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八二宪法中的恢复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松山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9-35,共17页
八二宪法制定时,对如何规定国家机构出现了各种意见分歧。中央决定以五四年宪法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恢复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体系。四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各项制度、首创全过程人民民... 八二宪法制定时,对如何规定国家机构出现了各种意见分歧。中央决定以五四年宪法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恢复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体系。四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各项制度、首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四个机关”学说重大理论等方面,有重要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需要创新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完善民主选举和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的制度,进一步发挥代表大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党的领导 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精神的理论创新
2
作者 黄颖 王衡 《东疆学刊》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精神都有精辟的理论阐述。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理论,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理论探索;邓小平针对当今时代主题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世纪之交,江泽民则强调,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精神都有精辟的理论阐述。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理论,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理论探索;邓小平针对当今时代主题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世纪之交,江泽民则强调,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可见,民族精神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且鼓舞斗志,振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领导集体 民族精神 理论创新 “反和平演变”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从十八大看当代中共领导集体的人民观
3
作者 曹培强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从十八大报告及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共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人民的现实问题,关心和关注人民的生活与生存,蕴涵着丰富的人民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人民主体观,"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从十八大报告及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共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人民的现实问题,关心和关注人民的生活与生存,蕴涵着丰富的人民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人民主体观,"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人民幸福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群众路线观,"始终与人民心相印共甘苦"的为人民负责观。当代中共领导集体的人民观,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人民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问题的行动纲领和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中共领导集体 人民观 特点
下载PDF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教育公平思想述评
4
作者 王先民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毛泽东为劳动人民争取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制度重建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江泽民积极发展全民教育...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毛泽东为劳动人民争取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制度重建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江泽民积极发展全民教育,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胡锦涛主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 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 恢复高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
下载PDF
与时俱进 丰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与邓小平人权理论比较研究之二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星辰 杨无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不但继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权理论,因而表现出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创新性,推动着中国人权事业胜利前进。
关键词 比较 邓小平人权理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
下载PDF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服务型执政党的探索
6
作者 梁晓宇 《珠海潮》 2019年第2期57-76,共20页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建设历史纵向的展开。中国共产党就对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进行了长期的接力探索,在接力探索的过程中,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服务理念的形成、确保服务主体的纯洁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新中国成立...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建设历史纵向的展开。中国共产党就对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进行了长期的接力探索,在接力探索的过程中,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服务理念的形成、确保服务主体的纯洁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梳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历程,揭示其具体的实践要求,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搞好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服务型执政党 为人民服务
原文传递
“烟台经验”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江宇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6,5,共15页
新时代中国农村呼唤新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号召。2017年4月,烟台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开始施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实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全面领导,成为全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地方。... 新时代中国农村呼唤新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号召。2017年4月,烟台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开始施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实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全面领导,成为全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地方。“烟台经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共同富裕。同时,烟台经验也从更大范围回答了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等关系全局的问题,证明了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修复经济增长带来的矛盾,形成新的生产力,让经济发展回归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展示了党的红色基因以及思想理论建设、选贤任能、群众工作等优良传统,在当前仍然是卓有成效的领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经验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 党的领导 党建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审计:百年历程与发展启示 被引量:30
8
