高,14天起显著增高,Na+21天显著减少,碱性磷酸酶21天显著减少,CO2浓度28天显著增高,其余酶类、葡萄糖、蛋白质、胆红素、尿素氮无显著变化。保存期内纤维蛋白原无显著变化,28天FVⅢ.C下降只有当天的30%;游离血红蛋白21天开始增高有显著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变化不大。结论 全血在保存期内并不"全",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保存期血液,提倡成分输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血细胞 血流变、电解质、凝血因子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茂民 王娜 +2 位作者 王栋 于群 章金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HK-21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细胞有限稀释等方法获得克隆细胞株,收集无皿清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活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实现了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促凝活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成功表达,为整体止血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 表达载体 BHK细胞 基因表达 止血剂
下载PDF
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293T细胞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海 徐开林 +5 位作者 孙海英 杜冰 曾令宇 鹿群先 何徐彭 潘秀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74-1078,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含有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限制性内切酶法获得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BDDhFⅧ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XZ208,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用限制...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含有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限制性内切酶法获得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BDDhFⅧ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XZ208,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用限制性内切酶法鉴定载体的连接方向,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pXZ208-BDDhFⅧ分别与包装质粒Δ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包装后感染293T细胞,并以pXZ171作为对照。在感染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DDhFⅧ基因的转录,一期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FⅧ的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载体的感染效率,PCR检测BDDhFⅧ基因的整合。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其基因转导染效率达到了59.57%。RT-PCR法能够检测到BDDhFⅧ转录的mRNA。感染后24、48、72小时检测到细胞上清中FⅧ活性(FⅧ∶C)分别为12%、43%、87%。PCR法扩增出了534bp的特异性片段。结论: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在体外可以有效感染293T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FⅧ,提示基因治疗可应用于血友病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凝血因子Ⅷ 体外表达
下载PDF
混凝剂中的铝形态对藻类混凝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大为 徐慧 +1 位作者 王东升 段晋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5,共7页
为了考察混凝剂中的铝形态对藻类混凝过程的影响,使用3种具有不同铝形态分布的混凝剂对含藻水进行了混凝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铝由于具有较低含量的Alb,电中和能力较差,故需要较大的投量才能去除藻类,形成絮体;含藻水体系中的有机物主要... 为了考察混凝剂中的铝形态对藻类混凝过程的影响,使用3种具有不同铝形态分布的混凝剂对含藻水进行了混凝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铝由于具有较低含量的Alb,电中和能力较差,故需要较大的投量才能去除藻类,形成絮体;含藻水体系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酸及富里酸类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在硫酸铝作混凝剂时得到较好的去除,而腐殖酸及富里酸的去除率较低可能是造成硫酸铝混凝效果较差的原因;Alc(Al(30))在混凝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Al_(13)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电中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Al_(13)与Al_(30)由于具有形态的稳定性,其混凝过程受pH值的影响较小。絮体强度因子随着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l_(13)作混凝剂时絮体恢复因子随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其他两种混凝剂所形成絮体的恢复因子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铝形态 藻类 絮体强度因子 絮体恢复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雪梅 鲍自谦 +1 位作者 伍秀英 邬旭群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通过对poo l法和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估,选择合适的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方法利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FⅧ和Fg的含量,并计算FⅧ和Fg的合格率和冷沉淀的容量。结果poo l法和水浴虹吸法的FⅧ含量(IU/袋)分别为:54.47±25.65... 目的通过对poo l法和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估,选择合适的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方法利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FⅧ和Fg的含量,并计算FⅧ和Fg的合格率和冷沉淀的容量。结果poo l法和水浴虹吸法的FⅧ含量(IU/袋)分别为:54.47±25.65,96.50±27.63,FⅧ合格率分别为:26.25%,83.75%,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Fg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Fg合格率均为100%;poo l法制备的冷沉淀的容量明显高于水浴虹吸法(P<0.001)。结论水浴虹吸法无论在方法学上和制备冷沉淀的质量上均明显优于poo l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凝血因子Ⅷ 纤维蛋白原 质量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婵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80例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妊娠5周~10周的早孕患者、78例同期门诊行宫内节...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80例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妊娠5周~10周的早孕患者、78例同期门诊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次~2次正常生育史非孕期妇女,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F1+2、TAT、AT-Ⅲ、PAI-1、APTT、PT、TT、FIB水平差异。