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跟骨骨折畸形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天旭
李东生
李兴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1~34岁,平均31.5岁。单侧7例,双侧1例。损伤时间1~...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1~34岁,平均31.5岁。单侧7例,双侧1例。损伤时间1~7个月,平均4.6个月。行重建丘部及后距下关节保留距下关节自体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切除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取跟骨外侧壁植骨7例,取髂骨植骨1例。结果8例9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为88.9%。所有患者术后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切口感染裂开1例、螺钉断裂1例,无跟骨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0.5~16.2周,平均12.6周。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丘部高度、宽度、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重建跟骨丘部及距下关节自体植骨术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畸形愈合
丘部重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文江
林大鹏
黄小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跟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
目的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跟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距跟高度、距跟角、距跟倾斜角、跟骨补偿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距跟高度为(72.3±8.0)mm、距跟角为(28.9±3.0)°、距跟倾斜角为(20.2±2.8)°、跟骨补偿角为(21.4±2.5)°,均优于对照组的(64.7±7.5)mm、(23.5±2.2)°、(16.4±2.1)°、(17.3±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0、7.95、5.95、6.61,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提高了临床效果,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距下关节融合术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志林
袁太珍
+3 位作者
廖建中
曾司伟
龚国龄
李作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53例(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致密植骨支撑关节面骨碎块并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围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53例(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致密植骨支撑关节面骨碎块并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软组织挫伤严重、血运障碍者高压氧治疗。结果:随访8-32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统计疗效。总优良率为83.7%,Ⅳ型优良率为56.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钛板能有效维持跟骨的整体复位,恢复B?hler’s角、Gissane’s角和跟骨的高度、长度、宽度;骨缺损区致密植骨,关节面骨碎块能得到良好的支撑及复位,高压氧治疗可改善切口软组织局部缺氧状态、血供,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及愈合,有效预防降低患部皮缘坏死,适时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型钛板
内固定
人工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乔云峰
曹小蕊
+2 位作者
曾玉霞
金京国
胡学红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以便于依据骨折实际情况选取更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采用跟骨钛板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以便于依据骨折实际情况选取更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采用跟骨钛板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64例(69足)。比较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侵袭性、术后骨折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氏针和钛板治疗跟骨骨折各有其优缺点,若患者经济及跟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钛板内固定术;若条件不允许则选择斯氏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钛板
斯氏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朱冬昀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为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原文传递
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杰青
朱曙
张西金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65-366,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按AOFAS踝-足评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44例,良18例,可6例,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按AOFAS踝-足评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44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为91.2%。Bhler角:术前2°~19°(15.4°±1.6°),术后矫正为25°~48°(32°±3.5°);Gissane角:术前150°~180°(160°±16°),术后矫正为120°~145°(130°±10°)。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12(6±1.4)mm,术后为2~4(2±1)mm。结论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
植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治疗分析
7
作者
凌嵘
武进
程银树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以跟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2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
目的探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以跟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2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可达到关节解剖对位、功能早期康复、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钛钢板
内固定
克氏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
9
8
作者
周明
金绍林
+4 位作者
江建平
张媺
吉海波
张敏
白鹏程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9例(58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Ⅳ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关节面复位后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9例(58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Ⅳ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关节面复位后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患者切口均无严重感染和广泛的皮肤坏死;骨折均愈合,时间3.5~4.5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8.3°±6.1°和125.7°±8.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价系统评分:优40足,良14足,差4足,优良率93.1%。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跟骨丘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陈旧骨折
被引量:
8
9
作者
苗卫东
王明君
+4 位作者
曹湘豫
张韶民
王斌
柴充
张长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跟骨丘部自体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0年7月~2003年10月,对11例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1...
