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贸易调整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被引量:47
1
作者 周新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4,共8页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中附加的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承诺以1990年排放量为基础的5%的削减目标,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增加...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中附加的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承诺以1990年排放量为基础的5%的削减目标,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增加,影响《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有效性。针对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碳泄漏"问题,本文应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embodied emissions)进行了核算。分别通过"消费者污染负担"原则,及"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重新试算了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美国为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净进口国(464Mt-CO2),日本次之(191Mt-CO2),中国为最大净出口国(452Mt-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国际贸易 “碳泄漏” “生产者污染负担”原则 “消费者污染负担”原则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碳排放:国际比较与减排战略 被引量:26
2
作者 周伟 米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70-1577,共8页
利用MARKAL-MACRO模型,对中国(2010年-2050年)未来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预测,并依据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宏观经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模拟了碳排放的基准方案。在基准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42年达到峰值62.81亿tce... 利用MARKAL-MACRO模型,对中国(2010年-2050年)未来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预测,并依据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宏观经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模拟了碳排放的基准方案。在基准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42年达到峰值62.81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36tce。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6达到峰值107.53亿t。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表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碳减排中承担较少责任。由于大量消耗化石燃料造成严重的国内环境污染,基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损失的考虑,中国需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优化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会在2031年达到峰值51.76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26tce;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出现在2029年,为95.27亿t。要实现优化方案,中国经济需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排放权 气候变化 国际责任
原文传递
碳金融是否促进了绿色创新水平?——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凤荣 李安然 高维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71,共13页
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碳金融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水平、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高质量绿色创新,但对一般性绿... 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碳金融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水平、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高质量绿色创新,但对一般性绿色创新无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下,提高政府环保补助对企业高质量绿色发明专利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绿色创新能够进一步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考察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发挥金融功能推动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对于政府加强碳交易平台建设、完善碳金融制度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 环境责任 融资约束 环保补助 绿色创新
下载PDF
国外关于贸易碳排放责任划分问题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茂荣 谭秀杰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是为满足进口国消费而引起的。近年来,这部分碳排放的责任划分问题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先后提出了生产责任原则、消费责任原则及共担责任原则三种划分原则。文章对国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对... 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是为满足进口国消费而引起的。近年来,这部分碳排放的责任划分问题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先后提出了生产责任原则、消费责任原则及共担责任原则三种划分原则。文章对国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对这三种原则依次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对比,分析不同原则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碳排放 生产责任原则 消费责任原则 共担责任原则
原文传递
中国碳生产率减排目标分配机制研究--基于不同环境责任界定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夏炎 吴洁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级减排目标(如碳强度和碳生产率目标)的分配将对各省产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环境责任。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多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我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并与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估计各省在不同环境责任下的减排成本和减排目标调整。结果表明,消费者责任核算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将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排放责任适当的分配到最终消费的较发达的消费地区,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碳泄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碳生产率目标强调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规划减排目标,并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能源效率和单位减排成本来分配和增加投资,并随之提高减排效率。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环境责任 隐含碳 投入产出
原文传递
碳排放共同责任的测度优化与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同斌 孟令蝶 孙静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1,共13页
