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田月月 张丽霞 +3 位作者 侯剑 陈翔 徐静 姚久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统计分析泰安市2016年4—9月份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气候因子,同时观测‘黄金芽’茶树不同时期一芽二叶新梢叶色情况,测定其叶绿素及主要品质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1... 统计分析泰安市2016年4—9月份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气候因子,同时观测‘黄金芽’茶树不同时期一芽二叶新梢叶色情况,测定其叶绿素及主要品质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1)泰安市具有明显的"雨热同季,光温同步"的气候特点;(2)‘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与色素含量随气候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7月份光照最强时,叶色最黄,叶绿素含量最低;(3)茶树新梢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在试验期间逐月上升,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则逐月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因此,在泰安市气候条件下可保持‘黄金芽’茶树新梢黄化和高氨低酚的优异品种特性,适宜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茶树 '黄金芽’ 叶色 生化成分含量
下载PDF
不同光配比对福鼎大白茶叶片生理和主要氨基酸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加真 刘义富 +5 位作者 肖尧 周玲艳 曾一霞 宋世霞 赵蛾 秦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9-35,共7页
研究不同光配比对一年生福鼎大白茶树幼苗叶片生理及主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LED光谱可调人工气候箱内,设置高红光占比光源L1(红光占比71.8%)、高蓝光占比光源L2(蓝光占比62.7%)、红蓝混合光源L3(红光占比43.1%、蓝光占比29%、绿光占比... 研究不同光配比对一年生福鼎大白茶树幼苗叶片生理及主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LED光谱可调人工气候箱内,设置高红光占比光源L1(红光占比71.8%)、高蓝光占比光源L2(蓝光占比62.7%)、红蓝混合光源L3(红光占比43.1%、蓝光占比29%、绿光占比27.9%)和对照白光L0(绿光占比82.1%)四种光处理,在100μmol·m^(−2)·s^(−1)光子通量密度、12 h光周期条件下实施试验,采用氮平衡指数仪测定叶片生长指数,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光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茶树叶片叶绿素指数和氮平衡指数,与L0相比,L1处理显著提高茶树叶片氮平衡指数(P<0.05),其次为L3处理,类黄酮指数及茶多酚含量各光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L0相比,L3和L2处理下叶片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L3处理(红光、蓝光、绿光配比均衡)更有利于茶树叶片生长及氨基酸积累,能兼顾茶叶产量与品质,是适宜茶树栽培的LED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大白茶 光配比 氮平衡指数 茶氨酸
下载PDF
茶树紫阳种RbcL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妍 杨金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772-1775,共4页
RbcL基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基因,其序列是分子系统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利用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茶树紫阳种RbcL基因744 bp的序列。对来自山茶科7个样品的RbcL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山茶... RbcL基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基因,其序列是分子系统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利用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茶树紫阳种RbcL基因744 bp的序列。对来自山茶科7个样品的RbcL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山茶属的白毛变种、金花茶和丹寨秃茶首先与紫阳茶聚合,其他山茶科植物位于核心聚类群的外围。以大头茶RbcL基因为参照,进行山茶属植物SNP位点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比对的744 bp的序列中,山茶属共存在10个SNP位点,其中,同义替换4个,非同义替换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紫阳种 RBCL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儿茶素组分的变异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金霞 丁兆堂 +1 位作者 洪永聪 王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对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204份种质作为试材,对其儿茶素6种组分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在儿茶素组成成分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 对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204份种质作为试材,对其儿茶素6种组分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在儿茶素组成成分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8,变异系数平均为31.2%。根据儿茶素品质指数和儿茶素总量分别对204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制绿茶的种质材料15份、适制乌龙茶的种质6份、适制红茶的种质7份。从中筛选出一批特异的资源,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含量、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之比均较高的种质材料4份,品质指数高的特异资源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山群体种 儿茶素 多样性 种质
下载PDF
