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世日本传统暖地稻作技术研究:兼与清代中国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磊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1,共10页
近世日本的传统暖地稻作技术(1)是为应对暖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而诞生的一种特色水稻栽培方法。其中,"稀播疏植"核心技术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暖地气候所带来的秧苗徒长、过繁茂化等问题;合理排灌、高肥栽培、综合防治等配套技... 近世日本的传统暖地稻作技术(1)是为应对暖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而诞生的一种特色水稻栽培方法。其中,"稀播疏植"核心技术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暖地气候所带来的秧苗徒长、过繁茂化等问题;合理排灌、高肥栽培、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稻田的水肥供给和虫害防治的效果;而暗渠排水、干鰯肥田、鲸鱼油防虫等措施则极具日本地方特色。从技术的实施效果来看,传统暖地稻作技术实现了水稻的稳定高产和瘦田增收,对于当代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与同时期清代中国的比较发现,日中两国在水稻用种、插秧规格、稻田灌溉等方面的做法较为相似,即两国都主张通过"稀播疏植,精细管理"的方式来发展稻作生产。基于比较结论和种种史实,我们推测日本这一技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受到清代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世日本 暖地稻作 稀播疏植 清代中国
原文传递
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晨燕 李睿卿 《测绘地理信息》 2015年第3期77-79,共3页
通过研究中国清朝的制图历史,分析清朝时期的地图作品,对中国清朝制图技术做了概括和探讨。
关键词 地图学 清朝 地图 清朝文化
原文传递
13至14世纪“宗派之图”碑与北方汉人宗族的复兴——以鲁中山地的军功家族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冀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金元之交,北方汉人宗族最先兴起于军功家族。他们利用"根脚"和"承荫",在墓碑上刻写"宗派之图",建立了同宗共祖的血缘组织。13至14世纪,"宗派之图"碑集中在鲁中山地出现,反映了北方汉人从祖先... 金元之交,北方汉人宗族最先兴起于军功家族。他们利用"根脚"和"承荫",在墓碑上刻写"宗派之图",建立了同宗共祖的血缘组织。13至14世纪,"宗派之图"碑集中在鲁中山地出现,反映了北方汉人从祖先崇拜向宗族意识的过渡。汉人宗族在蒙元统治下争取权利,利用碑刻记录宗支世系和分派,表现出与南方地区不一样的谱牒类型和特点。元代迄清,北方宗族组织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山东地区提供了可资证明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宗族 汉人世侯 军功家族 宗派之图 鲁中山地
下载PDF
清代满汉合璧语料中双“了”句的用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继红 李聪聪 陈前瑞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142-165,共24页
本文利用《清文启蒙》《清话问答四十条》《清文指要》(百章)及其相关汉译本等语言材料,探讨双“了”句式在清中前期旗人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在所统计的语料中,双“了”的宾语以光杆型为主,其完成体功能鲜见持续性用法,部分双“了”句具... 本文利用《清文启蒙》《清话问答四十条》《清文指要》(百章)及其相关汉译本等语言材料,探讨双“了”句式在清中前期旗人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在所统计的语料中,双“了”的宾语以光杆型为主,其完成体功能鲜见持续性用法,部分双“了”句具有报道新情况等用法,与现代北京话均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清文指要》的版本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双“了”句在数量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满汉合璧文献中,“双”了句对应于满语的一般过去式、肯定过去式等多种形式.双“了”句数量上趋于减少的主要表现是清代后期不倾向使用原有的词尾“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满语对汉语不同形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了”句 完成体 满汉合璧语料 清代汉语
原文传递
清代句末語氣助詞“是呢”“才是呢” 被引量:3
5
作者 祖生利 畢曉燕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本文着重討論了清代早期和中期滿漢對照材料裏出現的特殊句末語氣助詞'是呢'與清代中後期漢語白話文學作品裏三音節的句末情態成分'才是呢''才好呢'之間的繼承與演變關係,認爲'是呢'作爲清代滿式漢語... 本文着重討論了清代早期和中期滿漢對照材料裏出現的特殊句末語氣助詞'是呢'與清代中後期漢語白話文學作品裏三音節的句末情態成分'才是呢''才好呢'之間的繼承與演變關係,認爲'是呢'作爲清代滿式漢語裏一項典型的滿語干擾特徵,並未從後期的旗人漢語口語裏實際消失;反映在書面白話文學作品中,則是代之以'才是呢''才好呢'的形式了,後者實際是作爲滿語動詞祈使式反映的'是呢'和明清漢語自身的句末情態助詞'才是'(及'才好')的一種混合疊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旗人漢語 句末語氣助詞 是呢/才是/才是呢 語言接觸