作者 汪德华 侯思捷 张彬斌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31,共1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审计监督在立党执政、为公为民等方面被赋予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审计监督,以强化党内财务纪律为起点,并逐步拓展范围和完善制度,有力护航了新政权的诞生,也为社会主义审计的建立贡献了宝贵的制度财富...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审计监督在立党执政、为公为民等方面被赋予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审计监督,以强化党内财务纪律为起点,并逐步拓展范围和完善制度,有力护航了新政权的诞生,也为社会主义审计的建立贡献了宝贵的制度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审计机构在短期存续后被撤并。以“审计机关”在1982年被写入《宪法》、1994年《审计法》实施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逐步确立并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为标志的审计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职能拓展到“全覆盖”的新空间,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党统一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已经确立。回顾党领导下的国家审计百年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党和国家的事业大局离不开审计监督,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是国家审计的根本职责;党的统一领导为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指明了前进方向,增强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必须守正创新,结合国情创新管理体制、拓展职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党的领导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职能
原文传递
现行宪法中党的领导之法教义学阐释 被引量:25
9
作者 蒋清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4,共9页
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正文,迫切需求一种更加完善的宪法领导权教义学。通过重读宪法起草者的论述,并分析宪法序言中“将”字的两种内涵可知,1982年宪法序言对党的领导是既写事实、更表主张。2018年修宪在正文明示党的领导,强调了其作为我国... 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正文,迫切需求一种更加完善的宪法领导权教义学。通过重读宪法起草者的论述,并分析宪法序言中“将”字的两种内涵可知,1982年宪法序言对党的领导是既写事实、更表主张。2018年修宪在正文明示党的领导,强调了其作为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地位,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宪法内涵更加完整。党实施领导权的原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要求党总揽而不包办,协调而不替代,切实履行政治责任,不代行宪定的国家机构职权。领导权具有宪法效力,党自身、民主党派、其他政治性力量、武装力量、国家政权机关等都负有不得破坏党的领导的宪法义务。实施宪法党的领导条款,应加快形成系统详尽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群,深入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宪法教义学 规范 效力 领导权
下载PDF
也论党的领导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郑寰 祝军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回顾许多后发赶超型国家的历史经验,政府往往把国有企业作为发展工具。然而,以国有企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是否能成功,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克服后发国家的“国企... 回顾许多后发赶超型国家的历史经验,政府往往把国有企业作为发展工具。然而,以国有企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是否能成功,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克服后发国家的“国企病”提出了中国方案。许多学者呼吁,只有“找回政党”,才能理解中国国企公司治理的国家特性。文章基于公司控制权的理论,尝试提出综合性分析框架,从所有权、管理权、劳动权三个维度来讨论党的领导和国企公司治理的关系。中国经验显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有助于保障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的领导 公司治理 国企党建
原文传递
党的领导体制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及其特征——基于主体、结构和层级的视角 被引量:18
11
作者 柴宝勇 石春林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必须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体制才能真正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党的领导体制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在横向上表现为内在结构关系,在纵向上表现为层级落实实践,在过程中显现出“来源性主体”特征。具体来讲,中国的政...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必须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体制才能真正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党的领导体制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在横向上表现为内在结构关系,在纵向上表现为层级落实实践,在过程中显现出“来源性主体”特征。具体来讲,中国的政策制定过程表现出了中心下沉和中心扩散的特点;回归到主体上,又表现为党的领导的贯穿性;通过这些特征,并基于结构、层级的来源性主体,中国在党的领导体制下形成了独特的政策制定模式。这一政策制定模式也逐步走向成熟与定型,并需要将制度优势更多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体制 政策制定 政党政府理论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20
12
作者 文丰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乡村建设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内... 乡村建设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途径,是实现农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当前,党组织在领导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党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乡村自治尚不健全、乡村法治相对滞后、乡村德治面临挑战等现实困境,这就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组织领导乡村自治,夯实乡村治理之基;坚持党组织领导乡村法治,健全乡村治理之规;坚持党组织领导乡村德治,构筑乡村治理之魂。不断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建设,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领导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制度 乡村振兴 法治化监督
下载PDF
一核统领下的差异化格局——以地方党委书记任职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三种模式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滨 卜熙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8-209,M0008,共23页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中国政治体制及其国家治理体系既具刚性权威又存弹性治理的特征进行了各种解释,但因避开党政关系这一重要视角,同时忽略层级变量,难以解释到位。就此而言,“地方党委书记任职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三种模式”提供了一个...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中国政治体制及其国家治理体系既具刚性权威又存弹性治理的特征进行了各种解释,但因避开党政关系这一重要视角,同时忽略层级变量,难以解释到位。就此而言,“地方党委书记任职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三种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分析的案例:在省、地市、县乡三层格局中,出现了“省级兼任化-县乡专职化-市级弹性化”的差异结构。为什么党政职务在不同层级出现了相反的任职模式?研究发现,在国家统治和国家治理中,这种差异结构分别彰显了党政体制“权威统合-有效治理-灵活调适”的功能特征,且形成合力统一服务于党的“一核统领”。在中国多层级的党政体制中,这种差异化的制度结构促进了政权和治权的有机平衡,将权威统领和有效治理整合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 国家治理 党的领导 政权与治权
原文传递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70年关系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祖成 万方亮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9,共12页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两种重要制度依托。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任务和制度环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理解认知,并体现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定位及相互关系之中。大体而言,...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两种重要制度依托。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任务和制度环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理解认知,并体现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定位及相互关系之中。大体而言,由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无产阶级专政是主线,巩固政权的需要推动党的政策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的工具;由改革开放到依法治国,经济建设是中心,制度供给的需求促成国家法律成为重要治理方式;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规范转化和逻辑交融成为国家治理的时代主题。从“政策本身就是法”到“党的政策指导国家法律制定运行”,反映出人们对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关系的科学认识和解读;从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表现了党对国家治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略。与此同时,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关系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与实践逻辑相吻合的理论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政策 国家法律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
