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70
1
作者 梁雄飞 林燕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经血管造影确...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经血管造影确诊,采用颈动脉超声(即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对颈动脉、颅内动脉进行检查,并分为动脉狭窄组、动脉非狭窄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非狭窄组患者更高,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IMT增厚、颈动脉狭窄与CAD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针对CAD合并ICVD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加准确地筛选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建芬 李蔚 孙宜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2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与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r=0.21、0.26,P<0.01),与高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呈正相关(r=0.17、0.30,P<0.05),与尿酸、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脑卒中均有关。结论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益于减少脑卒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危险因素 脑卒中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自超 王欣 +2 位作者 马冬梅 杨玉 孟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94例,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统计每例患者...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94例,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统计每例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并根据斑块数量的不同,分为单发性、双发性、多发性3组,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既往脑卒中病史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数量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脑梗死病史与颈动脉单发斑块有回归关系,高脂血症、糖尿病与颈动脉双发斑块有回归关系,性别、糖尿病、既往脑梗死病史与颈动脉多发斑块有回归关系。结论不同数量斑块的影响因素存在共同影响因素,不同数量斑块组间也有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超 诊断 颈部动脉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140例为同期非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内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的部位,数目、性质、检出率、动脉狭窄发生率及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超声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疑似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荣萍 苟廷芬 许先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167例,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08例,非冠心病患者59例,均给予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结...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167例,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08例,非冠心病患者59例,均给予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冠心病组Tei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ntima thickness,IMT)和斑块积分分别为(0.57±0.04)、(1.32±0.21)mm和(2.27±0.87)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t=16.73、19.45、11.68;P<0.05);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0.62±0.06)、(1.44±0.23)mm和(2.81±0.92)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F=13.28、20.01、23.20;P<0.05);双支病变患者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0.56±0.05)、(1.30±0.19)mm和(2.18±0.87)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81和0.78,P<0.05);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42.37%、75.00%和80.65%。结论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协助冠心病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色超声 颈动脉超声 冠心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平 张丽芳 +3 位作者 顾淑娥 马大伟 成江 杜彦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543-546,561,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双侧颈动脉B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测量斑块面积及斑块Crouse积分,并在治疗6个月进行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结果 (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RP的水平降低(P均<0.05),对照组CRP水平也比其治疗前降低(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前TC和LDL-C及CRP水平降低(P均<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1个月后TC、LDL-C和CRP水平降低(P均<0.05),但治疗3个月后CR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其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IMT均降低(P均<0.01);两组斑块面积在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Crouse积分较其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均降低(P均<0.05)。(3)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ADL评分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降脂和抗炎的作用,并能稳定或逆转颈动脉斑块,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超声 预后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金生 门永忠 郭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4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DSA、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TCD联合颈动... 目的对比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DSA、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共检出11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10例符合实际情况,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DSA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检查费用较贵,且存在创伤性,不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采用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能为这类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DSA 颈动脉超声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林厚强 钱平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90-3093,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CHD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集血清并测定脂质代谢指标、黏附分子、趋化因... 目的:研究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CHD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集血清并测定脂质代谢指标、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的含量。结果:CHD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HD组中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CHD组中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患者的血清LDL、ox-LDL、ApoB、PCSK9、RANTES、FKN、MCP-1、CCL21、CXCL16、ICAM-1、VCAM-1、LFA-1、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显著高于颈动脉IMT正常患者,CHD组中颈动脉IMT斑块患者的血清LDL、ox-LDL、ApoB、PCSK9、RANTES、FKN、MCP-1、CCL21、CXCL16、ICAM-1、VCAM-1、LFA-1、P-选择素、E-选择素含量显著高于颈动脉IMT增厚患者。