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 |
冯志伟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64
|
|
2
|
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 |
陶明忠
马玉蕾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8
|
|
3
|
汉语的语义分析研究 |
齐璇
马红妹
陈火旺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
2001 |
9
|
|
4
|
格语法与汉语非常规谓宾结构 |
周国辉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5
|
基于SVM和扩展条件随机场的Web实体活动抽取 |
张传岩
洪晓光
彭朝晖
李庆忠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6
|
从格语法到构式语法 |
张焕香
高平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1 |
7
|
|
7
|
从汉语格关系表示生成日语 |
戴新宇
陈家骏
王启祥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8
|
格语法在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王祁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9
|
汉语教学与格语法的运用 |
彭国庆
王芙菱
|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0
|
从菲尔墨格语法谈藏语格范畴 |
万么加
多拉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3 |
0 |
|
11
|
略论格语法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
唐心洁
王静
|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12
|
句法结构的语义模式化问题初探 |
毕玉德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4
|
|
13
|
基于格语法的问答系统实践 |
韩瑞峰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3
|
|
14
|
现代汉语连谓式语义结构研究 |
洪淼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5
|
基于格语法思想的范畴类型逻辑研究 |
邹崇理
崔佳悦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语言学模型在汉语零形主语回指消解中的应用研究 |
王倩
陈颖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7
|
汉英“动名/VN构造”的语义格对比研究 |
楚军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8 |
3
|
|
18
|
格“变”:超越抑或过载?——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评Fillmore语义学思想 |
杨林伟
|
《语言教育》
|
2017 |
3
|
|
19
|
菲尔墨语言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探究 |
周梦菡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2
|
|
20
|
菲尔摩的格语法体系解析 |
陈忠平
|
《武陵学刊》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