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思想”的来源及其演变
1
作者 葛平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0-95,共6页
佛教传入中国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汉译佛经为汉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思想"一词发源于东汉汉译佛经,本为佛教术语,指"五蕴之第三想"。随着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思想"一词的语法功能逐渐扩展,由... 佛教传入中国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汉译佛经为汉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思想"一词发源于东汉汉译佛经,本为佛教术语,指"五蕴之第三想"。随着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思想"一词的语法功能逐渐扩展,由名词性功能发展出动词性功能;其意义也不断延伸,由佛教术语演变为一般词汇。及至现代汉语,"思想"的名词性功能和意义趋向固化,而动词性功能和意义则趋于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汉译佛经 语法功能 演变 经济性原则
下载PDF
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施思 梁银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6,共7页
梵汉对勘结果表明,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在语法功能上实际上是修饰句子的伴随状语,该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对应于梵文中名词的工具格或者梵文名词工具格与副词sārdha?("与……共")的组合形式,它是梵汉两种... 梵汉对勘结果表明,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在语法功能上实际上是修饰句子的伴随状语,该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对应于梵文中名词的工具格或者梵文名词工具格与副词sārdha?("与……共")的组合形式,它是梵汉两种语言接触的产物。上古汉语的"与+NP+俱"结构和中古汉译佛经中的"与+NP+俱"结构只是形式相同,但其内部语法结构并不相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译佛经 “与+NP+俱”结构 伴随状语 工具格
原文传递
佛教词语的始见年代与可疑佛经的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方一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10,共3页
早期翻译佛经中的佛教词语,不同译者及翻译年代,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注意佛经词语的始见(初出)年代,可藉以发现有问题佛经疑点的蛛丝马迹,作出判断。
关键词 佛教词语 翻译佛经 安世高 支娄迦谶
下载PDF
中古汉译佛经词语新释 被引量:1
4
作者 真大成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中古汉译佛经是研治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针对"单到""剋责""""勦""方类""诳逗""罗落""喻""占""占谢"等已有成说的词语,主... 中古汉译佛经是研治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针对"单到""剋责""""勦""方类""诳逗""罗落""喻""占""占谢"等已有成说的词语,主要从用字提出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词语 新释
原文传递
初传汉译佛经对中国小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秋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初传汉译佛经对中国小说叙事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一种显层的影响,而更多地体现在观念影响层面,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影响。其虚构叙事本质对中国小说叙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关键词 初传汉译佛经 历史叙事 宗教叙事 小说叙事 虚构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