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近期反华风波及影响探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国玺 谢韬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4,共9页
2017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也是两国关系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双边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同时,澳大利亚国内发生了一连串鼓吹“中国威胁”、煽动反华情绪的负面事件。澳大利亚近期掀起这场反华风波,既... 2017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也是两国关系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双边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同时,澳大利亚国内发生了一连串鼓吹“中国威胁”、煽动反华情绪的负面事件。澳大利亚近期掀起这场反华风波,既是当下国际体系深刻变革与澳大利亚国内政治震荡调整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澳对外政策在平衡经济与安全利益的两难之间延续对美澳同盟路径依赖的产物。与以往相比,澳大利亚本轮反华程度更深、焦点更为突出,在反华态势上呈现与西方部分国家联动呼应的新特点,反华的内容也带有更多政治和政策意涵上的战略示警。虽然澳大利亚反华的逆流不会对中澳关系造成根本性的冲击,但澳大利亚反华心态和行为的突出表现,则反映了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影响力上升的普遍忧虑和防范情绪,对其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审慎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反华 锐实力 中澳关系 美澳同盟
原文传递
本体安全视角下的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演变 被引量:8
2
作者 汪金国 魏衍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30,I0004,I0005,共27页
本文从本体安全的视角阐释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发生的制衡转向。本体不安全感是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转向的核心动因,情感和习惯则构成其政策转向的驱动机制。国际秩序演变损害了澳大利亚的本体安全,使之产生了焦虑感和羞耻感。在“... 本文从本体安全的视角阐释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发生的制衡转向。本体不安全感是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转向的核心动因,情感和习惯则构成其政策转向的驱动机制。国际秩序演变损害了澳大利亚的本体安全,使之产生了焦虑感和羞耻感。在“焦虑回避”和“羞耻回避”的驱动下,在僵化的“基本信任系统”的制约下,澳大利亚通过回归和强化“依附强国”的战略习惯来实现其本体安全。习惯性逻辑强调的结构化身份认同加剧了澳大利亚对美国的战略依附,也助推其对华政策的制衡转向。联美制华战略成为澳大利亚支撑其国家身份和本体安全的一种选择,习惯性逻辑将长期支配其对华战略思维,中澳关系在中低位震荡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而澳大利亚也难以实现实质性、可持续的本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安全国家身份中澳关系情感习惯 国际 秩序 制衡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的路径、动因及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翔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78-92,共15页
近年来,澳大利亚对于南海争端的关注程度与介入力度不断增加,其路径包括在多个场合宣扬其南海政策;扩充本国军备,在南海地区显示军事存在;加强与美日菲等域内外国家的联动。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的动因有其自身安全、经济与政治利益的考... 近年来,澳大利亚对于南海争端的关注程度与介入力度不断增加,其路径包括在多个场合宣扬其南海政策;扩充本国军备,在南海地区显示军事存在;加强与美日菲等域内外国家的联动。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的动因有其自身安全、经济与政治利益的考量,也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作用。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带来重要影响,包括加剧南海争端的复杂性,影响中国在南海问题的话语权,阻碍中澳关系的发展及加深澳大利亚自身的外交困境。针对澳大利亚加强介入南海争端政策的现实,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包括在部分国家政局变动与政策变化之际,坚持以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来阻止澳大利亚等域外力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企图;扩大对澳大利亚各界的外交工作;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及中日关系的转圜,压缩域外国家联合制华的空间;以经济的软约束为主要方式辅以军事的硬威慑阻止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域外国家 南海争端 中澳关系
下载PDF
谨防中澳关系出现“政冷经热”现象 被引量:6
4
作者 汪诗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6-86,共11页
中澳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澳建交四十多年来,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并且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未能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反而出台了一些对华不... 中澳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澳建交四十多年来,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并且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未能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反而出台了一些对华不友好的举措,澳政坛不时传出出格言论,致使中澳关系没有获得预期发展,尤其是政治交往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遇冷。虽然尚未进入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冷经热"时期,倘若澳方在中国和平崛起问题上不摒弃冷战思维,不摘下有色眼镜,不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不与中方相向而行,那么中澳关系滑向真正意义上的"政冷经热"也并非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澳自贸协定“政冷经热”
