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何柏林 孙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7-1202,1207,共7页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高强度、高韧性和耐高温等综合性能,已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碳纤维的研究进展,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Cf/SiC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热结构...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高强度、高韧性和耐高温等综合性能,已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碳纤维的研究进展,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Cf/SiC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热结构材料和制动材料的应用状况。最后,指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生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9-492,共4页
Cf/SiC复合材料充分结合了碳纤维和SiC基体的优势,表现出低密度,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烧蚀,抗冲刷,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成为航空航天、军事、能源等领域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目前Cf/SiC复合材料已达到实用化水平,研究重点已转向... Cf/SiC复合材料充分结合了碳纤维和SiC基体的优势,表现出低密度,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烧蚀,抗冲刷,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成为航空航天、军事、能源等领域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目前Cf/SiC复合材料已达到实用化水平,研究重点已转向应用研究。本文主要介绍Cf/SiC复合材料在热结构部件、热防护系统及高温光学部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应用研究 热结构部件 热防护系统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SiC/(ZrB_2-SiC/SiC)_4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定星 董绍明 +3 位作者 丁玉生 张翔宇 王震 周海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6-840,共5页
以Cf/SiC复合材料为基体,采用浆料浸涂法和脉冲CVD法制备了SiC/(ZrB2-SiC/SiC)4涂层,借助XRD、扫描电镜及能谱对涂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初步考查了其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总厚度约100μm,主要由ZrB2-SiC涂层与脉冲CV... 以Cf/SiC复合材料为基体,采用浆料浸涂法和脉冲CVD法制备了SiC/(ZrB2-SiC/SiC)4涂层,借助XRD、扫描电镜及能谱对涂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初步考查了其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总厚度约100μm,主要由ZrB2-SiC涂层与脉冲CVDSiC涂层交替覆盖而成.在1500℃空气中氧化25h,未涂层试样失重明显;脉冲CVDSiC涂层试样氧化失重率为5.1%;而SiC/(ZrB2-SiC/SiC)4涂层试样出现增重现象,增重率达2.5%,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浆料浸涂 脉冲CVD 抗氧化涂层
下载PDF
浸渍工艺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_f/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简科 陈朝辉 +1 位作者 马青松 郑文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41,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为先驱体制备了3D-B Cf/S 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浸渍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加压浸渍可以大大提高先驱体的浸渍效率,提高所制备材料的密度,从而明显提高Cf/S 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为先驱体制备了3D-B Cf/S 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浸渍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加压浸渍可以大大提高先驱体的浸渍效率,提高所制备材料的密度,从而明显提高Cf/S 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选用加热加压浸渍条件所制备的材料密度达到1.944 g/cm3,室温弯曲强度达到662MPa,在1650℃(真空)和1800℃(真空)下测试,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为647MPa和60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密度 聚碳硅烷 弯曲强度 高温性能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C_f/SiC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丁玉生 董绍明 +3 位作者 高乐 何平 张翔宇 江东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1-1154,共4页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热压烧结制备了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C_f/SiC复合材料密度、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烧结温度能够促进C_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低于1850℃时,升高烧结温度,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也...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热压烧结制备了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C_f/SiC复合材料密度、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烧结温度能够促进C_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当烧结温度低于1850℃时,升高烧结温度,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也随之提高.当烧结温度为185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优,弯曲强度达到500.1MPa,断裂韧性为16.9MPa·m^(1/2).当烧结温度达到1880℃时,复合材料性能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液相
下载PDF
