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苇抗镉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江行玉 王长海 赵可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6-862,共7页
研究了芦苇幼苗体内 Cd的积累、亚细胞微区分布、存在形态和其诱导蛋白以及植物络合素合成抑制剂 (BSO)对芦苇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在 Cd污染条件下 ,芦苇幼苗植株和根皮层细胞中可积累大量的Cd,但 Cd在芦苇各器官和根皮层细胞亚细胞... 研究了芦苇幼苗体内 Cd的积累、亚细胞微区分布、存在形态和其诱导蛋白以及植物络合素合成抑制剂 (BSO)对芦苇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在 Cd污染条件下 ,芦苇幼苗植株和根皮层细胞中可积累大量的Cd,但 Cd在芦苇各器官和根皮层细胞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显著不均 ;Cd在芦苇幼苗体内的分配为 :根 >叶片 >茎 >地下茎 ,在根皮层细胞中的分布为 :细胞间隙 >细胞壁 >液泡 >细胞质。受 Cd污染的芦苇幼苗体内的 Cd以不同化学形态存在 ,其中 Na Cl提取态的 Cd在根和叶片中占的比例均为最大 ,其次为根内的醋酸提取态 ;在叶片中以水提取态为主 ,其它形态的含量相对较低。层析结果表明 ,根和叶片中各存在一种Cd结合蛋白 ,其中根内的 Cd结合蛋白可能是一种植物络合素聚合体。受 Cd诱导 ,芦苇幼苗根中还新合成了一种小分子蛋白或多肽 ,但另有一种蛋白因 Cd影响而消失。此外 ,BSO实验证明了植物络合素对 Cd的解毒作用。可见 ,芦苇的抗 Cd机理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根部截留 ,细胞间隙积累 ,细胞壁沉淀 ,液泡区域化 ,形成活性较低的难溶化合物 ,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抗镉污染 机理 积累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诱导蛋白
下载PDF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赵雄 李福燕 +1 位作者 张冬明 漆智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36-2240,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 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cd 水稻 分布 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紫色土外源锌、镉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4
3
作者 朱波 青长乐 牟树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通过对 7种形态Zn、Cd与有效态Zn、Cd(DTPA提取 )的相关分析及各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分析 ,评价各形态Zn、Cd的生物有效性及对植株的相对贡献和途径 .结果表明 ,交换态Zn、Cd与有效态Zn、Cd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95 4、0 ... 通过对 7种形态Zn、Cd与有效态Zn、Cd(DTPA提取 )的相关分析及各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分析 ,评价各形态Zn、Cd的生物有效性及对植株的相对贡献和途径 .结果表明 ,交换态Zn、Cd与有效态Zn、Cd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95 4、0 .95 3) ,交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系数为1.2 6 7、1.16 8,交换态Zn、Cd有效性高 ,具有最大的生物活性 ,对植株Zn、Cd含量的贡献最大 .其它形态如碳酸盐结合态锌、氧化锰结合态Zn、Cd通过交换态作用于植株的通径链系数 (间接通径系数 )分别为0 .85 6、0 .5 92、0 .72 3,上述形态对植株Zn、Cd含量也有影响 ,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对有效性 ,但通过交换态间接作用 .交换态不仅自身具有最大的生物有效性 ,而且还作为其它形态Zn、Cd生物有效性的中介 ,为紫色土其它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生物有效性 Zn cd 通径分析 金属元素污染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镉的积累及其动态分布 被引量:59
4
作者 唐非 雷鸣 +5 位作者 唐贞 杨仁斌 宋正国 唐世荣 彭莎 廖海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2-1098,共7页
选取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其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规律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常规稻根系Cd含量在幼苗期最低,分蘖期最高,而杂交稻生长周期小于120d的水... 选取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积累特征及其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不同部位Cd积累规律为根系>茎叶>稻壳>糙米。常规稻根系Cd含量在幼苗期最低,分蘖期最高,而杂交稻生长周期小于120d的水稻根系Cd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分蘖期,生长周期大于120d的水稻根系Cd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成熟期。水稻茎和叶中Cd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内Cd的含量范围为0.21~1.53mg·kg-1,Cd含量相对较低的常规稻和杂交稻分别为湘早籼42和T优705,均接近或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限值(0.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 积累 动态分布 稻田 糙米
下载PDF
不同类型镉积累水稻细胞镉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被引量:51
5
作者 于辉 杨中艺 +1 位作者 杨知建 向佐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21-2226,共6页
