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融合视角看北京奥运会中中西文化之融合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波 刘西洋 王舒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2000多年以来,作为古希腊人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奥林匹克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竞技的范畴,她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化遗产。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奥林匹克运动... 2000多年以来,作为古希腊人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奥林匹克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竞技的范畴,她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化遗产。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奥林匹克运动遇到了众多困惑和忧虑的问题,危及了奥林匹克的理想甚至玷污了奥林匹克的精神。2008北京奥运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给予我们启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推动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 “和”文化
下载PDF
中国武术“和”文化诠释理路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文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1,共6页
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武术“和”文化,提出在其思想指导下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蕴含“生命平衡”“天人合一”“点到为止”和“武德至上”等思想,契合中华“和”文化精神实质,即“阴阳致和”思... 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武术“和”文化,提出在其思想指导下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蕴含“生命平衡”“天人合一”“点到为止”和“武德至上”等思想,契合中华“和”文化精神实质,即“阴阳致和”思想基础、“天时地利人和”思想根本、“以和为贵”思想伦理、“民和年丰”思想规律。在“和”文化思想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武术的传承发展要注重深度保护与内涵挖掘、坚持守正为基与创新为要、坚守生命哲学与融合发展、共建共享资源与合作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中国武术 “和”文化 核心价值
下载PDF
论中华“和”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福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中华"和"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 中华"和"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扬了中华"和"文化,推动中华"和"文化走向世界,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中华"和"文化中汲取养分,用"和"文化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用"和"文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用"和"文化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用"和"文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和”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
下载PDF
华夏文明视阈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价值新探
4
作者 王运良 《都市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84-98,共15页
"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明令列入官方保护的重要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截至目前,国内各界对其价值的认知依然大都是从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着手,这对于已自成体系的&q... "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明令列入官方保护的重要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并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截至目前,国内各界对其价值的认知依然大都是从历史、艺术、科学三方面着手,这对于已自成体系的"文物保护单位"而言其实是不全面的,因为对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已日渐成为一项全社会的公共性事务,对其价值的推广如若再囿于专业范围内的微观与本体解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世界范围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趋势,特别在中国传统化受到高度关注的今天,"文物保护单位"不仅绘制了一幅立体的中华文明地图、生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和"文化内核,而且直观印证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更编就了一部恢弘的中国文物保护史,这些均可引发从宏观角度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价值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文明地图 和文化 多元一体 文物保护史
原文传递
中华“和”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
5
作者 方珠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中华"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中华"和"文化的积极思想引导高校学生,使之健康、积极、向上成长,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 中华"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中华"和"文化的积极思想引导高校学生,使之健康、积极、向上成长,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就此分别从中华"和"文化对大学生在学业、情感、信仰等诸多压力的影响谈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和”文化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影响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文化的智慧延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姝桥 孔朝霞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9,共11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并涵养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营养和智慧。其内含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的“和”文化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两个大局”的历史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并涵养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营养和智慧。其内含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的“和”文化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两个大局”的历史境遇和现实挑战下,将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时代发展大势相结合,创造合作共赢的国际观,营建公道正义的安全观,推动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发展观,维护多样性的世界文明观,建立绿色文明的生态观,实现中国传统“和”文化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世界舞台彰显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传统“和”文化 创新 智慧延展
下载PDF
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中的“和”文化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仲文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151,共8页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中华文化是建立在"和"之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体系。"和"文化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认为事物是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的发生与发展受到文化、科技、...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理念,中华文化是建立在"和"之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体系。"和"文化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认为事物是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的发生与发展受到文化、科技、审美及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也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科技的发展、审美及艺术的起源与教育普及等起到了推进作用。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中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和"文化内涵,值得人们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饮食烹饪器具 “和”文化 审美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和”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意义
8
作者 沈根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4-27,97,共5页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底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汲取精神营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基于此,研究探析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底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汲取精神营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基于此,研究探析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仁者爱人"、"家国天下"、"协和万邦"的精神特质,期望能从立德树人、执政为民、民族复兴、世界历史的层面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和”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4
9
作者 蔺淑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生性资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辩证世界观、"以和为责"的价值取向、"中和"的方法论原则以及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的内心和谐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生性资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辩证世界观、"以和为责"的价值取向、"中和"的方法论原则以及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人的内心和谐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传统和合文化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和谐哲学;其次,要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以和谐哲学作为方法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生、人与社会的和立、人与人的和处;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内心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合文化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勇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和合文化 中国外交思想 多边外交
