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雕漆锦纹研究
1
作者 王凯飙 费博 《中国生漆》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杂多样,因此锦纹也成为雕漆工艺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雕漆文物为依据,对雕漆中的锦纹进行专门研究,从雕漆锦纹的来源、审美特征、分类、画法和雕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雕漆工艺的传承有所帮助,为雕漆文物的修复、保护和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雕漆 锦纹 剔红
下载PDF
中国雕漆器木胎构造的X射线CT扫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川畑宪子 《中国生漆》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日本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宋元时代一批珍贵的雕漆器,成为海外研究中国古代雕漆艺术的重要资料。位于福冈太宰府的九州博物馆是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之一,该馆于2011年举办中国古代雕漆主题展览,本文便节选自该图录。文中介绍了该展览的展品,... 日本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宋元时代一批珍贵的雕漆器,成为海外研究中国古代雕漆艺术的重要资料。位于福冈太宰府的九州博物馆是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之一,该馆于2011年举办中国古代雕漆主题展览,本文便节选自该图录。文中介绍了该展览的展品,并且将经扫描分析的雕漆木胎情况作了归纳,鉴于其对中国古代雕漆器胎体研究富有参考价值,特辑录翻译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扫描 雕漆 木胎 构造 古代 中国
下载PDF
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飞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5,共9页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并为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残样的制作工艺和材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并为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残样的制作工艺和材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该漆器采用杉木作为漆胎,并在其上涂刷了以高岭土(AL2_O_3·2SiO_2·2H_2O)与动物毛发为主要成分的胎地填料(底灰)。然后分别在器物内外表面上髹饰上调制而成黑色和红色的天然生漆。将外表面红色漆膜雕刻成如意云纹,并在云纹边缘描绘黑漆线作为修饰,最后再在其上髹饰一层红色面漆。漆器红漆和黑漆层由同种天然生漆髹漆而成,但是两者采用的颜料分别为HgS和含Fe的黑色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犀漆器 制作工艺 漆膜 漆胎 胎地填料
下载PDF
当代海派漆器刻漆艺术新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师军 《中国生漆》 2021年第3期1-4,共4页
海派漆器的历史价值在于见证了上海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的繁荣发展与变革,保护、传承并融合了各个地区漆器制作技艺的创新与应用,记录并保存时代审美。上海海派漆器艺术馆2021年完成创作的现代漆器作品《宋代青龙镇繁华图》... 海派漆器的历史价值在于见证了上海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的繁荣发展与变革,保护、传承并融合了各个地区漆器制作技艺的创新与应用,记录并保存时代审美。上海海派漆器艺术馆2021年完成创作的现代漆器作品《宋代青龙镇繁华图》大型刻漆地屏,用艺术创作再现了宋代繁华的市井人文风景图,成为当下海派漆器刻漆艺术作品的一件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海派 地屏 刻漆
下载PDF
浅析不同时期雕漆工艺特色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建 张飞洋 孙卫华 《中国生漆》 2014年第4期18-19,共2页
雕漆工艺作为漆器工艺中的特种工艺,历史悠久,艺术魅力独特,为很多藏家所喜爱。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雕漆器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不仅有利于雕漆作品在收藏市场的价值定位,同时更是推进传统雕漆器走进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的有效手段。基... 雕漆工艺作为漆器工艺中的特种工艺,历史悠久,艺术魅力独特,为很多藏家所喜爱。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雕漆器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不仅有利于雕漆作品在收藏市场的价值定位,同时更是推进传统雕漆器走进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的有效手段。基于此点,特撰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漆 艺术特征 收藏
下载PDF
康熙朝雕漆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2,共7页
康熙朝有无雕漆,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所藏7件雕漆作品的造型、漆色、雕工、装饰纹样、款识等多方面的分析,认为康熙朝有雕漆,并推断为苏州制造。
关键词 康熙时期 雕漆作品 剔红 云龙纹 圆盒 剔黄 螭尾龙 圆盘
原文传递
米兰遗址出土漆皮甲雕漆技法探源
7
作者 《艺术与民俗》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米兰遗址出土的漆皮甲一般认为是雕漆的早期实物,因其具有研究雕漆起源的价值,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米兰漆皮甲的发现过程导致其断代模糊不清,在雕漆研究中的地位也不明确,这是米兰漆皮甲研究面临的问题。通过比较米兰漆皮甲与其他古... 米兰遗址出土的漆皮甲一般认为是雕漆的早期实物,因其具有研究雕漆起源的价值,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米兰漆皮甲的发现过程导致其断代模糊不清,在雕漆研究中的地位也不明确,这是米兰漆皮甲研究面临的问题。通过比较米兰漆皮甲与其他古代甲胄以及对雕漆相关的各种漆艺进行研究,米兰漆皮甲雕漆技艺存在吸收中原各种漆艺技法和西域漆艺技法而诞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漆 漆皮甲 起源
原文传递
扬州雕漆、楠木雕“双绝”赵如柏
8