安吉白茶正常与白化叶片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新超 赵丽萍 +2 位作者 姚明哲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了茶树温敏突变体——安吉白茶正常叶片和白化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58个差异表达的片段中通过半定量RT-PCR鉴定出12个阳性片段,其中5个片段在正常叶片中特异表达,4个在白化叶片中特异表达,1个在绿色... 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了茶树温敏突变体——安吉白茶正常叶片和白化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58个差异表达的片段中通过半定量RT-PCR鉴定出12个阳性片段,其中5个片段在正常叶片中特异表达,4个在白化叶片中特异表达,1个在绿色叶片中上调表达,2个在白化叶片中上调表达。通过与GenBank BLASTX比对分析,5个基因片段比对出相似序列,分别为拟南芥的血红素结合蛋白家族中心区域基因、甜菜的甲硫氨酸合酶基因、苜蓿的一个逆转座子基因、人类20号染色体上的一段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假基因和玫瑰的ACC合成酶基因,其余7个片段未比对上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白茶 白化 基因表达差异 MRNA差别显示 RT—PCR
下载PDF
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章明清 李娟 +4 位作者 尤志明 姚宝全 孔庆波 沈金泉 姚建族 《茶叶学报》 201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根据近年来在闽东南茶叶主产区完成的19个"3414"设计方案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包括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和目标产量、各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经济施肥量和比例、茶园速效氮磷钾丰... 根据近年来在闽东南茶叶主产区完成的19个"3414"设计方案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包括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和目标产量、各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经济施肥量和比例、茶园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测土推荐施肥以及施肥时期和方法等5个技术内容。结果表明,铁观音茶施用氮磷钾的平均增产效果是N>K>P,平均经济施肥量为N 371 kg?hm-2、P2O5 101 kg?hm-2、K2O 13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0.4,但不同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的经济施肥量存在较大差异。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200 mg?kg-1、45 mg?kg-1和115 mg?kg-1;建立了测土推荐施肥关系式,实现了根据土壤测定计算具体地块推荐施肥量的目的。研究结果为铁观音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茶园 氮磷钾 指标 推荐施肥
下载PDF
黄金芽不同色泽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范延艮 赵秀秀 +3 位作者 王翰悦 田月月 向勤锃 张丽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6,共7页
为筛选用于黄金芽叶色黄化分子机理研究的适宜材料,采用双层遮荫(平均光强约10 klx)、单层遮荫(平均光强约40 klx)和不遮荫3种光照强度处理黄金芽春梢,获得嫩绿色(H1W)、浅黄稍带绿色(H4W)、明黄色(Hs)3种新梢,同时以福鼎大白绿色新梢(C... 为筛选用于黄金芽叶色黄化分子机理研究的适宜材料,采用双层遮荫(平均光强约10 klx)、单层遮荫(平均光强约40 klx)和不遮荫3种光照强度处理黄金芽春梢,获得嫩绿色(H1W)、浅黄稍带绿色(H4W)、明黄色(Hs)3种新梢,同时以福鼎大白绿色新梢(CKf)为对照,选择芽下第二叶为材料,通过测定H2O2、O2-含量和组织化学定位、抗氧化物酶活性、光合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等叶片生理指标,观测叶绿体膜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的H2O2、O2^-含量、Fv/Fm值和叶绿体膜系统情况与嫩绿色叶片H1W相近,处于未受逆境胁迫的生理状态;同时浅黄叶片H4W与明黄叶片Hs具有相似的黄化叶光合生理特性,两者在ΦPSⅡ、qP、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光响应曲线特征相似。由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所具有的上述生理特点,推测其是探究黄金芽茶树品种黄化分子机理必不可少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芽 光氧化胁迫 光照强度 黄化材料
下载PDF
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福建水仙茶产地判别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邱晓红 张丹丹 +5 位作者 陈静 王鹏杰 杨国一 王丽 郑德勇 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显著高于永春水仙茶,其他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EC)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低于永春水仙茶;在基于儿茶素及生物碱组分对不同产地的判别区分中,FDA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永春水仙茶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6.0%、100%、100%、100%,总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8.8%,准确率较高.说明采用FDA建立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可实现对福建水仙茶产地的高准确率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水仙 乌龙茶 产地 儿茶素 生物碱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下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春芳 罗玲娜 +1 位作者 何水平 孙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8期126-131,共6页
为了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分析了土壤水分胁迫对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以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 为了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分析了土壤水分胁迫对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以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铁观音’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低于‘福鼎大白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水分胁迫下‘铁观音’、‘福鼎大白茶’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大而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大而增多,但在重度胁迫下,‘福鼎大白茶’的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下降。在相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铁观音’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降幅都小于‘福鼎大白茶’,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都比‘福鼎大白茶’大。