Cf/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2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周长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氧化性环境中,高于400℃时碳纤维开始氧化,限制了Cf SiC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在Cf 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碳纤维不被氧化。本实验制备了含CVD 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和CVD SiC抗冲蚀层的三层涂层体系,... 在氧化性环境中,高于400℃时碳纤维开始氧化,限制了Cf SiC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在Cf 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碳纤维不被氧化。本实验制备了含CVD SiC粘接层、自愈合功能层和CVD SiC抗冲蚀层的三层涂层体系,并进行了氧化失重试验。氧化失重试验结果表明,仅有CVD SiC涂层的试样氧化失重率较大,不能有效地保护材料,而含有自愈合功能层的三层涂层体系的材料试样,在800℃~1200℃的氧化失重率非常小,1000℃下氧化288h的失重率仅为2.3%,弯曲强度仍保持为452.9MPa。同时实验发现,试样在氧化失重试验后,其CVD SiC涂层的表面形貌有明显改变,这主要是由SiC氧化形成SiO2薄膜所致,并且在1200℃下所生成的SiO2薄膜有表面收缩趋势,具有液相膜的部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涂层 cf/sic复合材料 氧化试验
下载PDF
陶瓷先驱体聚硅氮烷连接C_f/SiC工艺及连接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洪丽 田春英 吴明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8-281,共4页
采用陶瓷先驱体转化法连接Cf/SiC复合材料。针对Cf/SiC复合材料的不同连接界面特性,采用不同的连接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类以SiC相为主的连接界面,采用单一的聚硅氮烷即可实现Cf/SiC复合材料的连接,当连接温度为1300℃... 采用陶瓷先驱体转化法连接Cf/SiC复合材料。针对Cf/SiC复合材料的不同连接界面特性,采用不同的连接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类以SiC相为主的连接界面,采用单一的聚硅氮烷即可实现Cf/SiC复合材料的连接,当连接温度为1300℃,经两次浸渍/裂解增强处理的连接件接头抗剪强度达最大值29.6MPa;连接层厚度为2~3μm,其结构较为均匀致密,由无定型SiNC陶瓷组成;对于第二类以C纤维端面为主的连接界面,采用聚硅氮烷并加入活性填料纳米Al粉来实现其连接:当连接温度为1150℃,经两次浸渍/裂解增强处理的连接件抗剪强度达最大值22.5MPa;连接层厚度约为30μm,连接层中含有SiC、Si3N4和AlN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聚硅氮烷 连接 界面特性
下载PDF
先驱体转化C_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吉庆 简科 王浩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研究了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行为。结果表明,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主要与材料结构组成有关。先驱体转化工艺生成的SiC基体结晶程度较差,导致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低。同时由于碳纤维轴向... 研究了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行为。结果表明,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主要与材料结构组成有关。先驱体转化工艺生成的SiC基体结晶程度较差,导致先驱体转化Cf/Si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低。同时由于碳纤维轴向热膨胀系数明显低于碳纤维径向和SiC基体,3D Cf/SiC复合材料x向热膨胀系数低于2D Cf/SiC复合材料;而2D Cf/SiC复合材料x向热膨胀系数又明显低于z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先驱体转化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首周期裂解方式对先驱体转化制备C_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钒 陈朝辉 +1 位作者 王松 郑文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为陶瓷先驱体,采用PIP工艺制备3D—B 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首周期采用不同裂解方式对基体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或加压(5MPa)裂解,先驱体的陶瓷产率不同, 加压裂解的陶瓷产率最高,达到67... 以聚碳硅烷(PCS)为陶瓷先驱体,采用PIP工艺制备3D—B 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首周期采用不同裂解方式对基体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或加压(5MPa)裂解,先驱体的陶瓷产率不同, 加压裂解的陶瓷产率最高,达到67.2%。裂解方式对产物的晶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首周期采用真空裂解制得的Cf/SiC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室温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达到404MPa和20.2MPa·m1/2,分别比采用加压裂解所得材料的性能提高40.7%和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聚碳硅烷 裂解方式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SiC/Yb_2SiO_5抗氧化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海明 董绍明 +3 位作者 丁玉生 张翔宇 何平 高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80-1583,共4页
硅酸镱(Yb2SiO5)是Cf/SiC复合材料非常理想的抗氧化涂层材料。用脉冲CVD法在Cf/SiC复合材料上先制备SiC粘附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为200~300nm的单相Yb2SiO5粉体,然后用PCS-SiC-Yb2SiO5浆料浸涂法制备SiC-Yb2SiO5过渡层,因PCS粘结... 硅酸镱(Yb2SiO5)是Cf/SiC复合材料非常理想的抗氧化涂层材料。用脉冲CVD法在Cf/SiC复合材料上先制备SiC粘附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为200~300nm的单相Yb2SiO5粉体,然后用PCS-SiC-Yb2SiO5浆料浸涂法制备SiC-Yb2SiO5过渡层,因PCS粘结强度大,且热解后能在原位生成SiC,故能大大增加涂层的结合力。配备低粘度、高固含量的Yb2SiO5浆料,并用浆料浸涂烧结法制备致密、细晶粒的Yb2SiO5涂层。1500℃静态空气中氧化实验表明:SiC/Yb2SiO5复合涂层具备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硅酸镱 浆料浸涂法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碳硅烷制备3D-Cf/SiC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1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研究了低分子量聚碳硅烷(PCS)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Cf/SiC复合材料.分析表明:PCS的数均分子量为400,活性较强,陶瓷化产率为70%左右,在1200℃基本转化为微晶态的β-SiC.分别通过3种不同升温速率制备了3D-Cf/SiC复合材料试样,... 研究了低分子量聚碳硅烷(PCS)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Cf/SiC复合材料.分析表明:PCS的数均分子量为400,活性较强,陶瓷化产率为70%左右,在1200℃基本转化为微晶态的β-SiC.