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狗牙根对深淹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81
1
作者 谭淑端 朱明勇 +2 位作者 党海山 王勇 张全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85-3691,共7页
选取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带野生狗牙根(XC)和非消落带野生狗牙根(FC)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重复裂区设计试验,主区为两品种,副区为6个不同深度水淹处理(0,1,2,5,10m和15m),分析了各处理植株几种酶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 选取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带野生狗牙根(XC)和非消落带野生狗牙根(FC)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重复裂区设计试验,主区为两品种,副区为6个不同深度水淹处理(0,1,2,5,10m和15m),分析了各处理植株几种酶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不同生境狗牙根受深淹胁迫后,丙二醛(MDA)都呈递增趋势,表明狗牙根在深淹胁迫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膜脂过氧化伤害,且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受伤害增大。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醇脱氢酶(ADH)活性较对照都有所增加;XC处理POD和SOD的最大值出现在5m深水淹处理,而FC出现在2m深处理,且XC5米深淹处理GR值较对照和其他处理明显大;各受淹处理地下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都保持在较高水平。③从抗氧化酶活性和ADH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淹水胁迫下植株的能量代谢情况,初步得出XC与FC都具有一定的耐淹性,且XC较FC具更耐深淹的能力,表明狗牙根作为禾本科植物遗传上具有一定的耐淹性,自然消落带狗牙根因长期生长于水淹胁迫环境,耐淹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狗牙根对深淹胁迫的生理响应上,证明狗牙根是宜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淹 狗牙根 抗氧化酶 碳水化合物含量
下载PDF
缺硼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焦晓燕 王劲松 +3 位作者 武爱莲 赵瑞芬 王立革 董二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5-622,共8页
本试验以绿豆为指示植物,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缺硼对叶片光合功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缺硼是否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在绿豆第二片真叶出现后的第二天,一半植株供给50μmol/L硼(高硼),另一半植株供给0.2μmol/L硼(... 本试验以绿豆为指示植物,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缺硼对叶片光合功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缺硼是否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在绿豆第二片真叶出现后的第二天,一半植株供给50μmol/L硼(高硼),另一半植株供给0.2μmol/L硼(低硼),在叶片生长过程中动态监测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缺硼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缺硼降低了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但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没有影响;缺硼提高了气孔限制率(Ls)。虽缺硼降低了Pn,但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特别是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非是由于碳水化合物缺乏的缘故,而是因降低库活力导致了Pn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硼 光合 叶绿素含量 气孔交换 碳水化合物 绿豆
下载PDF
2种石蒜花芽分化与碳水化合物、抗氧化物酶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莹婷 杨秀莲 +1 位作者 何岭 王良桂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42-349,共8页
为明确石蒜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忽地笑(Lycoris aurea)、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的中层鳞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这2种石蒜的生长发育模型... 为明确石蒜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忽地笑(Lycoris aurea)、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的中层鳞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这2种石蒜的生长发育模型。结果表明,2种石蒜中部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GA3、ZR、IAA在叶枯期较高且保持上升趋势,花芽分化期降至峰谷后回升;淀粉含量、SOD、POD、CAT、PAL活性、ABA含量在叶期较低,花芽分化期增加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花期一般下降。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忽地笑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POD、SOD和IAA;影响中国石蒜生长发育较大的指标为PAL、淀粉含量、SOD、POD和ABA。根据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的淀粉含量、SOD、CAT、PAL、POD及ABA,较低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ZR、GA3和IAA,有利于2种石蒜花芽分化。2种生长节律差别较大的石蒜,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各生理指标对花的影响较大,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石蒜属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石蒜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地笑 中国石蒜 碳水化合物含量 抗氧化物酶活性 内源激素含量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豆科饲用灌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对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文亦芾 曹国军 +1 位作者 毛华明 张英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豆科饲用灌木资源,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灌木NFC含量差异显著(P<0.05);假大青兰(Indigofera gale-goides DC.)和树苜蓿(Chama... 为充分利用云南省豆科饲用灌木资源,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各灌木NFC含量差异显著(P<0.05);假大青兰(Indigofera gale-goides DC.)和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Christ))NDF含量在营养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枯黄期含量均较高,较低的是银合欢(Leucaona leucocoochala(Lam.));ADF含量平均值较高是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375 g/kg DM),较低为银合欢(200 g/kg DM);ADL含量在同一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IVOMD和IVDMD与NDF、ADF、AD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NF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含量 体外消化率 豆科饲用灌木