以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为基础,以优化碳排放共同责任测算方案中的责任分担系数为核心,对15个代表性经济体的碳排放共同责任进行了科学测度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共同责任碳排放量高于其生产端责... 以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为基础,以优化碳排放共同责任测算方案中的责任分担系数为核心,对15个代表性经济体的碳排放共同责任进行了科学测度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共同责任碳排放量高于其生产端责任碳排放量且低于其消费端责任碳排放量。与之相对,部分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责任碳排放量则低于生产端责任排放量并高于消费端责任排放量。从产品视角和碳排放视角对责任分担系数优化后,重新测算的各个国家共同责任碳排放量结果与传统方法测算的结果相似,但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责任有所上升,土耳其、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碳排放责任维持稳定,而中国和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的碳排放责任明显下降。在共同责任测度优化的基础上,应根据各国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完善碳排放的责任核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共同责任 责任系数优化 国际比较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与碳减排合作 被引量:11
7
作者 汪燕 王文治 马淑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51,156,共13页
通过构建区域间双边碳转移测算模型,本文以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单元为对象测算了省域最终需求和出口引致的碳转移,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分配因子来实施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结果表明:本省域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约占全部生产侧碳排放的41%,... 通过构建区域间双边碳转移测算模型,本文以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单元为对象测算了省域最终需求和出口引致的碳转移,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分配因子来实施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结果表明:本省域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约占全部生产侧碳排放的41%,外省域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占比约为31%,出口引致的碳排放占比约为22%。省域最终需求和出口引致的碳转移呈现从京津地区、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省域向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省域转移,其中各省域出口引致的净碳转移量平均占全部净碳转移量的43.7%,出口是引致省域间碳转移的重要因素。基于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结果,论文提出对重点减排省域实施"约束+补偿"的碳减排合作模式,同时控制碳排放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减少碳排放和碳转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转移 责任共担 碳减排合作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的消费责任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1
8
作者 庄贵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2-68,共7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仅需要压实生产者的责任,也需要落实消费者的责任。从需求侧出发,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倒逼绿色低碳清洁化生产,是探索经济社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消费领域用能及其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仅需要压实生产者的责任,也需要落实消费者的责任。从需求侧出发,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倒逼绿色低碳清洁化生产,是探索经济社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消费领域用能及其带来的碳排放主要用于提升消费者的舒适度,不具有"转移"特征,且个体间差异较大。除了技术、标准和政策"硬约束"之外,消费观念、消费偏好、消费方式等是影响消费碳排放的"软约束"。基于此,应通过提升消费者认知、优化消费政策设计、挖掘城市作为减排重点区域的潜力、重视非正式制度因素、鼓励交通和建筑等减排重点领域低碳消费等途径,引导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从消费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消费责任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的责任分摊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文会 李阮 +2 位作者 李鑫明 付强 牛玺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7-232,共6页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行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参与主体,显然,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已经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共担责任分摊原则给出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分别应分摊的碳指标核算公式,以2011年我国...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行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参与主体,显然,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已经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共担责任分摊原则给出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分别应分摊的碳指标核算公式,以2011年我国六大区域间交换电量数据为基础给出了各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并利用SE-DEA模型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判;鉴于碳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进一步运用ZSG-DEA模型对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做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ZSG-DEA分配后,各区域的效率值均位于DEA前沿面,实现了整体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SE-DEA模型 ZSG-DEA模型 责任分摊
下载PDF
基于碳减排成本的我国省域碳补偿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诗雨 张晓敏 +3 位作者 吴佳 邬娜 封强 傅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37-4646,共10页
合理界定碳排放责任,开展省域间碳补偿是促进区域协同减排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使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对各省市碳排放进行了分解,测算了省域间的隐含碳流动,并设计了基于减排成本的差异化碳补偿机制,为我国开展横向... 合理界定碳排放责任,开展省域间碳补偿是促进区域协同减排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使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对各省市碳排放进行了分解,测算了省域间的隐含碳流动,并设计了基于减排成本的差异化碳补偿机制,为我国开展横向碳补偿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①省内最终需求引致碳排放占比53.56%、省外最终需求引致碳排放占比32.49%,省域间隐含碳流动显著存在;②隐含碳总体呈现出从北部、中部地区向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显著流动特征;③生产者、消费者和责任共担视角下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相等,其中责任共担的分配思路体现了“受益原则”.④省域间碳减排成本存在差异,碳减排成本低的地区直接碳排放量高,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碳减排成本高的地区直接碳排放量低,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⑤基于减碳成本各省市需支付(接受)的补偿金额不等,其中,广东需支付的补偿金额最高,内蒙古的受偿金额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碳排放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减碳成本 碳补偿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消费者碳责任及其立法表达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传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80,共14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现,需要在法制层面对碳减排责任进行合理分担和高效实施,而我国目前碳责任规范主要围绕着生产供给侧和生产者进行设计,对消费需求侧的碳减排问题、消费者碳责任的关注和规范远远不够。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消费者...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现,需要在法制层面对碳减排责任进行合理分担和高效实施,而我国目前碳责任规范主要围绕着生产供给侧和生产者进行设计,对消费需求侧的碳减排问题、消费者碳责任的关注和规范远远不够。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消费者主权自由的传统观念、消费行为的非营利性以及责任实现的便利性困境都阻碍着消费者碳责任的承担。对此,需要从全新视角,以低碳消费理论、气候正义理论以及“三重失灵”理论等层面来对消费者碳责任进行证成。当然,消费者与生产者存在着重大差异,其碳责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同之处,需要根据消费者的特殊情况,划出合理的责任边界。在立法表达方面,应采取碳中和专项立法与关联法律协动立法相结合、柔性责任与刚性责任相结合等模式,并从购买、使用和废弃物处置多环节以及全过程来构建消费者碳责任的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消费者 碳责任 立法表达
