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ADOPT模式对永久植入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姚倩 蒋进 彭顺蓉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ADOPT模式对提高永久植入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3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57例和对照组15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ADOPT模式干预,采用健康状况简明量表比... 目的探讨应用ADOPT模式对提高永久植入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3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57例和对照组15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ADOPT模式干预,采用健康状况简明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和术后2年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OPT模式能提高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生活质量 ADOPT模式
下载PDF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姜腾飞 王伟 +3 位作者 张琦 张林林 刘玉杰 李振香 《护理学报》 2019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到"心脏起搏器随访群"的325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到"心脏起搏器随访群"的3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总均分是(4.40±0.39)分;92%的患者希望由多学科团队为其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44.3%的患者希望每月提供1次延续性护理服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植入时间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因素。结论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强烈,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植入时间不同的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不同,医院应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延续性护理 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霞 张友良 +1 位作者 唐媛 薛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800-802,共3页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12例患者(包括32例起搏器更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12例患者(包括32例起搏器更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21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21例(9.9%);并发症包括术中6例(误穿锁骨下动脉4例、气胸2例),术后15例(起搏器囊袋破溃2例、囊袋血肿13例),与电极有关的并发症1例(导线断裂1例)、与起搏器有关的并发症2例(起搏综合征1例、心动过速1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鉴别能力,加强术前预防、规范术中操作、重视术后随访并强化相关知识教育,可降低心脏起搏器并发症风险,从而发挥其最大治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原因 预防
原文传递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25
4
作者 施秀英 王劲松 任一壁 《护理研究》 2005年第6期952-953,共2页
介绍了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类型、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处理,重点综述了安置心脏起搏器术后预防电极脱位的护理。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术后 电极脱位 护理技术 体位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翠英 《全科护理》 2010年第8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CPN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CPN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N对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心脏起搏器 健康教育 满意度
下载PDF
1例PICC经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路径置入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悦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27,共2页
介绍了1例接受PICC导管经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路径置入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三向瓣膜PICC导管与心脏起搏器同路径置入前的准备工作,导管留置长度的选择、导管置入前后心电图监测,以及导管置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处理和导管置入后输液速... 介绍了1例接受PICC导管经心脏起搏器导管植入路径置入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三向瓣膜PICC导管与心脏起搏器同路径置入前的准备工作,导管留置长度的选择、导管置入前后心电图监测,以及导管置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处理和导管置入后输液速度、心率监测等护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护理
原文传递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腹腔镜手术超声刀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全福 马会敏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腹腔镜手术及应用超声刀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 ,并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及超声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12例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进行组织分离、切割、止血和管道闭合。分... 目的 :研究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腹腔镜手术及应用超声刀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 ,并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及超声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12例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进行组织分离、切割、止血和管道闭合。分别于手术前 30min、麻醉后 10min(气腹前 )、气腹后 15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 30min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 (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中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麻醉后 10min、气腹后 15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30min指标与手术前 30min相比 (1)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增快及升高 ;(2 )动脉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相比均有下降 ;(3)患者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气腹后 15min与手术前 3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4 )患者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麻醉后 10min、超声刀应用后 5min及手术后 30min指标与手术前 30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腹腔镜手术及超声刀使用过程中可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 ,与无心脏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一致 ,表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心脏起搏器及超声刀未引起血液动力学的特殊改变 ,其变化与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腹腔镜手术 超声刀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永久性植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植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60例,按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器组34例与双腔起搏器组26例。计算2组患者的起搏成功率,采用超声心电图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前与植... 目的探讨永久性植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永久性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60例,按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器组34例与双腔起搏器组26例。计算2组患者的起搏成功率,采用超声心电图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前与植入6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F-36问卷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起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植入前比较,单腔起搏器组植入6个月后LVESV显著升高(P <0. 