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粹学报》与“古学复兴” |
王东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2
|
回望“轴心时代”——“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
洪峻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3
|
胡适的白话译诗与中国文艺复兴 |
廖七一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4
|
|
4
|
二十一世纪中国道路的抉择——走向拉美陷阱,还是走向中华复兴 |
刘明国
|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尚待澄清的问题 |
段怀清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3
|
|
6
|
胡适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初探 |
李运昌
刘冬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文学革命”:“文艺复兴”的前驱——以顾毓琇《中国的文艺复兴》(1948)为中心 |
于阿丽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8 |
1
|
|
8
|
“中国文艺复兴”再思考 |
李小玲
马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9
|
李长之“寓通于专”思想与当今高校通识教育改革 |
于阿丽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21 |
2
|
|
10
|
第三次出发——乐黛云教授80华诞访谈录 |
乐黛云
张辉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大转型时代美术性质和功能的诠释--刘海粟美育革命思想述论 |
封钰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信心、反省与再造文明:论胡适文化自信思想的多维建构 |
黎保荣
|
《晋阳学刊》
|
2021 |
0 |
|
13
|
再论中华文艺复兴 |
萧君和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4
|
“浪漫主义的文艺复兴”——解析李长之的民族文化理想 |
於璐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4 |
0 |
|
15
|
后哲学问题与汉语之思——由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所想到的 |
王鸿生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6
|
中国和平发展大战略探析 |
杨达
徐梅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7
|
抗战时期钱穆的文化复兴思想及评价 |
郑大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8
|
王国维与胡适:回归古典与文学革命 |
彭玉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9
|
从李长之的文化理想反思“中国的文艺复兴”规划之路 |
於璐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先秦子学到宋明国学的诠释理路——朱熹《太极图说解》的理学述略 |
郑忠平
宁英烈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