下载PDF
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契合性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明慧 高金龙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78,81,共3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发展成就的浓缩表述,和合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思想基石。针对两者的理论内涵开展研究,探析和合文化的利益观、政治观、交往观、自然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人文关怀、价值追求、社会...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发展成就的浓缩表述,和合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思想基石。针对两者的理论内涵开展研究,探析和合文化的利益观、政治观、交往观、自然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人文关怀、价值追求、社会观念、世界情怀和生态理想的高度契合性,汲取和合文化营养,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 和合文化 契合性
下载PDF
中华和合文化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及优化策略——滇西小哥用户评论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凓 连健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6,共14页
聚焦中华和合文化国际传播的用户内容感知与情感体验,为建立与海外用户可沟通的“和合”话语体系提供优化策略。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利用Nvivo12Plus对YouTube滇西小哥短视频的2500条评论,6万余字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4个核心范畴,10个... 聚焦中华和合文化国际传播的用户内容感知与情感体验,为建立与海外用户可沟通的“和合”话语体系提供优化策略。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利用Nvivo12Plus对YouTube滇西小哥短视频的2500条评论,6万余字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4个核心范畴,10个父系节点和25个子系节点。从传播效果评价的信息传递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知识理解层次,提炼文化内容感知、文化情感态度、行为影响趋向、跨文化沟通障碍为核心范畴分析中华和合文化短视频国际传播效果。通过分析发现:在用户文化内容感知上,海外用户通过和合文化的物质符号、行为规则、精神价值感知了解和合文化;在文化情感态度上,对短视频传达的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呈现出正向感情色彩和情感信息;在行为影响趋向上表现出持续关注行为、文化体验向往以及文化交往行为;在跨文化沟通障碍上,也面临着语言障碍和文化误解的文化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和合文化 短视频 国际传播 文本分析法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合文化”建构--以汉族民间衣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为例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犁 崔荣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核。汉族民间衣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在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装饰风格及审美理念等的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与创新。其中既体现了多元共生格局下...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核。汉族民间衣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在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装饰风格及审美理念等的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与创新。其中既体现了多元共生格局下汉族民间上衣、下裳及其形制、装饰等艺术形式“和而不同”的历史变迁,亦表征出“美用合一”需求下汉族民间衣裳对少数民族及其他族群文化的借鉴融合。在多元一体的构建过程中,汉族民间衣裳通过融合与变迁实践下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中华文明美用共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艺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民间衣裳 和合文化
下载PDF
天台山和合文化论纲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善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92,共8页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基于天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和合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界关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它和...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基于天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和合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界关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它和中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这些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梳理。本文从天台山的文化特质出发,从文化地理、历史演进和思想脉络角度的考察出发,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台州地域内因"和合"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以儒、释、道三教圆融为核心,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突出代表,是天台山文化的精髓与本质特征,与台州民间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活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山和合文化 基本内涵 本质特征 中华和合文化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子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3期178-181,共4页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探索中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的总结,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就目前来说,由于中医文化与巫术、道教的思想渊源,中医学以其神秘主义色彩被俄国人熟知。与此同时,中国“和文化”讲求中庸...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探索中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的总结,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就目前来说,由于中医文化与巫术、道教的思想渊源,中医学以其神秘主义色彩被俄国人熟知。与此同时,中国“和文化”讲求中庸之道,这恰好可与“战斗民族”浮躁的民族性格相调和,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医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的可行性。该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医文化在俄传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化分析,结合国际化视角,将中医文化与“一带一路”相结合,为中医文化在俄传播提出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医文化 和文化 传播策略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思想内涵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国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8期1-8,18,共9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日益变得共生共存共荣,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一国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向全世界提出了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和...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日益变得共生共存共荣,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一国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向全世界提出了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现代弘扬、是中国同周边国家友谊交好的历史传统、是中国一以贯之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是应对全球问题加强全球治理的现实需要。实际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生活在地球的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在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人种等基础上结成的利益相通、命运与共的有机共同体,具体包括打造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大共同体。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着力于四个方面的努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厚植共同利益;倡导和弘扬共同价值;培育和传播共生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文化 全球治理 共同利益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和合文化融入中药学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究
17
作者 陈建真 谢军 +3 位作者 黄真 李范珠 何昱 陈忠 《中医教育》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且与中医药文化多维契合。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背景下,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药学专业为例,深入挖掘和合文化中“和善仁爱”道德观、“知行合...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且与中医药文化多维契合。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背景下,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药学专业为例,深入挖掘和合文化中“和善仁爱”道德观、“知行合一”实践观、“天人合一”生态观等内涵,凝练出“人文情怀+社会担当+自然精神”的专业文化及育人价值,构建以课程、实践、活动、环境为主要载体的多元育人途径,把文化育人内化到中药学教育教学中,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及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和合文化 文化育人
原文传递
中国武术“和”的文化内涵研究综述
18
作者 马文杰 《中华武术》 2020年第8期10066-10068,1011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统筹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和文化"思想进行根源性探索,在古典文献的"和"思想、国家战略中"和"价值、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动态以及中国武术"和"思想研究走向等方...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统筹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和文化"思想进行根源性探索,在古典文献的"和"思想、国家战略中"和"价值、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动态以及中国武术"和"思想研究走向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旨在为武术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和文化”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