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陈抟易学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孔又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陈抟所开启的宋代象数易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新性地融合易老之说,积极探索自然万物的化生奥秘。陈抟易道相通、太极是一的宇宙本体论,融合了道家本体论和儒家太极说,并与道教内丹学紧密... 陈抟所开启的宋代象数易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新性地融合易老之说,积极探索自然万物的化生奥秘。陈抟易道相通、太极是一的宇宙本体论,融合了道家本体论和儒家太极说,并与道教内丹学紧密结合。同时,这种宇宙生成模式对邵雍、刘牧、周敦颐等宋儒以思维性启迪和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易学思想 宇宙生成模式
下载PDF
陈抟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知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104,共8页
作为唐宋之交承上启下的学者道士,陈抟的美学思想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他毕生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以审美的态度考察宇宙的生成和自然万物,强调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陈抟的宇宙生成思想、内丹思想为后人所传承,他的淡然恬静、寄意于山林... 作为唐宋之交承上启下的学者道士,陈抟的美学思想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他毕生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以审美的态度考察宇宙的生成和自然万物,强调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陈抟的宇宙生成思想、内丹思想为后人所传承,他的淡然恬静、寄意于山林水泉的审美境界对北宋的美学风格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道教 美学思想
下载PDF
陈抟内丹思想中佛道互融痕迹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又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8,77,共5页
陈抟的内丹理论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总结继承了自《参同契》以来的道教传统的内炼功法,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说运用到《无极图》中,对道教内丹修炼原理和过程进行演绎,形成所谓"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 陈抟的内丹理论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总结继承了自《参同契》以来的道教传统的内炼功法,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说运用到《无极图》中,对道教内丹修炼原理和过程进行演绎,形成所谓"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还虚,一归无极"的逆炼返本的系统。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大量地吸收佛禅旨趣。强调通过心性的炼养达到虚无境界,明确提出"存无守有"、"冥心太无"、"冥心凝神"及"静而生阴"、"《易》者,戒动之书"等主静去欲、明心见性的生命超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内丹 佛道互融
下载PDF
陈抟的先天《易》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盖建民 林文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9,共10页
华山高隐陈抟(872-989)早年儒服,壮岁慕道,晚年入道,唯一不变的是对《易》的爱好。陈抟的《易》学受《周易》经传、《易纬》的影响,除了有对儒学自身的发掘,更涵摄老学与佛学的思想与范畴,在象数领域进一步开拓了《易》学的视野。《先... 华山高隐陈抟(872-989)早年儒服,壮岁慕道,晚年入道,唯一不变的是对《易》的爱好。陈抟的《易》学受《周易》经传、《易纬》的影响,除了有对儒学自身的发掘,更涵摄老学与佛学的思想与范畴,在象数领域进一步开拓了《易》学的视野。《先天太极图>是陈抟创制的著名《易》图之一,是由先天八卦与《阴阳鱼太极图》组合而成的。由《京兆府广慈禅院新修瑞象记》的存在,证实了陈抟确实有着先天八卦卦图思想,这也意谓着陈抟在先天八卦的发展上是关键的角色。《先天太极图》承袭《参同契》以乾坤为南北,离坎为东西,《参同契》以乾坤为人身之象,乾为首,坤为腹,坎离为水火之说,以喻身中之药物,因此,《先天太极图》是用来表示炼丹的过程。陈抟先天之学是作为丹道炼养学理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先天《易》学 《先天太极图》 《先天图》
下载PDF
陈抟易学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孔又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陈抟继承了《易传》的"太极"说,在其《无极图》、《易龙图》、《先天图》中,第一次把无极作为道教哲学最高范畴,与太极并列使用,并结合道家的宇宙观,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的衍生。陈抟融合易老,无极-太极的宇宙生成学说,对... 陈抟继承了《易传》的"太极"说,在其《无极图》、《易龙图》、《先天图》中,第一次把无极作为道教哲学最高范畴,与太极并列使用,并结合道家的宇宙观,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的衍生。陈抟融合易老,无极-太极的宇宙生成学说,对道教哲学之宇宙生成论富有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脱变得切实可行,其宇宙生成学说不仅为道教"以易解老"打开思路,而且给宋明理学以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无极-太极 宇宙生成论