利用水培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研究了水稻根和叶中镉的化学结合形态及其亚细胞和分子分布,比较了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和高镉积累品种"珍桂矮"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升... 利用水培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研究了水稻根和叶中镉的化学结合形态及其亚细胞和分子分布,比较了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和高镉积累品种"珍桂矮"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升高,根和叶亚细胞镉含量显著上升,大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FⅠ)和细胞可溶部分(FⅢ).高镉积累品种"珍桂矮"根和叶中可溶部分镉含量显著高于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根和叶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提取态占优势,其次是醋酸提取态,盐酸提取态镉含量最低.与"广源占No.3"相比,"珍桂矮"中迁移性较强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提取态镉比例较高.凝胶过滤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水稻可溶部分镉的出峰位置与样品流份中可溶性蛋白的出峰位置大致相同.可溶部分中的镉大多与分子量为3 kD的物质结合,属于植物鳌合肽(PCs)或低分子量物质."广源占No.3"根系中镉与PCs配合的组分(Cd-PCs)含量远小于"珍桂矮"."广源占No.3"细胞可溶部分较低的镉含量以及根系中较少的Cd-PCs形成量,降低了镉的移动及其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学形态 亚细胞 分子分布
下载PDF
镉积累不同类型的小麦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被引量:42
6
作者 万敏 周卫 林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1-675,共5页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 ,研究小麦根系和叶片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低镉和高镉品种分别采用烟 86 10 3和莱州 95 3。在高镉与低镉营养液中 ,根细胞壁中镉含量两个品种间差异不大 ,但烟 86 10 3...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 ,研究小麦根系和叶片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低镉和高镉品种分别采用烟 86 10 3和莱州 95 3。在高镉与低镉营养液中 ,根细胞壁中镉含量两个品种间差异不大 ,但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中镉含量较低 ;叶片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的镉含量均表现为烟 86 10 3小于莱州 95 3。两小麦品种叶片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高分子量化合物配合 ,而根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重金属螯合肽 (PCs)配合。根系镉与PCs配合的组分 (PCs Cd)含量烟 86 10 3远小于莱州 95 3,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低的镉含量以及低的PCs Cd形成量 ,降低了根系镉的移动及其由木质部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积累 小麦 细胞 亚细胞 分子分布 溶液培养试验 凝胶过滤
下载PDF
BCR法在污染农田黑土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曹会聪 王金达 张学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6,174,共5页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分析,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的污染状况及其迁移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BCR(the Comm un ity Bureau of R eference)连续提取法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分析,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的污染状况及其迁移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BCR(the Comm un ity Bureau of R eference)连续提取法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金属的迁移率大小依次为:Cd>Cu>Pb>Zn,Cd的酸可溶态占全量的比率高于其它重金属。Pb的酸可提取态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公路附近土壤中Pb、Cu及城市郊区土壤中Cd、Pb和Zn的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已存在向下迁移的趋势。4种重金属有机结合态在采样区土壤中基本都表现为耕层高于非耕层。研究表明,应用BCR连续提取法有助于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重金属向下迁移状况,借助该法可以有效、可靠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 cd Pb Cu Zn 形态分布 污染农田黑土
下载PDF
硒对镉胁迫下寒地水稻镉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春梅 罗盛国 刘元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目的】研究施硒对不同镉污染土壤上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及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施硒降低水稻镉吸收量及在稻米中分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垦鉴稻6号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镉(0、2、4和8 mg/kg土壤)的条件下... 【目的】研究施硒对不同镉污染土壤上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及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施硒降低水稻镉吸收量及在稻米中分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垦鉴稻6号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镉(0、2、4和8 mg/kg土壤)的条件下,施硒(0、0.07和0.14 mg/kg土壤)对水稻不同器官镉含量和镉分配的影响。