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粕制备腐植酸钾肥及其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刘涛 曾源浩 +4 位作者 卢鹏飞 刘明灯 叶晓燕 邱翔宇 刘郁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油茶粕是油茶提油后的副产物,一直以来对油茶粕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为促进油茶粕资源化处理,减少油茶粕堆放及燃烧处理带来的污染问题,该研究采用反应釜水热解法对油茶粕粉末进行热解,并利用响应面法模拟优化热解条件制备油茶粕腐植酸... 油茶粕是油茶提油后的副产物,一直以来对油茶粕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为促进油茶粕资源化处理,减少油茶粕堆放及燃烧处理带来的污染问题,该研究采用反应釜水热解法对油茶粕粉末进行热解,并利用响应面法模拟优化热解条件制备油茶粕腐植酸钾,同时对比分析了油茶粕腐植酸钾肥和矿源腐植酸钾对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以腐植酸钾产率为考察指标,经过响应面法试验验证提取的腐植酸钾产率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80℃,KOH添加比例20%。在此条件下,油茶粕腐植酸钾的产率最高达到60.1%。油茶粕水热制备的腐植酸钾肥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明显优于矿源腐植酸钾和自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腐植酸 响应面
下载PDF
油茶粕的营养特点、脱毒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梅华迪 陈卫东 +1 位作者 马现永 余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46-6954,共9页
油茶粕是油茶籽提油之后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油茶粕中茶皂素、粗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皂素除了... 油茶粕是油茶籽提油之后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油茶粕中茶皂素、粗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皂素除了会产生抗营养作用外,还会对动物产生溶血作用,这严重限制了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方法来降解油茶粕中的茶皂素,不仅有助于推进其饲料化利用,还可节约常规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压力。因此,本文就油茶粕的营养特点和成分组成、脱毒工艺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营养特点 茶皂素 脱毒工艺
下载PDF
600℃下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与提取残渣热裂解产物的组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蕾 章怀云 +3 位作者 张党权 刘欢 李碧霞 莫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油茶饼粕是油茶种子制备茶油后的副产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为给油茶饼粕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抽提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溶剂,对冷冻干燥除水后的油茶饼粕进行浸提,对其提取物和提取残渣进行真空浓缩干燥处理,并在600... 油茶饼粕是油茶种子制备茶油后的副产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为给油茶饼粕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抽提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溶剂,对冷冻干燥除水后的油茶饼粕进行浸提,对其提取物和提取残渣进行真空浓缩干燥处理,并在6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热裂解,然后对热裂解产物的组分进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的热裂解组分中含有杂环类、酮、酯、酚、烃类、醛等成分,而其提取残渣的热裂解组分中含有杂环类、酮、酸、酯、醚、酚、糖类、氨基酸、腈等成分;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与提取残渣的热裂解产物中的部分组分可用作生物医药、香料、化妆品的生产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提取物 提取残渣 热裂解-气质联用
下载PDF
粤北油茶粕中茶皂素热水提取工艺优化
4
作者 华军利 梁锦霞 +1 位作者 温金梅 敬思群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6期37-40,共4页
以粤北脱脂油茶粕为试验研究的原材料,利用热水提取茶皂素。以茶皂素的提取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茶皂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茶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 以粤北脱脂油茶粕为试验研究的原材料,利用热水提取茶皂素。以茶皂素的提取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茶皂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茶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热水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10(g∶mL),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水提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油茶粕及其中药复方抗菌及去垢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那婧婧 李玲 +5 位作者 邹莉 卢芳国 赖琼玮 裴建儒 张世鹰 陈建松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粕与油茶粕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和去垢作用。方法:1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含生药质量浓度为0.5 kg·L^(-1)的油茶粕和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粕与油茶粕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和去垢作用。方法:1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含生药质量浓度为0.5 kg·L^(-1)的油茶粕和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抑菌环直径;同时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其对以上各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utration,MBC);2采用国标GB9985—2000方法测定含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117 kg·L^(-1)、0.235 kg·L^(-1)、0.47 kg·L^(-1)的油茶粕和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对不锈钢片上污垢的去垢能力。结果:1含生药质量浓度为0.5 kg·L^(-1)的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相应浓度油茶粕提取液;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值均低于油茶粕,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BC值均低于油茶粕;2油茶粕中药复方提取液的去垢能力明显高于相应浓度油茶粕提取液,以含生药质量浓度为0.117 kg·L^(-1)时的差异最明显。结论:油茶粕中药复方对伤寒沙门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与和杀菌作用优于油茶粕;油茶粕中药复方的去垢能力明显优于油茶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油茶粕中药复方 抗菌作用 去垢作用