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中的F1+2、TAT、PAI-1水平均高于非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反复自然流产组中的AT-Ⅲ水平低于非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TT指标水平在正常未孕组、非正常妊娠组、反复流产组之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而FIB指标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对患者外周血凝血、抗凝血相关因子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可降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外周血抗凝血因子 凝血相关因子水平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2种方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长荣 洪素云 +3 位作者 陈苹 郑志雄 谢蓓蓓 付肖凡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28-92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冷藏融化法和水浴融化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前后采用冷藏融化法和水浴融化法制备的冷沉淀各60份;利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FⅧ和Fg的含量,并计算FⅧ和Fg的合格率。结果冷藏... 目的通过对冷藏融化法和水浴融化法制备冷沉淀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前后采用冷藏融化法和水浴融化法制备的冷沉淀各60份;利用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FⅧ和Fg的含量,并计算FⅧ和Fg的合格率。结果冷藏融化法和水浴融化法的FⅧ含量(IU/袋)分别为:70.30±23.68,161.62±39.45;FⅧ合格率分别为:43.33%(26/60),93.33%(56/60),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Fg的含量(mg/袋)分别为:222.72±63.75,228.12±66.83;Fg合格率分别为:88.33%(53/60),91.67%(55/60),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浴融化法制备冷沉淀简便、快速,Ⅷ合格率高,明显优于冷藏融化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凝血因子Ⅷ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The binding of the anticoagulation factor I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acutus to activated factor X
19
作者 Xiaolong Xu Qingliang Liu Shuangding W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4期1296-1300,共5页
Anticoagulation factor Ⅰ (ACF Ⅰ)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acutus prolonged plasma prothrombin time (PPT) with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exhibited marked anticoagulant activity only at the concentration higher t... Anticoagulation factor Ⅰ (ACF Ⅰ)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acutus prolonged plasma prothrombin time (PPT) with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exhibited marked anticoagulant activity only at the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its critical concentration (12 nmol/L).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CF Ⅰ formed a 1:1 complex with 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 (FXa) in the presence of Ca2+ ions by the method of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Both native ACF I and decalcified ACF Ⅰ failed to form complexes with FXa in the absence of Ca2+. Sr2+ ions were able to replace Ca2+ ions in the binding of ACF I to FXa, but both Ba2+ ions and Tb3+ ions were ineffective. ACF Ⅰ was a new member of the IX/X-bp family in the C-type lectin superfamily, and had a amino acid composition similar to the other members of this family. It was composed of 251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29 603.6 u on non-reducing condition, determined by MALDI-TOF-MS, and a molecular weight of 14.7 ku on reduc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DING protein ANTICOAGULATION factor ACTIVATED coagulant factor X calcium ion.
原文传递
L-精氨酸对人凝血因子Ⅷ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俊 石刚刚 +5 位作者 郑庆棠 曾旸 姚关锋 陆培文 王学锋 王鸿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结构域(氨基酸760~1639)缺失的人FⅧcDNA(BDDhFⅧcDNA)插入至质粒载体pcDNA6/V5-HisA,构建重组载体pcDNA6/V5-HisA-BDDhFⅧ,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目的研究L-精氨酸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结构域(氨基酸760~1639)缺失的人FⅧcDNA(BDDhFⅧcDNA)插入至质粒载体pcDNA6/V5-HisA,构建重组载体pcDNA6/V5-HisA-BDDhFⅧ,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10mmol/L)培养72h后,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人FⅧ抗原(FⅧ:Ag),一期凝血酶法检测FⅧ的促凝活性(FⅧ:C)。用Northern blot检测HUVEC中人FⅧ基因的转录。用PCR扩增BDDhFⅧcDNA的A1、A2、A3、C1和C2结构域基因,分别插入至pcDNA6/V5-HisA,构建五种载体pcDNA6/V5-HisA-BDDhFⅧ-A1、pcDNA6/V5-BDDhF Ⅷ-A2、pcDNA6/V5-HisA-BDDhF Ⅷ-A3、pcDNA6/V5-HisA-BDDhF Ⅷ-C1和pcDNA6/V5-HisA-BDDhF Ⅷ-C2,分别转染HUVEC后,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10mmol/L)培养72h。膨胀裂解法分离细胞核,进行细胞核连缀(Run-on)反应,狭线印迹杂交检测A1、A2、A3、C1和C2结构域基因的转录。结果经L-精氨酸诱导后,HUVEC中人FⅧ基因表达明显增强[FⅧ:Ag为(146.08±4.78)ng/ml,10^6细胞诱导24h后FⅧ:C为(0.752±0.009)U/ml],约是未经L-精氨酸诱导[FⅧ:Ag为(34.66±3.98)ng/ml,10^6细胞诱导24h后FⅧ:C为(0.171±0.006)U/ml]的4倍(P〈0.01)。Northern blot检测显示,加L-精氨酸培养之后,HUVEC中人BDDFⅧ mRNA的转录也较未加L-精氨酸显著增强,而只转染pcDNA6/V5-HisA的HUVEC中无人BDDFⅧ mRNA的转录存在。Run-on及狭线印迹杂交显示,加L-精氨酸培养后,A1和A2结构域基因的转录均较未经L-精氨酸诱导者明显增强,也显著强于A3、C1和C2结构域基因的转录,而A3、C1和C2结构域基因的转录在L-精氨酸诱导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L-精氨酸通过促进人FⅧ的A1和A2结构域基因的转录进而增强FⅧ在体外的转录和表达,因而在血友病A的基因治疗研究中,L-精氨酸是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凝血因子Ⅷ 内皮细胞 脐静脉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