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infections with Babesia microti and Plasmodium parasites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被引量:21
1
作者 Xia Zhou Sheng-Guo Li +6 位作者 Shen-Bo Chen Jia-Zhi Wang Bin Xu He-Jun Zhou Hong-Xiang Zhu Ge Jun-Hu Chen Wei Hu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3年第1期188-194,共7页
Background:Babesiosis is an emerging health risk in several parts of the world.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Babesia in malaria-endemic countries.The area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in Yunnan is ... Background:Babesiosis is an emerging health risk in several parts of the world.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Babesia in malaria-endemic countries.The area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in Yunnan is a main endemic area of malaria in P.R.China,however,human infection with Babesia microti(B.microti)is not recognized in this region,and its profile of co-infection is not yet clear.Methods:To understand its profile of co-infections with B.microti,our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in the malaria-endemic area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in Yunnan between April 2012 and June 2013.Four parasite species,including B.microti,Plasmodium falciparum(P.falciparum),P.vivax,and P.malariae,were identified among 449 suspected febrile persons detected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assay based on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RNA)genes of B.microti and Plasmodium spp.Results:Of all the collected samples from febrile patients,mono-infection with B.microti,P.vivax,P.falciparum,and P.malariae accounted for 1.8%(8/449),9.8%(44/449),2.9%(13/449),and 0.2%(1/449),respectively.The rate of mixed infections of B.microti with P.falciparum or P.vivax are both 0.2%(1/449),and mixed infections of P.falciparum and P.vivax accounted for 1.1%(5/449).Conclusions:This report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babesiosis caused by B.microti is emerging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in the Yunnan province,P.R.China,but it was ignored because of low parasitemia or mixed infection with Plasmodium spp.Mo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iagnosis methods are needed to find the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emergency for babesiosis and malaria co-prevalenc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BESIA PLASMODIUM CO-INFECTION china-myanmar border
原文传递
中缅边境(西段)传疟媒介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0
2
作者 施文琦 周晓俊 +5 位作者 张仪 周晓农 胡铃 王学忠 王剑 李艳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西段)传疟媒介的分布与构成。方法 2008年8~9月,在中缅边境的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及其相邻的缅甸昔懂县6个自然村,用诱蚊灯在人房和牛棚共进行20次通宵诱捕。将捕获的蚊虫以传统方法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用复合PCR法鉴别...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西段)传疟媒介的分布与构成。方法 2008年8~9月,在中缅边境的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及其相邻的缅甸昔懂县6个自然村,用诱蚊灯在人房和牛棚共进行20次通宵诱捕。将捕获的蚊虫以传统方法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用复合PCR法鉴别微小按蚊、乌头按蚊和杰普按蚊。同时,抽提部分蚊虫标本总基因组DNA,以巢式PCR方法检测蚊体内的疟原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各类蚊虫4 571只,隶属9属50种,其中按蚊属是优势蚊种,占总量的54.32%(2 483/4 571)。人房和牛棚的按蚊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人房以腹簇按蚊、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为主,而牛棚以腹簇按蚊(223只)、环纹按蚊(184只)、迷走按蚊(131只)和杰普按蚊(129只)为主。对比有牛村和无牛村中人房的蚊种构成发现,有牛村的人房以微小按蚊(260只)和腹簇按蚊(49只)为主,而无牛村人房则以腹簇按蚊(481只)和中华按蚊(124只)为主。巢式PCR检测1 075只按蚊,其中9只检出疟原虫阳性,分别为微小按蚊(7/408)、乌头按蚊(1/125)和伪威氏按蚊(1/101)。经测序鉴定均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目的条带长204 bp。结论中缅边境(西段)蚊虫密度高、种类多,在传疟作用中以微小按蚊最为重要,乌头按蚊和伪威氏按蚊亦为当地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疟媒介 复合PCR 巢式PCR 子孢子 中缅边境
下载PDF
云南省临沧中缅边境地区疟疾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华宪 张再兴 +2 位作者 杜尊伟 陈国伟 陈章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5-57,60,共4页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 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 392人,死亡...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 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 392人,死亡125人;镇康县出境调查组及援缅医疗队在果敢县血检现症及恢复期病人9例中,恶性疟原虫阳性5例;在3个病区血检发热病人及部分村民151人,阳性率41.7%,其中恶性疟占71.43%(45/63),证实境外突发疫情系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境内镇康、沦源、耿马3县2003年11月疟疾疫情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6.67%、156.67%和38.89%,并在14个村出现疟疾点状爆发。 结论 缅甸发生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已经波及云南境内;边境地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切实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疟疾防治进行规范管理是云南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 爆发流行 突发疫情 血栓 回顾调查 流行病学方法 临沧 境外 边境地区
