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被引量:20
1
作者 邢丽菊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8,125,共16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宝贵精神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落脚点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宝贵精神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落脚点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等理念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文明交流与互鉴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等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性、关联协作性、整体大局性、包容互补性、和谐共生性等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启示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与外语学习自主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晓青 刘海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学习自主性概念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 ,因而不适用于中国。文章从广义的自主性概念入手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 ,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学习自主性 ;中国学生同样有自主要求 ;
关键词 学习自主性 中国传统文化 外语学习 外语教学
下载PDF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恨
3
作者 顾涛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16,176,共17页
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的评价,有如孔子这般复杂、争讼、扑朔迷离、难以调和。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孔子,每一个孔子都不一样,从顶礼膜拜直到猛烈攻击,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极。孔子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难攻克的第一等学术难题... 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的评价,有如孔子这般复杂、争讼、扑朔迷离、难以调和。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孔子,每一个孔子都不一样,从顶礼膜拜直到猛烈攻击,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极。孔子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难攻克的第一等学术难题。就孔子所倡导的孝道,曾经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制度准则,也在落地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异化,甚至走到极端,走向对下一代的身心摧残,迸发出了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声。然而,鲁迅对觉醒的父母提出的“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诉求,其实回归到了孔子“修己以安人”的终极指向,而这背后是育儿、幼教、家庭、婚姻、男女、养老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应运而生。所有这一切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提出,均有赖于永葆创新的精神,深耕文明传统,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孔子问题 文化传统 五四精神 孝道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传统精魂“和”对发展中医学体系的影响
4
作者 谢辉 樊新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2014-2016,共3页
中国文化传统精魂"和"是不同要素构成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是生生之和,创新之和,发展之和。以其为底蕴之中医学应从精魂去思考其体系的发展,把现代科技手段,科技语言与传统中医"和"起来。正确发扬"和... 中国文化传统精魂"和"是不同要素构成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是生生之和,创新之和,发展之和。以其为底蕴之中医学应从精魂去思考其体系的发展,把现代科技手段,科技语言与传统中医"和"起来。正确发扬"和"之精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学新体系结构。此体系结构虽有分工,但又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传统 精魂 科学发展观 中医学 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历程、特征及意义
5
作者 朱国平 朱国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空间正义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西方聚焦于社会生活批判,国内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思想。在中国仍是“两半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 空间正义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西方聚焦于社会生活批判,国内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思想。在中国仍是“两半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空间建设,实现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既有世界各民族追求空间正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我革命为内生动力。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和全世界而言,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空间正义 党的领导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的中华文明底蕴和世界意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鹏颖 张琳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9,共9页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实际是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基础,中...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实际是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发展理念的文化资源,“两个结合”是新发展理念的生成机制。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大成,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理论支撑。新发展理念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引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未来,因而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意义
下载PDF
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功 王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6,共5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及办教育的指导思想 ,它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和关键所在。而中国文化传统所特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 ,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文化传统 教育观念 现代化 影响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反思--从田野调查、学术症结到理论重建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志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4,共20页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难题早在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首次深层碰撞之时就被西方传教士提出来了,他们可谓全盘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始作俑者。然而,近些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却...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难题早在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首次深层碰撞之时就被西方传教士提出来了,他们可谓全盘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始作俑者。然而,近些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却告诉我们,看似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之所以遍地复兴,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们乃是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仰习俗。若要重新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对民间信仰的强烈排斥倾向,深受"西方宗教概念暨宗教观"的偏颇影响,我们应该立足中国文化与宗教背景,把扎根于中国乡土的民间信仰视为"最普遍、最真实、最基本的宗教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原生态的宗教-文化 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民间信仰比较研究 宗教研究的群 众观念
