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IOL植入术对兔青光眼模型的降眼压效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运江 俞方良 +1 位作者 黄国富 刘淼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6,共5页
背景 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ECP+Phaco+IO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联合手术中睫状体光凝的范围对术后降眼压效果的影响鲜有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ECP+Phaco+IOL术不同范围睫状体... 背景 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ECP+Phaco+IO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联合手术中睫状体光凝的范围对术后降眼压效果的影响鲜有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ECP+Phaco+IOL术不同范围睫状体光凝的降眼压效果. 方法 60只灰兔的双眼采用角巩膜缘小梁网组织全周光凝法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造模成功共50眼,将48只模型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个组,其中A、B、C组模型眼分别实施180°、270°、360°ECP,同时行Phaco+IOL植入手术,D组模型眼行小梁切除术+Phaco+IOL植入术(Trab+Phaco+IOL),2只模型兔和另2只健康兔作为眼压的对照观察.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1周、2周,1、3、4、5和6个月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实验兔眼压,对各组兔眼压的下降范围进行比较. 结果 兔实验眼造模前眼压为(13.31±1.85)mmHg(1 mmHg=0.133 kPa),造模后1周为(33.19±5.5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76,P=0.000).术前A、B、C和D组间兔眼眼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C组的眼压均明显低于A组,C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5);术后1周,C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2周,B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组,而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2、0.006);术后1个月,C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9、0.026);术后3个月和6个月,C组兔眼眼压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1).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C组兔眼的眼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P=0.018、0.014;术后1个月:P=0.024、0.016).术后观察期间各组兔眼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2种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地降低慢性青光眼的眼压,内窥镜下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手术 内窥镜 激光光凝 青光眼/手术 小梁切除术 眼压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摘出术 眼内晶状体
下载PDF
经瞳孔睫状突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舒心 刘磊 张淑芳 《眼科》 CAS 1993年第4期206-209,248,共5页
本文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用氩激光经瞳孔睫状突光凝固25例26只眼。26只眼中13只眼的眼压控制在2.74kPa(21mmHg)以下,眼压控制率为50%。其手术效果取决于光凝睫状突的范围。睫状突光凝术作为睫状体破坏手术方法之一,与睫状体冷凝相比,具有... 本文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用氩激光经瞳孔睫状突光凝固25例26只眼。26只眼中13只眼的眼压控制在2.74kPa(21mmHg)以下,眼压控制率为50%。其手术效果取决于光凝睫状突的范围。睫状突光凝术作为睫状体破坏手术方法之一,与睫状体冷凝相比,具有疼痛少、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外科手术 睫状体/外科手术 激光/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睫状体离断的评估与治疗
3
作者 邹慧 王晨光 +3 位作者 聂黎黎 赵劲松 苏冠方 刘早霞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睫状体离断是一种以低眼压、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少见疾病。通过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及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对睫状体离断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睫状体离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激光光凝、经巩膜透热... 睫状体离断是一种以低眼压、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少见疾病。通过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及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对睫状体离断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睫状体离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激光光凝、经巩膜透热疗法、睫状体冷冻及睫状体缝合手术等。药物治疗适用于睫状体离断范围小,特别是睫状体与离断区巩膜突附近存在丝状连接者,但目前对于治疗适应证的认识及疗程确定尚未形成共识。虽然激光光凝、经巩膜透热疗法、睫状体冷冻等治疗方法对睫状体离断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损伤较大和复位效果不确定等风险。睫状体缝合手术是目前保守治疗无效的睫状体离断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外路睫状体缝合、内路睫状体缝合、内窥镜下缝合等。其中,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手术可降低手术风险,疗效确切;但内路睫状体缝合手术和内窥镜下缝合手术对于晶状体需保留者属于禁忌。对于伴有严重眼后节病变的睫状体离断可选择玻璃体切割联合睫状体离断复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损伤 睫状体/外科学 综述
原文传递
睫状体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文斌 杨文利 +4 位作者 胡士敏 李彬 朱晓青 孙宪丽 何守志 《眼科》 CAS 2003年第4期216-218,T014,共4页
目的 :探讨睫状体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诊断价值以及局部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范围。方法 :2 2例经UBM、B型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睫状体肿瘤的患者 ,肿瘤最大径 4~1 6mm ,晶状体... 目的 :探讨睫状体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特征、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诊断价值以及局部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范围。方法 :2 2例经UBM、B型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睫状体肿瘤的患者 ,肿瘤最大径 4~1 6mm ,晶状体限局性混浊或限局性赤道部凹痕 6例 ,完全混浊 3例 ,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采用全身低血压麻醉 ,行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或局部板层巩膜睫状体前脉络膜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异体巩膜移植术 ,切除的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经 2个月~ 5年 3个月 (平均 2 8个月 )随访 ,未发现肿瘤复发 ,1例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上皮细胞型 )直径超过 1 5mm ,术后 2年发生肝转移。末次随访时 ,视力 0 0 5~ 0 3者 7例 ,>0 3者 1 5例。病理诊断 :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9例 ,黑色素细胞瘤 4例 ,无色素上皮腺瘤 6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神经鞘瘤 1例。结论 :睫状体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一半 (1 3/ 2 2 ) ,UBM对睫状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是确定病变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重要工具。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不仅可以保留患眼 ,挽救视力 ,而且对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 ,是治疗某些睫状体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肿瘤/外科学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应用 病理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复杂眼外伤伴睫状体离断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滨 董晓光 王金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杂眼外伤致睫状体离断并伴有眼前后节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B型超声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睫状体离断伴眼前后节损伤,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55例55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眼球... 目的 观察复杂眼外伤致睫状体离断并伴有眼前后节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B型超声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睫状体离断伴眼前后节损伤,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55例55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眼球钝挫伤35例,眼球破裂伤20例.视力无光感~0.15,不能矫正.眼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睫状体离断范围1~12个钟点.所有患者均行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联合睫状体离断复位术.对于睫状体离断范围≤3个钟点者,冷冻封闭睫状体离断口 睫状体离断范围>3个钟点者,缝合离断的睫状体与相应巩膜.手术后就外伤愈合、视力、眼压、眼内出血、睫状体以及视网膜的复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后1个月,UBM检查显示,54例患者睫状体复位良好,1例患者前房角镜检查仍见针尖大小离断口,第2次手术缝合后复位成功.手术后3个月,55例患者眼外伤愈合良好,视力无光感~0.15,最佳矫正视力为0.8.视网膜在位,睫状体复位良好.52例患者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另外3例眼压仍低于10 mm Hg.3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手术后15 d行抗青光眼手术,眼压得以控制.结论 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联合睫状体冷冻或缝合复位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致睫状体离断并伴有眼前后节损伤患者安全有效,避免了分期手术的痛苦,手术后眼压恢复良好,部分患者恢复了有用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损伤 睫状体/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奇(综述) 姚仁杰 +1 位作者 黄雪桃 祁颖(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518-525,共8页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是一种新型的睫状体治疗手术,目前已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青光眼。UCP通过微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s,HIFU)设备,高度选择性作用于睫状体,实现温和可控、...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是一种新型的睫状体治疗手术,目前已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青光眼。UCP通过微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s,HIFU)设备,高度选择性作用于睫状体,实现温和可控、稳定的降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睫状体破坏手术,UCP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可重复性高及安全性高的特点。该文从UCP的由来、结构特点、作用机制、疗效、特点及安全性对UCP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 青光眼 睫状体 睫状体治疗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