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幼童留美起讫因由及其影响刍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江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晚清幼童留美在1872年因洋务运动的时代契机、容闳的积极奔走、清政府一度支持以及美国积极协助等因素而兴起。至1881年7月由于缺乏清政府持久支持、自身社会基础薄弱、为中学与西学碰撞所困扰、管理人员间矛盾以及美国排华风潮冲击等... 晚清幼童留美在1872年因洋务运动的时代契机、容闳的积极奔走、清政府一度支持以及美国积极协助等因素而兴起。至1881年7月由于缺乏清政府持久支持、自身社会基础薄弱、为中学与西学碰撞所困扰、管理人员间矛盾以及美国排华风潮冲击等因素而终止。尽管其持续时间短暂,却在晚清历史进程上写下了浓重一笔。该事件不仅推动了晚清教育的近代转型,为晚清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也促进了晚清外交、科技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童留美 留美幼童 起讫因由 历史影响
下载PDF
也谈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的原因——以李鸿章对幼童留美计划的态度转变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树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7,共8页
本文考察了李鸿章对晚清幼童留美计划前后不同的态度转变,指出李鸿章的态度转变是导致该计划中途夭折的重要原因。而李鸿章对幼童留学事业前后不一的态度,则折射出了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思想观念仍旧拘囿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本文考察了李鸿章对晚清幼童留美计划前后不同的态度转变,指出李鸿章的态度转变是导致该计划中途夭折的重要原因。而李鸿章对幼童留学事业前后不一的态度,则折射出了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思想观念仍旧拘囿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樊篱内。这种观念,不仅导致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实际上也预示了后来整个洋务事业的命运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幼童留美计划 官派留学 中途夭折
下载PDF
中国近代两种官派留学前教育方式的比较——以沪局和船政学堂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孔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中国近代早期留学,以沪局和船政学堂为中心,对二者留学前国内教育进行比较可知,沪局的教育只是为出国而临时设立的短期的、规模较小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效果较为简单的、培训式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教育则是和近代海防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近代早期留学,以沪局和船政学堂为中心,对二者留学前国内教育进行比较可知,沪局的教育只是为出国而临时设立的短期的、规模较小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效果较为简单的、培训式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教育则是和近代海防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长期的、课程设置复杂、学习效果突出、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两次留学的进程、成效、结局命运以及留学生归国后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通过比较,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教育的探索和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官派留学 沪局 船政学堂
原文传递
清朝官派闽侨留美先行者——薛有福教育活动研究
4
作者 江盈盈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薛有福,是清朝留美幼童120人中,唯一一位顺利回国的福建籍学子。作为福建官派留美的先行者,他在国内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由于父亲的缘故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留美7年的时间里,他感受到美国中等教育,并初识高等教育,在麻省... 薛有福,是清朝留美幼童120人中,唯一一位顺利回国的福建籍学子。作为福建官派留美的先行者,他在国内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由于父亲的缘故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留美7年的时间里,他感受到美国中等教育,并初识高等教育,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一年后随其余留美幼童回国。1883年,他在福建船政学堂顺利毕业,并被派往"扬武"号任见习军官,1884年,年仅23岁的薛有福于"马江海战"中殉职。利用《东山薛氏家谱》中对他的记载、他给美国女友的两封信、外国报纸对他的报道及MIT学生手册等资料,可更真实还原这位福建官派留美先行者的跨文化教育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有福 福建官派留美 留美幼童
下载PDF
大清留美幼童——洋务运动中被遗忘的译者群体 被引量:9
5
作者 叶霭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126,共6页
作为中国首批官派的留学生,留美幼童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紧密相连,也与中国传统翻译观和清朝岭南地区的翻译活动密不可分。本文以幼童在清末民初的译事活动为主线,以容闳、李鸿章、唐廷枢等人对幼童的影响为辅线,集中观察以下几个... 作为中国首批官派的留学生,留美幼童的命运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紧密相连,也与中国传统翻译观和清朝岭南地区的翻译活动密不可分。本文以幼童在清末民初的译事活动为主线,以容闳、李鸿章、唐廷枢等人对幼童的影响为辅线,集中观察以下几个具体问题:幼童冒险赴美是否受到当时翻译活动的影响?幼童在留美期间如何培养翻译能力?幼童回国后为何并且如何从事翻译工作?幼童的译者身份为何会被遗忘?在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本文兼佐证相关史料与文本,钩沉留美幼童作为译者的身份与困境,为当今译学研究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大清留美幼童 翻译史 容闳 黄开甲 蔡廷干
原文传递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茆诗珍 徐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遭夭折 ,但留美幼童回国依然身体力行 ,影响和带动了中国继续向西方学习 ,他们的下一代也纷纷负笈海外 ,学有所成 ,甚至宋氏家族也受到留美幼童的重要影响 ;留美幼童还首倡了庚款留...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遭夭折 ,但留美幼童回国依然身体力行 ,影响和带动了中国继续向西方学习 ,他们的下一代也纷纷负笈海外 ,学有所成 ,甚至宋氏家族也受到留美幼童的重要影响 ;留美幼童还首倡了庚款留学 ,促成近代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留美运动 ,造就了一大批年轻有为、杰出优秀的科技人才 ,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关幼童 科技人才 庚款留美
下载PDF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 被引量:2
7