下载PDF
桃不同发育时期主要糖类含量和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春华 俞明亮 +2 位作者 马瑞娟 张斌斌 沈志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6-1463,共8页
为了揭示桃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叶片、韧皮部中主要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花后45 d、65 d、85 d、105 d时果实、叶片、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并利用荧光定... 为了揭示桃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叶片、韧皮部中主要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花后45 d、65 d、85 d、105 d时果实、叶片、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6个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湖景蜜露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叶片和韧皮部以积累山梨醇为主,是典型的葡萄糖/果糖≈1的品种。花后105 d时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相反,花后45~105 d,韧皮部和叶片的山梨醇含量均最高,蔗糖含量最低。花后45 d果实中蔗糖含量最低,盛花后85 d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直到采收;花后45~105 d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蔗糖相反。花后45~105 d,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韧皮部,而叶片和韧皮部之间无显著差异。花后65 d至果实采收期间叶片中山梨醇含量与果实中蔗糖含量变化趋势非常相似。果实和韧皮部发育过程中Pp Sus3远远高于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Pp Sus1在叶片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最高。表明Pp Sus3在果实和韧皮部、Pp Sus1在叶片中对糖类代谢可能具有更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含量 蔗糖合成酶基因 表达水平
下载PDF
Alterations of Panicle Antioxidant Metabolism and Carbohydrate Content and Pistil Water Potential Involved in Spikelet Sterility in Rice under Water-Deficit Stress 被引量:6
6
作者 Fu Guan-fu SONG Jian +3 位作者 LI Yu-rong YUE Ming-kai XIONG Jie TAO Long-xing 《Rice science》 SCIE 2010年第4期303-310,共8页
Two rice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drought tolerance, namely Jin 23B (drought tolerant) and Zhenshan 97B (drought sensitiv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contents ... Two rice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drought tolerance, namely Jin 23B (drought tolerant) and Zhenshan 97B (drought sensitiv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contents in spikelets, pistil water potential and pollen number on a stigma under water-deficit stress at the flowering stage, which were involved in the spikelet sterility. Compared with respective controls, drought stress induced more serious decreas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and more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alonaldehyde (MDA) content in spikekets of Zhenshan 97B than in Jin 23B on 9 and 12 days after water stress (DAWS). The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pikelets of Jin 23B,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pikelets of Zhenshan 97B during 9-12 DAWS. The pistil maintained higher water potential in Jin 23B than in Zhenshan 97B during 3-6 DAWS and 9-12 DAWS. In addition, water stress induced mor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pollen number on a stigma as well as the percentage of unfilled grains in Zhenshan 97B than in Jin 23B. Thus, it is suggested that water stress induced spikelet sterility by damaging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reducing carbohydrate content in spikelets and decreasing pistil water potential at the flowering stage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enzyme carbohydrate content flowering stage pistil water potential RICE water stress spikelet sterility
下载PDF
冬春季海岸滨麦碳水化合物变化差异性与其环境异质性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婷凤 周瑞莲 +2 位作者 张玥 王艳芳 贾有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182-5192,共11页
以烟台海岸不同生态断带自然生长的滨麦(Leymus mollis(Trin.)Hara)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晚秋气温降低和冬季冷冻和春季气温回升过程中滨麦叶片和地下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的测定以探讨不同生态断带滨麦在其含量上的差异与环... 以烟台海岸不同生态断带自然生长的滨麦(Leymus mollis(Trin.)Hara)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晚秋气温降低和冬季冷冻和春季气温回升过程中滨麦叶片和地下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的测定以探讨不同生态断带滨麦在其含量上的差异与环境异质性关系及在滨麦抗盐抗风中作用。结果表明,处在近高潮线(10m)高盐、高水分、强风和低温环境的滨麦根茎和芽粗壮、地上枝叶低矮,春季返青晚;随远离高潮线(50m)土壤盐浓度和海风风速降低,温度增高,滨麦根茎变细,地上枝叶细长,春季返青早,其不同生态断带滨麦形态可塑性与环境异质性相关。随晚秋气温下降不同生态断带滨麦地上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向地下转移,地下繁殖器官根茎和芽成为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库"。在茎和根中可溶性糖向顶芽转移同时淀粉下降,纤维素含量增加。但近高潮线10m处的滨麦,冬季地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地下转移较早,芽中储存了较多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春季返青晚但叶中积累较多的纤维素与其抗冻和抗风相关;而生活在远离高潮线50m处的滨麦晚秋生活期略有加长,冬季转移到地下部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较少,储存量较低,返青较早,其叶片和地下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与其环境低盐、弱海风及其快速生长相关。因此,不同生态断带滨麦在入冬和春季地上和地下碳水化合物转移和转化上的差异在其适应异质环境、产生形态可塑性、形成多抗逆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 滨麦 碳水化合物 环境异质性 冬春季
