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EP:特点、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天桂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35,157,158,共18页
作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RCEP所取得的突破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贸易与投资环境、增强区域供应链、推动经济复苏,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自由化、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同时,它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可持续发... 作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RCEP所取得的突破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贸易与投资环境、增强区域供应链、推动经济复苏,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自由化、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同时,它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RCEP以市场准入、规则、合作为支柱,具有开放包容、全面、高质量、互惠等诸多特点,并突出东盟方式与东盟中心地位。RCEP的后续生效实施与适时升级,将面临成员差异性与利益诉求复杂性、外部因素牵制、既有FTA规则的多样性与整合的难度、区域身份认同与大国协调等现实问题的挑战,仍需要以渐进灵活的方式,不断推动其深化和拓展。中国应一如既往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推动RCEP尽快生效。既要助力东盟提升凝聚力、加强大国协调,也要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加快与东盟成员的FTA构建。应不断提高规则利用率,充分发挥FTA本应具有的效应,以制度型开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区域制度性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高质量与互惠协定 东盟方式 美国因素 中国作用
下载PDF
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中国的角色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远喆 刘汉青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3期80-95,共16页
自冷战结束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海盗活动、恐怖袭击、跨国犯罪、自然灾害、过度捕捞、生态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南海周边国家构建起了一系列囊括多边、双边及非官方层面的合作机制与准则。非传统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 自冷战结束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海盗活动、恐怖袭击、跨国犯罪、自然灾害、过度捕捞、生态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南海周边国家构建起了一系列囊括多边、双边及非官方层面的合作机制与准则。非传统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南海非传统安全合作还受到传统安全争端、域外大国干涉、机制结构性缺陷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发展势头良好,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为南海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是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重要倡议者、积极参与者和机制建设者,应当提倡并引领构建新的南海地区合作机制、利用好当前推动南海地区合作的关键机遇期、充分照顾参与各方的舒适度、加强推动各国国内法律法规和执法部门之间的对接,并从战略高度看待实践层面创新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非传统安全合作 制度建设 中国角色
下载PDF
网络空间国际规则:问题、态势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芳 杨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2,共11页
当前,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网络空间规则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明显。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相关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国引领作用的局限性,网络空间规则构建进程缓慢。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 当前,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网络空间规则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明显。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相关政治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国引领作用的局限性,网络空间规则构建进程缓慢。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面临的发展态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在治理理念、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上升态势、互联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推动规则构建的有利条件,但在网络治理方面与美国及其盟国仍存较大差距,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需在理念宣示、科研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国际规则 全球治理 中国角色
下载PDF
古特雷斯联合国改革议程与中国的建设性角色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瑞鹏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2期39-57,150,151,共21页
秘书长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古特雷斯秘书长自2017年上任以来致力于推动联合国治理机制改革。新一轮联合国改革议程的核心是着力从制度层面重塑联合国,构建以冲突预防为核心的治理体系,通过“全支柱”和“跨支柱”战略强... 秘书长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古特雷斯秘书长自2017年上任以来致力于推动联合国治理机制改革。新一轮联合国改革议程的核心是着力从制度层面重塑联合国,构建以冲突预防为核心的治理体系,通过“全支柱”和“跨支柱”战略强化联合国系统支柱内及支柱间的整合。古特雷斯联合国改革是21世纪以来联合国进行的重要机制调整,改革既有利于克服联合国碎片化的制度缺陷,也有助于提升联合国系统的一致性;加强跨支柱协调顺应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要求。然而,联合国改革进程也受到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与提升联合国自主性之间的内在矛盾的制约;南北分裂深刻地影响着改革进程,增进南北共识是推进联合国改革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中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改革进程,注重在联合国平台上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加强思想引领、承担大国责任、推进南北对话、与联合国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着力进行外交筹划,在推进全球共识、引领全球治理理念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改革 中国角色 2030议程 国际发展合作 南北对话
下载PDF
新型全球化的前景、路径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9
5
作者 宗良 黄雪菲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共7页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逆全球化"势力暗流涌动。虽然历经诸多波折,但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不可逆转。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全球化的重要作用,揭示"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根源在于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逆全球化"势力暗流涌动。虽然历经诸多波折,但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不可逆转。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全球化的重要作用,揭示"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根源在于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认为打造"新型全球化"才是正确的路径选择,中国应以"中国智慧"引领构建"新型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新型全球化 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角色 中国智慧