作者 茆诗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半途夭折,但回国后任职于外交界的留美幼童,作为近代中国新一代外交官,在"弱国无外交"的艰难屈辱中,仍然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铁路主权、华人利益以及力争合理议结教案和...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半途夭折,但回国后任职于外交界的留美幼童,作为近代中国新一代外交官,在"弱国无外交"的艰难屈辱中,仍然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铁路主权、华人利益以及力争合理议结教案和索回部分庚子赔款等五个主要方面,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加速了近代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美幼童 中国外交 国家主权
下载PDF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以工程师的培养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房正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8,126,共6页
中国近代工程学来源于西方,其在中国的起步离不开归国留学生的努力。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程师就产生于晚清留美幼童当中,他们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工程学训练,回国后在铁路、矿冶、军事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开创我国工程事业的功臣。之... 中国近代工程学来源于西方,其在中国的起步离不开归国留学生的努力。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程师就产生于晚清留美幼童当中,他们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工程学训练,回国后在铁路、矿冶、军事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开创我国工程事业的功臣。之后,庚款留美生更是热衷于学习近代工程学,以利国家建设;留日、留欧学生中也培养了一批近代工程师。这些留学生成为促进我国近代工程事业起步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近代工程 近代工程师 留美幼童
原文传递
留美幼童的多重面向:以容揆为例的分析
9
作者 许兆捷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群体,而容揆则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与其他官派留美幼童不同,容揆在1880年因入教、剪辫、逃跑等事件,与“幼童出洋肄业局”决裂,因此避免了在次年与其他留美幼童一起撤回国内的命运,并在容闳... 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群体,而容揆则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与其他官派留美幼童不同,容揆在1880年因入教、剪辫、逃跑等事件,与“幼童出洋肄业局”决裂,因此避免了在次年与其他留美幼童一起撤回国内的命运,并在容闳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作为自由职业者,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容揆,却在美国排华盛行的环境中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并尽力帮助当地华人社群。作为职业外交官,容揆在驻美使馆近半个世纪的工作中,亲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同时也在侨务工作和留学生教育事业上颇有贡献。容揆的经历也具有其普遍性:以他为代表的留美幼童是这一时期中西交流的桥梁,他的经历也是官派留学生和外交官群体的典型写照。这些都反映出留美幼童在时代浪潮中的多重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交流 留美幼童 侨务工作 庚款留学 容揆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容闳和留美幼童的足迹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赞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从容闳与留美幼童这个重大事件所处时代及事件性质所具有的标志性来看,从解剖一个时代社会横断面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留美幼童在中国留学史中所表现出的先锋、示范作用来看,容闳和留美幼童的足迹是值得我们努力追寻的。有关容闳与留美幼童... 从容闳与留美幼童这个重大事件所处时代及事件性质所具有的标志性来看,从解剖一个时代社会横断面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留美幼童在中国留学史中所表现出的先锋、示范作用来看,容闳和留美幼童的足迹是值得我们努力追寻的。有关容闳与留美幼童历史的研究,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了不少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对容闳与留美幼童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闳 留美幼童 晚清变局 留学史研究
下载PDF
首位中国留美大学生曾兰生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国平 宾睦新 沈荣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17,共9页
中国第一位入读美国大学的曾兰生,为新加坡出生长大的华人——马来人混血儿。他幼失怙恃,被美国传教士收留就学,1843年又被带入美国,就读中学,1846年入读汉密尔顿学院,成为首位中国留美大学生。由于资助不济,两年后他回到中国,先后传教... 中国第一位入读美国大学的曾兰生,为新加坡出生长大的华人——马来人混血儿。他幼失怙恃,被美国传教士收留就学,1843年又被带入美国,就读中学,1846年入读汉密尔顿学院,成为首位中国留美大学生。由于资助不济,两年后他回到中国,先后传教、经商、助妻在沪办学。洋务运动开始后,他先任福州船政学堂英文教习,后又任留美幼童出洋肄业局沪局英文教习、驻洋肄业局翻译,成为最早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1875年回国后,曾兰生任李鸿章英文秘书20年直至去世,参与了李氏主持的几乎所有外交活动。曾氏家族当为中国最早的留学家庭,其长子和次子皆为留美幼童,幼子留学剑桥大学,两个女儿属于最早留学英国的华人女性。其生平行事,知之者甚少。综观曾氏一生,经历独特,了解其生平对研究中国早期留美史和李鸿章,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兰生 曾恒忠 汉密尔顿学院 福州船政学堂 留美幼童 李鸿章 容闳
下载PDF
出洋肄业局第三任总办容增祥研究
12
作者 宾睦新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6,93,共7页
容增祥是清代主管留美幼童事业的"出洋肄业局"首任汉文教习和第三任总办,参与了中国近代首次官费留学事业,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容增祥驻美7年,被出使美日秘三国公使陈兰彬任命为驻华盛顿使馆参赞,参与了中国首... 容增祥是清代主管留美幼童事业的"出洋肄业局"首任汉文教习和第三任总办,参与了中国近代首次官费留学事业,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容增祥驻美7年,被出使美日秘三国公使陈兰彬任命为驻华盛顿使馆参赞,参与了中国首个驻美使馆的创设,是中美外交关系建设的先驱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增祥 陈兰彬 容闳 出洋肄业局 总办
下载PDF
留美幼童与北洋海军——以寻觅留美幼童回华后进入北洋海军的路向为主
13
作者 孙建军 《国家航海》 2019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特殊群体的留美幼童,他们归国后是如何分配的?又进行了哪些专业学习?学习后进入了哪些岗位?有哪些人加入了北洋海军?又有哪些人参加了甲午海战?本文通过爬梳史料,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关键词 留美幼童 海防 北洋海军 甲午海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