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回归本土?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忠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5,共13页
近代以降,西方的法律概念和法学理论随着坚船利炮不断“侵入”中国,并逐步支配了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律教育。在西方法学宰制下,固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范式也被取而代之,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中国法律史的理解和叙述。为了克服西方法学... 近代以降,西方的法律概念和法学理论随着坚船利炮不断“侵入”中国,并逐步支配了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律教育。在西方法学宰制下,固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范式也被取而代之,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中国法律史的理解和叙述。为了克服西方法学宰制下的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弊端,真正理解和深刻领悟中国法律史的独特性和真精神,很有必要采取“超越西方,回归本土”的态度。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既要用“内在视角”来认识中国法律史的固有内涵,又要用“外在视角”来照亮中国法律史的独特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可能前景 超越西方 回归本土
原文传递
百年中的中国民法华丽转身与曲折发展——中国民法一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23,共23页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民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终于迎来了21世纪民法的繁荣和发展。总结经验教训,21世纪的中国民法应当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创造中国民法的辉煌,造福于21世纪的中国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法 百年历史 大清民律草案 民国民律草案 民国民法典 伪满洲国民法 当代中国民法
下载PDF
论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立民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共11页
法系的构成一般都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母国、成员国、联系母国与成员国的通道。中华法系也是如此。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中华法系深厚的法律文化,通过创新发展来建设一个新的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要求中国、成员国、联系... 法系的构成一般都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母国、成员国、联系母国与成员国的通道。中华法系也是如此。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中华法系深厚的法律文化,通过创新发展来建设一个新的中华法系。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要求中国、成员国、联系中国与成员国的通道都要创新发展。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有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当前,不能等待观望而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尤其要重视进行必要的研究与教学,以便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培养。法学、法律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作出努力,为中华法系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当代法治 中国法制史 世界法系 创造性转换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中国封建法再认识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封建法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法律的典型特征。但是,这一概念在中西法律文化中的内涵是有极大差异的。英国封建法孕育的有限王权和身份关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法治资源,至今仍有影响;而以集权和家族为特征的中国封建法则与法治社会相去甚... 封建法被人们看作是中国传统法律的典型特征。但是,这一概念在中西法律文化中的内涵是有极大差异的。英国封建法孕育的有限王权和身份关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法治资源,至今仍有影响;而以集权和家族为特征的中国封建法则与法治社会相去甚远。理清封建法在传统中国与英国的社会中的不同内涵及其与法治社会的源流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法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法 中国传统法律 英国法制史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建设与复兴中华法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立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3期23-31,共9页
中国历史上不仅出现过丝绸之路与中华法系,而且丝绸之路还助力造就了中华法系。唐朝的丝绸之路丰富了中华法系母国即中国法律的内容,促成了中华法系成员国的形成,唐以后的丝绸之路继续为中华法系的巩固和发展发力。今天,中国正在倡导、... 中国历史上不仅出现过丝绸之路与中华法系,而且丝绸之路还助力造就了中华法系。唐朝的丝绸之路丰富了中华法系母国即中国法律的内容,促成了中华法系成员国的形成,唐以后的丝绸之路继续为中华法系的巩固和发展发力。今天,中国正在倡导、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学者在研究复兴中华法系。其实,这两者有关联,即"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复兴中华法系母国和成员国的形成;复兴中华法系,提升中国法治水准并发展相关成员国法治,也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可以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复兴中华法系的动力与平台。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研究,会有利于取得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中华法系 中国法律史 法理学
下载PDF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史实”与“史识”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申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9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中国传统伦理法思想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础理论,它准确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自身对法的认识、所处的法制环境、准确的行为标准,以及对中国传统法的理念追求。中国法制史研究如果缺乏伦理法的方法指导,它就没有活力,就会成为一具无灵魂的... 中国传统伦理法思想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础理论,它准确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自身对法的认识、所处的法制环境、准确的行为标准,以及对中国传统法的理念追求。中国法制史研究如果缺乏伦理法的方法指导,它就没有活力,就会成为一具无灵魂的躯壳或僵尸,就会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即使我们将中国古代的法律按照现代西方法律的分类标准分得再细,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对我们今天的法制技术来说也不过形同玩物而没有法学价值,并可能最终导致中国法制史学的衰微。当"史实"和"史识"被混淆时,面对那些用西方法学的结构与概念来对中国法制史的"雕刻"时,我们如果仍然无动于衷,那么我们就会被"史识"掩盖了"史实"。在"史实"和"史识"之间,我们需要的是用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传统的法律文化,而不是用现代的模式来改造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研究现状 史实 史识