下载PDF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洪树 张茂一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0,F0002,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这个判断既是对协商民主在新时代的重要政治定位,也是具有时代性的重大理论命题。它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内含的巨大政治号召力,而其独特的历史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这个判断既是对协商民主在新时代的重要政治定位,也是具有时代性的重大理论命题。它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内含的巨大政治号召力,而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则又表明它的内生性隐含着深厚的政治生命力。协商民主是党在实现对革命活动、建设活动、党内生活、民主党派、社群力量和基层民主的领导活动中萌生、发展的,使党的领导具有民主特质而受到各方的政治认同和衷心拥护。由此,中国的协商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逻辑产物,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也是追求中国式善政善治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商民主的实践逻辑表明,它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反过来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对协商民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探索"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命题,将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与民主发展的良性互动,构建美好的、良善的新时代公共政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协商民主 领导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法执政理论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银华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中,依法执政理论贯穿始终、牵涉各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执政的论述,内容丰富、立意深远,体现了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法执政理论的总结、发展、创新和升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法执政理论一方面通过"三...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中,依法执政理论贯穿始终、牵涉各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执政的论述,内容丰富、立意深远,体现了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法执政理论的总结、发展、创新和升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法执政理论一方面通过"三统一、四善于",强调了依法执政之于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明确提出了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建立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逻辑体系。除了一系列重大的法治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法执政理论还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并有助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应当从党的领导法治化、法治国家一体建设、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三个视角切入,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化和细化依法执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依法执政 党的领导
原文传递
规模治理的政策“落实”难题及其应对——基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的考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光辉 王茜 王匡夫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22,共14页
政策落实关系到党有序推进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效果。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多层级性、区域多样性、主体差异性等治理特征,深刻影响政策落实的全过程,形成了长期性、普遍性的规模治理政策“落实”难题,不落实、假落实、选择性落实、“一... 政策落实关系到党有序推进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效果。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多层级性、区域多样性、主体差异性等治理特征,深刻影响政策落实的全过程,形成了长期性、普遍性的规模治理政策“落实”难题,不落实、假落实、选择性落实、“一刀切”、“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等问题表现突出。如何有效应对政策“落实”难题,构建长效的政策落实体制机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实践议题。“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是一项省级制度创新,是以政策落实为核心目标,由党组织负责,将政策统筹、政策分解、政策实施、监督考核、激励问责等流程集合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的建立与运行,有效应对了综合性政策落实制度缺失的问题,通过实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党性与人民性、国家性与地方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分工与协同、程序性与结果导向五大关系的协调统一,使党的各项政策得以分任务、分阶段层层传递,精准落实,为应对规模治理的政策“落实”难题,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了一种制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落实 党的领导 规模治理 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
下载PDF
归口管理:运作形态、逻辑展开与治理效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候绪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07,共12页
归口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领导机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机制。从领导核心、组织抓手、管理对象和整合方式等方面观察归口管理的实际运行,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分类捆扎”的运作形态,即各级党委及其常委会按照特定的分类方法,将同... 归口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领导机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机制。从领导核心、组织抓手、管理对象和整合方式等方面观察归口管理的实际运行,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分类捆扎”的运作形态,即各级党委及其常委会按照特定的分类方法,将同级党政机构整合成多个局部复合组织系统进行管理。历史地看,归口管理满足了党对政权的组织领导需要,适应于党政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组织性质而演化出独特的运作形态。归口管理作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在确保党的全面、有效领导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口管理 党的领导 组织领导 国家治理
下载PDF
社会治理制度效能提升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文翠 陈自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1,共7页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显著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党的领导、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是将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显著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党的领导、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是将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主要着力点。应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以协商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发挥社会治理中民主协商的整合作用;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原则,落实科技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这些举措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制度走向更加成熟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制度效能 党的领导 民主协商 科技支撑
下载PDF
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功能定位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礼强 张晓彤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0,共7页
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 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载体与力量支撑,党的决策执行体系则成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实施载体与运行保障。今后要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党的领导作用与其他治理主体作用、治党与治国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领导核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