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解体的长时段考量——文明史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26-51,共26页
从文明史的长时段视角探讨苏联解体问题,不仅必要,且国内国际学界已有初步积累。第一,"比较-结构"方法是较早的尝试。也即,从不同历史时段条件下的多民族关系的聚合性、传统治理模式多大程度存在中介性协调机制、文明所处的... 从文明史的长时段视角探讨苏联解体问题,不仅必要,且国内国际学界已有初步积累。第一,"比较-结构"方法是较早的尝试。也即,从不同历史时段条件下的多民族关系的聚合性、传统治理模式多大程度存在中介性协调机制、文明所处的区位独特性等方面差异,探视苏联解体的端倪。第二,世纪之交以来,帝国形态研究、作为文明现象的苏联总体研究、以及文明与地缘政治相互关系等领域的探讨,指出文明与帝国现象相交织,大陆性帝国中央权力式微与周边动荡的紧密关联,是导致帝国解体的重要因素;帝国抱负过大、内外挑战前所未有,则是其崩溃的经典式动因。至于把苏联现象作为一个文明单位来系统考察,观察多民族构建、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处理外部关系,乃为事关苏联前途的关键问题,而苏联解体也恰恰缘起于这三个重大问题。同时,文明演进过程始终难以离开各大文明间的相互激荡,如果说,苏联解体也反射着美欧等文明单位先后趋于衰落,那么古巴导弹危机、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1979年入侵阿富汗这三大扩张则明显表明:帝国对外扩张与国内的体制改革进程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改革停滞,无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诱因。第三,文明演进过程中思想史的传递、演绎,特别是若干关键范畴的承继与缺失,对文明发展具有何种意义?特别是文明结合部条件下,思想史演绎与体现为民族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极化"的文明结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这些问题对研究俄文明与苏联解体间的关联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适度"这一思想行为范畴的研讨,有利于剖视苏联解体的深层动因。第四,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文明研究方法似已并不限于纯学术讨论,开始参与新兴国家与既存霸权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过程。本文主张在尊重各自文明存在的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俄苏文明 帝国研究 文明研究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作为盖娅的潘多拉——电影《阿凡达》的自然观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媛 田松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3,共7页
作为科幻经典,电影《阿凡达》在场景预设、故事和思想内涵几个层面都表现了极强的原创性。潘多拉星球上的场景预设,包括紧密关联的"人"与动物和植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来自盖娅理论。电影中呈现了两种自然观的冲突,即地... 作为科幻经典,电影《阿凡达》在场景预设、故事和思想内涵几个层面都表现了极强的原创性。潘多拉星球上的场景预设,包括紧密关联的"人"与动物和植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来自盖娅理论。电影中呈现了两种自然观的冲突,即地球人的机械自然观与纳威人的盖娅自然观;也展示了两种文明模式的冲突,基于机械自然观的工业文明与基于盖娅自然观的"原始文明",或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娅理论 生态电影 科幻电影 自然观 文明研究
原文传递
文明的对话:历史社会学在文明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
3
作者 尹莎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24-134,725-726,共13页
本文致力于现代文明间的对话。19世纪,欧洲社会科学家对其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对文明的研究研究兴趣由此开始。欧洲人面临着不同的哲学,美学,物质文化和非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于是出现了文明理论和文明研究。这一概念侧重于社会和... 本文致力于现代文明间的对话。19世纪,欧洲社会科学家对其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对文明的研究研究兴趣由此开始。欧洲人面临着不同的哲学,美学,物质文化和非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于是出现了文明理论和文明研究。这一概念侧重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线性,对社会和文化系统的特定类型进行识别,并强调其独特性。新文明理论的形成与欧洲中心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对立。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唯物主义历史社会学就已成为研究各种文化,社会和文明的理论及方法论基础。唯物主义历史社会学旨在研究全球普遍化过程的辩证矛盾以及不同社会和文明对这些过程的局部反应。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在全球社会历史变化与文明物质基础变化的相互影响研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文明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文化
原文传递
苏联及当代俄罗斯的丹尼列夫斯基研究
4
作者 李易雨篪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理论在苏联后期和当代俄罗斯哲学界受到持续关注。苏联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考察了其严谨性与科学性,并在思想史层面探究了其理论源流与思想背景,奠定了当代俄罗斯丹尼列夫斯基研究的基础。20世纪90... 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理论在苏联后期和当代俄罗斯哲学界受到持续关注。苏联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考察了其严谨性与科学性,并在思想史层面探究了其理论源流与思想背景,奠定了当代俄罗斯丹尼列夫斯基研究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氏的作品在俄罗斯哲学界的接受度提高,文化历史类型理论中多线发展的历史观、地区性文明模型等独特思想得到梳理,学者从形而上学前提、认识论与方法论立场、思想史源流等角度考察该理论,客观地探讨了其作为一种文明研究方法的内在矛盾与缺陷。然而,部分学者自身的思想倾向导致研究中出现片面化和自相矛盾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列夫斯基 文化历史类型 文明研究 文化理论
下载PDF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认知美学解读
5
作者 陈宜芳 丁峻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35-145,726,共12页
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为我们打开审美认识论的“灰箱”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对象化理论深化和创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机制。其次,基于心身创造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发现审美中介体在审美主客体相互增... 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为我们打开审美认识论的“灰箱”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对象化理论深化和创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机制。其次,基于心身创造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发现审美中介体在审美主客体相互增益的价值创新机制。再次,自我对象化的双元时空维度揭示了审美主客体相互对象化的内在中介原理。并且,马克思的对象化自我观照思想启迪了元认知理论的审美价值。最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还为我们建立三位一体的美学认识论提供了标识性概念与核心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化 主体性自我-客体性自我 审美中介体
原文传递