下载PDF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的“基准战略”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泽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00-120,156,157,共23页
随着中国的发展,东亚单极格局逐渐转向两极格局,中美关系步入战略竞争阶段。现有研究认为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面临“双重战略困境”,将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其以往实施的对冲战略已经失效,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强硬对华政策意味着它已... 随着中国的发展,东亚单极格局逐渐转向两极格局,中美关系步入战略竞争阶段。现有研究认为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面临“双重战略困境”,将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其以往实施的对冲战略已经失效,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强硬对华政策意味着它已经选择追随美国。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与中美之间战略依赖关系的辨析发现,“双重战略困境”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上澳大利亚并不面临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战略困局,而仍然存有维持战略平衡的空间。通过分析东亚国际体系结构变迁以及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战略逻辑,可以发现现阶段澳大利亚最优的战略选择是“基准战略”,即以维护本国战略利益作为在特定问题中相对支持中美两国其中一方的基准,从而最大程度换取中美的战略信任和理解,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而对澳大利亚在国内层面、南太平洋和南海问题上战略行为的梳理和比较,有效证实了澳大利亚的“基准战略”模式。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现阶段东亚中小国家的战略转变以及未来东亚国际体系结构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战略竞争 澳大利亚 双重战略困境 基准战略 中澳关系
下载PDF
地位焦虑视角下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嬗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志强 张蕴岭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9-128,157,158,共22页
21世纪以来,中澳关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自2016年下半年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开始逐渐产生地位焦虑情绪。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冲击印太地区既有的权势结构和秩序,而一旦中国主导印太秩序,它... 21世纪以来,中澳关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自2016年下半年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开始逐渐产生地位焦虑情绪。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冲击印太地区既有的权势结构和秩序,而一旦中国主导印太秩序,它将无法在新秩序中维系既有的国家地位。因此,在地位焦虑情绪的驱使下,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强硬政策,两国关系进入剧烈动荡期。不过,自2022年5月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澳大利亚的地位焦虑情绪有所缓解,两国关系实现破冰、转圜,经贸合作企稳回升,但在安全层面澳大利亚联美制华的趋势短期恐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焦虑 澳大利亚 对华政策 中澳关系 中美竞争 印太
下载PDF
多元制衡:“印太”变局下澳大利亚的外交战略
7
作者 李彦良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64,162,163,共20页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进,澳大利亚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中澳关系也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重大波折和结构调整。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领导能力及意愿的下降,对澳大利亚所处的国际环境带来了结构性挑战。安全...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进,澳大利亚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中澳关系也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重大波折和结构调整。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领导能力及意愿的下降,对澳大利亚所处的国际环境带来了结构性挑战。安全挑战的加剧、国际秩序的变化、经济依赖的失衡,均给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试图在调整其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同时,强化与其他域内国家的关系,通过多元制衡的方式应对风险挑战。在安全领域,澳寻求强化以美澳同盟为核心、以亚太盟友体系为支撑的多元威慑能力;在政治领域,澳试图以“志同道合”国家的小多边倡议为主要机制、以“基于规则的秩序”为核心发挥多元领导作用;在经济领域,澳在稳定中澳经贸关系的同时,追求以亚洲国家为主要经贸合作伙伴的多元融合目标。同时,澳外交战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对美依附惯性下战略独立性尚有不足;二是外交政策受制于国内政治斗争。对中国而言,需要在正视中澳分歧的基础上,探索双方利益的交汇点,同时也需将澳纳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改革进程中,缓解澳方战略焦虑,促进中澳关系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美澳同盟 澳大利亚外交 中等强国 亚太地区秩序
下载PDF
澳大利亚情报部门与媒体推进安全化的能力评价研究
8
作者 魏衍学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7,80,共8页