原文传递
中国的维和外交:基于国家身份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何银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49,共2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国家发展及其间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的变迁,促使中国的国家身份发生了3次演变: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是游离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的革命型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2年是逐渐回归国际社会的融入者;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国家发展及其间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的变迁,促使中国的国家身份发生了3次演变: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是游离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的革命型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2年是逐渐回归国际社会的融入者;2013年以来,中国开始在国际制度体系中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基于国家身份的分析为观察中国维和外交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身份对应的是不同的国家利益,以及不同的维和外交行为。当前,已经成为“引领者”的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超越了政治和物质层面,开始成为一名规范供应者。一些国内和国际因素制约了中国有效地在维和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维和外交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中国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利益诉求和国际形势有正确的判断,在发挥引领作用时科学决策、量力而行,避免行为冒进和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治理 维和外交 中国的角色 国家身份“引领者”
原文传递
全球化转型发展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101,共17页
在两百多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历了两波全球化和一次完整的逆全球化。当前,世界正面临第二波全球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直接投资,促使世界各国和地区深度融入全球产... 在两百多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历了两波全球化和一次完整的逆全球化。当前,世界正面临第二波全球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直接投资,促使世界各国和地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扩散以及人力资本的增进和人口迁移,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利益分配不均,部分发达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浪潮,致使贸易和投资规模萎缩、产业链断裂、科技进步受阻、世界经济低迷和社会矛盾激化。为此,中国必须积极参与重构国际经济规则和增进全球化公共产品的供给,主动承担主导全球化的责任。在夯实基于内需和全球化的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主动规划和融入国际大循环,创新驱动本土产业链现代化,激发全人类的企业家精神和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力促全球化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转型发展 逆全球化 全球治理体系 全球产业链 中国角色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东亚方案与中国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丹 董琴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12,共12页
全球性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暴露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诸多问题,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受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滞缓并始终缺位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应积极贡献体现东... 全球性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暴露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诸多问题,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受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滞缓并始终缺位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应积极贡献体现东亚区域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案。东亚方案应着重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平等缺位、合作缺位、责任缺位,倡导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以"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全球经济治理的多边体制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是东亚区域的核心国家,应积极发挥作用保障东亚方案的有效可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改革实践 东亚方案 中国作用
原文传递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制度的完善与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韩立余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现有的国际贸易制度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之上的,主要反映了英美对战后国际贸易政策的想法与安排。随着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增多,这一体制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必要性。在国际贸易规则的... 现有的国际贸易制度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之上的,主要反映了英美对战后国际贸易政策的想法与安排。随着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增多,这一体制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必要性。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过程中中国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的贸易额和人均产值决定了中国的微妙处境。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发挥双边和多边体系的作用,应是中国促进国际贸易秩序完善的基本原则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秩序 完善 中国作用
原文传递
阿拉伯国家绿色经济:发展、困境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0,158,共41页
进入21世纪后,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多个阿拉伯国家相继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其作用主体、金融投资、绿色科技及绿色理念构成。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 进入21世纪后,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多个阿拉伯国家相继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其作用主体、金融投资、绿色科技及绿色理念构成。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转型困境,需要解决国家优先事项议程、产业平衡及中小企业发展滞后、技术转让需求增加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济、可持续发展财政拨款和社会融资贫乏等问题。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与策略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战略应和、技术转移、对外投资和智库交流四个方面。伴随阿拉伯国家绿色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该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 绿色经济转型 中国角色 绿色发展
下载PDF
美国制度霸权的变迁与中国的国际角色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静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40,共17页