下载PDF
风险、机会与碳管理应对偏差——基于CDP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贺建刚 孙铮 唐清亮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1-191,共11页
在自然资源禀赋约束和当前碳不确定性环境下,碳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提升竞争性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国际碳披露项目(CDP)披露的S&P 500碳密集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碳风险和碳机会识别及其在不同规模企业... 在自然资源禀赋约束和当前碳不确定性环境下,碳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提升竞争性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国际碳披露项目(CDP)披露的S&P 500碳密集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碳风险和碳机会识别及其在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应对认知偏差,发现企业的碳意识逐步提升,碳披露中的风险、机会显著影响碳管理应对。特别地,大企业更关注碳风险规避,而小企业则更专注于碳机会利用。同时,董事会中设立专门的环境委员会、对高管团队实施碳激励和设定减排目标等责任机制,同样对促进企业碳应对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建设低碳经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以及碳监管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风险 机会 碳应对 社会责任 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论碳中和愿景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碳中和新范式和净零排放新目标具有鲜明的结果导向性、整体系统性和结构变革性,对全球气候治理及责任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包容公平脱碳以切实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动态考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现,新的范式目标不仅引发了目前《巴黎... 碳中和新范式和净零排放新目标具有鲜明的结果导向性、整体系统性和结构变革性,对全球气候治理及责任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包容公平脱碳以切实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动态考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现,新的范式目标不仅引发了目前《巴黎协定》中区别责任失正的旧疾,也带来了共同责任阻滞的新症。我国作为气候变化利害攸关的国家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主要倡导者,可以充分借鉴臭氧层消耗物质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多边公约和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公平转型机制的晚近实践,积极促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与时俱新与包容公平同步,围绕碳中和愿景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双体共建理论推动共同责任的优化,拓新原则兼容并包的意涵面向;另一方面,建立以碳为中心要素且反映集体性发展权利层次的区别责任体系,辅以落实利益衡平与补偿的团结协助安排,守护追求实质公平的价值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公平脱碳 气候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 共同责任 区别责任 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
下载PDF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跨区域补偿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邢贞成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84-99,共16页
贸易隐含碳减排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平合理的贸易碳排放责任分担及补偿机制是缓解贸易“碳泄漏”问题及推进合作碳减排进程的关键。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责任与收益对等原则出发,提出贸... 贸易隐含碳减排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平合理的贸易碳排放责任分担及补偿机制是缓解贸易“碳泄漏”问题及推进合作碳减排进程的关键。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责任与收益对等原则出发,提出贸易碳排放责任公平共担方案,并结合不同区域的碳减排成本因素,设计中国省际贸易碳补偿机制。研究发现:2017年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46.6%,且碳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省份之间。人口稠密及经济体量大的省份具有较高的贸易碳排放责任,不过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责任结构有所差异。工业发达的内陆省份具有较高的生产侧责任,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具有较高的消费侧责任。因此,碳补偿方向主要表现为发达省份向欠发达省份补偿,同时补偿量受双方贸易产品碳强度差异影响。由于不同地区的补偿标准差异,省域间的碳补偿量与碳补偿额并非完全一致。最后,基于碳补偿方案,本文从补偿方式、运行模式及监督保障等方面建议构建中国省际贸易碳补偿机制,推动区域间合作减排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 碳转移 排放责任 碳补偿
下载PDF
碳排放责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昌才 黄泽湘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124,共7页
本文以一个微观实例剖析了三种碳排放责任——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共同责任的理论实质。通过比较说明了共同责任的合理性;提出了按照增加值占净产出的比例来分配碳排放责任的共担责任模式,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此模式的合... 本文以一个微观实例剖析了三种碳排放责任——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共同责任的理论实质。通过比较说明了共同责任的合理性;提出了按照增加值占净产出的比例来分配碳排放责任的共担责任模式,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此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责任共担软约束的局限,建议应做植入法律义务或产权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消费者责任 生产者责任 共同责任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the carbon cycle on the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7
16
作者 Ting Wei Wenjie Dong +2 位作者 Wenping Yuan Xiaodong Yan Yan Gu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19期2356-2362,共7页
The carbon cycl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limate change issues.Its long-term evolution largely affects the amplitude and trend of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as well as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 The carbon cycl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limate change issues.Its long-term evolution largely affects the amplitude and trend of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as well as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and technology for stabilizing the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Two earth system models incorporat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the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and th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Earth System Model,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arbon cycle on the attribu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 climate change.