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早期镇墓文考证三则
1
作者 朱学斌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敦煌出土西晋至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多可改进释读,例如对照“铜”字的讹体可将万安镇墓文原释“钥人”改为“铜人”。张雪光镇墓文原释“软议”的“软(軟)”字应改释为“陈”字的异体“軙”字,“软议”改释为“陈议”意为“陈述谋议”。... 敦煌出土西晋至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多可改进释读,例如对照“铜”字的讹体可将万安镇墓文原释“钥人”改为“铜人”。张雪光镇墓文原释“软议”的“软(軟)”字应改释为“陈”字的异体“軙”字,“软议”改释为“陈议”意为“陈述谋议”。镇墓文为阻止死者作祟,常会采用人偶替代生人承受灾殃。张雪光镇墓文木制“桐人”和金属制“铅人”分别对应生人和死者,原释“生者软议负担,仅以桐人、铅人,广肩大背,可以自代”应改为“生者軙(陈)议负担,仅以桐人;铅人广肩大背,可以自代”。另外,敦煌镇墓文可互换的“荔子”和“离子”,应释为与“黄远”同属百合目鸢尾科的药材“马蔺子”,而非“荔枝”“梨子”“藜子”“栗子”或“鸡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镇墓文 道教考古 早期道教 中国早期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