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交叉直接测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瑞敏 闫晓慧 申楠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8-696,共9页
当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学者的协同创新,如何测度学科间的交叉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阐述模型构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从文献直引、文献耦合和共关键词三个方面构建了学科交叉直... 当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学者的协同创新,如何测度学科间的交叉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阐述模型构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从文献直引、文献耦合和共关键词三个方面构建了学科交叉直接测度综合模型。利用Web of Science 中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的相关数据,与其他六个学科(如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的交叉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从内部比较(综合模型与单指标模型比较)和外部比较(与当前主流指标模型比较)两个方面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原理上更科学、更简单易操作、更符合实际情况、区分度更强、结果更易理解,是一种探测学科交叉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度 文献直引 文献耦合 共关键词
下载PDF
引文耦合增强的共词分析方法改进研究——以ESI农业科学研究主题划分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丽英 冷伏海 左文革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文章针对共词方法在内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引文耦合关系增强共词分析效果的方法。首先,统计了关键词在共现和引文耦合两个方面的频次关系;其次,使用Z分值对两个频次矩阵进行了标准化,消除量纲数量级差异造成的不可比性;然后,... 文章针对共词方法在内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引文耦合关系增强共词分析效果的方法。首先,统计了关键词在共现和引文耦合两个方面的频次关系;其次,使用Z分值对两个频次矩阵进行了标准化,消除量纲数量级差异造成的不可比性;然后,基于标准化矩阵计算关键词间的Pearson相关性,用关键词在共现和引文耦合两个维度上相关系数的均值表示关键词的总关联强度;再次,将关键词关联强度矩阵导入SPSS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对关键词进行主题领域划分;最后,以ESI农业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为例比较了引文耦合增强的共词方法与传统共词方法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更好地突出关键词间的相关关系,有效地提高学科情报研究中主题领域划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词分析 引文耦合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共被引与文献耦合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鄰选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福 侯海燕 +1 位作者 任佩丽 胡志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9,35,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前沿探测是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引文分析作为进行研究前沿探测的常用方法对于识别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同一组高被引文献对研究前沿探测中常用的耦合分析与共被引分析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过程]首... [目的/意义]研究前沿探测是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引文分析作为进行研究前沿探测的常用方法对于识别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同一组高被引文献对研究前沿探测中常用的耦合分析与共被引分析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过程]首先,提取一组新近的高被引文献作为核心文献。然后,通过核心文献与其被引文献进行耦合分析,通过核心文献及其施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进而分别构建研究前沿领域。最后,通过研究前沿探测中的新颖性、成长性、潜力值三个特征,对两种方法的研究前沿探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特征的分析,共被引分析能够获得更新、更具潜力的研究前沿,而耦合分析则能够获得相对较为成熟的成长性较高的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耦合 文献共被引 耦合分析
下载PDF
利用不同类型引文探测研究前沿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宫雪 崔雷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10,31,共4页
准确、科学、迅速地把握某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科研人员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利用引文分析探测研究前沿的方法较为单一,以同被引居多。为能更科学、更准确、更快捷地探测学科前沿,分别对直接引证、同被引和文献耦合3种方法进行探... 准确、科学、迅速地把握某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科研人员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利用引文分析探测研究前沿的方法较为单一,以同被引居多。为能更科学、更准确、更快捷地探测学科前沿,分别对直接引证、同被引和文献耦合3种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直接引证能够较早地探测较大较新的类,效果最好,同被引效果最差,直接引证和文献耦合相比,前者的聚类系数较大,说明其文献具有较高的内容相似性,也不容易遗漏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前沿 直接引证 同被引 文献耦合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创造性破坏视角下专利引文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磊 马廷灿 杨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创造性破坏视角下,施引专利对被引专利相对竞争优势的盗窃是各种专利引文关系的共性。由于观察对象的不同,这一效应在耦合专利、共引专利、直接引用专利中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面向技术竞争情报研究的不同主题,指出三类专利引文分析方... 创造性破坏视角下,施引专利对被引专利相对竞争优势的盗窃是各种专利引文关系的共性。由于观察对象的不同,这一效应在耦合专利、共引专利、直接引用专利中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面向技术竞争情报研究的不同主题,指出三类专利引文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基于专利耦合的技术竞争现状识别、基于专利共引的技术竞争历史关系总结、基于专利直接引用的企业技术竞争态势识别;并从多个方面对这三类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引文 创造性破坏 专利耦合 专利共引 专利直接引用 技术竞争情报
下载PDF
应用链接分析的web搜索结果聚类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拥军 骆嘉伟 孙星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随着web上信息的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从web上获得高质量的web信息已经成为很多研究领域里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比如在数据库,信息检索等领域。在信息检索里,web搜索引擎是最常用的工具,然而现今的搜索引擎还远不能达到满意的要求,使用链... 随着web上信息的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从web上获得高质量的web信息已经成为很多研究领域里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比如在数据库,信息检索等领域。在信息检索里,web搜索引擎是最常用的工具,然而现今的搜索引擎还远不能达到满意的要求,使用链接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来聚类web搜索结果,不同于信息检索中基于文本之间共享关键字或词的聚类算法,该文的方法是应用文献引用和匹配分析的方法,基于两web页面所共享和匹配的公共链接,并且扩展了标准的K-means聚类算法,使它更适合于处理噪音页面,并把它应用于web结果页面的聚类,为验证它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接分析 公共文献引用 匹配 hub页面 权威页面