原文传递
日本诗话对清代诗文的接受与批评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欢萍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在对清代诗文的接受与批评问题上,日本诗话作家以域外视角进行品评,虽然他们之间的角度不同,理解各异,但其中颇多精辟之见,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域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之见对日本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 在对清代诗文的接受与批评问题上,日本诗话作家以域外视角进行品评,虽然他们之间的角度不同,理解各异,但其中颇多精辟之见,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域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之见对日本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值得我们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话 清诗文 接受与批评
下载PDF
《译书汇编》(1900—1903)中的二字日语借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京伟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 2015年第2期48-60,共13页
《译书汇编》是清末时期由中国人在日本编辑发行的,专门翻译连载政法类日文书籍的定期刊物。由于这种专业性强的日书汉译是20世纪初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作为中日词汇交流史研究资料的价值应得到充分认识与深入发掘。笔者... 《译书汇编》是清末时期由中国人在日本编辑发行的,专门翻译连载政法类日文书籍的定期刊物。由于这种专业性强的日书汉译是20世纪初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作为中日词汇交流史研究资料的价值应得到充分认识与深入发掘。笔者从词汇史研究的角度出发,首次对《译书汇编》实施全面的词语调查,本文专门对其中的二字词做了梳理与分类,并围绕辨别日语借词的主题,结合实例对每一类词语加以具体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书汇编》 清末报刊 词语调查与分类 日语借词研究
原文传递
论仙话的蜕变与异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奉戬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3-56,65,共5页
仙话发展到清代,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梅新林曾经说,清代仙话是"过分‘杂化’以致‘异化’实际上是以牺牲仙话固有的独立品格与价值为代价的"。梅新林所谓的‘杂化’和‘异化’是指:"道释仙怪之合流","仙界业已... 仙话发展到清代,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梅新林曾经说,清代仙话是"过分‘杂化’以致‘异化’实际上是以牺牲仙话固有的独立品格与价值为代价的"。梅新林所谓的‘杂化’和‘异化’是指:"道释仙怪之合流","仙界业已成为一个大杂烩",但梅新林没有指出把儒家的根本理念掺进本来是讲凡人追求长生、通过修炼可以成仙中故事中才是最大的"异化"。笔者认为,这是对仙话作品灵魂的"异化",更确切的说,是对仙话的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仙话 神仙故事 儒家价值观 儒化
下载PDF
清代汉语的连动式
9
作者 陈丹丹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本文讨论了清代汉语连动式的句法分布、语义类型、论元共享、带“了、着、过”等体标记和状语的情况,以及清代汉语连动式的否定式,希望对清代汉语的连动式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描写和总结。
关键词 清代汉语 连动式 否定式
原文传递
清代漢語的差比句
10
作者 陳丹丹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本文把清代漢語差比句分爲Ⅰ型"比較主體+比較標記+比較基準+比較參項"和Ⅱ型"比較主體+比較參項+比較標記+比較基準"兩類,詳細描寫了這兩類差比句的比較主體、比較基準、比較參項、比較標記等,以及差比句的否定式... 本文把清代漢語差比句分爲Ⅰ型"比較主體+比較標記+比較基準+比較參項"和Ⅱ型"比較主體+比較參項+比較標記+比較基準"兩類,詳細描寫了這兩類差比句的比較主體、比較基準、比較參項、比較標記等,以及差比句的否定式,希望對清代漢語的差比句有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比句 清代漢語 否定式
原文传递
清代满汉合璧文献中句尾语气词"是呢"及相关问题研究
11
作者 张俊阁 《汉语史学报》 2022年第2期204-216,共13页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句尾语气词"是呢"主要是对译满语动词第二人称祈使后缀-qina的结果,表示对祈愿的确认和强调语气.由于明清时期汉语自身表确认和强调语气的句尾语气词"才是/才好"的大量使用,清中期以后随着旗...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句尾语气词"是呢"主要是对译满语动词第二人称祈使后缀-qina的结果,表示对祈愿的确认和强调语气.由于明清时期汉语自身表确认和强调语气的句尾语气词"才是/才好"的大量使用,清中期以后随着旗人对汉语的熟练掌握,满语干扰特征"是呢"逐渐退出了旗人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旗人汉语 句尾语气词 是呢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广东诗人与清诗东渐——从明治文献出发的考察
