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60在EB病毒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晗 孙红 +3 位作者 刘秀珍 向飞艳 夏倩 向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共抑制分子CD160在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急性EB病毒感染患儿、慢性EB病毒感染患儿和同期健康对照儿童各27例。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共抑制分子CD160在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急性EB病毒感染患儿、慢性EB病毒感染患儿和同期健康对照儿童各27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B病毒特异性抗体,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EBV-DNA,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共抑制分子CD160、PD-1和2B4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率,并将CD160、2B4的表达率与外周血病毒载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急剧降低,慢性感染患儿该比值有所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共抑制分子CD160和2B4在慢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在急性感染患儿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D-1在急、慢性感染患儿中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CD160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率与患儿外周血EB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445 8,P<0.05),而2B4的表达率与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D160在慢性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上调,且与外周血EB病毒DNA载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cd4^+T细胞 cd8^+T细胞 cd160
下载PD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hat control lymph-borne viruses in the draining lymph node 被引量:1
2
作者 Carolina R.Melo-Silva Luis J.Sigal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99-1007,共9页
The interstitial fluids in tissues are constantly drained into the lymph nodes(LNs)as lymph through afferent lymphatic vessels and from LNs into the blood through efferent lymphatics.LNs are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a... The interstitial fluids in tissues are constantly drained into the lymph nodes(LNs)as lymph through afferent lymphatic vessels and from LNs into the blood through efferent lymphatics.LNs are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and have the appropriate cellular composition to serve as sites of adaptive immune initiation against invading pathogens.However,for lymph-borne viruses,which disseminate from the entry site to other tissues through the lymphatic system,immune cells in the draining LN(dLN)also play critical roles in curbing systemic viral dissemination dur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ections.Lymph-borne viruses in tissues can be transported to dLNs as free virions in the lymph or within infected cells.Regardless of the entry mechanism,infected myeloid antigen-presenting cells,including various subtypes of dendritic cells,inflammatory monocytes,and macrophages,play a critical role in initiating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within the dLN.This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volves cellular crosstalk between infected and bystander innate immune cells that ultimately produce type I interferons(IFN-Is)and other cytokines and recruit inflammatory monocytes and natural killer(NK)cells.IFN-I and NK cell cytotoxicity can restrict systemic viral spread during primary infections and prevent serious disease.Additionally,the memory CD8+T-cells that reside or rapidly migrate to the dLN can contribute to disease prevention during secondary viral infections.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intricate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orchestrated within dLNs that contain primary viral infections and the role of memory CD8+T-cells following secondary infection or CD8+T-cell vacc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us infection lymph borne virus lymph node virus control innate immunity adaptive immunity dendritic cells Langerhans cells macrophages inflammatory monocytes natural killer cells cd8+T-cells
原文传递
Changes of CD8+ T cells 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mice pretreated with oral immune regul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YE Yue-fang JIN Xi +2 位作者 CHEN Shao-hua YUE Min LI You-m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73-2179,共7页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D8+ regulatory cells could be induced upon oral toler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D8a+ T cells 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co...