[研究目的]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情报部门、政府首脑和媒体联合推动了“中国影响力”问题的安全化,对中澳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厘清安全化主体间的功能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影响力”问题安全化的认知及提出合理的... [研究目的]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情报部门、政府首脑和媒体联合推动了“中国影响力”问题的安全化,对中澳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厘清安全化主体间的功能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影响力”问题安全化的认知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概述“中国影响力”问题安全化进程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究澳情报部门和媒体的安全化功能关系。[研究结论]情报部门与媒体在威胁界定方面形成了一种竞争性疏离的关系,在功能分配方面则建立了一种依附性共生的关系。这种安全化功能关系导致“中国影响力”问题的泛安全化,也使得该安全化在根本上欠缺一种合法性。对此,中国应通过构建安全价值认同,完善二轨外交机制和建立竞争性安全话语框架开展去安全化外交,重建互惠互利的中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化 中澳关系 中国影响力 情报部门 媒体 能力评价 文本分析法 澳大利亚
下载PDF
澳大利亚媒体在“中国影响”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桂芳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社会出现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其中在澳大利亚体现为“中国影响论”。基于对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影响”报道的分析发现,尽管澳大利亚媒体宣称是独立的,但在涉及“中国影响”的报道中并未履行其看... 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社会出现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其中在澳大利亚体现为“中国影响论”。基于对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影响”报道的分析发现,尽管澳大利亚媒体宣称是独立的,但在涉及“中国影响”的报道中并未履行其看门狗角色,在议程设置与消息来源的使用上均保持与政府的密切互动,对来自对立群体和国家的观点则予以削弱或解构。与政府的态度相比,媒体甚至在“中国影响”议题上的态度更为激进。在民族主义的语境之下,澳大利亚媒体将自己设定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但这一角色是通过建构一个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并将中国“他者化”来实现的。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的内在框架继而影响到公共辩论的视角与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导致整个公共话语的失衡,加深了公众对中国的消极认知。该案例表明,无论媒体是否独立于本国的政党和政府,都难以超越国家利益而以中立的立场组织报道。此外,该案例还挑战了全球化与传播技术会改变国际报道中的偏见的观点,因为这种偏见的存在源自媒体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对外部环境的无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媒体 中国影响 看门狗角色 中澳关系 媒体偏见
下载PDF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对外战略变化的多重国家身份认知因素
10
作者 伊松凝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56-83,155,共29页
2016年起澳大利亚的对外战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追随美国制衡中国、加入或加强以美国为主导的小多边机制、加大对南太岛国的战略资源投入等行为。作为美国盟友又与中国存在紧密经济联系,澳大利亚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战略竞争的影响... 2016年起澳大利亚的对外战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追随美国制衡中国、加入或加强以美国为主导的小多边机制、加大对南太岛国的战略资源投入等行为。作为美国盟友又与中国存在紧密经济联系,澳大利亚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战略竞争的影响。本文从澳大利亚的多重国家身份认知出发,探讨其对外战略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认为澳大利亚存在三种国家身份,即西方海上霸权代言人、中等强国和南太霸主身份,而前两种身份存在矛盾且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难以共存。因此,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身份认知以西方海上霸权代言人和南太霸主为主导。这种身份认知的变化引发了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出澳大利亚对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体系的忠诚和对南太地区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对外战略 多重国家身份认知 身份矛盾 中澳关系
下载PDF
从国防白皮书看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战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越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国防白皮书作为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体现官方立场并呈现系统性的国防文件,其编制过程展示出澳大利亚政府决策层与信息、智力支持之间的互动方式,对于理解和分析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13年5月澳大利亚颁布了《201... 国防白皮书作为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体现官方立场并呈现系统性的国防文件,其编制过程展示出澳大利亚政府决策层与信息、智力支持之间的互动方式,对于理解和分析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13年5月澳大利亚颁布了《2013国防白皮书》,引起国际上对于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新一轮的关注。在中美形成战略竞争、两国实力对比向中国倾斜的新形势下,澳大利亚依赖某一大国保护的安全战略取向,使它在安全战略决策中遭遇巨大的挑战。考察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的编写过程,并就国防白皮书中有关中国部分进行历史梳理和文本分析,可以为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及为中国外交正确处理对澳关系建立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国防白皮书 国家安全战略 澳中关系
下载PDF