在经贸领域,国际制度霸权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国际形势与美国实力的变迁同步演化,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四个阶段。二战后,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关贸总协定为中心,确立单极垄断的贸易治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 在经贸领域,国际制度霸权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国际形势与美国实力的变迁同步演化,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四个阶段。二战后,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关贸总协定为中心,确立单极垄断的贸易治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采用西方大国协调模式来延缓其制度霸权的衰落。冷战后,世贸组织成立并实现成员大扩容,多哈回合陷入困局,美国推动制度霸权升级,以区域性协定和新议题规则的拓展打造平行体系,形成“碎片式分治”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治理失灵,美国制度霸权陷入困境,世贸组织进入南北对峙格局。当前,世贸组织改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首要共识。作为贸易大国,中国明确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提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新理念、新倡议与新方案,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公平与有序。多边贸易治理模式在短期内以“大国博弈”“大国竞合”为主,中长期趋向“大国协调”“南北共治”“多边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多边贸易体系 制度霸权 中国角色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水电发展态势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观福 汪新槐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推动实现全球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能源电力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而水电作为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水能资源... 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推动实现全球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能源电力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而水电作为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水能资源禀赋和开发程度不一,当前世界各国水电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环保政策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复杂背景下,全球水电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在水电开发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球水电发展。为此,全球水电行业需要共同发出声音并积极采取措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从多方面制定发展策略,推动全球水电持续发展,并作为未来新型能源体系的骨干继续发挥作用,助力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气候变化 可再生能源 水力发电 态势分析 中国角色
下载PDF
国际投资规则新发展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其胜 《国际关系研究》 2014年第2期134-146,158,共14页
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推动,一些双边性和地区性投资规则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为在投资准入和投资保护上对东道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投资规则将极大影响未来国际经贸谈判和经济规则的走向,对各国竞争优势和国际经贸格局将... 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推动,一些双边性和地区性投资规则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为在投资准入和投资保护上对东道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投资规则将极大影响未来国际经贸谈判和经济规则的走向,对各国竞争优势和国际经贸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个资本输入和输出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由于当前国际投资规则的碎片化,因而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建立一套综合性的多边投资体制。这种综合性多边投资体制的建立对于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国际投资体系的结构性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资本的重要输出国,也使得多边投资体制的建立比以往更加可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在制定多边投资体制的谈判中发挥南北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 新规则 中国的角色
原文传递
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与全球数据伙伴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春 高玮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105,158,共18页
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制定已基本完成,国际聚焦正逐渐转向后续执行、监督与评估。基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经验与教训,为确保2015年后议程的后续落实,必须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由此催生了2015年后议程下的"数据革命",即寻... 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制定已基本完成,国际聚焦正逐渐转向后续执行、监督与评估。基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经验与教训,为确保2015年后议程的后续落实,必须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由此催生了2015年后议程下的"数据革命",即寻求更好的数据指导决策制定、目标跟踪及履责监督。尽管备受发达国家重视,但除非洲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未充分认识到数据革命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数据革命主要聚焦技术方面,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背后的重大政治风险。数据革命不仅是数据采集、分析、发布及使用的历史性变革,更包含着对政府履责、全球数据伙伴关系、南北数据分工乃至文明标准等的深远影响。要实现合理、平衡的数据革命,国际社会既要强调其技术合理性,也应强调其政治风险;既要强调南北数据分工,又应重视数据革命的普遍性,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观指导全球数据伙伴关系的确立。作为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中国可在全球数据伙伴关系构建中发挥建设性桥梁作用,推进2015年后议程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后发展议程 数据革命 实施手段 数据主权 中国角色
原文传递
国际减贫合作的体系变化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光盛 熊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2016年1月1日,国际减贫合作迈进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贫困治理态势的发展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减贫合作中的总体增势乏力,而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进一步崛起,... 2016年1月1日,国际减贫合作迈进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贫困治理态势的发展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减贫合作中的总体增势乏力,而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则进一步崛起,成了国际减贫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催生了国际减贫合作体系的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减贫合作主体的变迁、减贫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减贫合作机制的创新发展及减贫知识体系的重塑4个方面。