下载PDF
儒、道之隐逸观研究——以种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栗艳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种放为宋代著名隐士,隐居终南山三十年,系道教著名道士陈抟的学生,种放具备道家式隐逸的条件。种放在宋真宗朝出仕,宋真宗于种放有知遇之恩,种放亦具备儒家济世的条件。种放徘徊于儒道之间,其间五次出仕,五次归隐,其一生深刻体现了儒、... 种放为宋代著名隐士,隐居终南山三十年,系道教著名道士陈抟的学生,种放具备道家式隐逸的条件。种放在宋真宗朝出仕,宋真宗于种放有知遇之恩,种放亦具备儒家济世的条件。种放徘徊于儒道之间,其间五次出仕,五次归隐,其一生深刻体现了儒、道两家隐逸观的矛盾。通过分析种放出仕与归隐的选择,论述影响其思想的儒、道之隐逸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放 儒家 道家 隐逸 陈抟
下载PDF
宋元时期陈抟历史形象的书写与塑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缙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76-85,共10页
当代学界及大众认知中的陈抟形象,实际上来源于宋元时期三种不同类型历史文献的书写与塑造。其一是在宋代国史及源于国史的文献中,陈抟的形象仅限于“隐士”范畴,他的生平事迹也并无神奇之处。其二是邵伯温、朱震等出于个人目的描述与书... 当代学界及大众认知中的陈抟形象,实际上来源于宋元时期三种不同类型历史文献的书写与塑造。其一是在宋代国史及源于国史的文献中,陈抟的形象仅限于“隐士”范畴,他的生平事迹也并无神奇之处。其二是邵伯温、朱震等出于个人目的描述与书写,称陈抟传《先天图》于种放,种放再传于穆修,穆修传之于李之才,李之才传于邵雍,最终将陈抟塑造为北宋先天易学师承的源头。其三是《三洞群仙录》《太华希夷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道教文献的渲染,陈抟的生平事迹显示出众多“神迹”,其个人形象呈现出近乎于“神”的种种特征,也被当代宗教学界看作宋时道教内丹派的代表人物。陈抟形象的这些变化与塑造,是宋元时期众多学者出于各自的现实需求,运用文本写作,有意识地对陈抟形象进行再塑造的结果;也是从个人书写到社会意识的演变过程,代表着“陈抟”一词最终实现了从人物形象到文化符号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隐士 道士 形象
下载PDF
“北宋先天易学师承谱系”献疑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缙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9,共13页
南宋初年,朱震在《汉上易传》中提出北宋先天易学师承谱系:陈抟→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鉴于朱震在当时的学术地位,此说更易于广泛传播,遂成学界定论。但经考究发现,其实陈抟、种放和穆修三人之间并不存在师承关系,此谱系实来源于... 南宋初年,朱震在《汉上易传》中提出北宋先天易学师承谱系:陈抟→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鉴于朱震在当时的学术地位,此说更易于广泛传播,遂成学界定论。但经考究发现,其实陈抟、种放和穆修三人之间并不存在师承关系,此谱系实来源于邵雍之子邵伯温的刻意创造。由于北宋后期存在着对邵雍师承的质疑之声,因此邵伯温初创此说,其本意是为其父的学术渊源进行辩解。尔后再经晁说之的补充与完善,最终构建了完整的北宋先天易学师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邵雍 先天易学 师承
原文传递
宋初道教政治谶语研究
9
作者 栗艳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宋太祖、宋太宗实际上是通过政变取得政权,需要利用宗教谶语对其政权作合法性的神学证明,这些谶语大多被学者归为道教谶语。从学术渊源上,谶语、星占等数术归为道教,而在宋初的政治实践中,出自道教的谶语很少。宋代政权禁止民间,包括僧... 宋太祖、宋太宗实际上是通过政变取得政权,需要利用宗教谶语对其政权作合法性的神学证明,这些谶语大多被学者归为道教谶语。从学术渊源上,谶语、星占等数术归为道教,而在宋初的政治实践中,出自道教的谶语很少。宋代政权禁止民间,包括僧道人士,学习天文星占等术,将神权控制在政权掌控之下。道教谶语多由政权编造并传播,道教是政治斗争的工具。道士和道教无法与政权抗衡,只能依附政权存在。道教在为赵宋王朝的合法性的宗教神圣性认证方面具有粉饰与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道教 谶语 陈抟 张守真
下载PDF
六合八法拳源流之研究
10
作者 江平 梅杭强 钟广佳 《中华武术(研究)》 2012年第4期43-45,共3页
六合八法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六合八法拳的起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六合八法拳为后人创编而伪托宋代陈抟老祖,吸取太极、形... 六合八法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六合八法拳的起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六合八法拳为后人创编而伪托宋代陈抟老祖,吸取太极、形意、八卦等拳的特点不断发展而形成独特的地方性内家拳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合八法 起源 陈抟
原文传递
陈抟文学形象的历史演变
11
作者 李山岭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7-81,共5页
现在人们熟知的“陈抟老祖”是仙道形象,而文学中的陈抟形象,经历了从多元到一元的演变。在宋人笔记中,陈抟是集道士、相士、儒士、志士于一身的多元形象;在元代史传中,陈抟趋于隐士、道士的二元化形象;在元明清小说、戏曲中,陈抟方定... 现在人们熟知的“陈抟老祖”是仙道形象,而文学中的陈抟形象,经历了从多元到一元的演变。在宋人笔记中,陈抟是集道士、相士、儒士、志士于一身的多元形象;在元代史传中,陈抟趋于隐士、道士的二元化形象;在元明清小说、戏曲中,陈抟方定格为仙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文学形象 历史演变
下载PDF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现代传承动力及路径研究
12
