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托普利片联合珍菊降压片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菲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片联合珍菊降压片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片12.5 mg/次,3次/d,疗程4周;...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片联合珍菊降压片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片12.5 mg/次,3次/d,疗程4周;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片,每次12.5 mg,3次/d,同时口服珍菊降压片,0.48 g/次,3次/d,均于每天早餐前服用,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进行疗效分析,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4.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2.7%、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片联合珍菊降压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片 珍菊降压片 高血压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对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二硫化物检查项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涛 任修文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11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方法以0.01mol·L-1磷酸二氢钠-甲醇-乙腈(70∶25∶5)(用磷酸调节至pH 3.0)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二硫化物的保留时间由药典方法的49.8... 目的探讨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方法以0.01mol·L-1磷酸二氢钠-甲醇-乙腈(70∶25∶5)(用磷酸调节至pH 3.0)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二硫化物的保留时间由药典方法的49.8min缩短到18.9min。结论本文方法较药典方法快捷,可为标准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片 卡托普利二硫化物 梯度洗脱 方法改进
下载PDF
开搏通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逆转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桂兰 祝焕林 +1 位作者 苏欣 蔡久英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10,21,共3页
目的 探讨开搏通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EH患者 ,用开搏通 12 5~ 2 5mg ,每日 3次 ,连服四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 ,并与 32例健康者血浆ET、NO对照。结果 EH患者ET... 目的 探讨开搏通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EH患者 ,用开搏通 12 5~ 2 5mg ,每日 3次 ,连服四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 ,并与 32例健康者血浆ET、NO对照。结果 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NO显著降低 (P <0 0 1)。经开搏通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都显著下降 (P <0 0 1) ,ET显著下降 (P <0 0 1) ,NO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开搏通不仅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搏通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逆转
下载PDF
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正中 童荣生 +2 位作者 孙世明 曾明辉 谢玉琼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0mg两种复方卡托普利片后血中卡托普利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数据经 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结果... 目的:研究两种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0mg两种复方卡托普利片后血中卡托普利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数据经 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结果:两种片剂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是(864.30±169.99)(ng/mL)×h与(853.38±165.77)(ng/mL)×h,达峰时间分别为(0.91 ±0.27)h与(0.91 ±0.26)h,峰浓度分别是(285.00±37.36)ng/mL与(279.80± 32.77)ng/mL结论:配对t检验与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药时曲线下面积、峰浓度及达峰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卡托普利片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合理用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片溶出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冠文 祝业光 +2 位作者 申兰萍 申林莉 薛伟萍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3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卡托普利片溶出度实验方法;方法:小杯法,60r·min;介质:水,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的溶出度;结果:30min时的溶出度量不少于7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用于卡托普利片溶出度的测定。
关键词 一阶导数光谱法 测定 卡托普利片 溶出度 抗高血压药物
下载PDF
复方卡托普利片中未知杂质的来源与结构分析
6
作者 林丽琴 杨直 彭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对复方卡托普利片中新发现的未知杂质进行来源分析和结构的初步确认,以期为该制剂改进工艺和提高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苯基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磷酸(550︰0.5)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 目的对复方卡托普利片中新发现的未知杂质进行来源分析和结构的初步确认,以期为该制剂改进工艺和提高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苯基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磷酸(550︰0.5)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对市售的复方卡托普利片中的该未知杂质的含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同时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该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确认。结果该未知杂质为复方制剂的2种原料卡托普利和氢氯噻嗪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二聚物,分子式为C16H23N4O7S3Cl;市售产品多数含有该杂质。结论本研究为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卡托普利片 未知杂质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仲益 骆快燕 姚彤炜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比较。方法以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为释放介质,转速 100 r·min-1,在预定时间取样,HPLC测定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给Beagle犬交叉服用单剂量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 目的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比较。方法以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为释放介质,转速 100 r·min-1,在预定时间取样,HPLC测定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给Beagle犬交叉服用单剂量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CDSR)和普通缓释片(CSR),定时抽取血样,采用柱前衍生-固相萃取-HPLC测定血浆样品中卡托普利浓度,以Wagner- Nelson法计算药物的体内吸收百分数。结果迟释型缓释片在体外释放3 h开始起释,5 h时累积释放率仅10%,而普通缓释片1 h即释放20%。Beagle犬服用迟释型缓释片后2 h内血浆中未检测到药物,3~5 h时血药浓度达最大;而普通缓释片服用 0.5 h后血浆中即可检测到药物,1~3 h时血药浓度达最大。结论卡托普利迟释型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缓释片 释放度 体内吸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