下载PDF
脆弱、流动与风险:中缅边境新冠肺炎疫情跨境传播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保跃平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80,共15页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风险事件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地理特征、行政体系、民族冲突、国家财力、医疗卫生条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缅甸疫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较大,无形中加大了云南边境疫情输入的风险。鉴于...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风险事件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地理特征、行政体系、民族冲突、国家财力、医疗卫生条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缅甸疫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较大,无形中加大了云南边境疫情输入的风险。鉴于缅甸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以及中缅边境地区的特殊性,我国各级政府应严格落实中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部署,科学研判缅甸疫情形势;前移疫情防控战线,主动支援缅甸疫情防控;在已开展的边境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力量、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扎牢边境人口流动口岸和通道,制定预案以防止因疫情影响导致大量边民涌向边境口岸及沿线地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新冠肺炎疫情 跨境传播
下载PDF
领域陷阱与中国在缅甸北部的跨国禁毒实践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晓波 蔡晓梅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52-1561,共10页
非法毒品不仅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也促使地理学者深入研究并揭示毒品贸易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缅甸北部"金三角"核心区域毒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基于中国政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基... 非法毒品不仅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也促使地理学者深入研究并揭示毒品贸易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缅甸北部"金三角"核心区域毒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基于中国政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无法对盘踞在"金三角"的毒贩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根除。面对跨国毒贩,中国政府陷入了John Agnew提出的"领域陷阱"。如何在尊重缅甸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跨国禁毒,以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和云南的社会稳定?本文借助政策报告和深度访谈资料,揭示毒品贸易的非传统安全属性,并且分析中国在缅甸北部的禁毒实践——采取武装威慑与替代种植。前者针对毒贩和跨国毒品集团,后者主要面向缅北依赖罂粟种植的农民。两种实践策略针对不同群体,相辅相成,标本兼治,不仅在缅甸领土主权和中缅边境安全之间找到了平衡,也为中国政府克服"领域陷阱",建构了有效的跨国管制机制。本文丰富了地理学者对于领土主权、地缘政治以及边境安全的探讨,可为中国西南边境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陷阱 地缘政治 边境安全 跨国禁毒 中缅边境
原文传递
中缅边境疟疾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奔福 蔺应学 +5 位作者 郭祥瑞 陈立飞 周代莉 余国翠 邹俊 孙晓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1-263,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云南省盈江县和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市疟疾疫情资料,并对双边居民开展带虫率调查。2012-2013年盈江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79例,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9/万。其中,输入性病例占77.7%(139/179),本地感染病例占22.3%(40/1...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云南省盈江县和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市疟疾疫情资料,并对双边居民开展带虫率调查。2012-2013年盈江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79例,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9/万。其中,输入性病例占77.7%(139/179),本地感染病例占22.3%(40/179);间日疟占79.3%(142/179),恶性疟占20.1%(36/179),未分型病例占0.6%(1/179)。缅甸拉咱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 0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2.5/万。其中间日疟占73.4%(1 519/2 069),恶性疟占20.1%(415/2 069),未分型病例占6.5%(135/2 069)。血片镜检结果显示,盈江县居民未发现带虫者,拉咱市居民带虫率为1.5%(9/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中缅边境 带虫率
下载PDF
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封顺 郑先武 《国际安全研究》 2016年第5期122-145,共24页
近年来,随着缅甸政府与民族地方武装频发军事冲突,中缅边境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缅两国因经贸往来、基础设施等合作,已在边境地区形成了一种"安全相互依赖"的格局。对中缅边境而言,"安全"不再是一个单维... 近年来,随着缅甸政府与民族地方武装频发军事冲突,中缅边境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缅两国因经贸往来、基础设施等合作,已在边境地区形成了一种"安全相互依赖"的格局。对中缅边境而言,"安全"不再是一个单维度概念。厘清其"不安全"的扩散机制,需从"安全复合体"角度审视中缅边境。在中缅边境这一"跨境安全复合体"中,军事、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各安全领域通过各自的发展互动形成了消极的安全外部性,并透过中缅边境向两国扩散了跨境的安全影响。目前,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虽已开始执政并加速民族和解进程,但尚有民族地方武装尚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当军事、政治冲突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应对中缅边境在经济、社会及环境方面的安全影响就显得极为重要。中缅边境现存的边境联络官办公室机制,不仅在治理领域整合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元议题,更取得了不俗的治理效果。随着未来边境安全问题的复杂化,中缅边境亟须治理领域更广、制度框架多边、治理主体多元的治理机制来应对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跨境安全 安全复合体 治理机制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毒品犯罪形势评估与对策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天都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中缅边境历来都是中国打击毒品犯罪的最前沿。笔者通过对中缅边境禁毒斗争的实地调研,评估中缅边境毒品犯罪四个方面的形势,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打击毒品犯罪能力,切实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毒品犯罪 形势评估 对策
