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鸣 白驹 +2 位作者 吴建华 夏丹妮 郑睿东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易损性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颈动脉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知情同意者129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入选对象的Hp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易损性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颈动脉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知情同意者129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入选对象的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其血清Hcy水平。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Hp感染者血清Hcy水平和CIMT高于Hp阴性者(P均<0.01),且随着患者体内Hp感染程度的加重,其血清Hcy水平及CIMT亦相应增高(P均<0.01)。Hp不同感染程度各组血清Hcy水平及C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组斑块检出率高于Hp阴性组(P<0.05),且Hp感染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斑块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Hp感染者并发易损斑块可能性是Hp阴性者的2.35倍;血清Hcy每升高1μmol/L,发生易损斑块的可能性增加9%。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Hcy代谢以及增加CIMT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幽门螺杆菌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殷忠 刘丽文 +3 位作者 李兰荪 钱蕴秋 谢学建 王海昌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并经超声检查颈动脉有不同程度斑块者44(男28,女16)例,年龄(61±10)岁,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共2年。每6个月检测1次患者...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并经超声检查颈动脉有不同程度斑块者44(男28,女16)例,年龄(61±10)岁,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共2年。每6个月检测1次患者血脂水平,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颈动脉系统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可以使TC、LDL-C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治疗时间延长,TG水平逐渐降低;HDL-C水平渐升高,但直至治疗18月及24月,才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②与治疗前相比,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内-中膜厚度减小,颈动脉斑块缩小。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扩大血管内径,减小内-中膜厚度的作用。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消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彩色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中膜厚度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脑缺血事件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洪娟 王俊伟 +5 位作者 郭建华 侯博 王帅 姜琳娜 罗秋华 薛占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血脂、斑块及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2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规剂量... 目的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血脂、斑块及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2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规剂量组(观察1组)和常规剂量组(观察2组),每组85例,均给予降压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与瑞舒伐他汀相同外观的安慰剂1片,观察1组口服瑞舒伐他汀5 mg/d,观察2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脂、血压,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a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面积和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组、观察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治疗后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各指标改善较观察1组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能逆转和稳定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斑块面积 Crouse斑块积分
原文传递
彩超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远英 雷鸣 +3 位作者 汤兰桂 张泓鑫 向攀 杨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3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脑梗死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CCA)、颈...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脑梗死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CB)及颈内动脉起始段(CCI)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形态、斑块的有无及斑块的回声,并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HP感染组和HP非感染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5.37%,明显高于HP非感染组7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CCA-IMT(1.05±0.19)mm、CB-IMT(1.08±0.21)mm及CCI-IMT(0.57±0.17)mm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0.91±0.21)mm、(0.96±0.23)mm、(0.46±0.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HP非感染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脑梗死风险增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评估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的回声,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幽门螺杆菌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崇河 刘义桥 +2 位作者 刘稳 王丽娟 刘福明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粥...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月后,2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TG、TC、LDL-C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斑块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
原文传递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Crouse积分、IMT与瓣膜钙化程度的关系
6
作者 蔡俊 张富山 张伟峰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与瓣膜钙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与瓣膜钙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择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95例非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三组Crouse积分、IMT、管腔狭窄程度及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不同心瓣膜钙化程度患者Crouse积分、IMT。Pearson分析Crouse积分、IMT与心瓣膜钙化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ouse积分、IMT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Crouse积分、IMT、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不同心瓣膜钙化程度患者Crouse积分、IMT比较:1级<2级<3级(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ouse积分、IMT与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瓣膜钙化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585、0.623,P<0.05)。绘制Crouse积分、IMT预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钙化的ROC曲线示,Crouse积分、IMT联合预测的AUC为0.802(95%CI为0.738~0.867),明显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最佳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7、0.794(P<0.05)。结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Crouse积分、IMT存在异常增高,且与瓣膜钙化程度呈正相关,测量上述指标有助于对心脏瓣膜钙化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颈动脉斑块积分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瓣膜钙化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与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马召 任永凤 +1 位作者 王洲 李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cIMT)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至11月行肝脏、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诊断为NAFLD的患者154例,评估患者NAFLD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及血管狭窄程...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cIMT)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至11月行肝脏、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诊断为NAFLD的患者154例,评估患者NAFLD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测量患者cIMT值,计算肝纤维化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AFLD轻度组患者cIMT值、血管狭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组患者(W=6905.500,P<0.001);有颈动脉斑块组患者cIMT值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患者(W=3361.500,P<0.001);BMI是NAFL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NAFLD严重程度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肝纤维化评分是颈动脉斑块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cIMT的增加、颈动脉狭窄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其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cIMT呈正相关。