下载PDF
Cita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upling between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7
作者 Daria Maltseva Vladimir Batagelj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24年第4期110-154,共45页
Purpose:We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a community of autho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based on citation indicators:direct cita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upling metrics.We observed patterns at t... Purpose:We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a community of autho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based on citation indicators:direct cita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upling metrics.We observed patterns at the micro,meso,and macro levels of analysi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We used bibliometric network analysis,including the“temporal quantities”approach proposed to study temporal networks.Using a two-mode network linking publications with authors and a one-mode network of citations between the works,we 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the networks of cita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mong authors.We used an iterated saturation data collection approach.Findings:At the macro-level,we observed the glob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itations between authors,showing that 80%of authors have not more than 15 citations from other works.At the meso-level,we extracted the groups of authors citing each other and similar to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ir citation patterns.We have seen a division of authors in SNA into groups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physicists,as well as into other groups of autho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We found some examples of brokerage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that maintained the common identity of the field.At the micro-level,we extracted authors with extremely high values of received citations,who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authors in the field.We examined the temporal properties of the most popular authors.Research limitations:The main challenge in this approach is the resolution of the author’s name(synonyms and homonyms).We faced the author disambiguation,or“multiple personalities”(Harzing,2015)problem.To remain consistent and comparable with our previously published articles,we used the same SNA data collected up to 2018.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on the activity,productivity,and visibility of the authors are relative only to the field of SNA.Practical implications: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utilized for similar objectives and identifying key structures and char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field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ibliographic network Temporal network citation Bibliographic coupling
下载PDF
农业领域技术分类体系自动构建研究
8
作者 陈欣宇 孙艺伟 +3 位作者 贵淑婷 任妮 郭婷 罗瑞 《情报探索》 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
[目的/意义]当今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农业领域学科变化多样,现有传统经典的分类体系不适用于当前呈现交叉性融合性发展趋势的农业领域。构建适用于农业发展现状的农业技术分类体系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经典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综合... [目的/意义]当今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农业领域学科变化多样,现有传统经典的分类体系不适用于当前呈现交叉性融合性发展趋势的农业领域。构建适用于农业发展现状的农业技术分类体系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经典传统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数据来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视角,结合主题词共现、引文耦合,以及人工调整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农业技术分类体系。并从规模、方法、农业学科布局现状和农业领域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分类的合理性。[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农业技术分类方法较为合理,在农业领域有一定的适用性,并就当今农业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和分类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类 自动分类 主题词共现 引文耦合
下载PDF
一种协调的科技文献分类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鑫卿 张永奎 李荣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91-93,共3页