下载PDF
宋代唯物主义法学家胡颖事迹著述与思想考述 被引量:1
7
作者 万里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胡颖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学者兼法学家 ,以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甚少。他曾经担任过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行政及司法审判经验 ,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政治思想与法学思想。其主要的法学思想体... 胡颖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学者兼法学家 ,以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甚少。他曾经担任过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行政及司法审判经验 ,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政治思想与法学思想。其主要的法学思想体现在他所经历并撰写的司法审判案例中。这些案例大都保存在宋人编著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中。胡颖的行政司法事迹表明 ,他在中国无神论史以及法学史上都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胡颖 法学家 中国 无神论史 法学史 唯物主义法学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下载PDF
礼德政刑 相辅相成
8
作者 马大勇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2-43,共2页
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西方的法治社会是否是中国法治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该怎样走向法治社会?通过历史的经验来观照当今时代,提出冷静地思考,以期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法治社会道路。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中国法律 历史观 教化 共同的价值观
下载PDF
《尚书》在中华礼法形成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考证——《虞书》作为礼法信史研究根基的可靠性新证
9
作者 马治国 周兴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
中华法系的本质属礼法,《尚书》在礼法形成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地位。西汉以降,礼法研究未能澄清两大问题:一是信史时代宜从何时起算。二是孔子序纂《书》可否视为更改史料。此二问题的解答在今日尤其重要。它约束着中华礼法体系研究的系... 中华法系的本质属礼法,《尚书》在礼法形成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地位。西汉以降,礼法研究未能澄清两大问题:一是信史时代宜从何时起算。二是孔子序纂《书》可否视为更改史料。此二问题的解答在今日尤其重要。它约束着中华礼法体系研究的系统化。考证揭示,基于伯夷的记时精确性,中华礼法信史断代应定在尧舜时期,而非夏朝。讨论揭示,孔子以良史之能纂序《尚书》,这根本不是更改史料,而是升华《坟》《典》内涵。此讨论结果为礼法研究夯实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礼法 信史时代 《尚书》序 “及史之阙文” 诂训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五代十国法制史研究述评——兼论唐宋法制史研究的两个转变
10
作者 谢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4-2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对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受传统成说影响,学界对五代十国法制史关注不够、研究成果不多。既有成果大致可分三类,即制度史类著述、中国法制史教科书和著述、直接研究五代十国法制史的著述。这三类成果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对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受传统成说影响,学界对五代十国法制史关注不够、研究成果不多。既有成果大致可分三类,即制度史类著述、中国法制史教科书和著述、直接研究五代十国法制史的著述。这三类成果对五代十国法制史的研究不尽客观、全面。学界今后对五代十国法制史的研究,起码应有两个转变:一是在学术观念层面,由五代十国"滥刑"或"无法"向唐宋变革期法制传承演变转变;二是引入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方法,重视司法案例深度分析。两者结合方能加强这个领域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五代十国 法制史
下载PDF
私法原则与中国民法近代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勇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5-157,共13页
中国民法近代化以西方近代民法所体现的人格平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过错责任等私法原则为模范,同时也根据西方近代民法适应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私法原则方面的变化,调整自身内容。中国近代民法的演进,基于西方近代民法从个人本位... 中国民法近代化以西方近代民法所体现的人格平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过错责任等私法原则为模范,同时也根据西方近代民法适应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私法原则方面的变化,调整自身内容。中国近代民法的演进,基于西方近代民法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变化,确定了一条从传统的家庭本位走捷径过渡到社会本位的路线,对于中国近代民法和中国近代社会,均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原则 中国近代民法 法律史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
12
作者 闫朔鸣 刘振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尊重和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及党情国情世情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开创理论与实践创新新境界的宝贵精神品质。习近平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尊重和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及党情国情世情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主动开创理论与实践创新新境界的宝贵精神品质。习近平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源、历史指引、文化土壤和现实基础,深刻阐明了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自觉自信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的创造精神和牢记使命的担当品质。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需要进一步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持自我革命、在把握历史机遇中应对风险挑战、在明晰历史启示中培育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主动精神 中国共产党 历史规律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侧面:新中国民法典编纂若干重要问题
13
作者 王立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15,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个渐进过程,其中有许多重要侧面,新中国民法编纂是其中之一。民法史是新中国部门法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反映了新中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历程,从一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个渐进过程,其中有许多重要侧面,新中国民法编纂是其中之一。民法史是新中国部门法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反映了新中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历程,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反映出新中国法治发展走过的道路。研究新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利于通过这个重要侧面来观照新中国民法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颁行民法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自觉实施这一法典,切实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法 民法典 中国民法史 当代法制史