另外,其肝纤维化评分增加,对颈动脉斑块出现也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动脉斑块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参龙通络丸辅助西药治疗对伴糖尿病病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内动脉斑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晓君 王金曦 +2 位作者 郜贺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参龙通络丸辅助西药治疗对伴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史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伴有DM... 目的探讨参龙通络丸辅助西药治疗对伴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史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伴有DM病史的IS患者70例,按照患者是否接受中医治疗意愿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23例和中西医治疗组(观察组)47例,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糖指标[静脉血清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MT_(max)、最大斑块面积(S)、GLU、HbA1c、TCHO、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_(max)、S、GLU、HbA1c、TCHO、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性斑块及形态规则斑块占比均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性质及形态、GLU、HbA1c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龙通络丸辅助西药治疗对伴有DM病史的IS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具有调控作用,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能够改善颈动脉内膜厚度,稳定斑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龙通络丸 糖尿病病史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彩超 颈内动脉斑块 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患者血清miRNA-126,miRNA-155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彦峰 李小侠 陈安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4-77,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6,miRNA-155检测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 sclerosis,CAS)斑块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和石泉县中医医院就诊的CAS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颈部增强CT检...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6,miRNA-155检测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 sclerosis,CAS)斑块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和石泉县中医医院就诊的CAS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颈部增强CT检测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35例)和稳定斑块组(40例)。同时选取39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清miRNA-126,miRNA-155表达水平。采用颈部增强CT检测各组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MAPT)及内中膜厚度(IMT)。结果颈动脉MAPT及IMT在易损斑块组的检测结果为3.27±1.01mm,1.93±0.51mm;在稳定斑块组的检测结果为2.50±0.79mm,1.60±0.26mm。易损斑块组的颈动脉MAPT及IMT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6,7.86,P<0.01)。血清miRNA-126和miRNA-155在易损斑块组中的表达量为0.22±0.06和0.87±0.18;在稳定斑块组的表达量为0.50±0.12和0.47±0.10;在对照组的表达量为0.90±0.19和0.19±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3,102.9,均P<0.01)。易损斑块组miRNA-15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而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3,102.9,P<0.01)。易损斑块组miRNA-126与miRNA-15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r=-0.912,P<0.01);在该组中miRNA-126表达水平与MAPT及IMT呈负相关(r=-0.913,-0.893,P<0.01),而miRNA-155表达水平与颈动脉两项指标则呈正相关(r=0.899,0.907,P<0.01)。结论血清miRNA-126,miRNA-155检测可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预测,并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有效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破裂 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MIRNAS miRNA-126 miRNA-155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荣宇 孙新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256-258,共3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辛伐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中膜厚度 辛伐他汀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鸣 吴建华 +3 位作者 汤兰桂 刘龙标 杨丽 向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589-2590,259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6例,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同时根据颈动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6例,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同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Hp感染组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析Hp感染和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9,P=0.000 3)。在Hp感染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液Hcy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并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亚红 李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CC...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CCA的斑块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TM增厚、斑块发生率及CCA的PSV、EDV、PI、RI值变化不明显,随着血压级别的增高,IMT增厚及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同时可出现PSV、EDV降低、RI值增高。结论:高血压可使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从而引起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其损害程度随高血压病程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及内-中膜厚度 彩色超声
下载PDF
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穆玉明 韩伟 +3 位作者 吴伟春 汪师贞 吐尔逊娜依 唐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方法 对 13 7例受检者包括 :脑梗死组 3 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 5 9例及对照组 40例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颈动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方法 对 13 7例受检者包括 :脑梗死组 3 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 5 9例及对照组 40例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其颈总动脉及分叉处的内 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情况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变化指标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 (RI)、血管搏动指数 (PI)、血流量 ,并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①脑梗死组的IMT明显高于TIA组与对照组 ,TIA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脑梗死、TIA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 73 .7%、2 8.8%和 2 5 % ,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最高。②与其他两组相比较 ,TIA组的PSV、EDV和PSV/EDV均减低 ,PI和RI均增高 ,脑梗死组的血流量下降最明显。③通过判别分析表明 ,可以通过对超声指标的测量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结论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检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 超声 斑块 内-中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程纯 吴士尧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 5 0例冠心病和 15例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斑块及血流参数 ,并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的斑块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 5 0例冠心病和 15例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斑块及血流参数 ,并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的斑块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 ,其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也明显超过非冠心病患者 ;应用普伐他汀治疗后 ,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积分和内中膜厚度均有所减小 ;血流参数在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中膜厚度 血流参数 普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