下载PDF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面临的挑战:边境疟疾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书豪 李佳音 张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16,119,共3页
2021年中国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后,仍肩负着巩固疟疾消除成果的重任。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地区,由于缺少天然地理屏障、跨境人员管理难度大,疟疾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回顾国际非政府组织健康扶贫行动实施的全球基金疟... 2021年中国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后,仍肩负着巩固疟疾消除成果的重任。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地区,由于缺少天然地理屏障、跨境人员管理难度大,疟疾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回顾国际非政府组织健康扶贫行动实施的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中国消除疟疾的直接贡献,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项目实施地区疟疾防控面临的挑战,并对深入推进边境地区疟疾防控合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疟疾 消除 中缅边境 挑战
原文传递
文化导入理念下特色小镇“特色”建设——以云南瑞丽畹町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静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7期98-104,共7页
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伴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特色"已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出现了大量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但大多缺乏更全面的文化融合考虑,因... 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伴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特色"已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出现了大量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但大多缺乏更全面的文化融合考虑,因而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区域文化的"共性"中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特色小镇为例,以文化导入为核心出发点,重点探讨文化与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风貌的融合模式,以实现特色小镇从建筑、格局等外部特征,到产业内涵的"特色"塑造,以期对其他多元文化地区特色小镇"特色"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导入 特色小镇 中缅边境 民族村寨
下载PDF
Malaria control along China-Myanmar Border during 2007–2013: an integrated impact evaluation 被引量:7
11
作者 Jian-Wei Xu Yong Li +17 位作者 Heng-Lin Yang Jun Zhang Zai-Xing Zhang Ya-Ming Yang Hong-Ning Zhou Joshua Havumaki Hua-Xian Li Hui Liu Hua Zhou Xin-Yu Xie Jia-Xiang Dong Yue Zhang Xiao-Ying Sun Bo Li Jia-Yin Li Yang-Hui Tian Pi-Yu Wang Ben-Fu Li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6年第1期680-690,共11页
Background:Implement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remain a lot of difficulties along all border regions.The emergence of artemisinin resista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rains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is a matte... Background:Implement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remain a lot of difficulties along all border regions.The emergence of artemisinin resista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rains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is a matter of great concern.China h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cross-border transmission of malaria and artemisinin resistance of P.falciparum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Methods:A combin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and then an integrated impact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to malaria control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during 2007-2013.Results:The parasite prevalence rate(PPR)in the five special regions of Myanmar was decreased from 13.6%in March 2008 to 1.5%in November 2013.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PPR in March 2008),the risk ratio was only 0.11[95%confidence interval(CI),0.09-0.14]in November 2013,which is equal to an 89%reduction in the malaria burden.Annual parasite incidence(API)across 19 Chinese border counties was reduced from 19.6 per 10000 person-years in 2006 to 0.9 per 10000 person-years in 2013.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API in 2006),the API rate ratio was only 0.05(95%CI,0.04-0.05)in 2013,which equates to a reduction of the malaria burden by 95.0%.Meanwhile,the health service system was strengthened and health inequity of marginalized populations reduced along the international border.Conclusion:The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Myanmar and th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promptly carried out the core interventions through simplified processes.The integrated approache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malaria burden of Chinese-Myanmar b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der malaria Control Artemisinin resistance china-myanmar border
