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事实推定走向表见证明 被引量:75
1
作者 周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26,共19页
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司法实践,事实推定在各国均引发了长期的争议乃至质疑。从实践状况看,法官运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的模式可分为间接证明和表见证明。为了避免混乱,尤其为了实现武器平等、程序公平和法律适用之统一,我国未来有必要... 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司法实践,事实推定在各国均引发了长期的争议乃至质疑。从实践状况看,法官运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的模式可分为间接证明和表见证明。为了避免混乱,尤其为了实现武器平等、程序公平和法律适用之统一,我国未来有必要引入表见证明以取代备受争议的事实推定。作为一种证明规则,表见证明的实质在于:将证明对象从要件事实转化为更容易证明的典型的关联事实。这样的证明减轻规则通常以"典型事实经过"为适用前提,并以盖然性较高的经验法则为基础,从而在防止法官恣意和提高判决的信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证明效力上看,表见证明既未重新分配证明责任,也未降低证明标准,而仅倒置了具体的举证责任。为了动摇表见证明的结论,对方当事人只需提交反证证明其他的"非典型事实经过"存在重大可能性即可。为了实现表见证明承担的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我国未来还有必要改革审级建构和转变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以构建起表见证明的判例体系。在此方面,德国的学说争鸣与判例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法则 事实推定 表见证明 间接证明 法律推定
下载PDF
依间接证据认定协同行为的证明结构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继峰 《证据科学》 2010年第1期82-92,共11页
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高级"形式——协同行为,其在实施中往往不会遗留直接证据。如何利用间接证据来证明公司间的价格行为属于协同行为成为现代各国反垄断机构的挑战性的课题。利用欧美等国家(地区)的相关判例,并借助于间接证... 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高级"形式——协同行为,其在实施中往往不会遗留直接证据。如何利用间接证据来证明公司间的价格行为属于协同行为成为现代各国反垄断机构的挑战性的课题。利用欧美等国家(地区)的相关判例,并借助于间接证据的特殊分类及在分类证据组合上的特殊性来推定某些行为属于卡特尔,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证据 协同行为 证明结构
原文传递
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初探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家弘 吕宏庆 《证据科学》 2021年第3期261-273,共13页
随着司法文明的进步和物证技术的发展,司法人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对口供等直接证据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刑事诉讼中,司法人员越来越多地运用间接证据,而完全依据间接证据认定事实的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研究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具... 随着司法文明的进步和物证技术的发展,司法人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对口供等直接证据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刑事诉讼中,司法人员越来越多地运用间接证据,而完全依据间接证据认定事实的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研究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包括单个间接证据的演绎推理证明法和间接证据组合的同一认定证明法。二者都可以借助概率分析进行较为精细化的推论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证据 证明方法 演绎推理 同一认定 概率分析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虚证的旁证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珏娴 蒲秀玲 +3 位作者 王宁群 刘倩 刘萍 高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科体征以外的与气虚相关的旁证,为临床诊断"气虚"证提供有力依据。方法由中西医结合专职医生从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选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除观察传统中医学气虚证的表现外,同时用手触摸患者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科体征以外的与气虚相关的旁证,为临床诊断"气虚"证提供有力依据。方法由中西医结合专职医生从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选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除观察传统中医学气虚证的表现外,同时用手触摸患者手足心是否潮湿,观查是否患有甲癣或足癣,并询问其是否因此而就诊于皮肤科曾被确诊过。结果被调查的247例病例中有56例(22.67%)属于气虚血瘀型脑卒中,56例患者除有气虚表现外,合并足癣或甲癣者49例(87.50%),其中足癣患者32例(65.31%),甲癣患者17例(34.69%),二者兼有者18例(36.73%);未合并足癣或甲癣者7例(12.50%)。结论传统中医学论述的气虚证不但客观存在,且大多能用现代医学方法找到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甲癣 足癣 旁证
下载PDF
情境证据论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闻高 《净月学刊》 2017年第1期73-81,共9页
