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剑晖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先生多年前提出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抒情精神是中国的一个文学传统。此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的梳理考察,对陈世骧的观点作出了回应。在追溯中国散文抒情传统流变的基础上,... 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先生多年前提出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抒情精神是中国的一个文学传统。此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的梳理考察,对陈世骧的观点作出了回应。在追溯中国散文抒情传统流变的基础上,文章归纳出'离—归'情感模式、'乐—忧'情感模式、'喜—悲'情感模式三种抒情形态。从抒情立场和内容上说,西方抒情文学倾向于个性解放,向往理想世界,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中国的抒情散文更看重个人的感情表达与社会性的统一。就抒情的方式和手法而言,西方抒情文学更多的是采用直抒胸臆、以景喻情的写法;中国的抒情散文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但更多的是采用曲折含蓄、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中国散文不但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骨、气度与神韵,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基因和情感密码。它是中国一笔巨大的文学遗产,也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抒情性 文学传统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刘士聪汉语散文自我改译评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全功 陈肖楠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翻译家刘士聪非常强调译文的修改,其散文翻译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本文基于刘士聪翻译的16篇汉语散文的前后两个版本,探讨其中的自我改译现象。研究发现,他的修改对象主要包括表达失误、具体措辞、句子建构、句子衔接、动词时态、人称... 翻译家刘士聪非常强调译文的修改,其散文翻译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本文基于刘士聪翻译的16篇汉语散文的前后两个版本,探讨其中的自我改译现象。研究发现,他的修改对象主要包括表达失误、具体措辞、句子建构、句子衔接、动词时态、人称代词等,致力于译出优质的句子,传达原文的韵味,尤其注重对句子节奏感的提升。刘士聪的自我改译蕴含着一种如琢如磨、不厌其改、收放自如、精益求精的翻译精神,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士聪 汉语散文 自我改译 翻译精神
原文传递
印度尼西亚华文散文中的“家园理想”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列耀 闫美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70-74,80,共6页
印度尼西亚华文散文,经历了由吟咏漂泊的游子之歌到面向印尼当下生活的转变,但作者的内心深处仍渴望保留自己的文化之根。散文中“故乡”由昔日单一的指向演变为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双向所指:既指华人的现实家园,即蕴涵着作家生命与社... 印度尼西亚华文散文,经历了由吟咏漂泊的游子之歌到面向印尼当下生活的转变,但作者的内心深处仍渴望保留自己的文化之根。散文中“故乡”由昔日单一的指向演变为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双向所指:既指华人的现实家园,即蕴涵着作家生命与社会认同的“实体性故乡”;也指华人的文化家园,即华族族群精神所系的“精神性故乡”。在两个家园背后,表现了华人在现实和文化上的双重流浪中试图摆脱困境、寻求新生的美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华文散文 家园理想 故乡
下载PDF
从翻译美学角度解读中国散文英译之美 被引量:1
4
作者 彭雅洁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原文本、译者、目标文本和读者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运用了接受美学原则和和谐理论,探索了其在文学翻译当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散文108篇》中的散文名篇,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和谐原则指导翻译并且考虑到读者的审美需求,才能实现"美"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中国散文 英译之美 和谐原则 散文翻译
下载PDF
殷商甲骨卜辞的散文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桐生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9-15,46,共8页
殷商甲骨卜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散文文献,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国文学发展史宏观上看,甲骨卜辞堪称中国记叙散文之祖,已经具备记叙散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基本要素,甲骨卜辞记叙事件首... 殷商甲骨卜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散文文献,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国文学发展史宏观上看,甲骨卜辞堪称中国记叙散文之祖,已经具备记叙散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基本要素,甲骨卜辞记叙事件首尾的写法,对此后记事散文产生深远影响;二是受书写工具影响,甲骨卜辞用字特别精炼,讲究措辞精确。验辞之中有少量描写文字,其中不乏精彩之笔;三是甲骨卜辞开始运用一些简单的比喻修辞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中国散文 艺术成就
下载PDF
