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期与断限: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表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兴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3-72,96,共11页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撰述中,对"古史"有多种表述方式,大致为:"三段分期法"中的"上古史","特征分期法"中的"古史","断代史"中的"先秦史","五种社会形态"...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撰述中,对"古史"有多种表述方式,大致为:"三段分期法"中的"上古史","特征分期法"中的"古史","断代史"中的"先秦史","五种社会形态"中的"古史"。不同表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隐含着史家对于"古史"的不同认知。在不同的中国历史撰述之中,"古代"一词的内涵及"古代史"所指的时间范围也有不同。使用"古史"一词,不应以今日通行的"古代史"概念统称,而应返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形和文本语境中。回顾和审视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对"古史"的不同表述,不仅对当今的中国古史编纂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建构中国特色的古史观的理论结构和知识体系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撰述 分期 古史 古史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学历史叙事发展的新阶段——论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兴起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露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9,共14页
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至清末的七百余年间,纪事本末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与历史悠久的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相比较,纪事本末体史书在历史叙事上具有"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优点,它是以... 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至清末的七百余年间,纪事本末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与历史悠久的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相比较,纪事本末体史书在历史叙事上具有"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优点,它是以事件为中心确立标目而展开的历史叙事,即章学诚说的"因事命篇"的历史叙事。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兴起,开启了中国古代史学历史叙事发展的新阶段,对南宋以下至近代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叙事 纪事本末 史书体裁 新阶段
原文传递
试论《史记》的世系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龙迪勇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2-53,共12页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被称之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形成了中国史学的主流或"正统",而作为二十五史体裁的纪传体叙事,则构成了中国历史叙事的主要传统。纪传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叙事体裁,自司马迁开创这...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被称之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形成了中国史学的主流或"正统",而作为二十五史体裁的纪传体叙事,则构成了中国历史叙事的主要传统。纪传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叙事体裁,自司马迁开创这一体裁的《史记》一书言之,它其实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等五个组成部分。考虑到本纪在所有二十五史中都处于位列第一的核心位置,因此,我们认为本纪所代表的世系叙事在中国历史叙事传统中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它构成了中国历史叙事传统的主要模式。这种世系叙事当然不是仅仅存在于叙事文本中的能指游戏,而是真实反映了中国古代血缘意识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对于世系叙事来说,阐明世系是第一要务,只有在世系已明的前提下,才展开对各类重大事件的叙述,并对人物性格进行概述或刻画。《史记》中年代越往后的本纪或世家,在世系叙事上就越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世系叙事 纪传体 本纪 中国历史叙事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