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2
1
作者 乌兰娜 吴瑞芳 +4 位作者 周艳秋 刘志红 张礼婕 黄秀浓 杜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子宫颈癌前病变者感染HPV的基因亚型,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研究对象系356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检测13种HPV-H,同时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子宫颈癌前病变者感染HPV的基因亚型,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研究对象系356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检测13种HPV-H,同时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与病理学诊断有无宫颈病变及其病变程度分组。①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9例、CINⅢ57例、CINⅡ53例;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CINⅠ112例、HPV感染52例;③正常或炎症组:宫颈细胞与组织学正常或炎症者73例。通过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HPV-H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本组高度病变以上患者中HPV-H阳性率达98·4%;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H双重与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在正常与炎症组、LSIL组与HSIL组中两种以上HPV-H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13·7%、17·7%和36·6%,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组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2·9%)、58(18·8%)、52(16·9%)、18(9·0%)、33(8·2%)、68(7·3%)、11(低危型,6·5%)、31(6·2%)、53(5·6%)、39(5·3%)、CP8304(5·1%)、66(3·9%)、6(2·5%)和51、56、45、35、59、43、44、82等少见型;HPV-16、58、33、52与18型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中感染率分别为56·4%、19·3%、16·0%、12·6%和8·4%,说明这些亚型致癌性更强;两种HPV-DNA检测技术所获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本组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型别以16、58、52、18、33较为多见,HPV-16、58、33、52与18型致癌性较强;HPV-DNA分型检测在临床诊断与判断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亚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HPV感染 HPV-DNA 宫颈癌前病变 HPV-16 细胞学检测 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李荣 李广庆 +4 位作者 闫荣 张晓菲 李静 刘欣 胡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the social impact scale,SIS)和患者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对20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SIS得分为(68.04±...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the social impact scale,SIS)和患者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对20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SIS得分为(68.04±17.36)分。患者年龄、个人月收入、工作情况、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病耻感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降低宫颈癌患者病耻感水平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病耻感 社会影响量表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疾病负担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孟令昊 胥秋艳 +2 位作者 李科 许文丽 黄磊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xcel、SPSS 21.0与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0.1软件分析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xcel、SPSS 21.0与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0.1软件分析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及疾病负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分析中国女性宫颈癌的疾病负担变化。结果1990~2019年,中国女性宫颈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由9.21/10万增加到12.0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由8.40/10万下降到7.36/10万。2018年城市与农村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均较2015年有所下降。年龄别发病率变化提示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分别由1990年的86.49、84.01、1.52万人年增加至2019年的162.22、157.40、4.83万人年,APC分别为2.39%、2.56%、4.2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YLD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到217.76%。2019年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所致DALY、YLL、YLD均较1990年有所增加。40岁以上年龄组DALY、YLL、YLD均增加,其中50~54岁年龄组DALY值增加了167.15%。结论我国是宫颈癌患病大国。尽管近年来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宫颈癌防治现状仍不容乐观。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以减轻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学利 夏英鹏 +2 位作者 贾宇涛 赵骢 田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评价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89名因颈椎病行ELAP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0例使用FASTIN锚钉进行&qu... [目的]评价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89名因颈椎病行ELAP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0例使用FASTIN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的患者为研究组,另49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对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增长率,颈椎前突指数,颈椎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别,轴性症状发生率和C5神经瘫发生率锚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2例高龄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了锚钉的松动,但随访全过程并没有影响手术效果。[结论]锚钉的使用避免了传统ELAP手术对于门轴侧小关节囊和椎旁肌肉的缝合干扰,有效降低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但是对于高龄骨质疏松的患者锚钉的使用应该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管成形术 单开门 锚钉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宫颈病变的过度治疗问题 被引量:36
5
