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概况探究: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汩 文军 《语言教育》 2014年第4期57-60,共4页
科技典籍作为中国典籍的一部分,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中国科技典籍"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文本进行分类;接着通过自建数据库和相关检索,初步发掘了当前国内现有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的概况;最后,指出了当前中国科技... 科技典籍作为中国典籍的一部分,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中国科技典籍"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文本进行分类;接着通过自建数据库和相关检索,初步发掘了当前国内现有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的概况;最后,指出了当前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数量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典籍 英译 文本分类 译本概况
下载PDF
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性峰 王宏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对以往国内外关于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与丰富的中国科技矿藏相比,相关作品翻译及研究仍需学界更多投入;2)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但仍呈现碎片状,无法从... 本文对以往国内外关于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与丰富的中国科技矿藏相比,相关作品翻译及研究仍需学界更多投入;2)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但仍呈现碎片状,无法从整体上考察中国科技典籍翻译;3)研究语料逐步增加,但仍以某几部作品为主,亟待拓宽;4)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但仍以规定性研究为主,描述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层面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国家支持、人才培养、读者调查、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典籍 翻译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现状、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明武 王佩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4,149,共10页
中国科技典籍作为中华典籍与世界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科技文明与发展的载体,也为中国同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对于中国与世界均有着重要意义。其中,... 中国科技典籍作为中华典籍与世界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科技文明与发展的载体,也为中国同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对于中国与世界均有着重要意义。其中,语料库的构建与语料库技术的应用是助推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及科技典籍“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当前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中语料库构建及语料库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语料库的构建与语料库技术的应用对于典籍英译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理论意义,以及在科技典籍平行语料库建设、科技典籍英译教学、术语提取与翻译和双语词典编纂方面的应用意义,进一步从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中语料库的构建和语料库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提出展望与设想,以期促进语料库与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科技典籍及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典籍 英译 语料库构建 语料库技术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天工开物》英译本的科技典籍重译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1948年至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现李乔苹、任以都和孙守全夫妇及大中华文库等《天工开物》英文节译本和全译本。译本各具特色,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文章辨析"重译"的名称和内涵,并肯定科技典籍重译的... 1948年至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现李乔苹、任以都和孙守全夫妇及大中华文库等《天工开物》英文节译本和全译本。译本各具特色,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文章辨析"重译"的名称和内涵,并肯定科技典籍重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李乔苹英译《天工开物》实践为例,探讨其重译《天工开物》的社会、历史和个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重译 科技典籍 李乔苹
下载PDF
再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性峰 王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8,共11页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律及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尝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论、目的论以及应用论等方面构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理论框架,助推中国优秀古代科技文化有效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翻译研究 理论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外译 “走出去”战略
下载PDF
傅斯年翻译观对科技典籍英译的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39,共4页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名鲜为人知的翻译家。本文基于相关史料和史实系统梳理傅斯年的翻译观,旨在为科技典籍英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傅斯年 翻译观 科技典籍 英译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烟朦 孙显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149,共9页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版本考究不足、传教士译者主导、在中国与英国及其殖民地集中出版的特征。这些英译文献助推了欧洲近代科学和社会变革、东学西渐和英美汉学的发展,为李约瑟及其之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提供了知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文献 溯源 流布 影响
下载PDF
小斯当东英译科技典籍《群芳谱》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春龙 许明武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英国首位汉学家小斯当东对中国法律、文学、科技等方面典籍翻译均有涉猎。然而,小斯当东译介科技典籍《群芳谱》之史鲜被提及。文章考察了小斯当东英译《群芳谱》之底本,分析了其翻译原则和翻译原因,指出《群芳谱》英译为其旨在全面认... 英国首位汉学家小斯当东对中国法律、文学、科技等方面典籍翻译均有涉猎。然而,小斯当东译介科技典籍《群芳谱》之史鲜被提及。文章考察了小斯当东英译《群芳谱》之底本,分析了其翻译原则和翻译原因,指出《群芳谱》英译为其旨在全面认知中国之举,棉花种植信息为其主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群芳谱 棉谱 科技典籍 英译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的多维视域--兼评《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
9
作者 张其海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3-58,共6页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具有多维视域,主要呈现出四个层面特征:理论视域运用不均衡、西方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凸显、理论建构研究不足。刘性峰教授新著《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2020)弥补了当前中国科技典...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具有多维视域,主要呈现出四个层面特征:理论视域运用不均衡、西方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凸显、理论建构研究不足。刘性峰教授新著《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2020)弥补了当前中国科技典籍理论建构研究的不足。该著作是从诠释学视域研究中国科技典籍的首部专著,基于诠释学与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耦合,以《黄帝内经•素问》《墨子》《淮南子》《梦溪笔谈》四部科技典籍作为研究语料,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维度建构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诠释学路径,拓展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领域、语料,同时促进了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科技典籍 英译
下载PDF
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1997—2016):成绩、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31
10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有效承载着中华民族昔日科学成就及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科技典籍的英译也是国人从"文化自知"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统计1997—2016年间有关科技典籍英译的研究论文,展示发...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有效承载着中华民族昔日科学成就及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科技典籍的英译也是国人从"文化自知"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统计1997—2016年间有关科技典籍英译的研究论文,展示发文概况、考察文本、研究主题和理论视角,进而反思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旨在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科技典籍英译的深入研究,促进科技典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英译 建议 一带一路 文化软实力
原文传递
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现状及成因的传播学阐释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宗豪 王宏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3,25,共5页
本文梳理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现状,借鉴了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并指出译者未能兼顾英译主体、英译内容、英译渠道、英译受众和英译效果等传播五要素而导致的信息噪音,是古代科技典... 本文梳理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现状,借鉴了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并指出译者未能兼顾英译主体、英译内容、英译渠道、英译受众和英译效果等传播五要素而导致的信息噪音,是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现状的背后成因,为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本 现状及成因 5W 优化模式
原文传递
科技典籍英译之文化迻译——以《园冶》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娴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0,F0003,共7页
目前学界对中国文化典籍概念和科技典籍归属的认识存在分歧。科技典籍继承了我国典籍的文学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学、哲学和艺术修辞话语,亦可归于文化典籍。科技典籍向世界介绍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具有与其他文、史、哲典籍相似的... 目前学界对中国文化典籍概念和科技典籍归属的认识存在分歧。科技典籍继承了我国典籍的文学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学、哲学和艺术修辞话语,亦可归于文化典籍。科技典籍向世界介绍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具有与其他文、史、哲典籍相似的文化功能。本文以《园冶》为例,考察其英译本(The Craft of Gardens,Yuan Ye)的文化减损与增益,阐明科技典籍英译不只是单一的科技信息传递,还应关注文化要素的迻译;科技典籍通过图文互释的符际翻译,结合有形实物进行文化转译,应是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英译 文化迻译 符际翻译 《园冶》
原文传递
英美新教传教士《梦溪笔谈》科学条目英译考释
13
作者 王烟朦 《自然辩证法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本文钩沉19世纪的英美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将《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条目首译到英语世界。二人的中文版本之择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筛选和进行了一定的学术考究。受主观宗教身份和学识以及客观时代所影响,英译文的通俗性明显,体现在... 本文钩沉19世纪的英美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将《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条目首译到英语世界。二人的中文版本之择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筛选和进行了一定的学术考究。受主观宗教身份和学识以及客观时代所影响,英译文的通俗性明显,体现在专业术语的科学性再现不够精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知存在舛误。而作为英美早期汉学史上举重轻重的人物,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对于中西科技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拓性功绩毋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英译史 《梦溪笔谈》 伟烈亚力 卫三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