原文传递
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罗忠镕《钢琴曲三首》的“中国风格”探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代百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5,共8页
罗忠镕的《钢琴曲三首》是中国钢琴音乐文献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文章从音乐教育学角度探讨如何理解这部具有典型现代风格的钢琴作品的"中国特色",指出其中国特色在于其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其整体对称结构原则与... 罗忠镕的《钢琴曲三首》是中国钢琴音乐文献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文章从音乐教育学角度探讨如何理解这部具有典型现代风格的钢琴作品的"中国特色",指出其中国特色在于其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其整体对称结构原则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关联,节奏结构手法与中国民间音乐"鱼合八"的渊源,五声性十二音序列形式使其音响具有片断性的五声音调的特点等。这部作品代表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如何体现"中国风格"的一种发展趋势,即中国风格的"潜形化",对其的理解涉及到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解读,即对蕴藏在现代音响内部的深层的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 钢琴曲三首 钢琴音乐分析 音乐教育学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脉的阐释与创新
10
作者 廖永林 崔发展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文明、文化与文脉,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又以其特有的物质、观念形态维系着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紧密相连的存在。“新的文化使命”中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明确,“十四个强调”“七个着... 文明、文化与文脉,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又以其特有的物质、观念形态维系着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紧密相连的存在。“新的文化使命”中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明确,“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中对于“守护好中华文脉”“着力赓续中华文脉”的任务要求,都表明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文脉的阐释与创新是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关系、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中华文化的三大主体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科学的揭示;对中华文脉持守赓续的责任主体、守正原则、创新路径,进行了整体性的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 中华文脉
下载PDF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翔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6,共6页
发端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新儒家之基本价值倾向是主张现代化的,因而它亦应归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范畴,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论断是不成立的。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外在冲击"... 发端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新儒家之基本价值倾向是主张现代化的,因而它亦应归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范畴,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论断是不成立的。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这一过程的的转折点,虽然它的批判和否定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就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整体进程而言,中国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挺立是一个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中国文化传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文化格局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国文化传统面向21世纪的新开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传统 外在冲击 内在转化 主体性
下载PDF
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万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9,共8页
“华人”是一种新意义的视野,“华人”包含的漂泊性、混杂性、开放性、多元性等都使它既最广泛地承受着种种传统的危机,又极其敏锐地感受到传统发展的各种机遇,从而在中华文化民族性、世界性的根本之处包孕着挑战性的课题。海外华人文... “华人”是一种新意义的视野,“华人”包含的漂泊性、混杂性、开放性、多元性等都使它既最广泛地承受着种种传统的危机,又极其敏锐地感受到传统发展的各种机遇,从而在中华文化民族性、世界性的根本之处包孕着挑战性的课题。海外华人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在不同境遇中的应变形态,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中华文化传统命运的狭窄视野,呈现出传统在种种痛苦的现代“分娩”中的各种生命形态,以其种种“异质”表明着它同中华文化传统内在的深层的联系,以其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而又自立独立的形态表明着中华文化的强大衍生力。而海外华人文学对华人文化的命运是最敏感的,它始终立足于“本源性”和“世界性”的基本课题,记录着海外华人的漂泊命运和精神归宿,从而拓展了我们考察中华文化的现代命运的视角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华人文化 华人文学 中华文化传统
下载PDF
古韵重拾:林庚新诗的唯美编译
13
作者 陈夏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林庚对中国古典诗歌采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态度,在新诗格律、语法与语言上积极探索,形成具有独特中国古韵的中国新诗。哈罗德·阿克顿在《中国现代诗选》中对林庚新诗创作理论与新诗作品的甄选,注重技法纯粹性、诗语古典性、诗风历... 林庚对中国古典诗歌采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态度,在新诗格律、语法与语言上积极探索,形成具有独特中国古韵的中国新诗。哈罗德·阿克顿在《中国现代诗选》中对林庚新诗创作理论与新诗作品的甄选,注重技法纯粹性、诗语古典性、诗风历史性。在诗歌翻译层面,阿克顿以“以诗译诗”的唯美主义译介笔法,忠实地还原了林庚白话诗的“中国诗味”。阿克顿在新诗编译上的独辟蹊径,是对西方世界唯美“中国梦”的投射,也暗合林庚新诗创作的审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阿克顿 《中国现代诗选》 林庚 唯美主义 中国文化传统