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D8+ regulatory cells could be induced upon oral toler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D8a+ T cells 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colitis mice pretreated by oral immune regulation. Methods The effects of five low oral doses of colitis-extracted proteins (CEP) on colitis were evaluated b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histological lesions. The percentages of CD8a+ T cells gating on CD3+ T cells were evaluated in the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GALT) and the spleens by flow cytometr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Student's t test or Mann-Whitney U test. Results Compar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fed control mice, administration of CEP resulted in marked alleviation of colitis. The proportion of CDSa+ T ceils, not only in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ELs) and 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LPLs) of the large intestine (LI) but also in spleen from CEP-fed colitis mi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BSA-fed colitis mice (LI-IELs: (71.5±5.4)% vs. (60.1±4.3)%, P 〈0.01; LI-LPLs: (60.7±5.2)% vs. (51.9±4.7)%, P 〈0.01; spleen: (24.1±3.6)% vs. (20.3±4.1)%, P 〈0.05; n=8). Mucosal repair in repair-period mice five days after termination of DSS treatment was also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of CD8a+ T cells in large intestinal mucosal lymphocytes (LI-IELs: (72.1±3.7)% vs. (61.5±4.5)%, P 〈0.01; LI-LPLs: (62.1±5.7)% vs. (52.7±3.6)%, P 〈0.01; n=8). The proportion of CD3+ T cells increased in Peyer's patches (PPs) and decreased in 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s) from colitis mice compared to untreated mice, whereas the change pattern of CD3+T cells in PPs and MLNs from CEP-fed colitis mice was just on the contrary. Conclusion Improvement of DSS-induced colitis resulted from oral immune reg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D8a+T cells in spleen and large intestinal muc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tran sulfate sodium COLITIS MOUSE oral tolerance cd8a+ T cells
原文传递
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高晓燕 闫婉君 +4 位作者 马兴聪 马一楠 任宏涛 薛兴欢 张淑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8^+T细... 目的: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恶性黑色素瘤组Tim-3表达量为(15.89±6.49)%,健康对照组的表达量为(3.27±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无溃疡、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Breslow分度无关(P>0.05)。结论:Tim-3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并有望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早期预测及治疗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3 cd8^+T细胞 恶性黑色素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 被引量:51
5
作者 邹品文 赵春景 +1 位作者 李攀 黄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采用S180肉瘤小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山茱萸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白细胞介素IL-2和白细胞介素IL-4的调节作用,并与阴性对照组进...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采用S180肉瘤小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山茱萸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白细胞介素IL-2和白细胞介素IL-4的调节作用,并与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山茱萸多糖对S180有明显的瘤抑制作用(P<0.01),可以使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增加,CD8+T细胞表达降低,提高白细胞介素IL-2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且与剂量和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山茱萸多糖通过调节荷瘤小鼠异常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多糖 S180肉瘤 cd4+T细胞 cd8+T细胞 白细胞介素IL-2 白细胞介素IL-4
原文传递
T细胞免疫和细胞凋亡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邓冠红 陈作良 +1 位作者 陈宏柏 程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凋亡情况及CD4+、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的变化分析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LP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OLP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 目的通过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凋亡情况及CD4+、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的变化分析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LP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OLP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定位检测17例OLP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值降低。OLP组中上皮内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浸润的增加、CD4/CD8比值的变化及OLP中上皮细胞和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异常,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细胞凋亡异常在OL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细胞凋亡 cd4+T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晓辉 赵夏平 +2 位作者 王维 李晓云 朱自江 《肝脏》 201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81例,并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26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CD3+T淋巴细胞、CD4+T...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81例,并按Child-Pugh分为A、B、C三级,26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结果 Child-Pugh B级和C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含量明显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含量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ld-Pugh A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并且随着其肝功能下降及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对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cd3^+ T细胞 cd4^+ T细胞 cd8^+ 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黄芩素作为佐剂对黑色素瘤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玮 刘泽媛 +1 位作者 齐好雯 王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黄芩素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鉴于黑色素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而T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检测黄芩素对免疫后荷瘤小鼠T细胞的免疫应答效果,旨在为促进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50 mg/k... 