明清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车琳 《国际汉学》 CSSCI 2018年第3期40-50,205,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散文较晚进入法国汉学研究视野。相较于前代的文学散文,明代散文的译介在20世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马古礼、班文干到艾梅里等当代汉学家,在法国出现了更多名家名篇译文、文集译本和专门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法国汉学 中国古代文学 散文 明清 马古礼
原文传递
论从史出的开拓——评《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
7
作者 肖剑南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黄科安《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站在学术前沿,从"译介"这一崭新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范式和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开创性学术贡献。
关键词 外国散文译介 中国散文 现代转型 价值意义
下载PDF
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8
作者 陈剑晖 杨汤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中国古代散文家从魏晋南北朝起便有着比较自觉的文体意识。这种文体自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散骈并用;二是诗文互渗。中国散文文体裂变的先兆发端于晚清域外游记,但过去的文学史家只关注重大的事件、外在的口号之于散文文体变革的意... 中国古代散文家从魏晋南北朝起便有着比较自觉的文体意识。这种文体自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散骈并用;二是诗文互渗。中国散文文体裂变的先兆发端于晚清域外游记,但过去的文学史家只关注重大的事件、外在的口号之于散文文体变革的意义,却忽视了可能引起文体裂变的那些处于萌芽状态、混沌一片,因而是更曲折潜在的隐性因素。文章还考察了梁启超的"新文体",指出"新文体"散文仍属于旧文学的范畴。一方面,梁启超将我国"杂文学"传统的优势和缺点发挥到极致;另方面,他启迪了中国散文的新变,促成了现代散文格局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文体 近现代 嬗变
下载PDF
王纲解纽——论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权力话语——读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的思考
9
作者 刘朝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3,共5页
通过对郭预衡先生治散文史的一个重要命题“王纲解纽”多方面的考查和展开,阐述了王纲的常态和异态与文人作家的生存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文人——帝王双向依附的关系,以及帝王作为散文接受主体及其影响散文流变的情形,说明了中国古代... 通过对郭预衡先生治散文史的一个重要命题“王纲解纽”多方面的考查和展开,阐述了王纲的常态和异态与文人作家的生存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文人——帝王双向依附的关系,以及帝王作为散文接受主体及其影响散文流变的情形,说明了中国古代散文作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性质,肯定了郭著从本土话语入思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散文 '王纲解纽' 权力话语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散文接受主体 性质 帝王 文人 主体性
下载PDF
从跨文化角度看汉语散文的翻译
10
作者 和雪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剖析了汉语散文翻译过程中容易涉及的若干文化问题,指出在散文翻译中要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必须熟知译出和译入语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汉语散文 翻译 文化
下载PDF
作为艺术文学的散文创造——文畅散文的文化内涵分析
11
作者 王向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畅是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创作以关注时代、贴近生活、涵容文化见长。鲜明的审美特点、浓厚的文学性、深刻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他散文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散文 艺术文学 文学性 文化内涵 文化赋值
下载PDF
浅述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在法国的译介
12
作者 车琳 《国际汉学》 CSSCI 2015年第2期97-104,205-206,共10页
早期的法国汉学家多把先秦诸子散文和唐诗作为翻译和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两汉魏晋经唐宋以至明清时期的文学散文方才引起关注,出现了一些介绍性著述和名家名篇的翻译,填补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传播和研究的空白。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基... 早期的法国汉学家多把先秦诸子散文和唐诗作为翻译和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两汉魏晋经唐宋以至明清时期的文学散文方才引起关注,出现了一些介绍性著述和名家名篇的翻译,填补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传播和研究的空白。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相当薄弱,只有少数汉学家有所涉猎,他们对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体文,也多是在论及某位作家时偶尔涉及,缺乏系统的学术研究。本文以俄罗斯裔法国汉学家马古烈编撰的《中国文学史》(散文卷,1949)为主要文献,亦参考桀溺、班文干等当代汉学家的相关论述和译介成果,力图比较全面地考察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在法国传播和研究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 马古烈 法国汉学
原文传递
论中国散文抒情性的历史演变
13
作者 王晓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中国散文的抒情性,从“古文”的“诗言志”、“文以载道”,到五四时的重“个性”、“自我”,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诗意”模式,再到80年代以来的“五四”散文精神的复归和创作的多元化,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 散文 抒情性 文学