作者 崔满华 许天敏 林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宫颈病变 过度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TCT、HPV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吐尔逊古丽.海木都拉 开丽比努尔.依马木 +2 位作者 赛力曼.艾则孜 阿瓦古丽.吐合提 姚丽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4期5284-5286,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5 028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TCT... 目的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5 028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TCT、HPV检查后再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比两次检查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判断两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得出两种方法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宫颈TCT、HPV检查阳性患者为736例(14.64%),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阳性患者为1 025例(20.3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疾病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宫颈TCT、HPV筛查出现高危情况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以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逐层递进检查可以降低筛选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疾病 检出率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1990—2019年宫颈癌和乳腺癌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于洗河 张景茹 +2 位作者 降海蕊 尚盼盼 高尚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水平及变化情况,为中国制定有效的乳腺癌和宫颈癌防控策略、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及指标,描述1990—2019年中国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水平及变化情况,为中国制定有效的乳腺癌和宫颈癌防控策略、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及指标,描述1990—2019年中国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在女性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 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数为36.84万、10.98万,死亡数为9.35万、5.34万,相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354.25%、169.78%和125.85%、102.27%。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死亡、DALY、YLL、YLD及其标化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55岁以后达到较高水平。乳腺癌和宫颈癌的DALY分别为287.72万人年和162.22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长102.12%和89.64%。结论 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疾病负担大幅加剧,应进一步加强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宫颈癌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宫颈病变的筛查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魏丽惠 屠铮 王悦 《当代医学》 2001年第4期25-28,共4页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 妇科恶性肿瘤。自从巴氏涂片问世以来,对早期无症状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普查、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巴氏涂片筛查。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宫颈癌早期诊断。近年来,应用CCT(AdtoPap和PapNet)...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 妇科恶性肿瘤。自从巴氏涂片问世以来,对早期无症状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普查、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巴氏涂片筛查。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宫颈癌早期诊断。近年来,应用CCT(AdtoPap和PapNet),液基超薄涂片(ThinPrep和AutoCyte)等新技术和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TBS分期),降低了涂片的假阴性率。在治疗方面,尽管应用不少新技术,如LEEP、LLETZ及激光治疗等,宫颈锥切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颈病变 筛查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2
9
作者 麦雄燕 韦迪霞 +2 位作者 袁飞飞 孙婷 陈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诊的621例宫颈病变患者,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诊的621例宫颈病变患者,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鉴定患者HPV基因亚型。结果 621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291例为HPV阳性者,HPV阳性率为46.86%;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阳性例数增多,阳性率增高;在HPV感染阳性的291例患者中,常见的HPV基因亚型为HPV16、HPV52、HPV58、HPV68和HPV18;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低危型基因亚型检出率降低,高危型基因亚型检出率增加;HPV16基因亚型和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HPV16基因亚型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不同组别中,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的比例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的HPV基因亚型为HPV16、HPV52、HPV58、HPV68和HPV18,其中HPV16检出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多重感染并不影响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疾病 基因亚型
原文传递
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彩娟 余玉香 罗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与预测宫颈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诊治的232例宫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对宫颈高危型人...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与预测宫颈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诊治的232例宫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用相对荧光光度值(RLU)/阳性定标域值(CO)表示,并行阴道镜多点定位活检,所选患者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确诊标准,根据宫颈病理组织学结果和HR-HPV病毒含量作分组,分析宫颈疾病与生殖道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32例患者中HR-HPV阳性检出72例,阳性率31.03%,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14%、61.54%、81.82%和100.00%,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10.27%(P<0.01);CIN和宫颈癌患者HR-HPV病毒载量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但不同宫颈疾病病变程度与HR-HPV病毒载量大小各组分布不完全相符。结论生殖道HR-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关系不大,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相关性
原文传递