科技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反映了一种科学交流活动,显示了科学文献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通过追溯文献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改善和提高传统的基于内容的科技文献的分类的方法。论文利用有相互引证关系,有同引关系,以及有... 科技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反映了一种科学交流活动,显示了科学文献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通过追溯文献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改善和提高传统的基于内容的科技文献的分类的方法。论文利用有相互引证关系,有同引关系,以及有耦合关系的两篇文献一般是属于同一类的这一特点,提出了文献之间的引用相似度,同引相似度,耦合相似度这三个概念,再利用这三个概念生成了文献之间的“结构相似度”,并将它用于K-NN分类法中得出一种基于结构的分类法。最后,论文将这种基于结构的分类法和基于内容的NaveBayes分类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协调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科技文献 引用 同引 耦合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引用上下文和引文网络的相关反馈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夙慧 成颖 +1 位作者 郑彦宁 潘云涛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2-1061,共10页
相关反馈是一种根据用户或系统的相关性判断重构初始检索提问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改进检索效果。具体到学术文献,其引用关系表征了文献内容上的相关性,因而可以为相关反馈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用上下文... 相关反馈是一种根据用户或系统的相关性判断重构初始检索提问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改进检索效果。具体到学术文献,其引用关系表征了文献内容上的相关性,因而可以为相关反馈提供有价值的辅助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用上下文、文献同被引和文献耦合的相关反馈改进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包括:利用学术文献的引用上下文信息扩充词包模型(bags of words)进行文本表示;在相关文献判断阶段利用相关文献在引文网络中与其他文献的同被引强度和耦合强度扩充相关文献集合;结合基于聚类的相关反馈思想抽取查询扩展项。实验证明该算法提高了相关反馈效果。此外,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文献同被引以及文献耦合强度与文献内容相似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反馈 引用上下文 同被引 文献耦合 聚类
下载PDF
面向转移转化的专利技术组合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姝影 张丽华 +1 位作者 刘春江 许轶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69,53,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供需双方转移转化场景,尝试从专利组合相似原理、实际可行性、聚类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考虑,筛选并对比分析有助于转移转化的专利组合方法。[研究方法]面向转移转化需求,选取三种关联组合:产业层面上的行业应用方向相似... [研究目的]基于供需双方转移转化场景,尝试从专利组合相似原理、实际可行性、聚类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考虑,筛选并对比分析有助于转移转化的专利组合方法。[研究方法]面向转移转化需求,选取三种关联组合:产业层面上的行业应用方向相似、技术层面上的技术引用相似以及研发层面的要素相似,分别基于专利共类、引文耦合以及主题词共现分析来识别。通过对比研究三种方法聚类生成的专利组合包在两年后专利实际转化情况,分析其优势和劣势。[研究结论]专利共类方法识别的产业应用组合包更适合面向研究机构/高校的回顾性专利打包;基于专利引文耦合的技术承接组合包在发生转移转化的预测上非常精准,更适合企业精准性开展技术对接;基于专利主题词共现的研发要素组合包细粒度较高,在发生转移转化的预测上较为精准,也能覆盖大部分的专利,更适合面向企业的前瞻性技术对接和技术问题的解决。三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用于识别潜在的合作对象,从各自的视角为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的技术机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技术组合 技术转化 专利组合方法 专利共类 引文耦合 主题词共现 组合方法识别
下载PDF
基于引文网络的前沿科技热点演进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理 郝继英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梳理前沿科技热点的演进脉络,为科研选题和管理规划提供重要参考。进行多视角的科技热点演进分析,帮助精细化切分热点领域的发展历程。方法:基于文献共被引、引文耦合和主路径3条路线相结合的科技热点演进分析框架,对科技热点的演... 目的:梳理前沿科技热点的演进脉络,为科研选题和管理规划提供重要参考。进行多视角的科技热点演进分析,帮助精细化切分热点领域的发展历程。方法:基于文献共被引、引文耦合和主路径3条路线相结合的科技热点演进分析框架,对科技热点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方位、多视角、高细粒度的分析。结果:对基因编辑领域文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文献共被引在揭示热点领域基础性文献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引文耦合与共被引相互补充,主路径分析可避免文献共被引和引文耦合散失细小分支和滞后性的缺陷。结论:基于“文献共被引-引文耦合-主路径”的演进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用于前沿科技热点演进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网络 前沿科技 科技热点 共被引 引文耦合 主路径 基因编辑
下载PDF
专利视角下中国与新加坡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九江 李睿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年第2期12-23,共12页
[目的/意义]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的有效发明专利,能够发现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为两国相关权利人开展技术合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的有效发明专利,能够发现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为两国相关权利人开展技术合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释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的技术格局以及行业优势,探索两国整体上的技术竞争合作态势。采用引文分析方法解析新加坡在中国专利与中国专利之间的引用耦合关系,探索两国在中国市场中具体技术的竞争合作关系。[结果/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与新加坡在对方国家布局专利与两国关系及国内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两国在对方市场布局的专利技术高度重叠,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技术竞争。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技术引用耦合关系的探索,发现中国与新加坡在具体技术中竞争与合作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专利信息 技术对比 竞争情报 引用耦合 中国 新加坡
下载PDF
简论研究前沿及其文献计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立学 冷伏海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识别研究前沿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国外对"研究前沿"这一概念的定义大致分为3类,分别对应着3种不同的文献计量识别方法,包括同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共词分析等。为了克服单一方法在分析效果上的不足,研究者... 识别研究前沿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国外对"研究前沿"这一概念的定义大致分为3类,分别对应着3种不同的文献计量识别方法,包括同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共词分析等。为了克服单一方法在分析效果上的不足,研究者们尝试着结合多种方法来识别研究前沿。Kostoff提出的"文献相关的发现"方法体系在预测未来研究前沿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前沿 同被引分析 文献耦合分析 共词分析
原文传递
国外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5