下载PDF
Infrared-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i>Camellia oleifera</i>Shell/Meal during Composting
6
作者 Jinping Zhang Yue Ying +1 位作者 Xuebin Li Xiaohua Ya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年第10期1286-1298,共13页
The compost products of Camellia oleifera shell/meal mixed at different mass ratio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t different composting stages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The compost products of Camellia oleifera shell/meal mixed at different mass ratio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t different composting stages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ir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amellia oleifera mea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composting rate of the shell, but did not change the degradation order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related compounds. During the composting process, microorganisms used the highly decomposable carbon source materials, such as proteins and sugars, first to grow and multiply, and then decomposed hemicellulose, cellulose and lignin by oxidative cleavage after these nutrients were consum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were then condensed into more stable humic acids.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Camellia oleifera?meal. The compounds in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were composted faster with higher amounts of Camellia oleifera meals, resulting in less lignocellulose in the fin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camellia oleifera meal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POSTING Degradation
下载PDF
油茶粕膳食纤维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智 宋伟 +1 位作者 闫建英 薛红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2-169,共8页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及突出的应用前景,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生理特性要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为提高油茶粕DF中SDF的得率,以SDF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及突出的应用前景,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生理特性要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为提高油茶粕DF中SDF的得率,以SDF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酶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得到的DF进行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添加量0.2%、超声时间31 min、超声功率210 W、料液比1:23 g/mL,SDF得率为12.43%,此时IDF得率为68.39%。油茶粕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re,TDF)的持水力为4.36 g/g、持油力为3.67 g/g、膨胀力为6.83 mL/g,胆固醇吸附率在pH2时为5.79 mg/g,pH7时为8.38 mg/g,葡萄糖吸附率为11.49 mg/g。通过结构表征的分析推测油茶粕TDF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糖类物质,TDF表面疏松多孔、凹凸不平,粒径为50.699 nm。本研究提高了SDF得率,证明油茶粕TDF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为提高油茶粕的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响应面优化 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超声辅助酶法
下载PDF
油茶粕茶皂素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优化
8
作者 陶伟明 张源泉 +3 位作者 甘平洋 陈昌勇 朱凤霞 刘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6期102-104,共3页
以油茶粕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茶皂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经研究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 以油茶粕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茶皂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经研究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90 min时,茶皂素提取率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醇提法 超声波
下载PDF
茶粕(茶麸或茶籽)资源化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罗佳佳 江子涵 +2 位作者 黄智爱 陈婷 廖一欣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26-27,共2页