作者 林倩雯 《中国生漆》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赵如柏大师的学艺经历,和他在传统工艺美术雕漆技艺以及楠木雕技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赵如柏 雕漆 楠木雕
下载PDF
“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的启示
9
作者 常瑞红 《中国生漆》 2013年第4期13-17,共5页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漆在中国漆工艺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雕漆是漆材质运用的巅峰样式。在雕漆的发展过程中,以"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为代表的元末雕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从漆材质语言角度,以&...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漆在中国漆工艺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雕漆是漆材质运用的巅峰样式。在雕漆的发展过程中,以"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为代表的元末雕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从漆材质语言角度,以"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为代表的雕漆潜含了漆材质自身发展的规律,漆艺的历史线索是伴随着漆材质的本体特性不断展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成造” 雕漆 漆艺 漆材质
下载PDF
中国雕漆中的菱形锦地
10
作者 Harry M.Garner 何振纪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146-164,共19页
本文主要关注雕漆风景图像中的菱形锦地,花卉及其他图像上的菱形锦地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由于这些雕漆图像出现于15世纪或更早的一些时候,文中大部分的讨论自然也就集中于这一时期,但本文也对明代之后的菱形锦地发展进行了相关检视。... 本文主要关注雕漆风景图像中的菱形锦地,花卉及其他图像上的菱形锦地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由于这些雕漆图像出现于15世纪或更早的一些时候,文中大部分的讨论自然也就集中于这一时期,但本文也对明代之后的菱形锦地发展进行了相关检视。在描述一些与菱形锦地设计相关的情况之时,对一些雕漆作品的制作时间也进行了合理范围内的推测。尝试精确地说明哪个时期应用了这些菱形锦地超出本文的论述范围,但菱形锦地作为判断雕漆器归属的元素之一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结论部分是带有试探性的,辨识不同时期雕漆的核心问题有赖于这种试探性,在总体上进行梳理与把握,相信对此定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漆 菱形 锦地 明代 中国
下载PDF
山西刻漆艺术
11
作者 周玮 《中国生漆》 2022年第3期17-23,共7页
刻漆是漆艺众多表现技法中的一种,也叫“刻灰”“漆刻”“雕填”“款彩”等。本文从山西刻漆艺术的历史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两方面入手。在历史性研究方面,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将不同文献中对刻漆工艺的记载与描述作以梳理;而后通过文献... 刻漆是漆艺众多表现技法中的一种,也叫“刻灰”“漆刻”“雕填”“款彩”等。本文从山西刻漆艺术的历史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两方面入手。在历史性研究方面,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将不同文献中对刻漆工艺的记载与描述作以梳理;而后通过文献查阅及作品资料的搜集对山西传统刻漆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大量作品分析对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刻漆”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在创新性研究方面,从物质载体及精神内核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刻漆艺术在家具设计、当代公共艺术领域、文创产品设计以及表现题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重新审视传统工艺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漆 工艺 发展 多样性
下载PDF
运意摹形夺画格 鬼斧神工定方寸——开封博物馆藏明清雕漆精品赏析
12
作者 金耀丽 《中原文物》 2004年第2期85-88,F001,共5页
明清时期的雕漆 ,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器物髹漆肥厚 ,漆色鲜亮 ,雕镂技法既具淳朴圆润的特点 ,又有纤巧细腻的风格。器物造型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 ,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雕漆题材丰富多彩 ,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关键词 开封博物馆 雕镂技法 艺术风格 雕漆题材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技艺习得的理论模型建构——一项雕漆技艺习得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白滨 刘玉婷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雕漆是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培养周期长,工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少,雕漆技艺近年来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窘境。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传承人,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获得传承和发展引起... 雕漆是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培养周期长,工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少,雕漆技艺近年来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窘境。