案件情境是人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交会点。无论是人证还是物证,取证环境一定是情境性的。情境证据是在证明案件事实中伴随取证环境而具有当事人情绪情感体验的证据。物证、书证类情境证据的证明力往往呈间接性;人证类情境证据可能与案件事... 案件情境是人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交会点。无论是人证还是物证,取证环境一定是情境性的。情境证据是在证明案件事实中伴随取证环境而具有当事人情绪情感体验的证据。物证、书证类情境证据的证明力往往呈间接性;人证类情境证据可能与案件事实直接关联。情态是行为证据,属于人证;而情境则突破了人证、物证的界限,兼有二者的特性。情境证据具有形象直观、信息丰富、情况复杂、主观和客观相互渗透的基本特征。情境证据的保全,最好用视听资料。证据材料的情境化有赖于现场重建。情境证据是两栖于人证和物证之间而偏重环境证据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证据 基本特征 视听资料 证据环境
下载PDF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是否可分——评格林斯坦《事实认定:直接证据的迷思》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盛 《证据科学》 2017年第5期517-525,共9页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是证据法学关于证据的一种重要分类,它对于确立证据应用规则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区分的标准是什么、证据"直接"或"间接"的实质为何、证明实践中是...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是证据法学关于证据的一种重要分类,它对于确立证据应用规则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区分的标准是什么、证据"直接"或"间接"的实质为何、证明实践中是否存在直接证据等涉及两类证据区分的基本问题,在证据法学界争议不断,至今未有定论。格林斯坦教授的《事实认定:直接证据的迷思》一文,系统总结并批判了美国传统证据法学研究领域支持此一证据分类的观点。作者着重探索证据所反映的事实以及司法裁判所认定事实的实质,由此否定了直接证据的存在;同时还批判了传统证据法学认为直接证据优于间接证据的观点。格林斯坦教授的观点虽值得商榷,但其文章的论证对我们进一步厘清证据分类,把握证据间的关系仍不乏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据分类 格林斯坦
原文传递
兴奋剂案件中的间接证据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彬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前的兴奋剂案件中,间接证据的价值被低估或完全否定。过度依赖直接证据的趋势有着不利于兴奋剂违纪的惩处、使裁决的公正性被质疑、给案件侦查以不良导向等不良影响。错案数据分析指出,间接证据通常比直接证据更可靠,应充分发挥间接... 目前的兴奋剂案件中,间接证据的价值被低估或完全否定。过度依赖直接证据的趋势有着不利于兴奋剂违纪的惩处、使裁决的公正性被质疑、给案件侦查以不良导向等不良影响。错案数据分析指出,间接证据通常比直接证据更可靠,应充分发挥间接证据的印证功能、补证功能以及独立定案功能。在近年来的兴奋剂案件中,也有一些完全用间接证据证明兴奋剂违纪的先例,运用身体参数变动推定法、排除法、整体合力推导法3种方法。建议在今后的兴奋剂案件中增强间接证据的印证功能和补证功能、加强间接证据单独定案功能的运用、重视间接证据证明结构的法律化。在我国应加快体育仲裁程序的设立、注重对证据补强规则的应用、正确认识兴奋剂案件的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案件 间接证据 证明结构
下载PDF
日本“情况证据”理论及其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帅清华 郭小亮 《时代法学》 2015年第6期113-119,共7页
日本刑事诉讼法及判例对情况证据的认定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其存在形态包括常规形态和特殊形态,主要分类有并存的情况证据、预见的情况证据、溯及的情况证据。情况证据理论特色体现为:判例渊源下显著的实践性、司法运用的广... 日本刑事诉讼法及判例对情况证据的认定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其存在形态包括常规形态和特殊形态,主要分类有并存的情况证据、预见的情况证据、溯及的情况证据。情况证据理论特色体现为:判例渊源下显著的实践性、司法运用的广泛性、恪守"存疑则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性、心证公开性以及事实认定的详尽性。基于审判权运行的普遍规律和证据运用规则所具有的共性,在我国刑事审判对间接证据的运用实践中,可借鉴日本情况证据理论的有益经验和具体做法,包括确立间接证据运用规则、发挥间接证据的独立定罪机能、坚守疑罪从无原则以及证据推认过程的详尽展示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证据 情况证据的特色 间接证据的运用 证据规则
下载PDF
间接证据案件证明标准辨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家弘 马丽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60,共21页
在只有间接证据的案件中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是司法裁判的一个难题,而依据间接证据定罪的证明标准是这一难题的核心。间接证据定罪的"唯一性标准"具有合理性和实用价值,但是司法人员在具体案件中适用这个证明标准时要防止出... 在只有间接证据的案件中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是司法裁判的一个难题,而依据间接证据定罪的证明标准是这一难题的核心。间接证据定罪的"唯一性标准"具有合理性和实用价值,但是司法人员在具体案件中适用这个证明标准时要防止出现过严的偏差。认定结论的唯一性属于主观意义上的证明标准,不应理解为客观意义上的绝对真实。认定结论的唯一性应体现为证据组合的完整性和证据审查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证据 证明标准 唯一性 合理怀疑
原文传递
毒品犯罪案件中“主观明知”认定的实证解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颖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6-42,共7页
主观明知是构成毒品犯罪的必需要件。相关司法解释也对如何运用客观证据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对司法实务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运用司法解释规定来认定主观明知应当是间接证明而非推定,同样需要排除合理怀疑。一般... 主观明知是构成毒品犯罪的必需要件。相关司法解释也对如何运用客观证据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对司法实务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运用司法解释规定来认定主观明知应当是间接证明而非推定,同样需要排除合理怀疑。一般来说,在判断主观明知问题时,可以从行为方式、时间地点、对价等几方面来增加对主观明知的确信,另一方面又要从行为人的年龄、阅历和交易习惯等方面来充分考虑行为人确受蒙骗的可能。对主观明知的认定需要综合全案证据,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主观明知 间接证据 证明