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千年发展目标期间减贫成就最大的国家,也随之对自身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参与国际减贫合作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升,参与领域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逐渐从边缘性参与者转变为核心引领者。中国的角色转换不仅体现了国际减贫合作体系变化的内在要求,促进了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的构建,对于建设"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将来,中国应继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对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升中国参与国际减贫合作的制度性话语权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减贫合作 体系变化 中国作用 角色转换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角色——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定余 田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32,共14页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GVC)活动中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进行测度,探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构建中的中国角色。研究发现:第一,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份额和与中国相关的GVC参与程度在样...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GVC)活动中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进行测度,探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构建中的中国角色。研究发现:第一,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份额和与中国相关的GVC参与程度在样本期持续增长,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GVC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影响程度依然较小。第二,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生产联系以复杂GVC活动为主,而印度尼西亚、印度、俄罗斯则表现为简单GVC活动中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份额更大。第三,中国对“一带一路”制造业影响更大,且在后向视角下对制造业中的中高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 与中国相关的增加值 中国角色
下载PDF
国际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与中国的角色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当今能源供应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两大因素的加速发展,致使全球能源供求出现新的竞争格局,能源效率提升、非常规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国际能源转型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正在改变... 当今能源供应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两大因素的加速发展,致使全球能源供求出现新的竞争格局,能源效率提升、非常规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构成了当前和今后国际能源转型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和环境问题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需求结构,能源来源多元化多级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全球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多元多级化发展方向,导致全球能源体系不断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角色突出。然而,中国在能源发展的三大技术路径和方向上既有不足也有优势。对此,应补齐短板,巩固优势,引领发展。中国在国际能源转型进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非常规油气资源 可再生能源 能源转型 中国角色
下载PDF
“中国梦”的国际法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泽伟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20,共20页
"中国梦"是植根于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梦"的国际法内涵十分丰富,包括遵守国际法、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合作原则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中国梦&qu... "中国梦"是植根于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梦"的国际法内涵十分丰富,包括遵守国际法、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合作原则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中国梦"的国际法外延非常宽广,涉及"海洋梦"、"航天梦"、"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梦"以及"全球治理梦"等。"中国梦"与现代国际法相互促进: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将推动现代国际法新规则的产生;另一方面,现代国际法有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梦"需要回应中国作用、推出中国方案,"中国梦"还应提升中国在现代国际法发展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国际法 中国和平发展 中国作用
下载PDF
亚洲秩序构建与中国角色:以权力分享为框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俊生 《俄罗斯学刊》 2022年第3期120-134,共15页
亚洲秩序建立之初就呈现“碎片化”特点,近年来亚洲制度格局与权力格局张力增大,美国进一步破坏了秩序的积极因素,地区主要行为体也在努力推动秩序变革,亚洲秩序正处于深刻调整中。秩序调整的主要表现在于,中美对峙与亚洲分裂加剧,美国... 亚洲秩序建立之初就呈现“碎片化”特点,近年来亚洲制度格局与权力格局张力增大,美国进一步破坏了秩序的积极因素,地区主要行为体也在努力推动秩序变革,亚洲秩序正处于深刻调整中。秩序调整的主要表现在于,中美对峙与亚洲分裂加剧,美国推动秩序构建的合法性下降,地区相关热点问题固化。基于中美两国实力格局和两国利益与意愿,以及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利益考虑,在亚洲地区应建立权力分享型秩序。中国推动亚洲秩序构建的目标在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有利地缘环境。为此,应妥善处理好美国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平衡,既能对冲和反制美国同盟体系的负外部性因素,又能发挥美国积极因素维护地区稳定。处理好以下平衡:中国特色与地区普适性的平衡,避免“中国中心论”和“地缘政治论”,加强区域合作;历史与时代的平衡,采取和平主义方式推动秩序变革;中国传统文化与实力的结构平衡,处理好国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秩序 中国角色 “一带一路” 权力分享型 中美关系
下载PDF
全球治理制度的生成逻辑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20-33,共14页
内部制度的形成往往是共同体(政府)来供给的,但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大部分情况下是各行为体协商并转让部分权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从合作的国际共同体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当然,还有一部分则是一方面源于大国内部制度的外溢,另一方... 内部制度的形成往往是共同体(政府)来供给的,但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大部分情况下是各行为体协商并转让部分权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从合作的国际共同体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当然,还有一部分则是一方面源于大国内部制度的外溢,另一方面则是弱小国家对既有制度的内化所致。但是,这两种情况所生成的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大国的烙印,导致国际制度公共产品的“私物化”现象。中国是全球治理的后来者,中国在全球治理制度生成中的角色,既不是制度的外溢者,也不是简单的内化者。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是以中国的实力和能力为前提的。在全球治理制度生成过程中,中国是全球治理的“制度增殖者”,也是“利益外溢者”,还是全球治理制度的价值创新者。这三个方面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制度生成过程中独特的创新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国际制度 生成逻辑 中国角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