下载PDF
不同联合预处理对褐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怀文 姚义清 谢昌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169,共8页
高效实用的预处理方式对提高甲烷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预处理方式往往较难获得满意效果,尤其是针对组成成分复杂的褐煤而言,对其后续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更是存在不确定性。为探讨不同联合预处理对褐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1.00%... 高效实用的预处理方式对提高甲烷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预处理方式往往较难获得满意效果,尤其是针对组成成分复杂的褐煤而言,对其后续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更是存在不确定性。为探讨不同联合预处理对褐煤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以1.00%HCl+5.00%H_(2)O_(2)(1号)、6.00%NaOH+5.00%H_(2)O_(2)(2号)、1.00%HCl+10.00 g木质素酶(3号)、6.00%NaOH+10.00 g木质素酶(4号)、5.00%H_(2)O_(2)+10.00 g木质素酶(5号)等不同联合预处理褐煤为实验组,未经预处理煤样为对照组(6号),在适宜菌种来源和环境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利用比色法、气质联用法、扫描电镜等对联合预处理产甲烷过程中的糖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煤降解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不同联合预处理均可以增加褐煤发酵产甲烷量。4与5号联合预处理效果较好,累积甲烷产量分别是20.36 mL/g与8.83 mL/g,相比6号对照样分别提高了24.24倍与10.51倍。②各实验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反应前后菌液pH波动值小。③反应初期3号实验组多糖含量最低(0.37μg/mL),6号多糖含量最高(2.15μg/mL),且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趋势。④2、3与5号实验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保持较高值,且反应末期各产气组糖类含量均不为零。⑤不同联合预处理均可以促进乙酸、丁酸的降解并提高产气率。不同条件下的褐煤产甲烷量与转化率变化特征,证实了联合预处理煤增产生物甲烷的有效性,可为煤制生物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联合预处理 厌氧发酵 生物甲烷 糖类含量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光周期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 赵士文 +2 位作者 包星星 武永军 杨振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2,共9页
为探究光周期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50μmol/(m^(2)·s)的白光下,设置光周期为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20 h/4 h共4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 为探究光周期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50μmol/(m^(2)·s)的白光下,设置光周期为8 h/16 h、12 h/12 h、16 h/8 h和20 h/4 h共4个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差异较大,其株高、茎粗、鲜重、干重与叶面积均发生显著性差异,12 h/12 h处理下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均显著优于其余处理;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叶片各组织厚度增加,Rubisco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8 h/16 h处理较16 h/8 h与20 h/4 h处理显著增加66.23%和82.86%;黄瓜幼苗总氮含量随着光周期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12 h/12 h处理下总碳含量显著高于8 h/16 h和20 h/4 h;12 h/12 h和16 h/8 h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上,12 h/12 h处理为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周期。该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工厂化育苗及设施内补光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光周期 光合 碳水化合物含量
原文传递
红外光谱结合有效成分分析在锁阳多糖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海燕 刘江英 陈贵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5-76,共2页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提取分离过程中的锁阳多糖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分析含量变化的新方法。红外光谱图显示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800cm^(-1),对此波段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确定用吸光度比A_(1 026)/A_(3...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提取分离过程中的锁阳多糖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分析含量变化的新方法。红外光谱图显示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800cm^(-1),对此波段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确定用吸光度比A_(1 026)/A_(3 404)考察多糖相对含量变化,与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艺过程中多糖含量有明显变化,吸光度比法可快速判断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与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结果一致,在优化工艺过程参数时提供方向性参考。红外光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为下一步制定药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案提供定性定量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锁阳多糖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吸光度比 多糖含量
下载PDF