下载PDF
“知悉内幕信息”的证明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洋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8,共7页
内幕交易案件实证研究表明,运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知悉要件"的案件在数量上几近平分秋色,难点在于非法知情人获悉内幕信息的直接证据难以获取,而推定证明的方法又存在一定争论。分析可知,知悉行为才是识别内幕交易主体... 内幕交易案件实证研究表明,运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知悉要件"的案件在数量上几近平分秋色,难点在于非法知情人获悉内幕信息的直接证据难以获取,而推定证明的方法又存在一定争论。分析可知,知悉行为才是识别内幕交易主体的基础条件而不是其身份特征,故"知悉要件"的证明意义重大,事实推定要素可予类型化处理,表现为"接触"和"异常"两个方面。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不必担忧内幕交易证明中存在双重推定的问题,因为"知悉要件"和"利用要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推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知悉内幕信息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事实推定
下载PDF
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制度本土化构建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尤丽娜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4-69,共6页
品格具有明显的预测功能,英美法系早就高度关注品格证据并将其运用于司法实践。我国法律虽然也有品格证据的影子,但因忽视了制度移植的背景而显得步履维艰。上海检察院在少年司法领域进行了以社会调查报告和心理测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未... 品格具有明显的预测功能,英美法系早就高度关注品格证据并将其运用于司法实践。我国法律虽然也有品格证据的影子,但因忽视了制度移植的背景而显得步履维艰。上海检察院在少年司法领域进行了以社会调查报告和心理测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制度的探索,但是在品格证据的定性、心理测试的主体和工具、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前科"内容等方面均出现了疑惑。对此,在借鉴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构建本土化的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证据 社会调查报告 心理测试 旁证
下载PDF
直接证据以及间接证据在火灾调查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占彬 《今日消防》 2021年第9期121-123,共3页
火灾发生之后,除了对其进行及时的扑灭,保证相关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外,还需要开展相对应的火灾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直接证据以及间接证据的发现和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火灾的发生、发展的情况,更加有效地开展火灾调查工作。但... 火灾发生之后,除了对其进行及时的扑灭,保证相关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外,还需要开展相对应的火灾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直接证据以及间接证据的发现和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火灾的发生、发展的情况,更加有效地开展火灾调查工作。但在实际火灾调查中,直接证据以及间接证据存在差异性,将这两种证据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加快速地查明火灾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人。文章针对直接证据以及间接证据用于火灾调查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案件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下载PDF
论国际投资仲裁中腐败的证明标准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起凡 《商事仲裁与调解》 2021年第4期31-41,共11页
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关于腐败的证明标准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包括排除合理怀疑、清晰而令人信服、优势证据、初步证据案件以及自由裁量等标准。国际投资仲裁中的腐败问题应当适用优势证据标准,同时可以灵活运用间接证据并结合不利... 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关于腐败的证明标准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包括排除合理怀疑、清晰而令人信服、优势证据、初步证据案件以及自由裁量等标准。国际投资仲裁中的腐败问题应当适用优势证据标准,同时可以灵活运用间接证据并结合不利推定予以认定。"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过程中,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重视腐败包括国际投资仲裁中腐败的证明标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腐败 证明标准 间接证据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晚唐诗人储嗣宗或非储光羲曾孙
15
作者 李博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今存库本《姓纂》内容颇多脱漏讹误,且其中关于“(储)嗣宗”的部分记载疑为后人所羼,故其作为支撑“储嗣宗乃储光羲曾孙”观点的文献可靠性并不足;又从后期若干文献和相关历史事实推知,此处之“嗣宗”乃系“调宗”之讹,而与储光羲曾孙无... 今存库本《姓纂》内容颇多脱漏讹误,且其中关于“(储)嗣宗”的部分记载疑为后人所羼,故其作为支撑“储嗣宗乃储光羲曾孙”观点的文献可靠性并不足;又从后期若干文献和相关历史事实推知,此处之“嗣宗”乃系“调宗”之讹,而与储光羲曾孙无涉;而储氏族谱对储大文判断的坚持,也侧面证明了此讹乃为几百年来储氏后学之公认;同时,储嗣宗诗歌中体现的吴越地域色彩,亦可有摆脱“储光羲曾孙”身份限制进行解读的可能性,故并不能成为储嗣宗储光羲关系绑定的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嗣宗 《姓纂》 储调宗 储光羲
下载PDF