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下‘铁观音’的渗透调节适应能力高于‘福鼎大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铁观音 福鼎大白茶 水分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茶树“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其系统进化(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晓倩 赵忠辉 +5 位作者 朱全武 王营营 林张翔 叶楚玉 樊龙江 须海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12,共9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茶树品种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进行测定,拼接补洞后再利用Sanger测序法对序列进行验证,最终得到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KF562708.1).该基因组大小为157 085bp,其中大...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茶树品种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进行测定,拼接补洞后再利用Sanger测序法对序列进行验证,最终得到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KF562708.1).该基因组大小为157 085bp,其中大单拷贝区的长度为86 642bp,小单拷贝区的长度为18 283bp,反向重复区的长度为26 080bp,共注释叶绿体基因134个.与韩国茶树品种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对,在编码区发现15个基因发生了非同义突变,在非编码区有100多个多态性位点,这些突变可作为茶树品种鉴定的DNA标记.同时,选取12个中国茶树品种,对其叶绿体基因组上的特异性片段(ycf1,psbA-trnH,psbK-psbI-psbI)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2个茶树品种在进化树上分为2个亚群,其中凌云白毛茶"单独形成一支,其他11个品种形成一支;而11个品种中,龙井瓜子"龙井长叶"龙井圆叶"中茶102"形成一支,自展支持率为100%.表明利用叶绿体基因片段可有效区分茶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43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亲缘关系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金霞 王玉 丁兆堂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130份‘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材料的生化多样性进行鉴定,为杂交育种亲本筛选与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发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9,平均变异系数达到30.5%,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 通过对130份‘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材料的生化多样性进行鉴定,为杂交育种亲本筛选与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发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9,平均变异系数达到30.5%,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主成分PC1、PC2、PC3、PC4代表了茶树生化成分多样性的84.86%的信息。基于生化成分,把130份资源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群为红绿茶兼制的资源,第2类群和第3类群大部分为适制绿茶的资源。并从中筛选出一批生化成分特异的资源。‘黄山种’自引种至山东以来,其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成分发生了丰富的变异,其中存在大量高氨基酸、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群体种 茶树 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 多样性
下载PDF
茗科1号品种加工红茶工艺概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幼萍 陈志辉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国家审定品种茗科1号(Camelliasinensis cv.Mingke1)制作坦洋工夫滋味醇厚鲜爽,花果香明显,现已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端坦洋工夫红茶。本文从鲜叶原料、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五个加工工艺介绍了茗科1号制作坦洋工夫红茶的初制技术。
关键词 茗科1号 花果香 坦洋工夫 红茶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CFT-1提取物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素凤 刘江洪 +1 位作者 杨志坚 郑金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31-1840,1857,共11页
探讨茶树新品系福茶1号绿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高脂模型组(HFD)、福茶1号绿茶组(CFT-1,200 mg/kg·d)和普通绿茶组(Fuyun6,200 mg/kg·d)。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探讨茶树新品系福茶1号绿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高脂模型组(HFD)、福茶1号绿茶组(CFT-1,200 mg/kg·d)和普通绿茶组(Fuyun6,200 mg/kg·d)。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绿茶提取物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活性、血清ALT、AST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0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脂质代谢和氧化损伤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核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Ic(SREBP-lc)、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抗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的受体-a(PPAR-α)、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lα)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显示,CFT-1的绿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体重增加和血清中TC、TG、LDL-C水平的上升,显著提高血清HDL-C水平;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减轻肝小叶炎症脂肪变性和防止肝纤维化;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的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异常升高的ALT、AST活性和TNF-α、IL-6含量,提高IL-10含量;显著抑制肝组织中ACC、FAS、SREBP-1c和C/EBP-α表达的升高,有效拮抗肝组织中LDLR、CPT-1α、PPAR-α和ACO表达的降低。并且CFT-1的绿茶提取物的上述作用优于普通绿茶。茶树新品系CFT-1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调节脂肪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系CFT 1 高脂血症 降脂作用 抗氧化 抗炎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明成 王敏 +3 位作者 解娟 贺鼎 薛红 张凯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期9-11,14,共4页