目的 探讨跟骨丘部自体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0年7月~2003年10月,对11例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1~48岁;均为单侧足。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全部取髂骨植骨重建跟骨丘部高度,髂骨块平均为3.0cm×2.5cm×1.8cm,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均切除。结果 11例获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重建丘部骨10~12周愈合,术后8周部分负重,平均13,2周完全负重行走。根据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4例,良5例,可2例。X线片示Bohler角、跟骨宽度以及跟骨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自体髂骨植骨、跟骨丘部高度重建及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矫正跟骨畸形,并恢复外形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丘部
植骨
重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
3
10
作者
焦洪新
胡建华
+7 位作者
李晓苏
徐宏扣
张杰
冯齐德
杨正亮
金凯
陆文青
阚文清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5足,良8足,可6足,优良率为84.6%。Bohler角:术前为11.2°±1.8°,术后恢复为39.2°±3.5°;Gissane角:术前为76.0°±9.1°,术后恢复为118.0°±3.7°。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0mm±2.0mm,术后恢复为0.4mm±0.1mm。结论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和足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东永
陈敏
+1 位作者
黄仕光
王友洛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34-836,共3页
目的研究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33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DLA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年龄、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
目的研究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33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DLA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年龄、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以及Sanders分型等情况进行检测与记录,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共37足的术后疗效,其中优18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在各因素中,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等对手术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对术后等等疗效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Sanders分型的患者总优良率为94.1%,Ⅲ型患者的总优良率为73.3%,Ⅳ型患者的总优良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Sanders分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Sanders分型等是患者术后疗效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以及Sanders分型等,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良因素,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跟骨骨折畸形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天旭
李东生
李兴华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下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1~34岁,平均31.5岁。单侧7例,双侧1例。损伤时间1~7个月,平均4.6个月。行重建丘部及后距下关节保留距下关节自体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切除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取跟骨外侧壁植骨7例,取髂骨植骨1例。结果8例9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为88.9%。所有患者术后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切口感染裂开1例、螺钉断裂1例,无跟骨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0.5~16.2周,平均12.6周。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丘部高度、宽度、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重建跟骨丘部及距下关节自体植骨术具有矫正跟骨畸形,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明显的优点,是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畸形愈合
丘部重建
Keywords
caleaneal
fracture
Malunion
Cumulus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687.3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8
2
作者
何文江
林大鹏
黄小顺
机构
梅州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跟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距跟高度、距跟角、距跟倾斜角、跟骨补偿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距跟高度为(72.3±8.0)mm、距跟角为(28.9±3.0)°、距跟倾斜角为(20.2±2.8)°、跟骨补偿角为(21.4±2.5)°,均优于对照组的(64.7±7.5)mm、(23.5±2.2)°、(16.4±2.1)°、(17.3±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0、7.95、5.95、6.61,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提高了临床效果,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创
距下关节融合术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效果
Key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Subtalar
arthrodesis
caleaneal
fracture
Traumatic
subtalar
arthritis
Effec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志林
袁太珍
廖建中
曾司伟
龚国龄
李作灵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4期32-3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53例(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致密植骨支撑关节面骨碎块并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软组织挫伤严重、血运障碍者高压氧治疗。结果:随访8-32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统计疗效。总优良率为83.7%,Ⅳ型优良率为56.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钛板能有效维持跟骨的整体复位,恢复B?hler’s角、Gissane’s角和跟骨的高度、长度、宽度;骨缺损区致密植骨,关节面骨碎块能得到良好的支撑及复位,高压氧治疗可改善切口软组织局部缺氧状态、血供,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及愈合,有效预防降低患部皮缘坏死,适时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型钛板
内固定
人工骨
Keywords
caleaneal
fracture
Anatomical
type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ed
Artificial
bone
grafting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乔云峰
曹小蕊
曾玉霞
金京国
胡学红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科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86-1688,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秦皇岛市2011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第二批)。项目编号:201101A405
文摘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以便于依据骨折实际情况选取更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采用跟骨钛板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64例(69足)。比较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侵袭性、术后骨折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氏针和钛板治疗跟骨骨折各有其优缺点,若患者经济及跟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钛板内固定术;若条件不允许则选择斯氏针。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钛板
斯氏针
Keywords
caleaneal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Steel
plate
Steinmann'os
pi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5
作者
朱冬昀
机构
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9期11-1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为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Keywords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