分别通过3种不同升温速率制备了3D-Cf/SiC复合材料试样,其弯曲强度分别为745.2 MPa、686.7 MPa和762.5 MPa,明显高于文献报道3D-Cf/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300~500 MPa的水平.试样断口的SEM照片均显示长的纤维拔出,有良好的增韧效果,低分子量PCS裂解得到的基体比较致密.实验结果说明,低分子量PCS适合于制备3D-Cf/SiC复合材料,并且提高升温裂解速率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聚碳硅烷 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 Ct/sic复合材料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的氧化及抗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强强 范金娟 邬冠华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8年第1期54-59,66,共7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_f/SiC)因其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磨损、良好热稳定性以及耐高温等突出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高性能武器装备等高尖端领域极具潜力的热结构材料。但高温氧化是其工程应用上的弱点,会造成C_f/SiC...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_f/SiC)因其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磨损、良好热稳定性以及耐高温等突出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高性能武器装备等高尖端领域极具潜力的热结构材料。但高温氧化是其工程应用上的弱点,会造成C_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分析C_f/SiC复合材料的氧化影响因素,从界面相、基体和表面涂层3个方面综述C_f/Si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区间内C_f/SiC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不同,而界面改性、涂层抗氧化和基体改性相结合是实现材料抗氧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复合材料 氧化 抗氧化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与Nb合金的连接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赤勇 堵永国 +2 位作者 张为军 郑晓慧 芦玉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8,52,共5页
利用熔盐反应法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锆金属化的基础上,用TiCuZrN i非晶钎焊箔实现Cf/SiC复合材料与Nb合金钎焊连接。研究发现Cf/SiC复合材料表面Zr金属化层主要的物相为Zr、Zr3O、ZrC和Zr2Si;钎料对Zr金属化层的润湿性良好,钎料中活性... 利用熔盐反应法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锆金属化的基础上,用TiCuZrN i非晶钎焊箔实现Cf/SiC复合材料与Nb合金钎焊连接。研究发现Cf/SiC复合材料表面Zr金属化层主要的物相为Zr、Zr3O、ZrC和Zr2Si;钎料对Zr金属化层的润湿性良好,钎料中活性元素Ti向Cf/SiC复合材料一侧明显扩散并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了钎料与Cf/SiC复合材料的良好键合,并且可以深入Cf/SiC复合材料孔隙形成"钉扎"效应;接头剪切强度达124 MPa,750℃热冲击5次后剪切强度达70 MPa;断裂部分发生在Cf/SiC复合材料与钎料界面处,部分位于Cf/SiC复合材料近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熔盐反应 金属化 钎焊
下载PDF
Cf/SiC复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14
作者 汤素芳 杨嘉 +1 位作者 唐鹏举 胡成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8,共12页
Cf/SiC复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优异的抗热震、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以及高温强度保持率,被认为是高速飞行器的重要热防护材料之一。然而,由于碳纤维在500℃以上发生显著氧化导致材料逐渐失效,因此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氧化防护。抗氧化... Cf/SiC复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优异的抗热震、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以及高温强度保持率,被认为是高速飞行器的重要热防护材料之一。然而,由于碳纤维在500℃以上发生显著氧化导致材料逐渐失效,因此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氧化防护。抗氧化涂层被认为是实现Cf/SiC复合材料长时氧化防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热防护系统对Cf/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苛刻要求,综述了现有Cf/SiC复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抗氧化涂层制备技术及涂层体系进行了梳理。提升Cf/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使用温度(≥1800℃)及结合强度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制备更长服役时间、更高服役温度同时兼具抗氧化、抗水蒸气腐蚀乃至较好隔热性能的多功能涂层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涂层 cf/sic复合材料 超高温陶瓷 氧化 烧蚀 热防护
下载PDF
PIP法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建方 吴文健 +2 位作者 胡碧茹 满亚辉 陈朝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82-1985,共4页
对先驱体聚碳硅烷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损伤严重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在Cf/Si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先驱体裂解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IP工艺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包括界面反应和基体向碳纤维内部的... 对先驱体聚碳硅烷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Cf/SiC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纤维损伤严重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在Cf/Si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先驱体裂解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IP工艺中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包括界面反应和基体向碳纤维内部的扩散反应.其中聚碳硅烷(PCS)中的活性基团和碳纤维的化学反应并不严重,而微量的氧气和杂质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影响很大;基体中硅等元素可向碳纤维内部扩散,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并形成脆性的界面层,使碳纤维截面积减小.