成熟期整盆收获,分别测定叶片、叶鞘、茎秆、根系和糙米、精米镉含量、硒含量和干物重,计算镉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结果】1)当土壤镉浓度在0 4 mg/kg时,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中镉含量随土壤镉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但当土壤中镉浓度>4 mg/kg时,糙米和精米中镉含量增加不显著。未施硒(Se0)时,Cd2(4 mg/kg)和Cd3(8mg/kg)处理糙米中镉含量分别为0.221 mg/kg和0.234 mg/kg,分别是Cd0处理的15.8和16.7倍,均超过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稻米镉的限量(0.2 mg/kg),精米镉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限量,Cd3处理精米中镉含量最高,为0.174 mg/kg。2)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均显著下降,糙米和精米的镉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稻米镉限量,且Se2(0.14 mg/kg)处理优于Se1(0.07 mg/kg)处理。其中Cd1(2 mg/kg)浓度时,Se2处理的精米镉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比Se0降低31.5%(P<0.01)。3)镉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根系>茎鞘>稻谷>叶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镉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减少,在稻壳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精米中的分配比例下降。在Cd1浓度时,根系镉分配比例范围为60.9%67.8%,稻谷镉分配比例为12.6%13.8%;Se2处理稻壳中镉分配比例比Se0增加5.2个百分点,而精米中镉分配比例则下降了6.2个百分点。4)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重均增加,Se2处理对干物重的影响优于Se1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寒地水稻 镉含量 镉分配
下载PDF
大田生产条件下不同品种水稻植株中镉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鸿凯 何觉民 +2 位作者 陈小丽 莫俊杰 黎华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通过4个水稻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稻植株Cd积累和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水稻的根系是吸收Cd的主要器官,也是Cd的主要储存场所,无论在水稻分蘖期还是成熟期都很明显;在水稻成熟期,籽粒(糙米)中Cd的含量显著地低于其... 通过4个水稻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稻植株Cd积累和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水稻的根系是吸收Cd的主要器官,也是Cd的主要储存场所,无论在水稻分蘖期还是成熟期都很明显;在水稻成熟期,籽粒(糙米)中Cd的含量显著地低于其他器官,水稻植株器官中Cd的分布情况大致为:根>鞘>叶>茎>糙米,但随着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4个水稻品种在成熟期的植株Cd积累量的分析,9311是植株高累积Cd的水稻品种,Jia-48和Jia-51的糙米中Cd的积累很低;水稻品种间对于Cd的吸收和累积能力有显著的差异,但水稻类型间(粳稻与籼稻间)C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能按照水稻类型来选育糙米中低Cd积累品种,应针对品种选育出糙米中低Cd积累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生产 水稻 分布特点
下载PDF
镉和锌在皖景天细胞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 被引量:31
10
作者 周守标 徐礼生 +3 位作者 吴龙华 骆永明 李娜 崔立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15-2520,共6页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和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结果表明:10μmol.L-1Cd处理下,Cd在皖景天细胞内的主要分布位点是其可溶部分;在100μmol.L-1Cd处理下,Cd在根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茎中...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和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化学形态.结果表明:10μmol.L-1Cd处理下,Cd在皖景天细胞内的主要分布位点是其可溶部分;在100μmol.L-1Cd处理下,Cd在根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茎中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部分、叶中超过90%的Cd分布在可溶部分.高Cd浓度处理时,皖景天根、茎和叶的细胞壁中Cd分布比例增加,而可溶部分Cd分布比例相对减少.在1和800μmol.L-1Zn处理条件下,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的主要分布位点是可溶部分;高Zn浓度处理时,皖景天叶、茎和根的可溶部分和细胞壁中Zn的分布比例无明显变化.细胞器中Zn和Cd分布都很少.Cd在皖景天根、茎和叶内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水提取态存在,Zn在皖景天根、茎和叶内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景天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下载PDF
不同镉耐性水稻非蛋白巯基及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芳 丁杉 +1 位作者 张春华 葛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29,共5页