下载PDF
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吴承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84,共13页
《古文关键》是现存最早的古文评点选本,是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评点与评点理论反映出南宋文学批评的新风气,从《古文关键》可以看出评点形态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色。《古文关键》的编选与评点在唐宋八大家的形成以及唐宋古... 《古文关键》是现存最早的古文评点选本,是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评点与评点理论反映出南宋文学批评的新风气,从《古文关键》可以看出评点形态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色。《古文关键》的编选与评点在唐宋八大家的形成以及唐宋古文经典化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古文关键》 编选 评点方式 《丛书集成初编》 《四库全书》 训诂注释
原文传递
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水照 慈波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1,共11页
宋代是中国文章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的内涵与名称渐趋稳定,文章创作成果丰硕,论"文"之作在目录学上也开始获得独立地位。宋代崇儒右文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深入开展以及文章评点的日益风行都有力促进了文话这一... 宋代是中国文章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的内涵与名称渐趋稳定,文章创作成果丰硕,论"文"之作在目录学上也开始获得独立地位。宋代崇儒右文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深入开展以及文章评点的日益风行都有力促进了文话这一重要文章批评体裁的兴起,而时文的发展尤为个中重要契机。宋代文话奠定了这一著作体裁的体制基础,在诸多理论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的肇兴标志着中国文章学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章学 文话 成立
下载PDF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程嫩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以古文为时文”教育 科举 传道讲学
下载PDF
从古代文学作品看传统体育的历史与精神——《体育古文》前言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逵夫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体育活动的作品很多,诗、词、曲、赋、散文、小说各种体裁的都有,时间从先秦至近代,关于体育活动的类型涉及各种球类及击壤、投壶及赛马、射箭、击剑、角抵、相扑、武术、游泳、赛跑、跳远、拔河、滑雪、钓鱼、围棋... 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体育活动的作品很多,诗、词、曲、赋、散文、小说各种体裁的都有,时间从先秦至近代,关于体育活动的类型涉及各种球类及击壤、投壶及赛马、射箭、击剑、角抵、相扑、武术、游泳、赛跑、跳远、拔河、滑雪、钓鱼、围棋及妇女儿童的踢毽子、放风筝等。它们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各个时期一些体育活动进行的场面,参加活动者及观看者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而且也反映出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精神。从事体育专业工作的人们和体育爱好者可以从中看到一部生动具象的中国古代体育史,同时对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传统体育 古文 体育古文
下载PDF
基于关联数据的古文知识组织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常颖聪 路程 翟军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2期55-59,共5页
传统古籍组织方式造成的古籍数据孤岛、面向古文内容的检索、网络获取、知识共享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图书馆作为古籍保存机构有义务探索更加有效、科学、便捷的古文知识组织模式。关联数据技术能够为古文知识提供一种可再生、可扩展的... 传统古籍组织方式造成的古籍数据孤岛、面向古文内容的检索、网络获取、知识共享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图书馆作为古籍保存机构有义务探索更加有效、科学、便捷的古文知识组织模式。关联数据技术能够为古文知识提供一种可再生、可扩展的语义组织模式,将最小粒度的古籍知识价值最大化。文章通过文献及网络调研对古文知识组织及关联数据应用于知识组织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古文知识组织模式,并对实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古文知识模式需要解决的构建专有元数据、本体化语义描述、知识产权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知识 关联数据 知识组织
下载PDF
张培基先生散文翻译中保存“质朴”风格的技巧——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有感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元玲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张培基 翻译技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风格再现——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亚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中国现代散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家与作品。翻译这些作品,风格的再现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也证实了散文风格的可译性。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散文 风格再现 可译性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