结论: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动脉弹性能够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且颈动脉IMT、动脉弹性与脂质代谢异常、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含量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颈动脉超声 内中膜厚度 趋化因子 黏附分子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付瑶 张媛媛 +3 位作者 聂颖 孔令伟 刘红军 聂曦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9期951-954,共4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估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内-中膜厚度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95±0.24)mm]大于对照组[(0.79±0.21)mm](t=4.282,P<0.00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32.43%)、斑块(90.54%)、软斑块(25.68%)、混合回声斑块(17.57%)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16.67%、59.72%、11.11%、5.56%)(P<0.05);2组强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32.43%)、中(17.57%)、重度狭窄(9.46%)及血管闭塞(5.41%)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8.06%、8.33%、1.39%、0)(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0.92 mm为最佳截断值,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为0.835(95%CI:0.746~0.870,P<0.001),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91.67%;有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分别为0.776(95%CI:0.745~0.841,P<0.001)、0.792(95%CI:0.726~0.853,P<0.001),灵敏度分别为74.72%、91.67%,特异度分别为74.32%、82.43%;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为0.879(95%CI:0.795~0.953,P<0.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发生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性质 狭窄程度
原文传递
血管活性物质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病变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琦玲 刘梅颜 +1 位作者 王鸿懿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病变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9例,以单纯高血压患者122例为对照,测定其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hsCRP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病变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9例,以单纯高血压患者122例为对照,测定其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hsCRP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8.57±7.47)μmol/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4.53±10.58)μmol/L,P=0.002];hsCRP水平为(3.73±3.89)mg/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2.38±2.86)mg/L,P=0.008]。冠心病患者血清NO水平为(51.15±18.78)μmol/L,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70.39±41.55)μmol/L,P=0.000]。冠心病组颈动脉病变占94.1%,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TC、高Hcy、低NO、高hsCRP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Hcy水平、低NO水平以及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生明显相关,因此血管活性物质测定及简单、无创、重复性好的颈动脉超声有望成为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 颈动脉病变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hs-CRP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hs-CRP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CAD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结果、血清hs-CRP水平的差...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hs-CRP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CAD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结果、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冠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Crouse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CAD患者冠脉狭窄越严重,其AASI、Crouse斑块积分、IMT、hs-CRP水平和斑块发生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P<0.05)。结论血清hs-CRP升高与CAD冠脉狭窄存在显著相关性。hs-CRP水平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CAD的临床诊断及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S-CRP CAD 颈动脉超声 狭窄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华 武彦 +1 位作者 戎靖枫 尧勇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2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在发生率最高的三种体质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血管阻力指数(RI)、内...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2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在发生率最高的三种体质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血管阻力指数(RI)、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严重程度等指标。结果郁滞质组SPV最低,左侧颈总动脉为(53.06±7.15)cm/s和右侧颈总动脉(53.54±7.60)cm/s与内热质、协调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郁滞质的高血压患者较内热质、协调质患者内径增宽更明显(P<0.01)。郁滞质和内热质的高血压患者IMT增厚较协调质患者更明显(P<0.01)。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郁"和"热"为主;郁滞质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时以斑块形成为主,内热质以RI的增高和IMT的增厚等AS表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体质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栗静 田婷 +1 位作者 石正洪 冯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颅外颈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ECAS)的发生率及其在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各亚型中的...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颅外颈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ECAS)的发生率及其在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各亚型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75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TOAST分型标准分为5型,分析ECAS在AIS患者及其亚型中的分布规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AIS患者分为ECAS组(n=81)和对照组(n=294),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IS患者ECAS发生率为35.73%,其中中-重度狭窄率为21.60%,16.80%分布于大动脉粥样硬化(1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卒中,高于小动脉闭塞、心源性脑栓塞及其他病因型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S组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及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782,95%CI=1.048~3.029,P=0.033)、高脂血症(OR=1.824,95%CI=1.037~3.208,P=0.037)、颈动脉斑块(OR=3.673,95%CI=2.014~6.698,P=0.000)是AIS患者E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S患者ECAS发生率较以往有所升高,其中中-重度ECAS在TOAST分型中主要分布于LAA型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颈动脉斑块是AIS患者E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TOAST分型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颈部血管超声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邹筱冬 梅克治 孙爱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关系。方法对14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4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颈动脉内径(CADIA),并行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关系。