采用镉(Cd)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N07-6和N07-63,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比较了50μmol·L-1Cd胁迫下水稻的非蛋白巯基(NPT)、Cd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Cd处理后,两品种水稻植株Cd含量存在明显差异,N07-63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的C... 采用镉(Cd)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N07-6和N07-63,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比较了50μmol·L-1Cd胁迫下水稻的非蛋白巯基(NPT)、Cd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Cd处理后,两品种水稻植株Cd含量存在明显差异,N07-63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的Cd显著少于N07-6。Cd胁迫诱导了两个品种NPT含量的增加,N07-63的增幅显著高于N07-6。Cd绝大部分分布在水稻的细胞壁和细胞可溶部分。N07-63茎叶和根部细胞壁结合的Cd占总Cd的比例高于N07-6,而细胞可溶部分Cd的比例低于N07-6。从Cd的分子分布来看,水稻茎叶细胞可溶部分的Cd一部分与大分子量蛋白质结合,其余大部分与植物螯合肽(PCs)结合,而根细胞可溶部分的Cd绝大部分与PCs络合,N07-63的Cd-PCs结合程度高于N07-6。由此说明,与N07-6相比,N07-63细胞壁对Cd的束缚和细胞可溶部分Cd-PCs的络合程度更高,Cd的毒害效应更小,向地上部转运的Cd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蛋白巯基 亚细胞分布 分子分布
下载PDF
镉在小麦植株体内的吸收、分配和累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姜丽娜 邵云 +3 位作者 李春喜 李向力 鲁旭阳 马守臣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7,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镉 (Cd)在麦株中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d2 +的部位是叶、根及废弃物 ,而籽粒中Cd2 +水平较低 ;Cd2 +是一种不可移动的元素 ,在衰老部位累积较多 ,不能被其他未衰老的器官...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镉 (Cd)在麦株中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d2 +的部位是叶、根及废弃物 ,而籽粒中Cd2 +水平较低 ;Cd2 +是一种不可移动的元素 ,在衰老部位累积较多 ,不能被其他未衰老的器官重新利用 ;Cd2 +吸收量与植株干物重增加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r=0 .91 6 ) ,吸收速率与植株干物重增加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80 0 ) ;灌浆期和拔节—抽穗期是镉污染控制的关键时期 ,且Cd2 +吸收量最高 ,Cd2 +吸收速率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吸收 分布 累积
下载PDF
镉在三色堇中的积累及亚细胞与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量:25
13
作者 白雪 陈亚慧 +2 位作者 耿凯 刘建国 王明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0-1605,共6页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了在不同Cd浓度(0、0.01、0.05、0.1、0.2、0.3、0.4 mmol·L-1)处理下,三色堇地下部和地上部中Cd的含量与积累特征,进一步分析了Cd在三色堇体内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和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色堇体内Cd...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了在不同Cd浓度(0、0.01、0.05、0.1、0.2、0.3、0.4 mmol·L-1)处理下,三色堇地下部和地上部中Cd的含量与积累特征,进一步分析了Cd在三色堇体内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和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色堇体内Cd积累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对Cd具有很高的积累能力,是一种潜在的Cd超富集植物.三色堇地下部和地上部大部分的Cd分布在可溶组分和细胞壁中,而在细胞器中的分布较少.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下部细胞壁中镉的分配比例呈增加趋势.植株中大部分的Cd以乙醇提取态和水取提态存在,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上部中活性强、毒性较高的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Cd分配比例总和减少,而活性较弱、毒性较低的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Cd分配比例增加,这有利于降低总镉的相对毒性.因此,液泡区隔化、细胞壁固持和化学形态转化可能是三色堇应对Cd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积累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原文传递
Cd,Zn复合污染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植物有效性 被引量:21
14
