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瑸闽台治绩探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新宪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0-86,共7页
陈瑸是清初的名臣,以清正廉明著称。陈?在闽台地区的作为,主要表现为"率之以廉",深入民间,体察下情,适时治理,以及发展文教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闽台地区的社会风气,留下"海疆治行第一"的特殊政绩;把陈瑸这样一位... 陈瑸是清初的名臣,以清正廉明著称。陈?在闽台地区的作为,主要表现为"率之以廉",深入民间,体察下情,适时治理,以及发展文教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闽台地区的社会风气,留下"海疆治行第一"的特殊政绩;把陈瑸这样一位治绩卓著、官声远播的能吏长期派驻闽台地区,表明清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社会治理是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瑸 闽台地区 治绩
下载PDF
陈瑸理“番”政策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龙鸣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2年第4期75-80,共6页
陈瑸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清官,做过台湾县令和台厦兵备道。"番"指台湾原住民,是台湾社会处于原始状态的特殊群体。陈瑸的理"番"政策,包含着儒家文化的"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他在理"番"中施仁政... 陈瑸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清官,做过台湾县令和台厦兵备道。"番"指台湾原住民,是台湾社会处于原始状态的特殊群体。陈瑸的理"番"政策,包含着儒家文化的"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他在理"番"中施仁政,与他的儒学修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殡 理“番”政策
下载PDF
《白鹿洞学规》精神与台湾书院的具体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洪波 吴淡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2,共8页
台湾书院的儒学精神承继自鳌峰书院,也与来台担任地方官的朱子学者密切相关,通过对台湾书院学规文献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的综合归纳探讨,可追溯儒学从闽地到台湾地区的重要轨迹。来台地方官宣扬朱子《白鹿洞学规》笃行精神,诠释读书... 台湾书院的儒学精神承继自鳌峰书院,也与来台担任地方官的朱子学者密切相关,通过对台湾书院学规文献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的综合归纳探讨,可追溯儒学从闽地到台湾地区的重要轨迹。来台地方官宣扬朱子《白鹿洞学规》笃行精神,诠释读书人之应守与应为,期待学子提高道德标准,注重实践,期以改变此移民岛屿民风;而台湾书院士人在获取功名后,身体力行地将朱子学精神发挥于内忧外患的社会,在经世致用中表达了对《白鹿洞学规》精神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洞学规》 朱子学 张伯行 陈璸 台湾书院学规
下载PDF
福建巡抚陈瑸与康熙年间台湾的海防与海禁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粤 罗志欢 《福建史志》 2021年第1期36-40,72,共6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陈瑸先后主政台湾、福建,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担任福建巡抚。其在灵活处理台湾海防与海禁的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海防意识,并找到了有效的应对之策,清廷对其提出的策略多有采纳,对制定台湾海防策略有很大...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陈瑸先后主政台湾、福建,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担任福建巡抚。其在灵活处理台湾海防与海禁的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海防意识,并找到了有效的应对之策,清廷对其提出的策略多有采纳,对制定台湾海防策略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学界研究其治闽、治台期间事迹,多褒颂其为官之操行,甚少涉及其在台湾海防方面的功绩与贡献。通过梳理其主政期间所采取的海防之策,以及其对清廷海禁政策的灵活处理,可窥探康熙年间台湾的海防与海禁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进一步理清台湾陷入两难困境的背后原因:一是与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关,二是与全国边防体系的部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瑸 康熙年间 福建 台湾 海防 海禁
下载PDF
音乐家陈彬钢琴创作的本土化探索及意义——以《闽台乡土钢琴作品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连续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5-92,共8页