原文传递
论中缅边民的跨境交往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永丽 《保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中缅边民跨境交往的基础有自然地理环境构成的地理基础、悠久的历史渊源构成的文化基础和中缅关系不断深化奠定的政治基础;主要内容有边贸往来、教育往来、生产往来、婚姻往来、节庆往来和特殊时期的往来。主要特点是交往空间分布不平... 中缅边民跨境交往的基础有自然地理环境构成的地理基础、悠久的历史渊源构成的文化基础和中缅关系不断深化奠定的政治基础;主要内容有边贸往来、教育往来、生产往来、婚姻往来、节庆往来和特殊时期的往来。主要特点是交往空间分布不平衡、交往形式复杂多样和双向交往特征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边民 跨境交往
下载PDF
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中缅边境跨境人口流动治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尤伟琼 董向芸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4,共8页
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与困境面前,对于边民跨境流动的认识应有着更大格局的理解视域,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的共识以及共同体价值的构建变得越发重要,这也是在全球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势之下,共赢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中缅两国从历史、地缘、... 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与困境面前,对于边民跨境流动的认识应有着更大格局的理解视域,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的共识以及共同体价值的构建变得越发重要,这也是在全球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势之下,共赢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中缅两国从历史、地缘、文化以及族群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发展命运紧密相连,双方以区域及全球性的共同发展为基点形成共识尤为重要。中缅边境外籍边民跨境流动中的教育、务工、婚姻管理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缩影,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实,以更大的发展格局应对问题风险与挑战,是我国提升边境地区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是积极构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缅边境 跨境人口流动
下载PDF
缅北动荡局势下我国边境安全应对刍议 被引量:5
14
作者 梅英 彭海林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0,118-121,共8页
缅北动荡局势下,我国中缅边境地区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双重威胁。从前期系列缅北冲突导致的问题处理经验看,我国中缅边境地区安全应对体系建设在预防意识的主动性、应急制度的协调性、应急体系的系统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立足... 缅北动荡局势下,我国中缅边境地区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双重威胁。从前期系列缅北冲突导致的问题处理经验看,我国中缅边境地区安全应对体系建设在预防意识的主动性、应急制度的协调性、应急体系的系统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立足中缅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其应对可从立足跨境民族众多的实情主动应对、立足边境安全事件的复杂性系统应对、立足边疆经济的落后性持续应对等方面予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安全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缅北 中缅边境
下载PDF
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现状与防控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关品高 彭杏资 +3 位作者 陈玉永 张红飞 江剑 李世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在调研云南省有关州(市)县的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特色做法的基础上,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边境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应急(保障)等3个方面,对生态阻隔系统、可燃物处... 在调研云南省有关州(市)县的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特色做法的基础上,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边境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应急(保障)等3个方面,对生态阻隔系统、可燃物处理、水灭火装备、队伍建设、联防联控、危险源普查等共计25项内容的能力提升提出具体措施;同时,对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通过研究探讨,以期提升云南省中缅边境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中缅边境 森林火灾 现状 防控能力
下载PDF
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晓东 邓艳 +8 位作者 王剑 杨捷 张军 赵晓涛 梁桂亮 魏春 Lasi Ja-hkawn 孙晓英 王恒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7,I0004,共3页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方法 2008年8~10月,在中缅边境(西段)整群随机抽样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2个自然村和缅甸拉咱市4个自然村,逐户收集双边边民的新鲜粪样,用碘液涂片法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E.h)/迪斯帕内阿米巴(E.d...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方法 2008年8~10月,在中缅边境(西段)整群随机抽样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2个自然村和缅甸拉咱市4个自然村,逐户收集双边边民的新鲜粪样,用碘液涂片法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E.h)/迪斯帕内阿米巴(E.d)包囊,用ELISA方法检测E.h Gal/GalNAc黏附素抗原。结果中缅双边共调查903人,E.h/E.d感染率为1.77%(16/903),E.h感染率为15.17%(137/903)。其中调查中方边民286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40%(4/286)和11.89%(34/286);调查缅方边民617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94%(12/617)和16.69%(103/617);中缅边民E.h/E.d感染率和E.h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E.h/E.d=0.34,χ2E.h=3.51,P均>0.05)。结论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敌后游击战