TCT及HPV检查对宫颈疾病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金善 崔满华 +2 位作者 李冬 吴乙时 许天敏 《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宫颈疾病的筛查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MEDLINE数据库检索2003年至2013年3月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利...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宫颈疾病的筛查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MEDLINE数据库检索2003年至2013年3月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利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HPV检查、TCT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宫颈疾病的筛查价值。[结果]共筛选出1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TCT检查对宫颈疾病的筛查价值优于HPV检查(OR 0.56,95%CI:0.49~0.63,P〈0.0000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于宫颈疾病的筛查价值均优于单独使用HPV或者TCT检查(OR 0.26,95%CI:0.08~0.70,P〈0.00001;OR 0.49,95%CI:0.16~1.47,P〈0.00001)。[结论]TCT与HPV检查方法联合,对宫颈疾病诊断效能高于两种检查方法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筛查 诊断 人乳头状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检查
原文传递
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韦敏克 尹东 +3 位作者 梁斌 丘德赞 韦建勋 欧裕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研究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为微型钛板组16例,对照组为... [目的]比较观察研究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为微型钛板组16例,对照组为传统单开门组1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JOA评分,末次随访术后椎板开门角度,术后测量颈椎曲度(颈椎侧位X线片上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之间夹角)的改变,以及轴性症状发生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情况。[结果]经术后6个月~2年的随访,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0.5%±17.0%,传统单开门组为58.2%±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2.3±3.5)°,传统单开门组为(39.5±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8.5±4.8)°,与术前(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单开门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6.9±5.6)°,与术前(19.5±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4/16,明显低于传统单开门组的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更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颈椎曲度的丢失,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微型钛板
原文传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俊飞 沈树娜 祝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比较单独使用TCT或HPV E6/E7 mRNA以及联合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检测金标准,TCT和HPV E6/E7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宫颈病变均具有一定的筛检率,TCT检测的灵敏度66.56%,特异度为53.57%,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74.84%,特异度为77.68%,TCT联合HPV E6/E7m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68%和39.29%。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可大幅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临床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宫颈疾病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孙钢 金鹏 +4 位作者 易玉海 谢宗贵 谢志勇 张绪平 张殿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 应用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颈椎转移瘤 ,观察其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变的操作技术。方法 对 11例颈椎单椎体转移瘤病变椎体行PVP治疗 ,均应用国产器械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其中C2 1例 ,C32例 ,C4 4例 ,C... 目的 应用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颈椎转移瘤 ,观察其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变的操作技术。方法 对 11例颈椎单椎体转移瘤病变椎体行PVP治疗 ,均应用国产器械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其中C2 1例 ,C32例 ,C4 4例 ,C5 3例 ,C6 1例。在X线透视监测下经前外侧入路途径操作 10例 ,在CT和X线透视联合监测下经后外侧入路途径行C2椎体成形术 1例。PMMA在牙膏期向椎体内注射。于手术前后行CT检查对照。对患者随访 7~ 12个月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例穿刺全部成功 ,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 5 0 %以上。术后 7d内 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 :疼痛完全缓解 (CR) 6例 ,部分缓解 (PR) 5例。止痛效果在 6个月内为7(7/ 10 )例 ,在 1年内为 5 (5 / 9)例。未发生由于穿刺途径出血或PMMA外溢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颈椎转移瘤 聚甲基丙烯酸类 脊柱疾病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两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崔芳芳 鲍俊哲 +2 位作者 王琳琳 李陈晨 赵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流行趋势、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其预测值。方法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我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疾病负担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患病、死亡、疾病负担情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流行趋势、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其预测值。方法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我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疾病负担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患病、死亡、疾病负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计算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采用Prophet模型预测2020-2024年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结果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52.81/10万、13.40/10万和412.49/10万,相比1990年,平均每年增长4.81%、2.12%和1.61%。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5.74/10万、7.66/10万和55.93/10万,与1990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3.56%、2.43%和2.12%。50~69岁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疾病负担较高,但相比1990年,DALY率呈下降趋势,分别降低3.60%和9.99%。预测模型显示,2024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达14.96/10万和447.33/10万,宫颈癌死亡率和DALY率预计分别为8.67/10万和267.34/10万,均呈增长趋势。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疾病负担增长趋势明显,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应加强女性“两癌”筛查,扩大HPV疫苗接种,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应作为重点防控人群,加强防控措施,降低女性“两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宫颈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预测分析
下载PDF