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传承人,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获得传承和发展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以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雕漆技艺传授的规律为研究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半开放问题访谈法,对雕漆工艺的11位传承人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自下而上提炼出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建构了雕漆传承人技艺习得的过程、情境与原则三维度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技艺习得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共同体中进行的,由工作观察、言语指导、动作示范、学习模仿、个别指导、自我反思、刻意训练和评价反馈8个环节构成。技能的习得遵循学习者心理认知的规律,沿着由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学习的顺序展开,师父在技艺传授的过程中应重视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实物观察与作品分析是雕漆创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传承人培养 技艺习得 缄默知识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大都会博物馆藏清代卢葵生款漆屏考析
14
作者 陈逸斐 《中国生漆》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精美的清代雕漆款彩合制寿屏,其上因有漆艺名家“卢葵生”的款识,长期被视作清晚期的漆器佳作。但其整体风格其实并不符合现今已知的卢葵生的作品特点。本文通过整理漆屏背面的寿序,结合地方志文献记载,发现...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精美的清代雕漆款彩合制寿屏,其上因有漆艺名家“卢葵生”的款识,长期被视作清晚期的漆器佳作。但其整体风格其实并不符合现今已知的卢葵生的作品特点。本文通过整理漆屏背面的寿序,结合地方志文献记载,发现该作品或应制作于康熙年间,而考证该漆屏为谁制作、为何而作的问题,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清代岭南地区的官绅互动现象与祝寿文化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漆制寿屏 卢葵生 剔红漆器
下载PDF
从故宫博物院藏品看清代雕漆工艺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晓东 《中国生漆》 2022年第3期5-7,13,共4页
清代雕漆髹饰工艺承继于前朝,并结合自身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工艺风格,尤其是乾隆时期的雕漆集元明雕漆的优点,锐意进取,达到艺臻绝诣的境地,展现了雕工锐利、层次分明、繁密富丽的全新面貌。
关键词 清代雕漆 工艺 纹样
下载PDF
剔黑器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经泽 《中国生漆》 2016年第3期13-21,共9页
笔者于2015年10月编印了《漆缘观汇录——剔黑篇》一书,此为该书前面的概述。该书积本人四、五十年间在世界各地考察漆器之心得,所有写到的器物都经本人亲自过目、记录、拍照,很多都看了不止一次。尽管文字不多,却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绝... 笔者于2015年10月编印了《漆缘观汇录——剔黑篇》一书,此为该书前面的概述。该书积本人四、五十年间在世界各地考察漆器之心得,所有写到的器物都经本人亲自过目、记录、拍照,很多都看了不止一次。尽管文字不多,却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绝不人云亦云。书中有一大批在国内各收藏单位几乎看不到的宋代剔黑器物,这些实物原来都收藏在日本,后来逐渐流向欧美,以后又有些回流到中国。这批器物非常精美,对研究中国漆器史十分重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漆器曾经达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黑 漆器 鉴定
下载PDF
几类元末明初剔红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宗帅 《创意设计源》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分析现存"张成造"款、"大明永乐年制"款剔红和永乐元年中国赠送日本的礼物清单,梳理在元末明初流行的几类剔红,并考察其主要特征及不同的流行时间。
关键词 剔红 明初 洪武 永乐
下载PDF
传统手工业转型之路——天水雕漆大翼“飞天”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永德 《中国生漆》 2013年第2期47-50,共4页
天水漆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时至今日,天水雕漆创作手法呈多样化发展,其中雕填手法最具代表;工艺制作呈企业化规模生产。
关键词 天水漆艺 雕漆 代表性
下载PDF
扬州天下景 漆器天工物——剔红《东山对弈图》山籽雕漆赏析
19
作者 刘晓宏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1年第9X期172-174,共3页
扬州漆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红雕漆作为扬州漆器重要类别之一,精品层出不穷。剔红《东山对弈图》山籽雕漆摆件,采用特色山籽雕造型以及夹纻工艺,经大师细致雕刻而成为一件创新型扬州红雕漆之精品佳作。
关键词 扬州 漆器 山籽雕 夹纻工艺 红雕漆
原文传递
元末“西塘派”剔红漆艺兴起与工艺特征成因论
20
作者 李传文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
元末嘉兴“西塘派”兴起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及成因,并有自身工艺创新特色,是各种综合性要素影响下的必然产物。因此,立足外在动因与内在变革两大要素探讨这一地域性漆艺流派的兴起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西塘漆工发挥地域性传统优势,... 元末嘉兴“西塘派”兴起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及成因,并有自身工艺创新特色,是各种综合性要素影响下的必然产物。因此,立足外在动因与内在变革两大要素探讨这一地域性漆艺流派的兴起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西塘漆工发挥地域性传统优势,顺应时变,确立高档设计和消费定位,设计制作以雕漆(剔红)为代表的各类中高档漆器,与时兴金银器、瓷器(宋元时江南三大工艺)等设计具有密不可分的互效关联性。更重要的是,西塘漆工深入融入宋人雅尚和风格,通过仿古借鉴和融会贯通力图满足时代高档消费需求,展现出富丽雅致的漆艺设计美学及创新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西塘派 雕漆 西塘漆艺 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