原文传递
中国-缅甸边境地区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及其生态习性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少森 周水森 +10 位作者 周正斌 王学忠 蒋伟康 施文琦 杨源和 尹授钦 李希尚 王加志 李胜国 张仪 周晓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6-219,254,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中国-缅甸(中缅)边境地区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及其生态习性,为该地区疟疾输入继发传播风险评估及制定有针对性的媒介控制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市的5个乡作为调查点,每个乡选取2个自然村,于2... 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中国-缅甸(中缅)边境地区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及其生态习性,为该地区疟疾输入继发传播风险评估及制定有针对性的媒介控制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市的5个乡作为调查点,每个乡选取2个自然村,于2015年5-12月开展现场调查。采用诱蚊灯诱捕法、双帐人诱法通宵监测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及其叮人习性,通过定人、定时、定点的人工捕获法,对成蚊的生态习性、蚊幼虫密度及其孳生地进行调查;利用多重PCR方法鉴定成蚊的胃血来源。结果共捕获按蚊4 089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带足按蚊、库态按蚊、美彩按蚊、银足按蚊和多斑按蚊,以中华按蚊(2 055/4 089,50.26%)、带足按蚊(1315/4 089,32.16%)和微小按蚊(563/4 089,13.77%)为优势种。微小按蚊密度高峰在9月,其中牛房和人房蚊密度分别为32.70和12.20只/(灯·夜),叮人率为2.0只/(人·夜)。微小按蚊在日落后通宵均有吸血活动,吸血场所以牛房为主,人房与牛房捕获吸血的微小按蚊比例为1∶10。微小按蚊偏吸牲畜血,人血指数为0.23。在孳生地共捕获蚊幼虫423条,以池塘捕获数量最多,为266条。结论腾冲市经过长期的疟疾防治工作,微小按蚊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蚊种的部分生态习性可能发生改变,还需继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中国-缅甸边境 疟疾 媒介调查
原文传递
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的时空过程与运作机制
18
作者 董晓芳 李灿松 +1 位作者 刘晓凤 饶允昌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4-1195,共12页
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是影响边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其研究对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双边贸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并结合历史文献档案和统计数据资料等,深度剖析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的时空过程,并探讨了以“裙带... 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是影响边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其研究对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双边贸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并结合历史文献档案和统计数据资料等,深度剖析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的时空过程,并探讨了以“裙带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网络在此过程的运行机制。主要结论为:1)时间上,非法跨境贸易大致经历缓慢增长萌芽期、猖獗发展期和明显下降消退期3个阶段;2)空间上,以北线、中线和南线3条路线为主,贯穿印度北部、缅甸北部,最后进入中国云南;3)中缅非法跨境活牛贸易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和跨境“裙带关系”提供的信任、规范和执行机制,从而形成完整的社会网络贸易链。最后,建议通过简化正规贸易和加强智慧边境建设等方式来治理非法跨境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跨境活牛贸易 跨境贸易 社会网络贸易链 中缅边境 “裙带关系”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智慧巡防建设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麟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2-18,共7页
为筑牢安全屏障,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中缅边境地区积极推动智慧巡防建设。目前,中缅边境地区智慧巡防建设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和碎片化问题依旧明显、生物信息安全存在漏洞、前端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设施设备性能有待优化、智能技术应用范围... 为筑牢安全屏障,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中缅边境地区积极推动智慧巡防建设。目前,中缅边境地区智慧巡防建设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和碎片化问题依旧明显、生物信息安全存在漏洞、前端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设施设备性能有待优化、智能技术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科学完善中缅边境地区智慧巡防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合成作战指挥平台,强化信息数据管理,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政企合作支持发展,合理开展技防建设,增强智能技术的个体能力和集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智慧巡防 智慧警务 大数据 边境安全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利益驱动下的偷越国境行为治理——以偷越中缅国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广雷 张婷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12-18,共7页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偷越国境行为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紧密关联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偷越中缅国境的电信网络诈骗人员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偷越中缅国境行为的现状、特征、治理成效与困境原因。提出...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偷越国境行为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紧密关联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偷越中缅国境的电信网络诈骗人员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偷越中缅国境行为的现状、特征、治理成效与困境原因。提出以行为治理共识、法律基础建设、协同联动机制、群体免疫防线、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为核心的电信网络诈骗利益驱动下的偷越国境行为治理策略。以期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偷越国境违法犯罪行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犯罪活动、维护国境及区域安全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越国境 电信网络诈骗 中缅国境 行为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