北方粳型超级稻灌浆结实期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明 贾德涛 +3 位作者 马殿荣 苗微 王楠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以秋光和辽粳294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粳稻灌浆结实期碳水化合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沈农265和沈农606比对照品种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通过对灌浆结实期的籽粒和叶片...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以秋光和辽粳294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粳稻灌浆结实期碳水化合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沈农265和沈农606比对照品种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通过对灌浆结实期的籽粒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发现沈农265叶片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花后40 d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秋光,花后40 d沈农265的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秋光;而沈农606与对照品种辽粳294叶片和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系和叶片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超级粳稻的根系衰老要早于地上部分,与同期对照品种相比,沈农265和沈农606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延缓了植株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超级稻 碳水化合物含量 保护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下载PDF
食品中糖成分检测方法应用与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文涛 陈玲 +3 位作者 朱君 丁佳敏 许喆娴 钟晓红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8期148-152,共5页
糖类不仅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是生产加工、烹饪调制时使用的一类重要添加剂。食品中糖成分与产品等级、口感、风味、营养价值等特性息息相关。糖成分的测定在产品开发、品质检测、加工控制、掺伪鉴定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 糖类不仅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是生产加工、烹饪调制时使用的一类重要添加剂。食品中糖成分与产品等级、口感、风味、营养价值等特性息息相关。糖成分的测定在产品开发、品质检测、加工控制、掺伪鉴定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糖成分主要检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相关标准和文献,介绍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了方法的优缺点,梳理了方法的应用范围,展望了糖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方法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糖成分 测定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天然产物梣酮对粘虫围食膜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敏 陈素英 +3 位作者 韩礼波 胡俊云 徐晖 吴文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9-1394,共6页
【目的】梣酮是从芸香科植物白鲜Diatamnus dasycarpus根皮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合物,对试虫表现出胃毒活性。本研究旨在检测梣酮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6龄幼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梣酮的杀虫作用机理。【方法】经活体及离... 【目的】梣酮是从芸香科植物白鲜Diatamnus dasycarpus根皮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合物,对试虫表现出胃毒活性。本研究旨在检测梣酮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6龄幼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梣酮的杀虫作用机理。【方法】经活体及离体处理,通过生化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梣酮处理对粘虫幼虫中肠围食膜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组分以及围食膜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梣酮(20 mg/m L)活体处理降低了粘虫6龄幼虫围食膜的蛋白质含量,却使糖含量升高。活体(20 mg/m L梣酮)及离体(8 mg/m L梣酮)处理条件下,围食膜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75倍及2.17倍。SDS-PAGE结果显示,离体及活体条件下经梣酮处理,围食膜部分蛋白质降解。围食膜解剖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梣酮处理可造成围食膜微纤丝排列紊乱。【结论】天然产物梣酮处理对粘虫中肠围食膜的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和组分有影响,且改变了围食膜表面结构。本研究为深入地研究梣酮杀虫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梣酮 围食膜 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渗透胁迫条件下内生细菌对银砂槐种子萌发和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艳蕾 米丽吾叶提.阿达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了探明渗透胁迫条件下内生细菌对银砂槐[Ammodendron bifolium(Pall.)Yakovl.]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正常(渗透势0.0 MPa)和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渗透势-0.3 MPa)条件下,对培养0、5、10和15 d接菌组(分别接种内生细菌菌株... 为了探明渗透胁迫条件下内生细菌对银砂槐[Ammodendron bifolium(Pall.)Yakovl.]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正常(渗透势0.0 MPa)和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渗透势-0.3 MPa)条件下,对培养0、5、10和15 d接菌组(分别接种内生细菌菌株AY3、AY9和AG18,即AY3、AY9和AG18组)和对照(未接种内生细菌,CK)组银砂槐的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率和胚根长)及主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渗透胁迫条件下接菌组和CK组的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及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低于正常条件下,而淀粉、可溶性糖、蔗糖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正常条件下;并且,正常和渗透胁迫条件下接菌组的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及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高于CK组,而淀粉、可溶性糖、蔗糖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低于CK组。另外,正常和渗透胁迫条件下接菌组和CK组的葡萄糖含量在培养5 d时均为0.00 mg·g^(-1)。研究结果显示:渗透胁迫能够抑制银砂槐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内生细菌可明显减轻渗透胁迫对银砂槐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抑制效应,并能促进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动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砂槐 内生细菌 渗透胁迫 种子萌发 碳水化合物含量