我国是油茶品种最丰富、生产量最多的国家。油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茶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品,是一种使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工业副产品。文章提出了茶粕可生产茶皂素、茶籽多糖,茶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广阔... 我国是油茶品种最丰富、生产量最多的国家。油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茶粕是油茶籽提油后的副产品,是一种使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工业副产品。文章提出了茶粕可生产茶皂素、茶籽多糖,茶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广阔的综合开发前景,概述了其产品的特性、加工工艺及主要应用途径,并结合市场现状对茶粕的开发应用提出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粕 茶皂素 油茶粕蛋白 资源化
下载PDF
光山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功能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静 吕静 +3 位作者 邢淑婕 陈亚蓝 李亚钦 陈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8-265,共8页
从光山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以油茶粕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酶法生产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并对其功能活性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利用Design Expert 8.0.6统计分析软件得到油茶粕多肽含量随加酶量、底物... 从光山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以油茶粕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酶法生产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并对其功能活性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利用Design Expert 8.0.6统计分析软件得到油茶粕多肽含量随加酶量、底物浓度和酶切时间变化的标准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并做验证试验。最佳水解条件为:采用胃蛋白酶处理油茶粕,在加酶量6950 U/g、底物浓度2.9%、时间为4.1 h时为最佳酶解条件,油茶粕多肽含量为(6.20±0.15)μg/mL,通过检测发现,油茶粕蛋白多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93.89%,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61.29%和37.17%,对油脂吸附能力为0.414 g/g,0.20μg/mL的多肽胆酸盐结合能力为0.9μg/mL,说明油茶粕蛋白水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多肽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降脂能力
下载PDF
油茶籽粕蛋白质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熊拯 陈敏娥 张炳亮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粕中的蛋白质,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20,pH值8.0,浸提时间130 min,浸提温度60℃时提取效果最好,蛋白提取率可达...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粕中的蛋白质,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20,pH值8.0,浸提时间130 min,浸提温度60℃时提取效果最好,蛋白提取率可达48.59%;油茶籽蛋白的吸油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而大豆分离蛋白的吸水性、乳化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优于油茶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蛋白质 提取工艺 功能性
下载PDF
酶法水解油茶籽粕制备油茶籽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世光 张焱 +2 位作者 薛正莲 杨超英 刘国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冷榨脱脂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水解法对油茶籽多肽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油茶籽粕制备油茶籽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 h,加酶量15 000 U/g,固液比1∶30... 以冷榨脱脂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水解法对油茶籽多肽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油茶籽粕制备油茶籽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 h,加酶量15 000 U/g,固液比1∶30。在此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油茶籽多肽产率达到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多肽 制备 酶法水解
下载PDF
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兴一 林海敏 +2 位作者 陈秀 谢捷 王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2-406,共5页
为了研究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茶皂素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8... 为了研究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茶皂素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8%、提取时间40s、液料比20mL/g。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1.09%±0.26%,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与传统乙醇热回流提取方法相比,闪式提取方法茶皂素得率略有提高,提取时间由6h缩短为40s,提取温度由70℃降到20~25℃。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茶皂素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农产品 提取 油茶枯饼 茶皂素
下载PDF
固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工艺优化及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彦玉 王磊 +2 位作者 邹春霞 陈江芬 贾玉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8,共9页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对比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结果显示蛋白质、黄酮、必需氨基酸等均显著增加,茶皂素、单宁、总糖等均显著下降。通过电子舌和风味分析结果,证明了油茶饼粕经发酵后苦味、涩味会显著减少;风味物质会产生明显差异,会新增3,3-二甲基辛烷、丙位庚内酯等风味物质。研究在保证油茶饼粕兼具营养成分增加、有毒物质减少的特性时,实现了油茶饼粕的高附加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固态发酵 蜡样芽孢杆菌 茶皂素 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和蛋白质同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熊拯 陈敏娥 韦思庆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175,共4页
