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国时代”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7,共9页
自公元前4000年或稍晚至公元前2300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质农业村落,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总人口的增殖,导致了整合聚落群的政治行为,造就了“古国”的聚落形态古国的社会演进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状态,强者不断壮大,进而迈进更高层次的... 自公元前4000年或稍晚至公元前2300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质农业村落,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总人口的增殖,导致了整合聚落群的政治行为,造就了“古国”的聚落形态古国的社会演进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状态,强者不断壮大,进而迈进更高层次的王朝时代,开启了三代历史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国形态 农业村落 中心聚落 战争
原文传递
论周原遗址京当类遗存对周人迁岐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江宁 韩云 陆武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周原遗址处于一种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七星河流域的中心聚落逐渐成长为泾渭流域西部、关中地区直至西周王朝的中心。京当类遗存时期,周原遗址是关中西部社会的中心聚落,为商王朝的统治据点所在。而之后的周人再...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周原遗址处于一种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七星河流域的中心聚落逐渐成长为泾渭流域西部、关中地区直至西周王朝的中心。京当类遗存时期,周原遗址是关中西部社会的中心聚落,为商王朝的统治据点所在。而之后的周人再次选择了这个遗址并将其沿用至西周晚期,反映了周原遗址在京当类时期应是众所周知的社会中心,并辐射和影响着周边。认识这个时期周原遗址在关中西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对于理解周人迁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中心聚落 京当类遗存 周人迁岐
下载PDF
农村中心居民点选址方法探讨
3
作者 黎颖 唐祥云 杨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019-9022,共4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农村居民点现状布局,选取农村居民点规模、道路、耕地、中心集镇、河流分布作为影响中心居民点选址的重要因素,并确定各因素权重,运用缓冲区分析对居民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最后以多指标综合评分叠加法得到居...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农村居民点现状布局,选取农村居民点规模、道路、耕地、中心集镇、河流分布作为影响中心居民点选址的重要因素,并确定各因素权重,运用缓冲区分析对居民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最后以多指标综合评分叠加法得到居民点的综合分值,再根据现状确定中心居民点的数量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居民点 选址 影响因素 权重
下载PDF
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聚落调查与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仲明 王芬 +2 位作者 路国权 张宗国 宋艳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9,2,共17页
焦家遗址地处泰山山脉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跨山东省济南市的章丘和历城两区,西南距济南市区30公里,东南距章丘城区20公里,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河阳店四个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36″、北纬36... 焦家遗址地处泰山山脉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跨山东省济南市的章丘和历城两区,西南距济南市区30公里,东南距章丘城区20公里,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河阳店四个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36″、北纬36°46′34.1″,海拔高度36米。从地貌情况看,遗址分布区总体比较平缓,中部略有隆起。据村民描述,20世纪60年代之前,遗址西部边缘有一条东南-西北向的河流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章丘区 焦家遗址 城址 中心聚落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原文传递
软土路基沉降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文治 《公路交通技术》 2005年第2期20-22,47,共4页
通过对同三线宁波境大契至大朱家段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监测资料和施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当软土地基条件类似时,地基采取不同排水固结方法处理,路基在不同荷载条件作用下,路基沉降断面积与路基中心沉降量之间仍然保持一定的关系,由此提... 通过对同三线宁波境大契至大朱家段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监测资料和施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当软土地基条件类似时,地基采取不同排水固结方法处理,路基在不同荷载条件作用下,路基沉降断面积与路基中心沉降量之间仍然保持一定的关系,由此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沉降 监测分析 软土 施工资料 监测资料 试验路段 高速公路 固结方法 地基条件 荷载条件 计算公式 沉降量 断面积
下载PDF
湖湘大地才是炎帝文化的母体——兼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商讨“炎帝故里”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志瑞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9-106,共8页
湖南是原始拜火教的发源地和稻作农业的诞生地,也是炎帝族中心聚落的所在地,湖南才是炎帝文化的母体。中华炎黄研究会认为山西高平是炎帝故里的说法缺乏关键证据支持,因而难以成立。
关键词 炎帝故里 湖南 拜火教 稻作农业 中心聚落
下载PDF
变桩距对基础沉降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孔德志 甘文松 +1 位作者 常远 原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传统桩基础多采用等桩距设计,这导致基础出现碟形不均匀沉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基于Mindlin与Boussinesq解建立桩筏基础沉降荷载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将桩筏基础中间约1/3区域划分为核心区,其余周边为非核心区.在原有等桩距布桩方案上... 传统桩基础多采用等桩距设计,这导致基础出现碟形不均匀沉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基于Mindlin与Boussinesq解建立桩筏基础沉降荷载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将桩筏基础中间约1/3区域划分为核心区,其余周边为非核心区.在原有等桩距布桩方案上,改变非核心区与核心区桩距之比,提出4种布桩方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础中部沉降最大,边缘最小;随着桩距比的增大,中心沉降减小,边缘沉降增大,进而不均匀沉降降低,但桩距比大于1.40后降低效果减弱.因此,对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议采用变桩距布桩,合理桩距比取1.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设计 中心沉降 不均匀沉降 桩距比
原文传递
广东深圳市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海荣 刘均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6,I0003-I0004,共10页
一、遗址概况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图一)。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深圳市博物馆于1985、1989、1997和2004年在遗址的东南部、中部和北部进行过四次发掘。2006年2~4... 一、遗址概况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图一)。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深圳市博物馆于1985、1989、1997和2004年在遗址的东南部、中部和北部进行过四次发掘。2006年2~4月,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和深圳市博物馆又在遗址西北部进行了第五次发掘。前后五次发掘的总面积近2300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咸头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中心聚落
原文传递
第二代“泛欧实时全额自动结算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启示
9
作者 李俊 王光 《中国货币市场》 2012年第8期18-22,共5页
TARGET2系统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欧元结算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欧元推出后,统一欧元区内各国支付体系、提高欧元支付效率与安全性、便利单一货币政策实施需要,于2007年正式推出,也是TARGET系统的升级版。该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且比较... TARGET2系统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欧元结算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欧元推出后,统一欧元区内各国支付体系、提高欧元支付效率与安全性、便利单一货币政策实施需要,于2007年正式推出,也是TARGET系统的升级版。该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且比较安全稳定。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恶化,TARGET2系统设计缺陷也开始显现。但该系统确实是不同主权国家共用同一支付结算系统的一种积极探索,对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亚洲区域金融一体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泛欧实时全额自动结算系统” 单一共享平台 中央银行货币结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