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与冠脉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惠玲 何国祥 +5 位作者 刘建平 冉擘力 李永华 仝识非 姚青 唐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1751-17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冠脉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对7例稳定性心绞痛(SA)、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均测定血浆h...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冠脉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对7例稳定性心绞痛(SA)、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均测定血浆hs-CRP水平。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7例UA患者行左室造影(LVA)检查测定LVEF水平。观察hs-CRP、LVEF水平与斑块特征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P<0.01),冠脉中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类似(P>0.05)。冠脉中重度狭窄组LVEF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不稳定型斑块组与稳定型斑块组类似(P>0.05)。结论hs-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的敏感指标,但不能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LVEF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但在SA、UA患者中,LVEF水平不能反映斑块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c反应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