方法对14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4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颈动脉内径(CADIA),并行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CAIMT逐渐増厚;CAIMA逐渐扩大;斑块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各级高血压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s- CRP逐渐增高;血液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均有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则呈下降趋势。hs- CRP与斑块的个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糖、血脂、hs- CRP水平可加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hs- CRP测定结合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颈动脉斑块,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有助于预测和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颈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振芳 杨秀华 +4 位作者 王秀云 张羽 王心宇 应虹 王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超声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7例临床明确诊断TIA发作的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两项检查。结果单纯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检查较二者联合检...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超声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7例临床明确诊断TIA发作的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两项检查。结果单纯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检查较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低,特异度高。二者联合检查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结论联合颈动脉超声及TCD超声检查,不仅可减少TIA发作患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而且能准确、可靠地检出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为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超声评估与治疗选择 被引量:13
16
作者 蔡秀英 黄亚波 +6 位作者 孔小明 赵红如 段晓宇 惠品晶 刘一之 王中 方琪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0-262,266,共4页
目的评价脑血管超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对79例确诊TIA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血管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62例(78.5%)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发作次数≥2次的病例65... 目的评价脑血管超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对79例确诊TIA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血管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62例(78.5%)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发作次数≥2次的病例65例(占82.3%),且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病变基础。颈动脉超声发现55例(69.6%)的患者存在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TCD)结果提示64例(81.0%)患者有血管损害。TCD与磁共振血管显影(MRA)、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符合率分别是70.9%(22/31)、52.2%(12/23)、75.0%(15/20)。结论血管病变是TIA的重要原因,早期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和临床干预治疗的重要依据,血管超声是及时便捷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 临床治疗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媛媛 王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14例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给予TCD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方法将其分为TCD组、颈动脉超声组、两者联合应用组。三组检查结...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14例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给予TCD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方法将其分为TCD组、颈动脉超声组、两者联合应用组。三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TCD组结果异常的病例92例,异常率80.7%;颈动脉超声组结果异常的病例101例,异常率88.6%;两者联合应用组结果异常的病例110例,异常率96.5%,与TCD组及颈动脉超声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比单独检测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以整体评估颅内、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敏 赵奕文 +1 位作者 毕志鸿 汤卫忠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5-84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予CAS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CAS前后狭窄处管径及血流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CAS中,2...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予CAS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CAS前后狭窄处管径及血流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CAS中,2例手术失败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余60例均获成功,共置入支架60个。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发现,患侧颈动脉狭窄处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血管内径(R)、血管搏动指数(PI)和前向血流明显增大(P<0.05),术后1周时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经颈动脉超声复查发现手术侧再狭窄1例(3.3%)。结论 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段,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在CAS前后对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智慧 李雨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脏彩超...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分析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Tei指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比值(E/A)]、颈动脉超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结果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之间呈中度一致,Kappa值分别为0.671、0.634;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之间呈高度一致,Kappa值为0.829。冠心病患者的LVEF、E/A低于非冠心病患者,LVEDV、LVESV、Tei指数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非冠心病患者,斑块积分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可灵敏、准确地诊断冠心病,临床上还可利用心脏彩超指标、颈动脉超声指标对冠心病进行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彩超 颈动脉超声
下载PDF
5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佘瑞芳 唐丽敏 欧永昌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0期1593-1594,共2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筛查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在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者500例,将其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慢性... 目的分析脑卒中筛查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在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者500例,将其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慢性病等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 500例筛查者共检出内膜增厚240例,占48.00%;颈动脉斑块形成198例,占39.60%;颈动脉狭窄53例,占10.60%。随着年龄的增高,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发生狭窄的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越多,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针对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颈动脉超声 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