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riterion based on cumulative emissions,the developed(developing)countries’responsibility is reduced(increased)by 6%–10%using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 as the criterion.This discrepancy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ed world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61%–68%(61%–64%)to the change in global oceanic(terrestrial)carbon sequestration for the period from 1850 to2005,whereas the developing world contributed approximately 32%–49%(36%–39%).Under a developed world emissions scenario,the relatively larger uptake of global carbon sinks reduce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responsibil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but increased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global ocean acidification(68%).In addition,the large emissions from the developed world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global carbon sinks,which may affect the long-term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exacerbate global warming in the futur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carbon cycle when formulat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碳循环 责任归属 气候变化 碳排放量 CO2浓度 发达国家 地球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企业碳信息披露分层特征对比与强制性披露框架构建研究
17
作者 姚圣 彭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2,共13页
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碳信息披露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通过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探寻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 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碳信息披露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通过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探寻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注册地为上海的上市公司2023年的对外报告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企业报告中碳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等级的披露质量,对比不同等级披露特征,深入分析样本企业碳信息披露呈现分层特征的原因。研究发现,样本企业普遍存在碳信息披露动力不足、披露标准不统一及披露方式不规范等问题,从而提出我国要建立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制度,并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体系探索构建了我国强制性碳信息披露框架。最后,本文从碳信息披露制度、披露标准和格式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改善建议,为全面推广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碳减排 碳达峰 碳中和 可持续发展 ESG 社会责任 绿色低碳转型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责任视角的碳税征收方式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守道 汪前元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8,共10页
文章基于碳排放责任认定的"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共担责任"视角,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别构建了开放经济下两个国家征收生产型碳税、消费型碳税和混合型碳税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 文章基于碳排放责任认定的"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共担责任"视角,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别构建了开放经济下两个国家征收生产型碳税、消费型碳税和混合型碳税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各模型的均衡解,从国家福利、碳排放量和企业利润等方面比较了这些征税方式的效果,分别得出了实现国家福利改善、碳减排和企业发展等目标的条件,并探讨了实现综合目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分别从实现国家福利改善目标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看,混合型碳税均优于生产型碳税;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看,生产型碳税优于混合型碳税;任何一种碳税征收方式无法同时实现所有目标,政府必须在三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在一定条件下消费型碳税或混合型碳税可同时实现福利改善和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生产者责任 消费者责任 共担责任 碳税
下载PDF
建设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创新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继宏 张希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遍处于忽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下,将商业银行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市场,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量的发放、低碳融资模式以及低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可使碳交易市... 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遍处于忽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下,将商业银行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市场,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量的发放、低碳融资模式以及低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可使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增加,促进碳排放责任划分方式由"生产责任"向更为公平的"共担责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责任划分 金融创新
下载PDF
全球碳交易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
20
作者 邹海贵 黄翠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全球碳交易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肩负着实现全球碳中和、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个人生态伦理认知等崇高使命。由于全球碳交易核心价值导向和价值共识的缺失、碳交易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异化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碳交易制度体制... 全球碳交易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肩负着实现全球碳中和、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个人生态伦理认知等崇高使命。由于全球碳交易核心价值导向和价值共识的缺失、碳交易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异化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碳交易制度体制的内在缺陷等主客观原因,当前全球碳交易存在主体参与不充分、碳配额分配不合理、碳市场滥用风险突出等伦理问题,面临逃避碳责任、违背碳正义、缺失碳信用的全球伦理困境。通过理论分析,文章认为全球碳交易伦理问题的治理应该遵循生态集体主义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配正义原则以及强制与自觉交易相统一原则;建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多边协同与连接制度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完善全球碳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气候治理 碳责任 碳正义 碳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