作者 赵转军 南忠仁 +2 位作者 王兆炜 杨一鸣 王胜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0,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Cd,Zn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两种重金属残渣态质量分数变化很小,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Zn...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Cd,Zn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两种重金属残渣态质量分数变化很小,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形式存在.两种元素的活性大小为Cd>Zn.根据相关和回归分析,Zn对胡萝卜茎叶和总吸收Zn量贡献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其中碳酸盐结合态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ZN 形态分布 植物有效性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植株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贺前锋 李鹏祥 +3 位作者 易凤姣 黄放 刘代欢 朱晓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37-39,42,共4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镉污染水稻喷施叶面硒肥,研究了外源硒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1.99%~19.85%、33.95%~70.78%和25.93%~47.06%;...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镉污染水稻喷施叶面硒肥,研究了外源硒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1.99%~19.85%、33.95%~70.78%和25.93%~47.06%;施用硒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各组织器官中硒含量,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0%~300%、366%~450%和162.5%~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布
下载PDF
外加镉对水稻镉吸收、亚细胞分布及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史静 潘根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3-859,共7页
研究不同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外加Cd 处理下镉吸收特征、PCs(主要是非蛋白巯基)的解毒机制及从微观水平探寻亚细胞镉的分布状况,对了解不同水稻基因型的耐Cd 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外加Cd 处理对水稻体内Cd 的... 研究不同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外加Cd 处理下镉吸收特征、PCs(主要是非蛋白巯基)的解毒机制及从微观水平探寻亚细胞镉的分布状况,对了解不同水稻基因型的耐Cd 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外加Cd 处理对水稻体内Cd 的吸收累积、亚细胞分布及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Cd 胁迫显著诱导根合成NPT-SH,外加Cd 及品种差异对水稻体内Cd 的吸收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两品种相比,不加Cd 处理下,品种J196 地上部Cd 含量/根系Cd 含量的比值高于中浙优1 号;当外加Cd 浓度达到5 mg·kg^-1 时,品种A 根系向地上部转移的Cd 远高于品种C,分为25.7%和7.4%;但在外加Cd 处理达到25 mg·kg^-1 时,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根中NPT-SH 的诱导量与水稻根系内Cd 的含量变化-致.外加Cd 处理下,品种J196 根系内NPT-SH 含量均高于中浙优1 号,从细胞水平上表明中浙优1 号可能具有从根系向茎叶的高镉转运能力.同时以差速离心法探究Cd 在两杂交水稻品种不同器官的亚细胞分布为根系细胞的Cd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壁中,占52.6%-83.2%,少部分存在于细胞可溶部分(细胞质),其镉含量分布的百分率为3.0%-10.1%,且根系细胞壁中J196 的分布率高于中浙优1 号;表明J196 的根系细胞壁的具有较强的固Cd 能力;和对照相比,外加Cd 促使中浙优1号根系细胞内可溶物向地上部移动,且高Cd 处理下,Cd 在中浙优1 号细胞内溶物的分配率大于J196,从而在亚细胞水平上推测了品种中浙优1 号为高转运品种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非蛋白巯基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渭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中重金属Cd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为了解渭河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危害风险,沿渭河干流采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水体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渭河干流地下水和地表水... 为了解渭河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危害风险,沿渭河干流采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水体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渭河干流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分别为426.40~1104.27 ng·L^-1和224.70~1154.12 ng·L^-1;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得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均在GB/T 14848—2017和GB 3838-2002Ⅰ~Ⅲ类标准限值内;水体中Cd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沿河流流向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地下水与地表水中Cd浓度高值区相一致,即集中分布于陕西省兴平市和渭南市临渭区;由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可知,渭河干流水体中Cd污染属于清洁水平;沿河流流向,渭河中游和下游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污染指数远高于上游;水体中重金属Cd对成人和儿童产生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48~2.05)×10^-4和(1.84~2.55)×10^-4,说明水体中Cd对人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重金属 地下水 地表水 空间分布 污染水平 健康风险 渭河
下载PDF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 被引量:18