目的黄芩素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鉴于黑色素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而T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检测黄芩素对免疫后荷瘤小鼠T细胞的免疫应答效果,旨在为促进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50 mg/kg、100 mg/kg的黄芩素和弗式完全佐剂分别与灭活的B16F10肿瘤细胞混匀,通过肌肉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1 W后对每组小鼠进行皮下接种B16F10肿瘤细胞,之后我们检测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和其存活率,并评价每组小鼠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可使CD4+T和CD8+T细胞的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而且注射100 mg/kg的黄芩素与灭活B16F10的组中小鼠的存活率较高,同时,肿瘤生长较慢。结论 100 mg/kg的黄芩素在体内对T细胞的活化具有较强的作用,黄芩素有可能成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肿瘤细胞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cd4^+T细胞 cd8^+T细胞 黑色素瘤 佐剂
下载PDF
Human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enhance the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 of CD8+CD28- regulatory T cells 被引量:13
9
作者 Qiuli Liu Haiqing Zheng +7 位作者 Xiaoyong Chen Yanwen Peng Weijun Huang Xiaobo Li Gang Li Wenjie Xia Qiquan Sun an Andy Peng Xia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08-718,共11页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MSCs)-mediated immunomodulation is the recruitment and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However, we do not yet know whether MSCs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th...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MSCs)-mediated immunomodulation is the recruitment and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However, we do not yet know whether MSCs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the other subsets of Treg cells. Herei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MSCs on CD8+CD28- Treg cells and found that the MSCs could not on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D8+CD28- T cells, but also enhance CD8+CD28-T cells' ability of hampering naive CD4+ T-cell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decreasing the production of IFN-γ by activated CD4+ T cells and inducing the apoptosis of activated CD4+ T cells. Mechanistically, the MSCs affected the functions of the CD8+CD28- T cells partially through moderate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L-10 and FasL. The MSCs had no distinct effect on the shift from CD8+CD28+ T cells to CD8+CD28- T cells, but di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D8+CD28- T cells by reducing their rate of apoptosis. In summary, this study shows that MSCs can enhance the regulatory function of CD8+CD28- Treg cells, shedding new light on MSCs-mediated immune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S cd28 cd8-positive T cells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regulatory T cells
原文传递
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反应质量在EV71HFMD病程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祖莹 李德发 +2 位作者 曹科 黄玉英 邓继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2328-2329,233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中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第二信号的表达,探讨EV71感染的病程发展机制。方法选取48例EV71HFMD患儿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病变组、中枢神经病变伴自主神经失调组、神经源性肺水肿... 目的研究中国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中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第二信号的表达,探讨EV71感染的病程发展机制。方法选取48例EV71HFMD患儿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病变组、中枢神经病变伴自主神经失调组、神经源性肺水肿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上CD28和CD38的表达水平,分析CD8+T细胞的质量水平在EV71感染病程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CD8+CD28+细胞、活化分子CD38的表达轻症组与健康同龄对照组、重症各组比较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细胞毒性T细胞在EV71感染中的反应质量可能是病程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型 cd8+细胞毒性T细胞 cd8+cd28+细胞 cd38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对树突细胞分化、成熟、凋亡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兴兵 刘隽 +2 位作者 吴竞生 孙自敏 黄士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机体抗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已表明肿瘤患者和荷瘤动物体内DC功能受损并伴有DC数量的降低。最近的研究提示这种DC功能的受损可能是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介导的免疫抑制所致。本研究拟...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机体抗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已表明肿瘤患者和荷瘤动物体内DC功能受损并伴有DC数量的降低。最近的研究提示这种DC功能的受损可能是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介导的免疫抑制所致。本研究拟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对单核细胞来源DC的分化、成熟、凋亡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AML细胞培养24h后收集上清。在含有或不含有AML细胞培养上清的培养液中,利用IL-4和GM-CSF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不成熟DC(immature DC,iDC),IL-1β、IL-6、TNF-α和PGE-2促进DC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和凋亡率的变化。计算前体细胞频率(precursor frequency,PF),观察DC对异基因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刺激功能。结果:AML细胞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并可降低促成熟细胞因子对DC的促成熟作用。同时,与对照组相比,AML细胞培养上清可显著诱导DC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15.1±4.2)%和(29.4±9.5)%(P<0.01)。