在第一周期浸渍裂解过程中,先驱体对碳纤维的化学损伤很少,在后续周期中,随着基体致密度的提高,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碳纤维 化学损伤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铱膜层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宝杰 卓钺 +1 位作者 杨盛良 潘水艳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6年第2期30-33,4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采用冷壁MOCVD工艺,对条型和管型Cf/SiC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金属铱膜层沉积。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降低,沉积的金属铱膜呈白亮的金属色光泽。针对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采用冷壁MOCVD工艺,对条型和管型Cf/SiC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金属铱膜层沉积。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降低,沉积的金属铱膜呈白亮的金属色光泽。针对通氧沉积工艺中涂层氧含量较多的问题,通过对涂层进行后处理,使金属铱层的纯度大大提高,为获得高纯膜提供了新的工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 cf/sic 涂层
下载PDF
裂解温度对先驱体转化制备2D-C_f/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简科 陈朝辉 +2 位作者 马青松 郑文伟 胡海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和S iC微粉为原料制备了2D-Cf/S iC材料,考察了首次裂解温度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裂解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弱化界面结合,形成良好的界面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裂解温度从1000... 以聚碳硅烷(PCS)、二乙烯基苯(DVB)和S iC微粉为原料制备了2D-Cf/S iC材料,考察了首次裂解温度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首次裂解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弱化界面结合,形成良好的界面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当裂解温度从1000℃提高到1600℃时,材料的弯曲强度由200.7MPa提高到319.2MPa,剪切强度由16.8MPa提高到29.8MPa,断裂韧度由7.4 MPa.m1/2提高到15.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温度 界面 先驱体转化法 cf/sic材料
下载PDF
熔盐法C_f/SiC复合材料表面钛金属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文渊 郑晓慧 +2 位作者 堵永国 张为军 芦玉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为了实现Cf/SiC复合材料与难熔金属的连接,通过熔盐法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钛金属层。用SEM和EDS研究金属化层的形貌及成分;用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化层的相组织;用定量金相法测量钎焊料的铺展特性。研究表明:钛金属化层均匀致密,与基... 为了实现Cf/SiC复合材料与难熔金属的连接,通过熔盐法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钛金属层。用SEM和EDS研究金属化层的形貌及成分;用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化层的相组织;用定量金相法测量钎焊料的铺展特性。研究表明:钛金属化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紧密,钛金属可渗入纤维间孔隙,比较完整地包覆在Cf/SiC复合材料外表面。金属化层主要成分为TiC、Ti5Si3。金属化层与SiC界面分为3层,由内到外主要成分为Ti5Si3、TiC和Ti5Si3。表面金属化后的C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料润湿性明显改善,润湿角从153.9o降低为13.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熔盐法 钛金属化 润湿角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PIP工艺制备的3D-Cf/SiC复合材料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志彦 邹世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不同升温裂解速率对PIP工艺制备的3D-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了3种升温制度,每次裂解时间分别为3 900 min、1 500 min和1 000 min。实验发现3种升温制度下制备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别比较小,1 000 min裂解制备的试样的弯曲... 研究了不同升温裂解速率对PIP工艺制备的3D-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了3种升温制度,每次裂解时间分别为3 900 min、1 500 min和1 000 min。实验发现3种升温制度下制备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别比较小,1 000 min裂解制备的试样的弯曲强度高达762.5 MPa,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常数还略高于另外2种。不同升温速率下试样断口的SEM照片均显示很长的纤维拔出,增韧效果显著。研究表明,适当提高升温速率并没有降低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聚碳硅烷 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 快速裂解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坤 张长瑞 +1 位作者 曹英斌 刘荣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09-1814,共6页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C/SiC复合材料的磨削残余应力进行研究。结合抛光和热处理工艺,应用主应力之和的变化量确定磨削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SiC(422)晶面族比其它相和晶面更适用于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研究;热塑性引入的残余拉应力作用...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C/SiC复合材料的磨削残余应力进行研究。结合抛光和热处理工艺,应用主应力之和的变化量确定磨削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SiC(422)晶面族比其它相和晶面更适用于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研究;热塑性引入的残余拉应力作用于数微米的较浅表层深度内,但对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起决定作用;冷塑性残余应力对应的作用深度较大;热塑性和冷塑性残余应力均可通过热处理方式得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磨削残余应力 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