下载PDF
基于UV-vis/HPLC-CAD法的不同地区牛膝糖含量测定及其道地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玉卿 朱利利 +3 位作者 王顺翔 池军 王智民 代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24,I0029,共7页
目的对不同地区牛膝药材D-木糖、果糖、D-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和总多糖含量进行分析,为牛膝道地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苯酚硫酸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不同地区牛膝中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电雾检测器(HPLC-CAD)法... 目的对不同地区牛膝药材D-木糖、果糖、D-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和总多糖含量进行分析,为牛膝道地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苯酚硫酸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不同地区牛膝中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电雾检测器(HPLC-CAD)法测定其D-木糖、果糖、D-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含量,色谱柱为Asahipak NH2P-504E,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聚类热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研究不同产地牛膝中糖含量变化趋势。结果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0.9998,加样回收率为97.34%~103.55%,相对标准偏差为0.86%~2.28%。ANOVA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牛膝中总多糖、蔗糖和蔗果三糖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内蒙古和河北样品(P<0.05),而木糖含量则显著低于内蒙古和河北样品(P<0.05)。不同地区牛膝糖含量指标聚类热图和PCA分析结果均显示,河南牛膝样品可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内蒙古和河北牛膝样品可聚为另一个分支。结论研究建立的牛膝单糖、寡糖和总多糖含量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将河南牛膝样品与内蒙古、河北牛膝样品进行区分,为怀牛膝的道地性研究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糖含量 HPLC-CAD 多元统计分析 道地性
下载PDF
玻璃温室甜椒不同部位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小涛 周强 +2 位作者 何立中 余纪柱 姜玉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19-25,共7页
为了探究甜椒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生理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荷兰品种‘Palermo RZ’在玻璃温室中的长季节栽培,研究了玻璃温室中甜椒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下部)光合作用日变化,同时测量了不同部位叶片大小、单位叶面积质量及叶绿素、... 为了探究甜椒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生理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荷兰品种‘Palermo RZ’在玻璃温室中的长季节栽培,研究了玻璃温室中甜椒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下部)光合作用日变化,同时测量了不同部位叶片大小、单位叶面积质量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饱和光强下,甜椒叶片在晴天和阴天均有较强的光合作用潜力,晴天甜椒的光合作用潜力要明显大于阴天;甜椒上部叶片光合作用最强,但在晴朗天气下可能会出现短时光合"午休"现象;中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上部叶片略低,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但仍有一定的光合能力。甜椒上部和中部叶片淀粉含量较低,而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是叶片光合产物的主要输出源,下部叶片虽然淀粉含量最高,但是叶片中仍有较多可溶性糖含量。甜椒栽培生产中应尽量增加温室透光率,尤其是8:00—16:00,同时注意维持老叶的生长,充分发挥其所有叶片的光合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光合作用 叶绿素 碳水化合物含量
下载PDF
地黄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露 刘燕 +1 位作者 孙虹 李先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1期147-153,共7页
旨在研究碳水化合物代谢在地黄块根膨大过程中的作用,为地黄增产和提高商品等级提供依据。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单糖和低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HPLC法。单糖测定条件:流动相乙腈-水(85:15),流速1.0 mL/min,柱温40℃;低聚糖测... 旨在研究碳水化合物代谢在地黄块根膨大过程中的作用,为地黄增产和提高商品等级提供依据。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单糖和低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HPLC法。单糖测定条件:流动相乙腈-水(85:15),流速1.0 mL/min,柱温40℃;低聚糖测定条件: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0.5 mL/min,柱温25℃;ELSD:增益300,漂移管温度40℃,氮气流速30 psi,喷雾器模式为冷却。(1)叶片中,与野生品种相比,栽培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逐渐增加,低聚糖在拉线期、快速增长期逐渐上升,且含量高于野生品种。(2)块根中,二者变化规律大体相似。栽培品种根中果糖、葡萄糖、水苏糖和淀粉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品种,而野生种块根中蔗糖含量高于栽培品种。地黄栽培品种的叶片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合成能力;生长期块根中蔗糖含量的降低可以提高"源-库"间蔗糖浓度的梯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从叶片运输到块根中,促进块根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品种 碳水化合物含量
下载PDF
云南文山州畜禽饲用秸秆 基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品质评价
18