法律论证如何“融贯”?——基于“斯科特杀妻案”的语用分析与建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斌峰 肖宇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6期56-63,共8页
没有直接证据是否可以定罪?没有直接证据的定罪是否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呢?我们常常看到法官在此类案件的判决书上写道:犯罪情节构成一个相互印证,且又完整的"证据链"。然而它们是怎样"相互印证"的,为什... 没有直接证据是否可以定罪?没有直接证据的定罪是否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呢?我们常常看到法官在此类案件的判决书上写道:犯罪情节构成一个相互印证,且又完整的"证据链"。然而它们是怎样"相互印证"的,为什么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法官的判决书上却无下文。事实上,"证据链"的每一个链点,均是一个事实情节,这些事实情节的内在要素与要件构成,均相互印证或相互支持,整个"证据链"的"融贯"机制,实际上因为其使用了回溯性的语用推理,正是语用推理为证据链的融贯性论证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证据 融贯性 回溯推理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情况证据在侦查与审判中的推证功能简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缪四平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16,共14页
情况证据亦称间接证据,是不能直接推导出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但在侦查与审判中,情况证据推导证明案件事实的功能并不亚于直接证据,甚至比直接证据更为重要。如何让情况证据在刑事侦查和刑事审判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当下亟... 情况证据亦称间接证据,是不能直接推导出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但在侦查与审判中,情况证据推导证明案件事实的功能并不亚于直接证据,甚至比直接证据更为重要。如何让情况证据在刑事侦查和刑事审判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当下亟待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证据 刑事侦查 刑事审判 证据解释 证据推论
下载PDF
大地湾陶符的性质及史前陶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亚平 伍淳 +1 位作者 宁如雪 石从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考察史前陶符性质及其与文字起源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尺度:其一,史前陶符是否已经构成"符号关系";其二,史前陶符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痕迹。前一个尺度可帮助人们确立史前陶符的性质,后一个尺度赋予史前陶符以文字性。符号形态... 考察史前陶符性质及其与文字起源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尺度:其一,史前陶符是否已经构成"符号关系";其二,史前陶符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痕迹。前一个尺度可帮助人们确立史前陶符的性质,后一个尺度赋予史前陶符以文字性。符号形态的相似程度仅是史前陶符解读的第一步,还应结合"符号考古"的方法,使用符号内证法、符号外证法和符号旁证法对史前陶符加以认真比对,尤其要注意对结构性"符号关系"的深入挖掘,从中找出规律性,增强史前陶符解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陶符 史前陶符性质 符号关系 内证法 外证法 旁证法
下载PDF
重建古气温的环境证据-方法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光良 鄂崇毅 +1 位作者 肖景义 何青梅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62,共8页
重建过去气温是PAGES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环境证据类型与重建的方法不同,重建的古气温记录存在一定差异。环境证据类型中孢粉、植物硅酸体、综合证据、氧同位素、冰川-冰缘重建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的气温依次降低,孢粉与植物硅酸体指示... 重建过去气温是PAGES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环境证据类型与重建的方法不同,重建的古气温记录存在一定差异。环境证据类型中孢粉、植物硅酸体、综合证据、氧同位素、冰川-冰缘重建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的气温依次降低,孢粉与植物硅酸体指示的气温最为接近,综合证据与氧同位素较接近;这说明孢粉重建的气温数值偏高,冰川-冰缘证据偏低,它们分别主要指示了植物生长季节和冬半年或冷期的气温;而综合证据与氧同位素则可能比较接近实际气温。按照重建方法,转换函数法重建的全新世气温记录普遍高于自然地理因子指示法,而自然地理因子指示法重建的温度记录变化幅度更大(尤其是冷事件),说明因子指示法重建的气温记录对于百年尺度的极端事件记录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古气温 环境证据 方法
下载PDF
“情况证据”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用坪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1-71,共11页
情况证据作为英美法系中与直接证据对应的一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证据法意义上的间接证据相似,但英美法系中的事实类、背景类“情况证据”,在我国未能被正确认识,这类证据可依靠经验法则适用于辅助判定某类情形更加确信或者不可信... 情况证据作为英美法系中与直接证据对应的一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证据法意义上的间接证据相似,但英美法系中的事实类、背景类“情况证据”,在我国未能被正确认识,这类证据可依靠经验法则适用于辅助判定某类情形更加确信或者不可信。“情况证据”有内部微相型与外部环境型两大类表现形式。“情况证据”在事实认定中有验证、佐证及阐明背景的运用价值,“情况证据”具有证据材料与证据材料推论之事实的双重属性,通过证据到证据事实实现对待证事实的证明。“情况证据”在事实认定中的规范运用需遵循关联性、推论可反驳及排除合理怀疑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况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机理 事实认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