12
作者 李杰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6-32,共7页
广东籍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和参赞黄遵宪出使日本期间,与明治汉诗诗人,如龟谷省轩、宫岛诚一郎和胜海舟等,有着密切的诗文切磋交流,对此,大量的明治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明治诗坛崇尚和学习清诗,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之后,日本对清... 广东籍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和参赞黄遵宪出使日本期间,与明治汉诗诗人,如龟谷省轩、宫岛诚一郎和胜海舟等,有着密切的诗文切磋交流,对此,大量的明治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明治诗坛崇尚和学习清诗,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之后,日本对清诗的认识和接触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以黄遵宪、何如璋等为代表的清代政治家、诗人的赴日之行,以及两国诗坛的交流,就成了清诗东渐和明治新风西来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黄遵宪 何如璋 明治汉诗 交流
下载PDF
摩尔诗歌与中国美学思想之渊源 被引量:8
13
作者 钱兆明 卢巧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7,共8页
玛丽安·摩尔是美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毕生爱好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中国情结。本文用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她在探索现代诗的过程中吸收了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中国美学思想。中国鸟虫走兽画让摩尔走出了欧美蔑视动... 玛丽安·摩尔是美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毕生爱好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中国情结。本文用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她在探索现代诗的过程中吸收了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中国美学思想。中国鸟虫走兽画让摩尔走出了欧美蔑视动物题材的阴影,"同伦勃朗画人物肖像一样一丝不苟"地去写她心爱的动物。她的"九油桃"不仅用了中国题材,而且模仿了中国的创造力,不愧为美国现代派"中为洋用,推陈出新"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 现代派诗歌 中国画 清瓷 麒麟
原文传递
《御制五体清文鉴·汉藏文鉴专辑》中的藏语汉借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宝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御制五体清文鉴·汉藏文鉴专辑》中所收藏文词目中有不少借自汉语的词,或含有汉语音译的成分。这些藏语汉借词或借用成分,有些在中古已出现,有些则是元明以后进入藏语的。部分藏文词语中既含满语成分,又有汉语或藏语的成分,从而... 《御制五体清文鉴·汉藏文鉴专辑》中所收藏文词目中有不少借自汉语的词,或含有汉语音译的成分。这些藏语汉借词或借用成分,有些在中古已出现,有些则是元明以后进入藏语的。部分藏文词语中既含满语成分,又有汉语或藏语的成分,从而形成满藏或满藏汉"合璧词"。《汉藏文鉴专辑》中的藏语汉借词或汉语成分的数量并不算多,从词性来看,借用的词语或构词成分以名词性成分居多,动词借用甚少。藏语汉语词有些是汉文化中独有的词语,所指事物是藏文化所缺少的。藏语在吸收汉语借词时,会改造汉语的语音以适应藏语的语音系统。搜罗整理这些资料,分析这一时期藏语书面语吸收汉语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清代藏语书面语的研究,也有助于今人了解这一时期藏汉语交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制五体清文鉴·汉藏文鉴专辑》 藏语汉借词 成分借用 “合璧词”
下载PDF
清代藏学汉文文献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宝红 《贺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清代藏学汉文文献是清代汉藏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用汉文记载的涉藏文献,它对于辞书编纂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补充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例证、增补例证。大型辞书的修订应该加强对藏学文献的利用。
关键词 清代藏学汉文文献 语文辞书 阙失
下载PDF
国界与国籍——“美术”作品与社会的对话
16
作者 塚本麿充 宋刚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4期21-30,共10页