介绍了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的水浸法和碱溶酸沉法同时提取皂素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工艺简单可行;水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1,pH11,提取时间8h,提取温度80℃,提取率最高可达36.38%;碱... 介绍了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的水浸法和碱溶酸沉法同时提取皂素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工艺简单可行;水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1,pH11,提取时间8h,提取温度80℃,提取率最高可达36.38%;碱溶酸沉法提取提取油茶籽粕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10,浸提时间130min,浸提温度60℃,提取率最高可达4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茶皂素 蛋白质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油茶籽不同加工技术产生的副产物成分测定及对比研究
16
作者 曾斌 唐鹏 +1 位作者 曾健青 马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8-192,共5页
本研究旨在对油茶籽饼、油茶籽粕和油茶籽仁粉的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油茶籽饼和油茶籽粕相比,油茶籽仁粉性状优势突出,为类白色粉末,苦涩味淡,呈多孔蜂窝状微观结构;富含营养和生... 本研究旨在对油茶籽饼、油茶籽粕和油茶籽仁粉的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油茶籽饼和油茶籽粕相比,油茶籽仁粉性状优势突出,为类白色粉末,苦涩味淡,呈多孔蜂窝状微观结构;富含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其粗蛋白质、总糖和油茶皂苷含量较高,分别为11.66%、38.50%和18.85%;粗纤维和单宁含量较低,分别为8.60%和1.25%。以上结果表明,油茶籽仁粉的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都优于油茶籽饼和油茶籽粕,具有作为新型和特色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油茶籽粕 油茶籽仁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油茶籽粕多酚的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氧化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芷菲 徐亚伟 +1 位作者 魏凌峰 易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优化油茶籽粕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并考察多酚提取物的抗油脂氧化效果。探析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3%、料液比1:15、浸提时间60 min... 优化油茶籽粕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并考察多酚提取物的抗油脂氧化效果。探析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3%、料液比1:15、浸提时间60 min、浸提温度90℃,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预测值为1.887%,实际提取率为1.748%。0.08~0.50 g/kg的多酚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食用油加速氧化中后期(4~7 d)的酸值增加,0.20 g/kg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与等量的BHT相当。提取物亦能降低加速氧化中期(4~5 d)的过氧化值,但其作用显著弱于BHT。研究结果可为油茶籽粕中抗氧化多酚的提取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多酚 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不同提油方法的油茶粕蛋白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显荣 黄卫文 +2 位作者 龚吉军 王挥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49,175,共4页
测定热榨、冷榨、有机溶剂萃取、水酶法浸提等不同提油方法所得的5种油茶粕的基本成分,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油茶粕蛋白。结果表明,5种油茶粕样品的等电点pH值存在差异,范围为3.5~4.5,而冷榨、有机溶剂萃取、水酶浸提后的油茶粕蛋... 测定热榨、冷榨、有机溶剂萃取、水酶法浸提等不同提油方法所得的5种油茶粕的基本成分,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油茶粕蛋白。结果表明,5种油茶粕样品的等电点pH值存在差异,范围为3.5~4.5,而冷榨、有机溶剂萃取、水酶浸提后的油茶粕蛋白酸沉时出现类似两个等电点现象。采用分段酸沉可提高蛋白质沉降率。在经正交试验优化碱提工艺奈件下,水酶法浸提茶油后的油茶粕蛋白的提取率达到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蛋白 等电点 分段酸沉 提取
下载PDF
超高压法提取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孝辉 郭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8 MPa、提取时间8.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8 MPa、提取时间8.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茶皂素 响应面法 超高压
下载PDF
油茶籽粕茶皂素的脱除工艺及高纯度多糖的制备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建安 张超 +1 位作者 文焱炳 方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248,共6页
通过醇提法脱除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以茶皂素脱除率和油茶籽粕多糖(COP)损失率为指标,探究茶皂素脱除工艺。用热水浸提法对COP进行提取,用95%乙醇重复脱除残留的茶皂素,用Sevage法脱除COP中的蛋白质,用活性炭法去除其中的色素,并利用透... 通过醇提法脱除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以茶皂素脱除率和油茶籽粕多糖(COP)损失率为指标,探究茶皂素脱除工艺。用热水浸提法对COP进行提取,用95%乙醇重复脱除残留的茶皂素,用Sevage法脱除COP中的蛋白质,用活性炭法去除其中的色素,并利用透析法除去其他小分子杂质,最终得油茶籽粕纯多糖。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刚果红实验等对油茶籽粕纯多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皂素脱除工艺为:温度70℃、时间2 h、料液比1:9、乙醇浓度85%,此时,茶皂素脱除率为89.87%,COP损失率仅为12.96%;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纯化后的COP有多糖类特征吸收峰,可确定提取物为多糖;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提取分离纯化的COP中不含核酸及蛋白质;刚果红实验结果表明COP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多糖 茶皂素 提取 脱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