“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说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但缺乏历史学上的意义,在分析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动态趋势中显现出诸多盲点。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 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说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但缺乏历史学上的意义,在分析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动态趋势中显现出诸多盲点。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动有接触和相互关联性但却从来也没有"合流",因而其后的"分流"是并不存在的;反倒是16世纪以后西欧的世界性扩张导致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与中国社会体制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使中国的社会历史运动、社会组织体系乃至文化形态与西欧具有了巨大的相似性和可融和性。在考察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时,文明史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流 明清时期 现代性 文明史观
下载PDF
基于文明比较研究的中国民族学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亚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155,共10页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要以发现基于自身的普遍知识价值为目标,在西方民族学之外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而将中国从近代西方民族学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知识谱系中解脱出来,从比较文明研究入手,重新思考中国“民族”概念的意涵。中国文明是... 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要以发现基于自身的普遍知识价值为目标,在西方民族学之外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而将中国从近代西方民族学与民族主义研究的知识谱系中解脱出来,从比较文明研究入手,重新思考中国“民族”概念的意涵。中国文明是以时空循环制度为基础的,不同于以律法为基础的印欧文明和以信仰为基础的闪米特-阿拉伯文明,中国的民族也因此不同于西方基于日耳曼人的现代性为基础的nation。中国民族学的知识使命即在于以一种普遍知识方案提防走向过度的相对主义、在时空制度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探寻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方案、在后革命时代以国家的道德事业为基础来重构中国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比较研究 中国民族学 时空制度 民族学事实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艾琛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8-60,共3页
国学承载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逐渐走进高职院校的课堂。通过分析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应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目的设置国学课程体系,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使学生在专业... 国学承载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逐渐走进高职院校的课堂。通过分析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应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目的设置国学课程体系,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使学生在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人生素养等方面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学课程 国学教育
下载PDF
日本当代比较文明文化学研究核心观念阐释
9
作者 李东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明学 日本文明 周边文明论 生态文明学
下载PDF
变异学视域下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类型及合法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顺庆 曾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变异学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分为相同比较和差异比较两大类型。其相同比较强调的是话语平等的"求同",而不是话语覆盖的"同化";而差异比较则体现为影响研究下的影响变异、平行研究下的阐发变异和平行研究之新... 变异学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分为相同比较和差异比较两大类型。其相同比较强调的是话语平等的"求同",而不是话语覆盖的"同化";而差异比较则体现为影响研究下的影响变异、平行研究下的阐发变异和平行研究之新范畴的共同话题不同话语这三种类型。影响变异着重关注影响研究中真实但一直被忽视的变异因素;阐发变异则从话语的异质性与双向互动、阐释有效性的内涵类同与过度阐释两方面丰富了传统的平行研究;共同话题不同话语作为平行研究的新范畴,从异质话语比较的维度实现了平行研究的突破。上述诸种跨文明研究类型为差异比较确立了合法性,从学理上丰富了现有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实现了既"求同"又"求异"的真正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明研究 变异学 相同比较 差异比较
原文传递
从韦勒克、艾金伯勒到伯恩海默至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轨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卫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5,共5页
韦勒克、艾金伯勒、伯恩海默以及中国学派等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上的相关观点勾勒出了一条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轨迹,而这条跨文明研究轨迹又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寻求不断地超越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束缚;二是从异质性和互补性来丰... 韦勒克、艾金伯勒、伯恩海默以及中国学派等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上的相关观点勾勒出了一条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轨迹,而这条跨文明研究轨迹又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寻求不断地超越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束缚;二是从异质性和互补性来丰富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艾金伯勒 伯恩海默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跨文明研究
下载PDF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建制及治学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洪斌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70,共13页
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1929),是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涌现的一个著名学术机构。与同时期其他国学机构相比,清华国学研究院既有援引西学,重建现代学术体系的一面;又有继承儒家教育理想与治学路径,结合西方知识工具,致力于阐发传... 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1929),是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涌现的一个著名学术机构。与同时期其他国学机构相比,清华国学研究院既有援引西学,重建现代学术体系的一面;又有继承儒家教育理想与治学路径,结合西方知识工具,致力于阐发传统学术之特质的一面。因此,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建制,学术社群的治学精神,皆有其鲜明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整理国故 学术建制 学术社群 治学精神
下载PDF