闽台本土音乐由于地缘、血缘因素,在许多方面一脉相承。闽籍音乐家陈彬的《闽台乡土钢琴作品集》5首作品,均以闽台本土音乐为素材,巧妙地将乡土音乐与钢琴演奏融合起来,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本土化道路上进行了探索。文章通过对该曲集进... 闽台本土音乐由于地缘、血缘因素,在许多方面一脉相承。闽籍音乐家陈彬的《闽台乡土钢琴作品集》5首作品,均以闽台本土音乐为素材,巧妙地将乡土音乐与钢琴演奏融合起来,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本土化道路上进行了探索。文章通过对该曲集进行分析,探求其本土化创作风格及手法,并对其探索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总结,以期促进闽台本土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推广以及闽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彬 钢琴创作 本土化
下载PDF
粤人陈瑸的闽台海疆治理之策
6
作者 龚盼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2-36,92,93,共7页
陈瑸于康熙年间在闽台任官十几载,居官甚优,操守极清,与海瑞、丘濬并称为“岭南三大清官”。任官前,陈瑸多次上书修筑雷州海堤方案,显露出一定的治理才能。为官后,他更是为闽台的建设积极进言。在加强海防方面,陈瑸的改革措施突出了“... 陈瑸于康熙年间在闽台任官十几载,居官甚优,操守极清,与海瑞、丘濬并称为“岭南三大清官”。任官前,陈瑸多次上书修筑雷州海堤方案,显露出一定的治理才能。为官后,他更是为闽台的建设积极进言。在加强海防方面,陈瑸的改革措施突出了“准”和“仁”两大特点;在松弛海禁方面,他鼓励农桑、支持商贸,主张加强台湾与各地的交通往来。陈瑸将民本思想融入海疆治理,为巩固闽台海疆作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朝廷和地方百姓的双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瑸 闽台海疆 海防
下载PDF
“青芦禅社”考
7
作者 茶志高 江嘉楠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陈斌是明季流寓至滇云的江南总兵,因“沙流之变”隐居蒙化锦溪,与蒙化文士范瑞世、宣逢泰、门人危赓尧、张闇交游。后与丁碧荻等侍无住和尚(洪如禅师)入游鸡足山,结“青芦禅社”,制期百日,其他成员已不可考。陈斌诗文想象奇特,极尽天地... 陈斌是明季流寓至滇云的江南总兵,因“沙流之变”隐居蒙化锦溪,与蒙化文士范瑞世、宣逢泰、门人危赓尧、张闇交游。后与丁碧荻等侍无住和尚(洪如禅师)入游鸡足山,结“青芦禅社”,制期百日,其他成员已不可考。陈斌诗文想象奇特,极尽天地山川奇丽之观,富有禅机。陈垣言禅悦之风明季滇黔士大夫已预其流,入山逃禅,绝迹人世。陈斌结“青芦禅社”,正反映出明末清初以大理鸡足山为中心的僧俗禅修、读书山寺、绝世避祸的风气和鸡足山佛教的盛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流寓文士 陈斌 青芦禅社 《芦籁集》
下载PDF
赖有仁心保民生——读陈瑸《上刘府尊书》 被引量:1
8
作者 龙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上刘府尊书》写于陈瑸仕宦以前,为其敦促雷州知府刘星修筑沿海堤防的请求书。通往篇饱含陈瑸急民所急的浓烈情感和焦迫心情,与刘知府的冷漠无为形成强烈对照。
关键词 陈瑸 刘星 沿海堤坊
下载PDF
家世与科举影响代际流动的微观研究--以清代官员陈瑸为中心
9
作者 赖彩虹 吴涛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5-44,共10页
以清代著名官员陈瑸为案例,通过梳理和分析陈瑸经科举考试实现从寒门子弟到精英阶层跃升的过程,发现家世对陈瑸科举的成功没有产生作用。陈瑸科考的成功主要是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得到学官、地方官员等受知师的重视与拔擢。陈瑸的脱颖... 以清代著名官员陈瑸为案例,通过梳理和分析陈瑸经科举考试实现从寒门子弟到精英阶层跃升的过程,发现家世对陈瑸科举的成功没有产生作用。陈瑸科考的成功主要是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得到学官、地方官员等受知师的重视与拔擢。陈瑸的脱颖而出符合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陈瑸突破父辈实现向上流动,而儿孙辈却未能突破陈瑸的功名。由此得到的现代启发意义是学校教育需要探索和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化机制,确保教育对代际流动可持续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世 科举 代际流动 陈瑸
下载PDF
陈斌教授从“虚劳干血”论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0
作者 李昕 陈斌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治疗手段存在局限,使得该病临床治疗存在瓶颈。陈斌教授从“虚劳干血”理论出发,基于该病渐化“虚劳干血”的动态趋向,认为其属虚实夹杂、虚瘀互结之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治疗手段存在局限,使得该病临床治疗存在瓶颈。陈斌教授从“虚劳干血”理论出发,基于该病渐化“虚劳干血”的动态趋向,认为其属虚实夹杂、虚瘀互结之证,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干血内结,治疗上主张以缓中补虚法贯穿疾病治疗全程,和调攻补,标本兼顾。附验案一则,旨在阐明该理论在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虚劳干血 临床经验 陈斌教授
下载PDF
陈瑸与雷阳书院
11
作者 唐有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70-176,共7页