作者 卢超 侯海燕 +1 位作者 Ding Ying 章成志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10,共14页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研究问题。对于新兴研究话题动向的把握,不仅可从宏观层面为管理部门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提高科研资金投入的效益、加速科学进步和发展,还可为科研工作者投身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研究问题。对于新兴研究话题动向的把握,不仅可从宏观层面为管理部门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提高科研资金投入的效益、加速科学进步和发展,还可为科研工作者投身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提供具体的研究方向建议。对国际核心期刊上关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新兴研究话题及其相关概念尚无清晰的界定;相应地,新兴研究话题的探测方法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探测新兴研究话题中所依据的指标繁杂多样。综述现有研究,本文给出新兴研究话题的概念及其特征的界定,比较新兴研究话题及其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在新兴研究话题发现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四个方面的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 研究前沿 共被引分析 文献耦合分析 直接引用分析
下载PDF
专利同被引聚类与专利引用耦合聚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睿 张玲玲 郭世月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95,共5页
同被引聚类与引用耦合聚类是两种常用的文献聚类方法,本文从聚类的时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聚类结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聚类原理与专利法理逻辑和创新协同效应的契合性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引用耦合聚类方法在揭示专利间的... 同被引聚类与引用耦合聚类是两种常用的文献聚类方法,本文从聚类的时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聚类结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聚类原理与专利法理逻辑和创新协同效应的契合性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引用耦合聚类方法在揭示专利间的相似性方面更具优势,同被引聚类方法则更适用于发现基础专利和揭示技术演化规律。两者若结合使用,则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聚类 专利引用 同被引 引用耦合
原文传递
专利权人关联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陈云伟 方曙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6,共9页
在方法体系层面上设计出适用于专利权人关联网络分析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于合作、基于引用和基于技术主题三个方面。其中,基于合作的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包括全球规模、特定学科主题、特定专利权人和自我中心网... 在方法体系层面上设计出适用于专利权人关联网络分析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于合作、基于引用和基于技术主题三个方面。其中,基于合作的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包括全球规模、特定学科主题、特定专利权人和自我中心网络(ego网络)四种类型;基于引用的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包括直接引用、专利共引和专利文献耦合网络三种类型;基于主题的专利权人主题关联网络包括专利分类号共现、分类号相似度计算和主题词共现三种类型。文章对整个方法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基本原理、数据集的构建策略、分析方法的功能、不足、指标选取等方面。最后利用中国科学院2005~2008年的发明专利对基于合作和基于技术主题的专利权人关联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专利 专利权人 共引 文献耦合 关联网络
下载PDF
基于引用关系与词汇分析法的研究前沿识别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楠 赵蕴华 彭鼎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0,13,共8页
[目的/意义]基于引用关系与词汇分析法在进行研究前沿识别时,各有优劣,在分别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前沿识别的基础上,探索融合这些研究前沿识别结果的途径,以求更客观、全面地对研究前沿进行揭示。[方法/过程]分别采用共被引分析、耦合... [目的/意义]基于引用关系与词汇分析法在进行研究前沿识别时,各有优劣,在分别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前沿识别的基础上,探索融合这些研究前沿识别结果的途径,以求更客观、全面地对研究前沿进行揭示。[方法/过程]分别采用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法进行研究前沿识别,对比各类方法的前沿识别结果,之后采用线性融合算法得到人工智能领域2014-2019年的20个前沿技术及对应的预测准确度。[结果/结论]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同分析法得到的识别结果对比后发现,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共词分析所得识别结果虽然少,但更加具体,能够揭示特定的研究分支;词频分析法得到的结果数量虽多,但更加碎片化;耦合分析比共被引分析能预测到更多的研究前沿。融合后识别结果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方法实现或算法改进类,二是应用方向及领域类,其中,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是时下最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和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关系 人工智能 共被引分析 耦合分析 词频分析法 共词分析法
下载PDF
信息计量领域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江 王凯利 +2 位作者 董克 杨玉洁 易梦馨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8-1128,共11页
网络分析方法在信息计量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本文总结梳理了目前的研究现状,能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从信息计量领域中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的发展历程出发,本文提出了信息计量... 网络分析方法在信息计量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本文总结梳理了目前的研究现状,能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从信息计量领域中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的发展历程出发,本文提出了信息计量领域网络分析方法应用的研究框架,论述了网络分析方法的本质,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现有应用的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不同层面上网络分析方法未来应用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 信息计量 合作网络 引文网络 共引网络 耦合网络 共词网络
下载PDF
发文与引文融合视角下的科学计量学领域核心作者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菲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综合发文与引文这两个相互对应的角度,融合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作者文献耦合分析、作者互引网络分析等方法,形成了一种综合视角下的学术共同体与主题结构发现以及作者学术交流与贡献影响力的比较分... 综合发文与引文这两个相互对应的角度,融合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作者文献耦合分析、作者互引网络分析等方法,形成了一种综合视角下的学术共同体与主题结构发现以及作者学术交流与贡献影响力的比较分析框架,然后利用该思路对科学计量学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实现了科学计量学领域内核心作者所构成的不同层面的研究群体划分以及主题结构发现,并利用社会网络的中心性测度对他们在不同维度的影响力情况和综合影响力进行了规范处理与测度分析,进而得出了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者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计量学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 作者共被引分析 作者文献耦合分析 作者互引网络分析 作者影响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