著名历史学家林甘泉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香阁 《邯郸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林甘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家和秦汉史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历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林甘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家和秦汉史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历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17日下午笔者在本刊学术顾问宫长为先生的陪同下,就当前的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与国学以及治学方法等问题采访了林先生。林先生认为:"国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被炒得很热的"国学",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要搞民族主义;21世纪儒家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说法不正确;研究和宣传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历史研究需要勤奋,要处理好专和博的关系,要学点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甘泉 历史学家 访谈录 国学热 传统文化 治学方法
下载PDF
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
14
作者 章兢 童调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国学中探寻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民族创新基因的体现,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使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五千年。通过对"毛粒子"命名,古代和现代科...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国学中探寻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民族创新基因的体现,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使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五千年。通过对"毛粒子"命名,古代和现代科学探索实例,以及作者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经历,获得国学对引领创新性思维、科学批判精神、进取精神、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方面的启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科学研究,也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自然科学 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白黑·显隐·生死的觉解——致中医高校毕业生老学长的一封信
15
作者 王永炎 《中医教育》 2021年第1期1-2,共2页
尊敬的学长们道鉴:我们老了常常回忆往事,总结人生历程,先要思想思想。想什么?怎么想?而后做系统的反思,会带给我们愉悦和力量。用哲学的思考不再是求知识,而主要在人生境界格局的安宁至善、求真立美。倾心尽力为年青后学做点事情,希望... 尊敬的学长们道鉴:我们老了常常回忆往事,总结人生历程,先要思想思想。想什么?怎么想?而后做系统的反思,会带给我们愉悦和力量。用哲学的思考不再是求知识,而主要在人生境界格局的安宁至善、求真立美。倾心尽力为年青后学做点事情,希望后薪旺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掘国学原理结合数字化新纪元的现实,将中西医并重的国策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学科建设 国学原理 中西医并重
原文传递
体育人文研习型教法初探——兼谈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春元 赵来安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2,86,共5页
现代体育教学正从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课程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极需丰富和发展。本文拟对体育人文教学作一探索,提出体育人文研习型教法的观点,并从太极拳入手探讨了这一教法的价值取向并对其作... 现代体育教学正从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课程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极需丰富和发展。本文拟对体育人文教学作一探索,提出体育人文研习型教法的观点,并从太极拳入手探讨了这一教法的价值取向并对其作用和意义作了简要的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研习型 人文主义 教化 价值观 肢体语言
下载PDF
中国比较文明学学科的发展与理论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汉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1-43,共13页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态方面,提出了以"陶泥时代"为第三种文明形态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缺乏衔接与过渡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四大文化复兴"观念,更是一种学科理论观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明文化学 学科理论体系 中国模式四大文化复兴
下载PDF
中国海洋文明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杨国桢主编的《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评介
18
作者 范金民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73-577,共5页
陈寅恪先生有言:"治学之士,能够预于学术之新潮流者,谓之预流。"(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6页)中国海洋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浩繁内容,海洋事业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厦门大学杨国桢... 陈寅恪先生有言:"治学之士,能够预于学术之新潮流者,谓之预流。"(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6页)中国海洋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浩繁内容,海洋事业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把握时代脉搏,预观发展趋势,独辟蹊径,开拓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 文明 评介 专题 主编 里程 海洋文化 海洋事业
下载PDF
中国民法学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利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13,123,共10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法学从一片荒芜的园地变成了百花盛开、枝繁叶茂的花园。具有标志性的民法学成就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方面:一是民法学基础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二是比较法研究的成果大量出现,三是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改革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法学从一片荒芜的园地变成了百花盛开、枝繁叶茂的花园。具有标志性的民法学成就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方面:一是民法学基础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二是比较法研究的成果大量出现,三是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推出了一大批专题性的研究和著述,四是方法论的创新,五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在民法学中得到广泛的作用,六是新一代民法学学者不断出现,新人大量涌现。我国民法学还要研究民事立法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国民事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当前,中国民法学的发展至少应当承担如下两大重要使命:一是积极推进民法典的制定,为民法典献言献策;二是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法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四十年 民法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