caleaneal
fracture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杰青
朱曙
张西金
机构
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65-3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按AOFAS踝-足评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44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为91.2%。Bhler角:术前2°~19°(15.4°±1.6°),术后矫正为25°~48°(32°±3.5°);Gissane角:术前150°~180°(160°±16°),术后矫正为120°~145°(130°±10°)。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12(6±1.4)mm,术后为2~4(2±1)mm。结论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
植骨
Keywords
caleaneal
fractur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bone
graft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治疗分析
7
作者
凌嵘
武进
程银树
机构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骨二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以跟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2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可达到关节解剖对位、功能早期康复、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钛钢板
内固定
克氏针
治疗结果
Keywords
caleaneal
fracture
Titanic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Kirsehner
wire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
9
8
作者
周明
金绍林
江建平
张媺
吉海波
张敏
白鹏程
机构
铜陵市立医院骨科
出处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62-36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9例(58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Ⅲ、Ⅳ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关节面复位后跟骨外侧放置跟骨锁定接骨板。手术前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患者切口均无严重感染和广泛的皮肤坏死;骨折均愈合,时间3.5~4.5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8.3°±6.1°和125.7°±8.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价系统评分:优40足,良14足,差4足,优良率93.1%。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Keywords
locking
plat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leaneal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跟骨丘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陈旧骨折
被引量:
8
9
作者
苗卫东
王明君
曹湘豫
张韶民
王斌
柴充
张长江
机构
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跟骨丘部自体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0年7月~2003年10月,对11例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1~48岁;均为单侧足。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全部取髂骨植骨重建跟骨丘部高度,髂骨块平均为3.0cm×2.5cm×1.8cm,跟骨外膨的外侧壁均切除。结果 11例获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重建丘部骨10~12周愈合,术后8周部分负重,平均13,2周完全负重行走。根据张铁良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4例,良5例,可2例。X线片示Bohler角、跟骨宽度以及跟骨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自体髂骨植骨、跟骨丘部高度重建及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矫正跟骨畸形,并恢复外形及功能。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丘部
植骨
重建
Keywords
Intra-articular
caleaneal
fracture
Calcaneal
thalamus
Bone
autograft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
3
10
作者
焦洪新
胡建华
李晓苏
徐宏扣
张杰
冯齐德
杨正亮
金凯
陆文青
阚文清
机构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68-56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足)采用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功能均恢复满意。疗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5足,良8足,可6足,优良率为84.6%。Bohler角:术前为11.2°±1.8°,术后恢复为39.2°±3.5°;Gissane角:术前为76.0°±9.1°,术后恢复为118.0°±3.7°。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位移术前为5.0mm±2.0mm,术后恢复为0.4mm±0.1mm。结论锁定接骨板结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和足的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
Keyword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bone
transplantation
intra-artleular
caleaneal
fracture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4.7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东永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34-836,共3页
基金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0802)
文摘
目的研究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33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DLA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年龄、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以及Sanders分型等情况进行检测与记录,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共37足的术后疗效,其中优18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在各因素中,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等对手术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对术后等等疗效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Sanders分型的患者总优良率为94.1%,Ⅲ型患者的总优良率为73.3%,Ⅳ型患者的总优良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Sanders分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Sanders分型等是患者术后疗效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体重、术前B角、术后G角、术前时间以及Sanders分型等,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良因素,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
关键词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治疗结果
Keywords
displaced
intra-artieular
caleaneal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跟骨丘部及后距下关节重建治疗跟骨骨折畸形
王天旭
李东生
李兴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何文江
林大鹏
黄小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陈志林
袁太珍
廖建中
曾司伟
龚国龄
李作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乔云峰
曹小蕊
曾玉霞
金京国
胡学红
《河北医学》
CAS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朱冬昀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3
原文传递
6
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
赵杰青
朱曙
张西金
《临床骨科杂志》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治疗分析
凌嵘
武进
程银树
《淮海医药》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周明
金绍林
江建平
张媺
吉海波
张敏
白鹏程
《临床骨科杂志》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跟骨丘部植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陈旧骨折
苗卫东
王明君
曹湘豫
张韶民
王斌
柴充
张长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锁定接骨板结合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焦洪新
胡建华
李晓苏
徐宏扣
张杰
冯齐德
杨正亮
金凯
陆文青
阚文清
《临床骨科杂志》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DL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黄东永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河北医药》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