高危型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蒋学锋 杨洁 +6 位作者 阚淳一 张逸群 叶双梅 夏曦 李科珍 卢运萍 马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1日~2009年5月30日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均... 目的:评价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或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4月1日~2009年5月30日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均于首次宫颈手术前6个月内进行了HR-HPV检查。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产次、锥切方法、腺体是否累及和CIN病变程度与宫颈锥切后病人是否发生残存病变或复发无关,而HR-HPV测量值(RLU/PC)≥500是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残存病变或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HR-HPV检测是一种有效地预测宫颈锥切术后残存病变发生或复发的方法,对子宫颈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HPV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 残存病变 复发
原文传递
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宗丽菊 高绍凤 +4 位作者 韩赛 李艺 孟丽华 张友忠 孔北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6-680,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者的诊治。结果: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6例(48.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病变残留或复发间隔时间平均18个月,58例(77.3%)发生在术后24个月之内。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中仅47例(62.7%)细胞学提示异常,73例(97.3%)HPV DNA阳性。35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接受子宫切除术,40例接受保留子宫的宫颈锥切术或部分宫颈切除术,其中20.0%(8/40)在术后2年内再次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并接受第3次手术治疗。结论:大部分CIN病变残留或复发在锥切术后2年内发生,患者年龄主要在40-50岁;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细胞学;再次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手段,但仍有再次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患者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谭先杰 吴鸣 +3 位作者 郎景和 马水清 沈铿 杨佳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与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有关的因素。方法利用105例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后续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MI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4... 目的探讨与子宫颈锥形切除术(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有关的因素。方法利用105例锥切术后3个月内接受后续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MI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锥切后宫颈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年龄(43±6)岁,其中CIN,77例,Ia,期宫颈癌20例,Ia2期宫颈癌8例。锥切后续手术包括95例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2例重复锥切,8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结果105例患者中,53例(50.5%)患者的锥切后续手术宫颈标本中残留病灶,其中38例残留病灶为cIN:或以下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月经/生育状况、宫颈细胞学结果、锥切手术方法和范围等与锥切后是否残留病灶无相关性。患者年龄≤45岁、锥切标本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危险因素[似然比(OR)分别为4.68和5.4D,均P〈0.05]。MIC患者与CIN。CIN:或以下病变的患者相比,其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是锥切后宫颈残留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0,P〈0.05)。结论尽管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锥切后再处理的主要依据,但它不能预测锥切后是否有病灶残留。除锥切标本的切缘状态外,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在预测锥切后病灶残留中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微小浸润癌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病变残留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2010~2017年重庆市宫颈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1 位作者 毛德强 焦艳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7-662,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宫颈癌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至2017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宫颈癌(ICD-10:C53)发病、死亡的资料,统计分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伤... [目的]了解重庆市宫颈癌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至2017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宫颈癌(ICD-10:C53)发病、死亡的资料,统计分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残疾所致寿命年损失(YLDs)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APC趋势变化采用t检验(α=0.05)。[结果]重庆市宫颈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由2010年的8.03/10万、7.78/10万上升至2017年18.65/10万、14.72/10万,APC分别为16.77%与12.3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9、10.25,P<0.01)。宫颈癌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3.77/10万、3.51/10万上升到2017年的7.36/10万、 6.83/10万,APC分别为17.59%与16.3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0、4.76,P<0.05)。宫颈癌的YLLs率、YLDs率、DALYs率分别由2010年的1.27千人年、0.03千人年、1.30千人年上升至2017年的2.17千人年、0.12千人年、2.29千人年,APC分别为10.74%、25.86%、11.29%,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9、8.02、5.04,P<0.05)。农村地区宫颈癌DALYs以13.54%的速度上升。[结论]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村地区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应切实做好宫颈癌的三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年度变化百分比 重庆
原文传递
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蓬明 陈贤璟 +4 位作者 林超琴 毛晓丹 蔡良知 林芬 宋一一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523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①523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6.1%(189/523),单重...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523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①523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6.1%(189/523),单重感染率为31.4%(164/523);复合型别感染率为4.8%(25/523),包括2.9%(15/523)的双重感染及1.9%(10/523)的多重感染。②20-29岁和50-59岁组的感染率较高。③HPV阳性人群其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45.0%,85/189)显著高于HPV阴性人群(9.6%,32/334)。[结论]HPV分型检测对筛选宫颈高度病变有重要意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基因型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