05),LVEF显著降低(P <0. 05),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双腔起搏器组植入6个月后的LVESV、LVEDV、LVEF与植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植入6个月后,与双腔起搏器组比较,单腔起搏器组LVESV显著更高(P <0. 05),LVEF显著更低(P <0. 05),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腔起搏器长期植入可降低患者心脏收缩功能,而双腔起搏器无此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超声心电图 心功能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改良术后制动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老年患者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沈军 陆飞歆 +1 位作者 金健好 范丽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术后制动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老年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集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改良术后制动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老年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集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卧床制动24h,伤口沙袋压迫6h;试验组半卧位3h即下床活动,不予沙袋压迫。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同时记录各种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便秘、腰背痛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84.6±10.9vs.70.6±12.6,P<0.01)。观察组术后囊袋血肿、电极脱位发生率并未增加,而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vs.8%,P=0.041)。结论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老年患者 护理干预 舒适状况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月香 单兆亮 +3 位作者 郭红阳 林琨 国建萍 王玉堂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探讨提高随访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至2013-01在我院住院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817例,对术后1年内的门诊随访情况进行依从性评判,并分析其影响...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探讨提高随访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至2013-01在我院住院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817例,对术后1年内的门诊随访情况进行依从性评判,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际随访790例(96.70%),1年内未进行门诊随访者入电话随访组(n=350例),至少进行过1次门诊随访者入门诊随访组(n=440例)。结果:研究对象中,失访26例,失访率3.18%;非起搏器相关死亡1例,实际随访790例,实际随访率96.7%,其中门诊随访者440例(55.70%),电话随访者350例(44.30%)。两组在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居住地、对心律失常的了解、固定陪护人员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可报销、本地居住、对心律失常知识了解、有固定陪护人员的患者门诊随访率高。1年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8%,均未造成严重后果。随访时进行优化参数设置者占59.5%。结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文化程度、医保制度、居住地、对心律失常的认知程度、有无陪护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随访 依从性
下载PDF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耀 邢红云 罗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比较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住院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6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 目的比较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住院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6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认知功能,MoCA量表再次评估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分析治疗前后变化和影响MoCA量表得分的因素。结果MMSE、MoCA量表评估病例组与对照组各认知功能亚项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MoCA评估各认知功能亚项及总分比较,除注意、抽象和定向3个亚项外,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MoCA总分具有相关性(P<0.001),且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和年龄为MOC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能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部分认知功能。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年龄、文化程度为影响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认知功能 MMSE量表 MOCA量表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相关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学莲 王帆 +3 位作者 张飞飞 齐晓勇 李英肖 党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66-968,共3页
目的分析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完成1年规律随访的19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曝光... 目的分析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完成1年规律随访的19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曝光时间、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心尖部或右心室间隔部)、术中测试参数、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程控参数等数据。结果195例病例资料中,出现电极穿孔1例、电极脱位3例、囊袋渗液8例、囊袋血肿7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列为并发症组(n=23),无并发症发生的列为对照组(n=172)。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原发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病史)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并发症组患者术中曝光时间更长[(26.09±7.56)s vs.(22.67±3.47)s]、术中照射总射线量更多[(237.22±14.59)mGy vs.(225.16±21.51)mGy],术中及术后心室电极阻抗偏低[(597.22±95.05)Ωvs.(668.64±141.84)Ω]、[(476.96±80.86)Ωvs.(531.39±110.31)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曝光时间长、术中总射线量多、心室电极阻抗偏低与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292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姚锦容 韩伟华 +1 位作者 林永霞 古伟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长期随访的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2例置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10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生存率、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长期随访的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2例置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10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生存率、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需要对部分患者行起搏方式及起搏参数调整.结果 292例患者中,术前主诉的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包括头昏、黑矇、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平均LVEF值由术前的0.43±0.07提高到术后的0.57±0.06(P<0.05),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其中4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5例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死亡.共发现各种并发症39例,包括起搏器囊袋破溃、起搏电极脱位、起搏或感知不良、心律失常、膈肌刺激、起搏器综合征等,均及时以不同的方法处理.结论 基层医院对置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和处理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及排除起搏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随访 并发症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宿燕岗 王蔚 +2 位作者 王敏华 柏瑾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置入注意事项。