陈瑸生前所在的康熙时代雷阳书院已经被毁,尚未恢复。根据陈瑸本人的文本及后人的记述可以证明:民国二十七年之陈氏《族谱》所记陈瑸任教雷阳书院一事失实。陈瑸任教的是义学,今人所谓陈瑸曾秉铎雷阳书院一说,乃是对历史的误读误判。
关键词 陈瑸 义学 书院 雷阳书院
下载PDF
丁日昌与陈兰彬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春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70,共6页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同光时期名臣,陈兰彬是晚清官派留美学生的监督、中国首任驻美公使,两人都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从广东走出的蜚声海内外的政坛人物,相互之间曾有过相当密切的交往与共事关系。据考证和分析,他们相互结识是在...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同光时期名臣,陈兰彬是晚清官派留美学生的监督、中国首任驻美公使,两人都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从广东走出的蜚声海内外的政坛人物,相互之间曾有过相当密切的交往与共事关系。据考证和分析,他们相互结识是在同治二年(1863)五至八月间,地点是在广东的高州。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不同寻常的友谊。丁日昌曾多次向曾国藩举荐陈兰彬,尤其是在同治九年(1870)办理天津教案期间,他力荐陈兰彬担任官派留美学生监督,带领学生出洋,从而使陈兰彬迈出了人生旅程上新的步伐,并为其日后担任中国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奠定了基础。丁、陈二人友谊关系的基础,主要是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强烈的共鸣,包括对于当时整个时局的认识,对于如何学习西方之所长以治国图强,对于整顿吏治、开展留学教育和派遣驻外使节、保护华侨等,他们都有不少的共识。正是基于这些共识,他们曾共同开创了派遣留学生出洋、保护海外华工和华侨利益等晚清史上一些开风气的壮举,为后人所称道。当然,作为尚未脱离封建主义思想羁绊的清朝官员,他们也都存在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儒家纲常伦理的历史局限性。事实说明:丁、陈两人在政治上同属晚清时期具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洋务派官员,而在思想文化上则同为中体西用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日昌 陈兰彬 交往 共事
下载PDF
陈志斌教授运用咳平汤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天生 罗继红 陈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5期180-182,186,共4页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中多属于“久咳”“顽咳”等疾病范畴。陈志斌教授认为本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风邪、痰饮侵袭为其标,多分为风盛挛急证、风邪袭窍证、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等...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中多属于“久咳”“顽咳”等疾病范畴。陈志斌教授认为本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风邪、痰饮侵袭为其标,多分为风盛挛急证、风邪袭窍证、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等,而以风邪犯肺、肺热伤津证多见,据此吾师自创宣肺祛风、利咽养津的咳平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志斌 咳平汤 慢性咳嗽 学术经验
下载PDF
陈源斌小说的叙事艺术
14
作者 李贻桂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84-85,共2页
本文从叙事视角、结构形式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简析陈源斌小说作品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陈源斌 小说 叙事艺术 艺术特点 评价 当代
下载PDF
浅论陈源斌小说的悲剧世界
15
作者 李贻桂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81-85,共5页
陈源斌关注寻常的生活,发展了新时期悲剧文学对世俗化、平民化的追求,选择平凡的题材,描写普通人,注重对普通的“不幸者”的生活辛酸、人生悲苦的揭示,把悲剧的发生置于特定的背景下,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冲突。陈源斌小说中人物的悲... 陈源斌关注寻常的生活,发展了新时期悲剧文学对世俗化、平民化的追求,选择平凡的题材,描写普通人,注重对普通的“不幸者”的生活辛酸、人生悲苦的揭示,把悲剧的发生置于特定的背景下,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冲突。陈源斌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徒唤无奈的感叹,而是对悲剧人物命运深刻的思考,深挚的同情和对制造悲剧的社会、历史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源斌 小说 悲剧世界 人物命运 题材 忧患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