下载PDF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宗教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志刚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中首次把宗教学列为11个需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宗教学在"国家学科分类"里早已是"一级学科",但在&qu...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中首次把宗教学列为11个需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宗教学在"国家学科分类"里早已是"一级学科",但在"高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里却迟迟难以升格,这显然与我国教育界对宗教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高校宗教学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关。鉴此,在充分论证高校宗教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着重阐发了加强我国高校宗教学建设的"三大着力点",即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扎根并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宗教学建设的国际学术视野。本文最后一部分论及的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探索经验,或许也对推进我国高校的宗教学建设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文化传统 国际学术视野 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建设
原文传递
新结构政治学的传统文化之源——一种基于《周易》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奇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共14页
西方政治学在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的成功方面有着明显的理论困境。新结构政治学是立足中国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新结构政治学主要由系统、动力、行动者与过程四个维度的内容构成,总... 西方政治学在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的成功方面有着明显的理论困境。新结构政治学是立足中国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新结构政治学主要由系统、动力、行动者与过程四个维度的内容构成,总体希望表达如下观念:时间系统和空间系统为行动者提供了重要的情境性知识,而效率与公平、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平衡则是行动者需要掌握的普遍性知识,行动者要将情境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相结合,并且在具体过程中根据趋势顺势而为。这样的结构思想源自于《周易》。从系统来看,《周易》通过情境构造和情境迁移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从动力来看,阴阳相异、阴阳相济、阴阳转化、阴阳平衡是《周易》阴阳思想的重要概括。从过程来看,《周易》强调对趋势和位置的认知,并通过实践来把握行动者在趋势中的位置变化。从行动者来看,《周易》揭示出一种先进行动者与后进行动者良性互动的结构。《周易》的结构观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结构观,它体现为情境性、平衡性、动态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对构建中国本土的政治学理论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知识构建,新结构政治学或许可以为世界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政治学 结构 周易 中国文化传统
下载PDF
中国文化传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晓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中国文化传统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负面影响表现为逻辑上的递进过程,由家庭对个体的极权笼罩,到个体的自我压缩,再到个体的不发展,最终由集体的铲平主义完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个体完善人格与创新能力的抹杀。
关键词 中国文化传统 创新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谷文昌精神的文化传统及时代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凌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39-544,共6页
谷文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好干部的榜样,更承载着典型的中华文化精神。谷文昌精神与谷文昌事迹是统一的,中华文化传统中爱国爱民、自强担当、清正求实等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在谷文昌事迹中得到具体深刻而又真实生动的体现,并在新的时代条件... 谷文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好干部的榜样,更承载着典型的中华文化精神。谷文昌精神与谷文昌事迹是统一的,中华文化传统中爱国爱民、自强担当、清正求实等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在谷文昌事迹中得到具体深刻而又真实生动的体现,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新的光彩。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传统与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意识,谷文昌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宗旨使命与信仰追求,是一部党员干部接受红色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亦是一泓涵养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对新时代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养与造就更多谷文昌式的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文昌精神 中华文化传统 精神基因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也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春会 梁高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4-108,114,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传统,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继承、创新、发展,做到"温故知新";以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复兴 话语体系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颖帅 《保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对于其未来人生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这一宝贵财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提升工作是大家正在探讨的一个课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深刻认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对于其未来人生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这一宝贵财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提升工作是大家正在探讨的一个课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深刻认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即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系列课程在学生中进行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人文素质 策略
下载PDF
中华文化传统论纲(下)
20
作者 余福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23-29,共7页
中华文化传统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学术、文艺各方面均有好表现。中华文化传统被专制主义扭曲了。理学家把讲求血族生命功利的哲学扭曲为讲求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功利的哲学。近现当代学人未细察,对中华文化传统有所误释。误释的关... 中华文化传统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学术、文艺各方面均有好表现。中华文化传统被专制主义扭曲了。理学家把讲求血族生命功利的哲学扭曲为讲求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功利的哲学。近现当代学人未细察,对中华文化传统有所误释。误释的关键失着是奉西方哲学为极则,硬用西方话语检察中华的易学、儒学和道家学说。摆脱误释,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我们将获得一种独特的走现代化之路的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传统误释 中华文化传统弘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