作者 刘晓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37-40,共4页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又名"水拳""元通八法""先天十二势",历经千年发展至今,享有道家思想、地域性特色、非物质体育文化、养生方式独特等传承特点;而其传承发展的动力则体现在道家思想传承需要、民众...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又名"水拳""元通八法""先天十二势",历经千年发展至今,享有道家思想、地域性特色、非物质体育文化、养生方式独特等传承特点;而其传承发展的动力则体现在道家思想传承需要、民众信仰认同、典型的旅游市场助推和独到的文化教化动力机制.建议:依托政府立法,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实施空间再造,建立与优化陈抟文化生态保护区;效仿本地优势项目,建立传承推广官民联动机制;大力扶植与保护传承人,提高项目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心意六合八法拳 传承动力 路径
下载PDF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技术特点及功能价值研究
13
作者 刘晓莉 怀培元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8-102,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功法特点、功能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以"六合为体,八法为用",讲究"内养心性,外修形体",内涵深厚、功法独特,攻防技...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功法特点、功能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以"六合为体,八法为用",讲究"内养心性,外修形体",内涵深厚、功法独特,攻防技击实用,是内家拳鼻祖。长期习练,具有健身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同时还具有竞技表演、文化传承、经济开发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老祖 心意六合八法拳 特点 功能价值
下载PDF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晓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隐居乐道剧 《西华山陈抟高卧》 身国共治
下载PDF
陈抟故事文本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15
作者 任卫洁 《天中学刊》 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
陈抟是生活在唐末宋初的著名隐士,并伴有服气修道行为。在道教典籍记录之外,陈抟故事也在文人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中被记录并衍变。以中国叙事文学的方法入手分析陈抟故事,可见其文化意蕴经历了由隐入道、进而为仙的发展阶段。... 陈抟是生活在唐末宋初的著名隐士,并伴有服气修道行为。在道教典籍记录之外,陈抟故事也在文人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中被记录并衍变。以中国叙事文学的方法入手分析陈抟故事,可见其文化意蕴经历了由隐入道、进而为仙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陈抟故事的发展演变是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市民文化对中国隐逸传统不同接受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故事 文本演变 隐逸文化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下载PDF
从《陈抟高卧》一剧看杂剧刊本从元到明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存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元刊本《陈抟高卧》是明刊各本所本;从元到明各刊本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在文人手中不断雅化的过程。杂剧由元到明有从舞台走向案头的趋势。
关键词 《陈抟高卧》 元刊杂剧 明刊杂剧 比较
下载PDF
元散曲中陈抟高卧典故的文化意蕴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婷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元代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陈抟作为继老子、张陵之后又一道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为元代文人所肯定。陈抟的经历集儒佛道于一体,在元散曲用典追求浅易直白的情况下,陈抟高卧的典故被频频提及,表现出元代文人可仕可隐、清醒地旁观世界... 元代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陈抟作为继老子、张陵之后又一道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为元代文人所肯定。陈抟的经历集儒佛道于一体,在元散曲用典追求浅易直白的情况下,陈抟高卧的典故被频频提及,表现出元代文人可仕可隐、清醒地旁观世界、莫论人事、逍遥无为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陈抟高卧 元代文人 价值观
下载PDF
道教总仙洞天华山传说“人天博弈”文化史分析
18
作者 王子超 王克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道教"洞天福地"之"总仙洞天"华山,有风景点"棋石",传为汉朝时仙人下棋的"博台",后又出现高道陈抟与"潜龙"赵匡胤赌华山的传说,而被民间视为道教故事。此故事当编造于明朝中叶。对多... 道教"洞天福地"之"总仙洞天"华山,有风景点"棋石",传为汉朝时仙人下棋的"博台",后又出现高道陈抟与"潜龙"赵匡胤赌华山的传说,而被民间视为道教故事。此故事当编造于明朝中叶。对多神崇拜的中国道教之敬畏,为其发生的宇宙观基因,而盛世皇帝的崇道与逸乐为其发生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华山 陈抟 人天博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