相对于正常成熟DC,AML细胞培养上清诱生的DC对异基因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刺激功能显著降低(P<0.01),其中CD4+T细胞的前体细胞频率分别为(5.2±1.6)%和(1.8±0.5)%,CD8+T细胞的前体细胞频率分别为(6.5±2.0)%和(2.1±0.6)%。结论:AML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DC的发育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性 树突细胞 cd4^+T细胞 cd8^+T细胞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CD8^+ 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致病性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梅云华 徐凌云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多发性硬化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前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CD4+T细胞的致病和调节性作用上,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8+T细胞也参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损伤过程。 CD8+T细胞存在于MS病灶部位,髓鞘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也... 多发性硬化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前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CD4+T细胞的致病和调节性作用上,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8+T细胞也参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损伤过程。 CD8+T细胞存在于MS病灶部位,髓鞘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也从M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得到,CD8+T细胞通过直接杀伤或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间接参与MS的病理过程。本文就近几年关于CD8+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致病性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cd4^+T细胞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
下载PDF
中药鸦胆子与补骨脂素对卡氏肺孢子虫病大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元华 崔昱 +5 位作者 任一鑫 张晓琳 王岩 郑萧玉 陈旭伟 孙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鸦胆子和补骨脂素合剂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的免疫调节及杀虫作用。方法地塞米松皮下注射SD大鼠(2·5mg/只,每周2次,连续6周),建立PCP大鼠模型。药物治疗剂量,每鼠每天口饲中药鸦胆子0·12mg与补骨脂素1mg,... 目的探讨中药鸦胆子和补骨脂素合剂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的免疫调节及杀虫作用。方法地塞米松皮下注射SD大鼠(2·5mg/只,每周2次,连续6周),建立PCP大鼠模型。药物治疗剂量,每鼠每天口饲中药鸦胆子0·12mg与补骨脂素1mg,连续7d或14d。同时设PCP阳性不治疗对照组及正常大鼠对照组。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变,制作肺组织印片计数肺孢子虫包囊数观察中药合剂杀虫效果。检测血液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观察中药合剂对PCP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治疗组大鼠,受损的肺组织病变减轻或修复,体重明显回升,肺组织包囊数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血液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TNF-α均较阳性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中药鸦胆子和补骨脂素合剂治疗PCP大鼠,可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并可抑制及杀灭卡氏肺孢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鸦胆子 补骨脂素 cd4^+T细胞 cd8^+T细胞 Α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大蒜素对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贵芝 王文军 王裕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索大蒜素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将8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每天灌胃1次,灌胃容量为0.1ml/10g,连续灌胃14d。1周后将小鼠处死,分离胸腺计算脏器指... 目的探索大蒜素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将8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每天灌胃1次,灌胃容量为0.1ml/10g,连续灌胃14d。1周后将小鼠处死,分离胸腺计算脏器指数并制取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大蒜素对各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值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胸腺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值有差异(F=6.82,F_(CD4^+)=14.12,F_(CD8^+)=8.27,P<0.05),经两两比较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4组之间小鼠的胸腺指数、胸腺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细胞值均有较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组之间的CD4^+/CD8^+值无差异(F=2.44,P>0.05)。结论大蒜素使小鼠的胸腺指数、胸腺淋巴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均升高,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对小鼠免疫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cd4^+T细胞 cd8^+T细胞 胸腺指数 cd4^+/cd8^+值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高表达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和CD8^+T细胞和低表达M0巨噬细胞与临床预后佳有关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炜 曾静媛 +6 位作者 罗波 毛樱逾 梁雨 赵文静 胡楠 陈鹳霏 郑小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索免疫细胞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膀胱癌转录本数据及相应临床数据,CIBERSORT软件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所占比例,R软件分析各临床分期中免疫细胞浸润模式,Kaplan-Meier... 目的研究膀胱癌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索免疫细胞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膀胱癌转录本数据及相应临床数据,CIBERSORT软件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所占比例,R软件分析各临床分期中免疫细胞浸润模式,Kaplan-Meier生存分析各免疫细胞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从TCGA数据库下载基因转录本数据共433例,包含414例膀胱癌组织,19例正常组织。数据矫正后用CIBERSORT软件计算免疫细胞所占比例,筛选后得到膀胱癌组织146例,正常膀胱组织4例。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CD8^+T细胞在膀胱癌临床Ⅳ期表达量最低,M0巨噬细胞在膀胱癌临床Ⅳ期表达量最高,膀胱癌组织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CD8^+T细胞高表达,M0巨噬细胞低表达利于预后。结论膀胱癌组织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CD8^+T细胞高表达,M0巨噬细胞低表达,与临床预后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cd8^+T细胞 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 M0巨噬细胞 预后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及CD4^+T CD8^+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艳 李永超 +2 位作者 钟杰 苏利 唐山宝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期120-123,129,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2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铁蛋白、CD4^+T...