作者 杨迪 李桂琼 +9 位作者 袁恩平 王灿 李罡 王绍祥 李云 赵水灵 钟正阳 夏攀 赵昶灵 张雪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本试验以云南省文山州近年广大畜禽养殖户常用的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象草和玉米‘文青贮2号’的干燥秸秆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秸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用Van Soest法测定了中性... 本试验以云南省文山州近年广大畜禽养殖户常用的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象草和玉米‘文青贮2号’的干燥秸秆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秸秆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用Van Soest法测定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并用隶属函数评价了秸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综合等级,计算了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的含量之比(NDFC/SC)。结果表明:滇重楼、‘文青贮2号’和‘西畴芭蕉芋’秸秆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为最高;‘文金1号’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均为最高;可溶性糖、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秸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种秸秆基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综合等级为:滇重楼>‘西畴芭蕉芋’>‘文青贮2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象草>草果>‘文金1号’;此外,NDFC/SC特征为:象草>草果>‘西畴芭蕉芋’>‘文金1号’>‘文紫椒3号’>小米辣>滇重楼>‘文青贮2号’。本研究可为文山州秸秆的饲料化开发、饲料的配置和优质秸秆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文山州 饲用秸秆 碳水化合物含量 品质评价 隶属函数
下载PDF
Growth and Carbon Metabolism Responses to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in Three Marsh Plants in Sanjiang Plain
19
作者 LIU Zinan WANG Xue +1 位作者 LUO Wenbo SHENG Lianxi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carbon metabolism of plants in wetlands. We tested this hypothesis using three marsh plants in Sanjiang Plain, which were growing in different...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carbon metabolism of plants in wetlands. We tested this hypothesis using three marsh plants in Sanjiang Plain, which were growing in different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environments for 24 days. The three marsh plants in different elevations along a water-level gradient, high-elevation species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mid-elevation species Carex limosa and low-elevation species Carex lasiocarpa. Our experiment included 6 kinds of treatments: control, longer flooding timing, medial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2 treatments), and higher flooding frequency(2 treatments). Longer flooding timing and higher flooding frequency treatments led to similar reductions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whereas growth of Carex limosa was not affected by either flooding timing or frequency. However,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Carex lasiocarpa was only reduced by the higher flooding frequency. Starch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of 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we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flooding frequency. On Carex limosa, higher flooding frequency resulted in higher starch content, but longer flooding timing led to accumulated starch content in Carex lasiocarpa. Soluble sugar contents of Carex lasiocarpa and Carex li mosa were not affected by either flooding timing or flooding frequenc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owth responses of the three marsh plants to flooding timing and frequenc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physiology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研究 演化 植物生理学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甘氨酸脱羧酶H-蛋白基因MsGDC-H1功能分析
20
作者 尉春雪 何飞 +7 位作者 许蕾 李霄 张立霞 李明娜 陈林 康俊梅 杨青川 龙瑞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105,共11页
光呼吸通过清除2-磷酸乙醇酸(2-PG)使氧合光合作用成为可能,该过程对C3植物至关重要。H-蛋白是光呼吸过程中将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的甘氨酸脱羧酶(GDC)的关键组成蛋白之一。本研究克隆了紫花苜蓿MsGDCH1,该基因编码166个氨基酸,具有1个... 光呼吸通过清除2-磷酸乙醇酸(2-PG)使氧合光合作用成为可能,该过程对C3植物至关重要。H-蛋白是光呼吸过程中将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的甘氨酸脱羧酶(GDC)的关键组成蛋白之一。本研究克隆了紫花苜蓿MsGDCH1,该基因编码166个氨基酸,具有1个硫辛酰基附着位点保守结构域和1个N6-硫辛酰赖氨酸保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MsGDC-H1蛋白与双子叶植物的甘氨酸脱羧酶H-蛋白(GDC-H)亲缘关系近。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sGDC-H1在苜蓿叶中表达丰度高,且受光诱导。为了探究MsGDC-H1基因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分别使用光诱导的茎叶特异性启动子ST-LS1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 35S驱动MsGDC-H1(ST-LS1::MsGDC-H1;CaMV35S::MsGDC-H1)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检测过表达植株生物量、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光合速率。数据分析显示,CaMV 35S::MsGDC-H1过表达拟南芥(G系列植株)生长受阻,淀粉含量比ST-LS1::MsGDC-H1特异性表达拟南芥(GS系列植株)增加了34%~67%,比野生型(WT)增加了7。3%~33。7%;可溶性糖含量比GS系列降低了36%~38%,比WT增加了44。3%~49。7%;与WT相比,GS系列植株生长更快,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结果表明,MsGDC-H1基因在调控拟南芥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合成以及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可作为提高苜蓿产量的基因工程育种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脱羧酶H-蛋白 产量 光合速率 糖含量 拟南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