18
作者 倪天华 魏幼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8期925-928,共4页
The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 Hance could tolerate and grow normally in a nutritive solution containing cadmium (Cd) as high as 400 mumol/L. Under such a high Cd concentration, the sub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d i... The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 Hance could tolerate and grow normally in a nutritive solution containing cadmium (Cd) as high as 400 mumol/L. Under such a high Cd concentration, the sub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d in root, stem and leaf of this plant was found to be the highest in the cell wall, less in the soluble fraction and lowest in the cell organs. The mode of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d in the mining ecotype S. alfredii was similar to other hyper accumulators of heavy metals, in which Cd was distributed more in the aerial part of pla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ining ecotype S. alfredii is a new species of Cd hyperaccumul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cd) Sedum alfredii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下载PDF
类芦对铅镉的吸收动力特性及亚细胞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罗洁文 黄玫英 +3 位作者 殷丹阳 吴鹏飞 蔡丽平 周垂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1-1457,共7页
以南方水土保持植物类芦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Pb、Cd为目标污染物,设置不同的胁迫浓度和时间,胁迫后测定类芦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亚细胞分布。结果分析发现,类芦体内重金属含量与浓度和时间有显著的关系,可利用Freundlich... 以南方水土保持植物类芦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Pb、Cd为目标污染物,设置不同的胁迫浓度和时间,胁迫后测定类芦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亚细胞分布。结果分析发现,类芦体内重金属含量与浓度和时间有显著的关系,可利用Freundlich方程和Michaelis-Menten方程进行拟合,R^2>0.95,相关性强。通过拟合发现,重金属主要分布在根部,类芦对Pb的吸收能力更强(最高含量达到4 687.87 mg·kg^(-1)),但是对Cd的吸收速率增长更为明显,即类芦在吸收Cd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就亚细胞分布而言,两种重金属均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组分中,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下,两个组分中的重金属含量共占总量的60%以上。由此说明,类芦对Pb的吸收能力更强,同时,类芦通过改变重金属的亚细胞分布来降低重金属的毒害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 PB cd 吸收动力学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Cd、Zn及其交互作用对互花米草中重金属的积累、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潘秀 石福臣 +2 位作者 刘立民 柴民伟 刘福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Zn及其交互作用下互花米草中Cd、Zn的含量及积累量,并分析了Cd、Zn在互花米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及根部Cd含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Cd-Zn处理组根部Zn含量显著低于Zn处...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Zn及其交互作用下互花米草中Cd、Zn的含量及积累量,并分析了Cd、Zn在互花米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及根部Cd含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Cd-Zn处理组根部Zn含量显著低于Zn处理组,但地上部差异不显著,说明Zn促进Cd的吸收,Cd抑制Zn的吸收。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Cd积累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但是根部Cd积累量却显著低于Cd处理组;Zn处理组地上部及根部Z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d-Zn处理组。Cd单因素胁迫下,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Cd-Zn交互作用下,Cd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他细胞组分;Zn单因素及Cd-Zn交互作用下,Zn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均较高,总的分配比例呈现以下趋势:胞液>细胞壁>细胞器,说明Zn的添加影响了Cd的亚细胞分布,Cd的出现对Zn在互花米草细胞中的分布影响不明显。Cd和Zn在互花米草叶中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存在,表明互花米草中Cd和Zn多以果胶酸盐结合态或蛋白质结合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cd ZN 交互作用 积累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