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2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水平以及腹主动脉钙化评分测定,依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钙化组(n=47)与未钙化组(n=53)。比较3组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水平以及腹主动脉钙化评分,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相关性,3组不良心血管发生率,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对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结果钙化组与未钙化组血清铁蛋白、CD4^+T细胞、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钙化组血清铁蛋白、CD4^+T细胞、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高于未钙化组,CD8^+T细胞低于未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CD4^+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呈正相关(r=0.446,0.521,P<0.05),CD8^+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负相关(r=0.624,P<0.05);钙化组、未钙化组以及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45%、33.96%及1.92%,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铁蛋白、CD4^+T、CD8^+T细胞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用于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AUC分别为0.612、0.772、0.732、0.803。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及CD4^+T、CD8^+T细胞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关系密切,可用于预测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蛋白 cd4^+T cd8^+T 腹主动脉钙化评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亚娟 丁晓梅 +2 位作者 马礼坤 余华 陈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或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26例,按临床表现,冠脉造影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或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26例,按临床表现,冠脉造影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冠脉造影正常胸痛综合征组(对照组)2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NK(CD3-CD16+CD56+)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AMI组和UAP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显著降低(P<0.05);SAP组较对照组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升高,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降低可能反映了冠心病患者异常增强的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受损,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免疫调节受损加重,冠脉病变的数量和狭窄程度可能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外周血cd4^+T细胞 cd8^+T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肿瘤环境影响抗感染CD8^+T细胞应答启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珏 谭雨龙 +1 位作者 杨菲 朱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环境下,机体对非肿瘤来源的外来微生物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为肿瘤患者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的基础上,尾静脉感染李斯特菌(OVA-Listeria Monocytogenes,OVA-LM),观察其... 目的探讨肿瘤环境下,机体对非肿瘤来源的外来微生物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为肿瘤患者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的基础上,尾静脉感染李斯特菌(OVA-Listeria Monocytogenes,OVA-LM),观察其生存曲线的变化;在荷瘤后感染小鼠模型中,通过流式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Pentamer染色技术检测小鼠抗OVA257-264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变化;通过标记CFSE的OT-Ⅰ细胞过继转移小鼠,观察体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和抗原呈递情况;FACS分析荷瘤情况下小鼠脾脏CD11b+Gr-1+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变化。结果荷瘤小鼠感染OVA-LM菌后生存期明显缩短;荷瘤小鼠脾脏抗OVA257-264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显著下调;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是细胞总数明显下降;荷瘤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变化,但CD11b+Gr-1+细胞显著上调。结论荷瘤小鼠抗感染CD8+T细胞免疫反应下降,其脾脏CD11b+Gr-1+细胞显著上调,提示肿瘤环境下脾脏CD11b+Gr-1+细胞升高可能是影响抗感染CD8+T细胞应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环境 cd8+T细胞 cd11b+Gr-1+细胞 免疫应答
下载PDF
CD8^+ 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敏 王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7-880,887,共5页
CD8^+T细胞是一类异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抗肿瘤以及介导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CD8^+T细胞在哮喘的发病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对CD8^+T细胞的分类、功能以... CD8^+T细胞是一类异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抗肿瘤以及介导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CD8^+T细胞在哮喘的发病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对CD8^+T细胞的分类、功能以及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cd4^+T细胞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重组鸡α-干扰素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类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玉峰 吴静 +2 位作者 王春玲 李峰 宋敏训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67-69,共3页
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静脉注射4~6周龄SPF鸡,24 h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显示,rChIFN-α可以在48~72 h内明显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下词CD8^+... 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静脉注射4~6周龄SPF鸡,24 h后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显示,rChIFN-α可以在48~72 h内明显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下词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证明rChIFN-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α-干扰素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