巴渝特早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和多年系统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好、综合... 巴渝特早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和多年系统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尤其适合开发名优早茶,制作的名优茶品质优异,春茶萌展期较福鼎大白茶提早10~15 d,全年生育期达280 d左右,较福鼎大白茶长15~22 d,平均单产较对照福鼎大白茶高20.5%,水浸出物含量35.43%、多酚类23.01%、咖啡碱2.82%、氨基酸3.15%、酚氨比7.30;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福鼎大白茶;适制名优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旱性和抗虫性较强,可在西南、江南、华南茶区海拔1000 m以下地区作为名优绿茶品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巴渝特早
下载PDF
基于ATD-GC-MS技术检测铁观音做青过程环境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毕婉君 魏子淳 +5 位作者 郑玉成 邓慧莉 倪子鑫 林宏政 郝志龙 孙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211,共11页
采用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捕集和检测铁观音做青关键工艺节点的环境挥发性成分,应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采用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捕集和检测铁观音做青关键工艺节点的环境挥发性成分,应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铁观音做青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铁观音做青环境中共鉴定出12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烯烃类、烷烃类、醛类、芳香烃类、酮类和其他化合物8大类,其中酯类是做青环境中的主要挥发物;STEM结果表明,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划分成19种变化趋势,且在2种趋势模型中有显著性富集,其中仲丁醇、乙酸乙酯、异戊醛、异戊醇、正己醇、2-庚醇、己酸甲酯、甲基庚烯酮、异丁酸辛酯等挥发性成分带有特殊香气并随着做青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LS-DA结果表明,摇青和晾青两部分可有效区分开,并鉴定出7种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变异权重参数值>1):(Z)-乙酸-4-己烯-1-酯、反-3-己烯基丁酯、叶醇、3-己烯醛、异戊腈、(3E)-4,8-二甲基壬-1,3,7-三烯、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由此可见,铁观音做青过程中环境挥发性成分类别的比例和所含物质都会随做青过程的推进有所变化,大部分挥发性成分呈现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筛选得到的7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呈现有规律的倍数变化,可作为判断智能化做青的香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做青 环境挥发性成分 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 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安吉白茶白化叶和返绿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及其前体物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荧 吕立堂 赵德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6期71-75,79,共6页
安吉白茶(Camellia sinensis.'Baiye1')是典型的白化茶树品种,为了对其叶片白化现象进行探究,本研究观察了安吉白茶的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白化叶叶绿体内部结构发育不良,基粒片层排列疏松散乱,片层间缝隙大,层... 安吉白茶(Camellia sinensis.'Baiye1')是典型的白化茶树品种,为了对其叶片白化现象进行探究,本研究观察了安吉白茶的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白化叶叶绿体内部结构发育不良,基粒片层排列疏松散乱,片层间缝隙大,层次不清晰,甚至断裂不成形,根据对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的测定和对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在两个阶段叶片中的表达量测定结果发现,Mg-proto Ⅸ在白化叶中含量要高于返绿叶,推测叶绿素合成阶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时受阻,确定安吉白茶发生白化是由于叶绿体发育不良,同时叶绿素合成阶段的Mg-proto Ⅸ合成Pchlide a时受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白茶 叶绿体 超微结构 叶绿素前体物
下载PDF
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密码子偏好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17
作者 尹明华 张嘉欣 +3 位作者 乐芸 何凡凡 黄添慧 张牧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30,共20页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在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其起源以及与其他茶树品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晰。以茶树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 茶树大面白(Camellia sinensis cv.‘Damianbai’)在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其起源以及与其他茶树品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晰。以茶树大面白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叶绿体的基因组特征、系统发育和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7 129 bp,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包括1个LSC区(86 687 bp)、1个SSC区(18 282 bp)和2个IR区(包括IRa和IRb,均为26 080 bp)。