方法150例高龄(≥80岁)患者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组)。另外,随机选取50~79岁的同时期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150例(非高龄组)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 目的探讨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置入注意事项。方法150例高龄(≥80岁)患者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组)。另外,随机选取50~79岁的同时期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150例(非高龄组)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的选择、术中起搏参数、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①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无差别,但两种缓慢心律失常并存及双分支和三分支传导阻滞在高龄组明显增高(6.0%vs2.0%和21.3%vs10.7%,P均<0.05);②置入前晕厥发生率高龄组高于非高龄组(22.0%vs10.0%,P<0.05);③高龄组双腔起搏器比例较非高龄组低(13.3%vs41.3%,P<0.01);④手术成功率两组均为100%,但锁骨下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龄组明显低于非高龄组,高龄患者常需要外移穿刺点;⑤术中测试的起搏参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高龄患者发生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范围广,易发生心源性晕厥,且置入永久起搏器手术的风险并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高龄 心脏起搏器 缓慢心律失常 置入手术
下载PDF
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基于运动危险分层康复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7
15
作者 白井双 底瑞青 +5 位作者 黄峥 蔡立柏 潘亮 于甲锋 黄会芳 郝献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基于运动危险分层评估构建心脏起搏治疗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心脏起搏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活动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活动指导基础上制订并实施基于运动危险分层... 目的基于运动危险分层评估构建心脏起搏治疗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心脏起搏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活动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活动指导基础上制订并实施基于运动危险分层的康复方案。术后第1天和出院前评价患者运动恐惧、上肢功能、活动状况指数、自我管理效能。结果对照组49例、观察组53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观察组运动恐惧、上肢功能、活动状况指数、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脏起搏治疗术后患者实施基于运动危险分层的康复方案,可减轻患者的运动恐惧心理,提高自我管理效能,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恐动症 运动康复 危险分层 心脏康复 上肢功能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萍 江时森 +1 位作者 张华 王立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埋置于体内,治疗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微创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方法门诊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4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 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埋置于体内,治疗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微创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方法门诊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4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10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220例。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38例,DDD54例,VVI84例;无症状组:186例,DDD50例,VVI136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测试情况,进行起搏器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无症状组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虽无不适主诉,却发现心电图及起搏功能异常。起搏功能障碍表现为电极脱位或微脱位共14例(外院植入4例),女10例,男4例,平均年龄(67.2±9.7)岁。有症状组患者,心室电极脱位VVI1例,DDD3例,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5例;无症状组患者,VVI电池耗竭2例,DDD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1例。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患者临床症状的原因,除了患者起搏器系统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外,主要是由于起搏器植入后未及时随访和优化起搏器参数,造成不适合的起搏工作状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临床症状 起搏系统障碍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下载PDF
42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患者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秋林 周鹏 +5 位作者 蔡国才 蒋利成 李文章 杨震 李璐 蒲静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1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永久 并发症
下载PDF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晓庆 张澍 +1 位作者 浦介麟 王方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安装起... 目的观察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比较起搏器置入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心功能和临床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共入选82例。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起搏器后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均<0.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改变。有4例(占4.87%)出现了心室重构且伴有心功能分级恶化,其中3例为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前壁心肌梗死,1例为2型糖尿病。未发生心室重构的患者均没有临床心力衰竭症状。结论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重构及临床心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锦洲 陈月明 叶继伦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心脏起搏器对治疗心动过缓以及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的心律失常有极佳的效果。自第一台脉冲发生器发明以来,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心脏起搏器无论体积、寿命还是性能都有了极大地提高。该文按照时间线,从多个方面回顾心脏... 心脏起搏器对治疗心动过缓以及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的心律失常有极佳的效果。自第一台脉冲发生器发明以来,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心脏起搏器无论体积、寿命还是性能都有了极大地提高。该文按照时间线,从多个方面回顾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包括能源、功能、工艺以及可靠性;其次着重介绍当前心脏起搏器在电源、生理性起搏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的技术水平;最后分析当前起搏器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心脏起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心律失常 生理性起搏 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单腔起搏对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左心室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兴安 李秀琪 +3 位作者 谢刚 余稳 韩静 谭安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右心室单腔起搏部位及不同起搏比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慢性房颤伴长RR间期并植入永久性右心室单腔起搏器患者,根据右心室起搏部位分为室间隔起搏组和心尖部起搏组,... 目的研究不同右心室单腔起搏部位及不同起搏比例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慢性房颤伴长RR间期并植入永久性右心室单腔起搏器患者,根据右心室起搏部位分为室间隔起搏组和心尖部起搏组,随访并对其手术前后临床特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及术后起搏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血浆BNP浓度均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则高于心尖部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单腔起搏且起搏比例低对慢性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 右心室间隔部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