澳新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比较与机制化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圣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42-154,共13页
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支线建设的重要支点与合作伙伴。两国对这一倡议的认知及由此形成的政策趋向将对未来整个南太地区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在地缘政治、... 作为南太平洋地区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支线建设的重要支点与合作伙伴。两国对这一倡议的认知及由此形成的政策趋向将对未来整个南太地区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在地缘政治、对华认知与中美战略博弈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两国对倡议认知具有一定共性,又在特定领域呈现差异。对比两国认知的异同,分析其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提升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海上丝绸之路”未来在南太地区的布局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澳关系 中国-新西兰关系 对外政策
下载PDF
“自主”与“依附”:影响澳大利亚对台政策的主要因素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沁志 林冈 吴维旭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9,共11页
自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从现实主义出发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对台政策框架。随着澳大利亚对华经济依赖的逐步加深,澳方在对台交往上基本维持了“一个中国”的政策框架,但在美国因素影响下,又间断性地出现脱轨现象。2017年后,特朗普行政当局... 自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从现实主义出发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对台政策框架。随着澳大利亚对华经济依赖的逐步加深,澳方在对台交往上基本维持了“一个中国”的政策框架,但在美国因素影响下,又间断性地出现脱轨现象。2017年后,特朗普行政当局对华采取全面对抗策略,美方介入台海事务的频率与力度空前提升,华盛顿拉拢盟友介入台海事务的意愿亦愈发强烈。同时,中国的崛起亦导致澳大利亚对华疑惧不断加深,从而强化澳美结盟意愿。长远来看,澳大利亚可能更加积极地配合美国介入台海事务,采取新的政策动作,从而影响中澳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对台政策 澳美同盟 中美博弈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调整——对比分析2009及2013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洪斌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2期41-44,共4页
2013年5月,澳大利亚公布了新的国防白皮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表示不再将中国视为"威胁",欢迎中国崛起。这与2009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崛起可能构成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潜在威胁。澳大... 2013年5月,澳大利亚公布了新的国防白皮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表示不再将中国视为"威胁",欢迎中国崛起。这与2009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崛起可能构成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潜在威胁。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调整原因颇多,包括澳大利亚经济发展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持、澳本国战略利益需要、澳民众对中国发展的认可,以及澳政府对过去、当前及未来外交实践的再反思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政策调整 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
下载PDF
亚太地区秩序:中国与澳大利亚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道炯 《澳大利亚研究》 2018年第1期61-67,共7页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双边政治关系出现了不确定甚至在少数议题上走向对立的情形。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并不是两方中的任何一方损害或威胁了对方的领土安全这一安全关系判断中的要项。远隔大洋,历史上不曾有过直接的军事冲突,...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双边政治关系出现了不确定甚至在少数议题上走向对立的情形。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性原因,并不是两方中的任何一方损害或威胁了对方的领土安全这一安全关系判断中的要项。远隔大洋,历史上不曾有过直接的军事冲突,在当今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方面,澳大利亚的有害作为并不明显。所以,在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中澳大利亚不是威胁。据此,中方认为澳大利亚也没有理由把中国看作对其安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秩序 国家安全 中澳关系
原文传递
特朗普执政以来的中国-澳大利亚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弘 《澳大利亚研究》 2018年第1期68-80,共13页
中国和澳大利亚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几十年来,两国政府和民间往来不断升温,发展势头良好。然而近年来,尤其是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澳大利亚逐渐开始出现一股针对中国甚至在澳华... 中国和澳大利亚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几十年来,两国政府和民间往来不断升温,发展势头良好。然而近年来,尤其是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澳大利亚逐渐开始出现一股针对中国甚至在澳华裔商人、年轻留学生的逆流,这股逆流初显于澳大利亚某些媒体中,之后甚至还得到澳某些政界人士的呼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这种以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决定敌友的行为可归咎于冷战思维定式的死灰复燃。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思想的引导下,中澳双方有必要共同消除隔阂,促进沟通,达成和谐,共创中澳关系的美好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特朗普政府 冷战思维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对澳公共外交对策