近代以来,伴随着国民国家的诞生,在美术界发生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作品都被赋予了国籍,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分类。这一思维模式可以称之为产地主义,其前提是文物必须要具有国家范畴或民族等属性。然而,在现实中,如果我们置身于丰富的"... 近代以来,伴随着国民国家的诞生,在美术界发生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作品都被赋予了国籍,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分类。这一思维模式可以称之为产地主义,其前提是文物必须要具有国家范畴或民族等属性。然而,在现实中,如果我们置身于丰富的"物"的世界之中时便会发觉,仅仅有很少一部分作品可以如此简单明了地分类。穿梭于东亚世界的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同理,在这一世界中被创造出来的"物"也具有多种价值观。本文以边缘地区诞生的作品为例,返回到艺术被"国家"这一巨大的语境吸收融合之前的时代,对在地理边界中茁壮成长的区域文化进行考察,思考未来东亚美术史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东亚史 唐物 收藏史 来舶清人
下载PDF
《聊斋志异》及其清代文言小说研究判评
17
作者 张校铭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58-159,共2页
我国古代的文言小说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叙事方式,清代文言小说主要是通过"史传之余"或者"子书者流"的影响受到关注,《聊斋志异》采用独特的叙事形式站在男女之爱的角度给读者描述跨时空、跨历史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功... 我国古代的文言小说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叙事方式,清代文言小说主要是通过"史传之余"或者"子书者流"的影响受到关注,《聊斋志异》采用独特的叙事形式站在男女之爱的角度给读者描述跨时空、跨历史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功的借助女子、狐媚等形象来塑造历史和异域的代言人;围绕亡灵回忆往事和人物的私人恩怨为故事的主要线索进行故事的展开,这种方式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较为生动、逼真的情景,帮助读者去理解小说所要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叙事结构
下载PDF
简论清文言小说中女侠形象的悲剧性
18
作者 罗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78-179,共2页
在清代文言小说中,以悲剧结局的女侠篇目虽然不多,但她们是对唐女侠功成身退结局的重大突破。这也表明一种倾向:清文人开始注重悲剧的审美价值。女侠也不总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她们也有失败,她们也有遗憾,女侠由"神"的本质... 在清代文言小说中,以悲剧结局的女侠篇目虽然不多,但她们是对唐女侠功成身退结局的重大突破。这也表明一种倾向:清文人开始注重悲剧的审美价值。女侠也不总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她们也有失败,她们也有遗憾,女侠由"神"的本质回归"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女侠 悲剧 表现 价值
下载PDF
从《阅微草堂笔记》看纪昀其人
19
作者 周潇 薛雪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6-63,共8页
清乾隆时期著名的学术领袖纪昀具有极高的学识和修养,其巨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文言笔记小说集,乃晚年发抒情志、劝善惩恶、针砭世风的消闲之作,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颇富研究价值。其中凝聚了纪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多方... 清乾隆时期著名的学术领袖纪昀具有极高的学识和修养,其巨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文言笔记小说集,乃晚年发抒情志、劝善惩恶、针砭世风的消闲之作,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颇富研究价值。其中凝聚了纪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多方面的思想,如经学观、鬼神观、女性观和小说观等,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清代文言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
下载PDF
简评《剑桥中国晚清史》
20
作者 赵清明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85-87,共3页
《剑桥中国晚清史》是由美国费正清教授及一些西方著名汉学家共同编著的历史著作。该书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中国晚清社会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为中外学者提供了许多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同时也值... 《剑桥中国晚清史》是由美国费正清教授及一些西方著名汉学家共同编著的历史著作。该书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中国晚清社会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为中外学者提供了许多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同时也值得我国史学研究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中国晚清史》 新视角 简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