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南海硬骨鱼类40个物种89个样本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约660bp的部分序列,即COⅠ条码序列。综合比较了《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海洋鱼类志》、FishBase鱼类形态学分类库、ITIS综合分类学...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南海硬骨鱼类40个物种89个样本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约660bp的部分序列,即COⅠ条码序列。综合比较了《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海洋鱼类志》、FishBase鱼类形态学分类库、ITIS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和生物条码系统(The 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BOLD)的相应形态学与DNA序列资料,在揭示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COⅠ条码序列在硬骨鱼类辅助物种鉴别和适用性,并对运用该条码序列库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初步摸索。结果表明,COⅠ条码序列获取便捷,广泛适用硬骨鱼类物种鉴别,并可用于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生物学辅助分类、市场监督、资源有序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鱼卵和仔鱼进行分类鉴定,了解浙江沿海水域产卵区的物种组成。样品收集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浙江沿海水域租用渔船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长280 cm、网口内径80 cm、网口面积0.5 m2、网目0.5mm、拖速2 n mile/h、...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鱼卵和仔鱼进行分类鉴定,了解浙江沿海水域产卵区的物种组成。样品收集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浙江沿海水域租用渔船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长280 cm、网口内径80 cm、网口面积0.5 m2、网目0.5mm、拖速2 n mile/h、拖网时间10 min)通过分析CO I DNA序列,结果显示从24个样本一共鉴定出10个鱼类物种,分属于7个科,即鳀鱼、小黄鱼、龙头鱼、康氏小公鱼、矛尾刺虾虎鱼、褐菖鲉和沙带鱼仔鱼,及凤鲚、蓝点马鲛、黄姑鱼鱼卵。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0.47%,科内属间平均遗传距离21.7%,目内科间平均遗传距离24.6%,表明种内距离远小于种间距离,与绝大多数条形码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是传统形态学强有力的补充。它是一种准确的,规范化的,有效的物种鉴定工具,在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成熟的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结合比较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以DNA为基础的系统分类方法。一种新的DNA分类方法——DNA条形编码(DNABar c oding)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成熟的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结合比较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以DNA为基础的系统分类方法。一种新的DNA分类方法——DNA条形编码(DNABar c oding)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特定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我国7个地方鸡种进行分子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有22个突变位点,为13个单倍型,其中11个单倍型为各品种所特有;6个鸡种有其特异位点,这些特异单倍型和特异位点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对其进行分子评估,并可以作为辅助各品种鉴定的依据。7个品种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17~0.389。7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展开更多
应用通用引物测定了观赏鱼市场上具有较高价值的7个品系七彩神仙鱼和3个品系神仙鱼的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DNA序列分析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Gen Bank中的核酸BLAST和BOLD SYSTEMS数...应用通用引物测定了观赏鱼市场上具有较高价值的7个品系七彩神仙鱼和3个品系神仙鱼的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DNA序列分析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Gen Bank中的核酸BLAST和BOLD SYSTEMS数据库对这些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可以在物种水平对神仙鱼进行准确鉴定,但对七彩神仙鱼只能进行有限度的鉴别。由于不同品系的七彩神仙鱼或神仙鱼,尽管其体色和斑纹具有明显差异,但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因此,对这些观赏鱼依靠16S r RNA基因或CO I基因都无法准确鉴定,需要研究进化速度更快的DNA基因条码。展开更多
文摘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南海硬骨鱼类40个物种89个样本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约660bp的部分序列,即COⅠ条码序列。综合比较了《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海洋鱼类志》、FishBase鱼类形态学分类库、ITIS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和生物条码系统(The 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BOLD)的相应形态学与DNA序列资料,在揭示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COⅠ条码序列在硬骨鱼类辅助物种鉴别和适用性,并对运用该条码序列库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初步摸索。结果表明,COⅠ条码序列获取便捷,广泛适用硬骨鱼类物种鉴别,并可用于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生物学辅助分类、市场监督、资源有序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文摘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鱼卵和仔鱼进行分类鉴定,了解浙江沿海水域产卵区的物种组成。样品收集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浙江沿海水域租用渔船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长280 cm、网口内径80 cm、网口面积0.5 m2、网目0.5mm、拖速2 n mile/h、拖网时间10 min)通过分析CO I DNA序列,结果显示从24个样本一共鉴定出10个鱼类物种,分属于7个科,即鳀鱼、小黄鱼、龙头鱼、康氏小公鱼、矛尾刺虾虎鱼、褐菖鲉和沙带鱼仔鱼,及凤鲚、蓝点马鲛、黄姑鱼鱼卵。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0.47%,科内属间平均遗传距离21.7%,目内科间平均遗传距离24.6%,表明种内距离远小于种间距离,与绝大多数条形码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是传统形态学强有力的补充。它是一种准确的,规范化的,有效的物种鉴定工具,在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摘成熟的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结合比较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以DNA为基础的系统分类方法。一种新的DNA分类方法——DNA条形编码(DNABar c oding)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特定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我国7个地方鸡种进行分子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有22个突变位点,为13个单倍型,其中11个单倍型为各品种所特有;6个鸡种有其特异位点,这些特异单倍型和特异位点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对其进行分子评估,并可以作为辅助各品种鉴定的依据。7个品种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17~0.389。7个品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地方鸡种分类问题。
文摘应用通用引物测定了观赏鱼市场上具有较高价值的7个品系七彩神仙鱼和3个品系神仙鱼的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DNA序列分析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Gen Bank中的核酸BLAST和BOLD SYSTEMS数据库对这些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可以在物种水平对神仙鱼进行准确鉴定,但对七彩神仙鱼只能进行有限度的鉴别。由于不同品系的七彩神仙鱼或神仙鱼,尽管其体色和斑纹具有明显差异,但16S r RNA基因和CO I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因此,对这些观赏鱼依靠16S r RNA基因或CO I基因都无法准确鉴定,需要研究进化速度更快的DNA基因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