下载PDF
略论中国法律语言史——兼与刘愫贞教授商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炯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指出法律语言史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关键词 法律语言学 中国 法律语言史 法律语言史分期 法律文化 法律语言风络
下载PDF
法律社会学视野中的清代习惯法研究——以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艳英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清代习惯法是以法律社会学视角考察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极好例证。本文以学者们对清代习惯法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论研究为例,探讨法律社会学方法作为研究的新路径,在清代法制史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对法制史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法律社会学 清代习惯法 社会 国家 法制史研究
下载PDF
浅谈中国法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和平 《科技信息》 2007年第16期19-19,22,共2页
中国的法治思想由来已久,古代先秦思想家管仲、韩非等是法治思想的杰出代表,近代梁启超、孙中山等是倡导民主法治的先驱,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方略使法治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中国 法治思想 历史发展
下载PDF
列宁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建芳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1,共8页
在苏联模式形成之前,还有一条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列宁开创的十月革命道路呈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而他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则把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了,即既正视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 在苏联模式形成之前,还有一条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列宁开创的十月革命道路呈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而他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则把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了,即既正视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根据特殊的情况选择特殊的道路,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又遵循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强调落后国家发展并赶超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以人的现代化尤其是执政党的高度现代文明素养推进国家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发展规律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群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习近平历来重视党史国史工作,多次对如何研究、学习和运用党史国史作出过重要指示。科学研究党史国史是前提条件,要通过把握党史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辩证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等来深... 习近平历来重视党史国史工作,多次对如何研究、学习和运用党史国史作出过重要指示。科学研究党史国史是前提条件,要通过把握党史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辩证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等来深入研究党史国史。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是必然要求,在学习中既要坚持正确立场和保持政治定力,还要把握学习重点,并不断地创新学习方法。充分运用党史国史是重要途径,发挥党史国史以史鉴今的作用,就要充分运用历史规律、历史知识和历史资源。习近平关于研究、学习和运用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不仅推动了党史国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充分发挥了党史国史的重要价值,而且还有效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党史国史的攻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史国史 历史规律 历史知识 历史资源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有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江虹 《高教论坛》 2005年第4期98-100,共3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和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突出特点、比较教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以及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把握制度发展的条件,更好理解现实的制度建设,扩大...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和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突出特点、比较教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以及启发和讨论式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把握制度发展的条件,更好理解现实的制度建设,扩大和加深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知识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 规律 历史与现实
下载PDF
依法执政的历史考察与法律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卫东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63,共5页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全会提出的“依法执政”理念表明我党对执政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通常的政治和法律范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一观念的提出经历了“人民司法”、“依法治国”等发展阶段,是我党几代领导人追求真...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全会提出的“依法执政”理念表明我党对执政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通常的政治和法律范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一观念的提出经历了“人民司法”、“依法治国”等发展阶段,是我党几代领导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结果。“依法执政”观念的提出,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法律思考 历史考察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 党的十六大 发展模式 法律范畴 发展阶段 追求真理 重大转变 执政方式 领导方式 历史条件 基本方略 必然要求 执政党 基础性 领导人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