大面白叶绿体基因组共注释到135个功能基因,包括90个CDS基因;8个rRNA基因和37个tRNA基因。共检测到52个SSR和50个Longrepeat,SSR只有A/T单核苷酸重复序列,Longrepeat只存在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2种类型。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受内部突变压力的影响小。茶树大面白叶绿体基因有14个最优密码子(AAU、GAU、UGU、AAA、UAA、GCA、GCU、GGU、CCU、GUA、CGU、CUU、AGU、UCU)。茶树大面白与凤凰单丛茶白银(Camellia sinensis isolated Baiyin cultivar Phoenix Dancong Tea,OL690374)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分析了大面白茶树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加强茶树大面白种质鉴定及其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大面白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贵州茶树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冷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双双 古书鸿 +4 位作者 谷晓平 薛旭 韩淑梅 胡家敏 刘宇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7-1403,共7页
【目的】探明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的低温冷害指标,为精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和茶叶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贵州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测定茶叶不同低温冷害过程中生理指标以反映茶叶低温环境下的生长状... 【目的】探明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的低温冷害指标,为精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和茶叶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贵州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测定茶叶不同低温冷害过程中生理指标以反映茶叶低温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拟合细胞伤害率与低温胁迫之间的Logistic函数关系,确定茶树生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以量化不同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中茶叶的冷害指标。【结果】随低温程度的加重,SOD活性大致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R呈持续上升趋势;低温冷害持续日数不同,对应低温半致死温度不同,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低温半致死温度越高,低温冷害天气持续3、5和7 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5、1.8和2.6℃。【结论】福鼎大白茶冷害生长响应特征与低温冷害程度和持续天数密切相关:最低温度3℃以下的低温危害比3℃以上大;低温过程持续7 d的低温危害比持续3、5 d时严重;低温半致死温度随冷害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因此低温冷害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当地倒春寒冷害气候特征进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福鼎大白茶 低温冷害 生理指标 低温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黑刺粉虱危害对黄金芽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程锦 宋长远 +2 位作者 王鹏 陈珍珍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3-980,共8页
【目的】明确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害对茶叶生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精准、安全、高效、绿色防治黑刺粉虱,提高茶叶品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黑刺粉虱为害不同级别下黄金芽芽下第3叶中生化成分(茶多酚、可... 【目的】明确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害对茶叶生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精准、安全、高效、绿色防治黑刺粉虱,提高茶叶品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黑刺粉虱为害不同级别下黄金芽芽下第3叶中生化成分(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黑刺粉虱为害等级的提高,黄金芽芽下第3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显著性降低,且以为害级别为Ⅳ级时最低,为18.82%±0.21%,而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的含量在不同的为害级别间均无显著性变化。黄金芽芽下第3叶中POD和CAT活力随着黑刺粉虱为害等级的增加先显著升高后很快降低,均以为害等级Ⅰ时活性最高,分别为57.14±3.98和28.05±0.40 U/mg pro。SOD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以为害等级Ⅳ时SOD活力最低,为442.73±10.54 U/mg pro。【结论】黑刺粉虱为害对黄金芽茶叶中与抗性提高相关的生化物质咖啡碱、儿茶素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影响,与抗逆补偿相关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没有显著性变化,但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为害等级升高呈现先升高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黄金芽对黑刺粉虱的抵抗力较弱,需要加强黄金芽上黑刺粉虱发生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黄金芽 为害等级 生化成分 抗氧化酶 抗虫性
下载PDF
黄枝香凤凰单枞茶叶挥发性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献忠 叶田 +2 位作者 高飞鹭 石伯阳 陈荣荣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19期51-53 57,共4页
采用共水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枝香凤凰单枞乌龙茶中的挥发性香气组分。通过分析... 采用共水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枝香凤凰单枞乌龙茶中的挥发性香气组分。通过分析对比,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酯类(3种)、杂环类(1种)、醛类(8种)、醇类(13种)、酸类(1种)、酮类(6种)和烃类(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枞茶 挥发性香气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