17
作者 栾文韬 王义桅 《澳大利亚研究》 2020年第1期20-36,共17页
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争当西方国家的"反华先锋"。历史、文化、地理上的因素使澳大利亚拥有既自卑又自负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明显地反映在对华关系上,具体表现在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焦虑与对"... 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争当西方国家的"反华先锋"。历史、文化、地理上的因素使澳大利亚拥有既自卑又自负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明显地反映在对华关系上,具体表现在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焦虑与对"美国优先"的不安,为此给中国对澳公共外交造成了极大困难。新时代中国对澳公共外交要坚持认识、认可、认同的"三认原则",讲好中国故事以让澳认识中国;阐释好中国与全球化的逻辑,以使澳认可中国;汲取中西传统文化智慧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寻找中澳两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以让澳认同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澳关系 公共外交
原文传递
2019年澳大利亚民调分析
18
作者 蔡源 《澳大利亚研究》 2020年第1期37-46,共10页
2019年,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民众对世界大国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但澳美同盟在澳大利亚仍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对于澳大利亚民众来说,气候变化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是对国家安全最大的两个威胁。与传统上澳民众普遍支持... 2019年,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民众对世界大国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但澳美同盟在澳大利亚仍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对于澳大利亚民众来说,气候变化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是对国家安全最大的两个威胁。与传统上澳民众普遍支持政府的移民政策不同,2019年民调显示,民众认为政府应削减移民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澳美同盟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文学传播:中澳跨国交际中不可小觑的“软外交”
19
作者 李景艳 《澳大利亚研究》 2019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共生关系及历史发展的追溯,分析了两国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手段。通过解析源自中国部分澳研中心学者和师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澳大利亚研究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回顾,旨在发现他们在品读澳...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共生关系及历史发展的追溯,分析了两国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手段。通过解析源自中国部分澳研中心学者和师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澳大利亚研究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回顾,旨在发现他们在品读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该国家、文化和人民产生的了解及感悟,以期阐明文学作品的引进可以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渠道。同时,笔者发现这种对他者文化的深刻理解恰好是"软外交"的核心概念,换言之,文学在为实现成功的跨国交际提供卓越潜能的同时,也是国家间积极开展"软外交"的有效手段。希望本研究能为进一步促进中澳双边合作、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间的了解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播 软外交 中澳关系 跨国交际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对华政策及其限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团辉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8,152,共19页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上台后,继续展现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重申中澳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要改变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并采取措施推动中澳关系重回正轨。然而,相较于联盟党,工党对华政策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其涉华表态亦呈现明显的两面性和矛盾...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上台后,继续展现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重申中澳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要改变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并采取措施推动中澳关系重回正轨。然而,相较于联盟党,工党对华政策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其涉华表态亦呈现明显的两面性和矛盾性,美澳同盟关系、澳国内对华消极认知以及联盟党的牵制将继续影响工党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尽管中澳关系止跌回升并逐步迈向正常状态,但两国关系难以回到过去且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如何确保中澳关系改善的势头不受干扰和不被中断是工党政府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关系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 美澳同盟 印太战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