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培育 被引量:115
1
作者 田颖川 李太元 +8 位作者 莽克强 韩一凡 李玲 王学聘 卢孟柱 戴连韵 韩一侬 严静君 W.Gaberiel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用带有35S-Ω-Bt-NOS嵌合基历的双元载体的农杆菌LBA4404转化欧洲黑杨的叶片外植体,共独行54株转化再生植株,用这些再生植物对杨尺蠖进行毒力测定,昆虫校正死亡率在80-96%的再生植株占总测定植株的15%... 用带有35S-Ω-Bt-NOS嵌合基历的双元载体的农杆菌LBA4404转化欧洲黑杨的叶片外植体,共独行54株转化再生植株,用这些再生植物对杨尺蠖进行毒力测定,昆虫校正死亡率在80-96%的再生植株占总测定植株的15%。部分再生植株对舞毒娥进行测定,表明在5-9天内校正死亡率高达100%,存活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也明显地受到抑制。根据苗木在苗圃中高生长的昆虫校正死亡率采用重心聚类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bt基因 抗虫性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转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杨树抗虫性的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李明亮 张辉 +2 位作者 胡建军 韩一凡 田颖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最终获得既含有Bt基因又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利用这种杨树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杨树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同时表明含有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双基因的植株其抗虫能力明显高于仅含单一Bt基因的植株。为探索培育高抗虫性杨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bt基因 PI基因 转基因植物 抗虫性
下载PDF
广州、深圳地区小菜蛾对定虫隆、Bt 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维专 陈伟平 +1 位作者 卢叔勤 徐要葵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采用 Potter's 喷雾塔喷雾的方法测定广州和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儿丁质合成抑制剂定虫隆、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定虫隆产生明显抗性,1990年11月测定抗性倍数为15.0,1991年12月为70.9,对氟虫脲、... 采用 Potter's 喷雾塔喷雾的方法测定广州和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儿丁质合成抑制剂定虫隆、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定虫隆产生明显抗性,1990年11月测定抗性倍数为15.0,1991年12月为70.9,对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具有不同程度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6.7,15.5 和5.8。广州菜区小菜蛾对以上药剂均未产生抗性(抗性倍数最高为2.8)。采用浸渍法测定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 Bt 抗性的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 Bt 的抗性逐年提高,1990年12月测定的抗性倍数为21.1,1991年12月为26.9,1992年3月为35.0,广州菜区小菜蛾具有强的耐药性或低抗药性,抗性倍数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定虫隆 bt 交互抗性
原文传递
棉铃虫Bt抗感种群间数种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7
4
作者 梁革梅 谭维嘉 郭予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比较Bt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棉铃虫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的变化。测定两种群的α-乙酸萘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酶活力,比较α-乙酸萘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K_m和y_(max)值,并采用特异性酶抑制剂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抗性种... 比较Bt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棉铃虫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的变化。测定两种群的α-乙酸萘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酶活力,比较α-乙酸萘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K_m和y_(max)值,并采用特异性酶抑制剂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抗性种群棉铃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K_m和V_(max)值都显著升高,甲基对氧磷对抗性种群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程度比敏感种群明显增加。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总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和类凝乳蛋白酶活力差异也不显著,但抗性种群3龄幼虫的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敏感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 抗性 解毒酶 蛋白酶
原文传递
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杂交后代二化螟抗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忠华 舒庆尧 +6 位作者 崔海瑞 叶恭银 吴殿星 高明尉 夏英武 成雄鹰 Illimar Altosaar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利用室内叶片快速鉴定法结合田间抗性调查 ,研究了粳型 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与籼、粳稻杂交后代对二化螟 ( Chilo suppressalis)的抗性。结果显示 ,在与籼稻和粳稻的杂交后代 ( F1、F2 和 BC1)中 ,都出现了对二化螟表现高抗的植株。... 利用室内叶片快速鉴定法结合田间抗性调查 ,研究了粳型 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与籼、粳稻杂交后代对二化螟 ( Chilo suppressalis)的抗性。结果显示 ,在与籼稻和粳稻的杂交后代 ( F1、F2 和 BC1)中 ,都出现了对二化螟表现高抗的植株。用离体叶片法测定 ,4个组合 12 0株杂种 F1和 88株 GUS阳性( GUS+) BC1株与 30株克螟稻亲本相似 ,2天内对二化螟初孵幼虫的死亡率高达 10 0 .0 % ,而用相应组合的 GUS阴性 ( GUS-)株和非转基因亲本叶片饲喂的二化螟初孵幼虫 4天内的死亡率仅为 8.33%~ 2 2 .8%。此外 ,在未施用对鳞翅目害虫有毒性的农药的试验田 ,共调查 8个组合 70 7株 GUS+F2 植株和 7个组合 177株 GUS+BC1植株 ,仅有大约 1%的植株出现枯心和白穗 ;而对应的 4 0 5株 F2 和 182株 BC,GUS-株中分别有 99.3%和 99.5%出现了枯心。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应用杂交、回交常规育种方法将克螟稻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新的推广水稻品种是可行的 ;同时也反映了报告基因 GUS仍可作为检测 cryl Ab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水稻 克螟稻 crylAb基因 二化螟抗性
下载PDF
小菜蛾对Bt毒素Cry1Ac和Bt制剂抗性的选育及其抗性种群的生物学适应性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峰山 吴青君 +3 位作者 徐宝云 曹丽波 朱国仁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9,共6页
用Bt制剂和Bt毒素Cry1Ac分别对源自深圳田间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在室内进行抗性种群选育,获得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24.36、38.16倍的抗性种群DBM.1Ac_R30和DBM.Bt_R46。对这2个抗性种群及其敏感种群(DBM.Bt_S)的生长发育、存活及... 用Bt制剂和Bt毒素Cry1Ac分别对源自深圳田间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在室内进行抗性种群选育,获得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24.36、38.16倍的抗性种群DBM.1Ac_R30和DBM.Bt_R46。对这2个抗性种群及其敏感种群(DBM.Bt_S)的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详细地观察与比较,并以甘蓝为饲喂材料构建了2个抗性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DBM.1Ac_R30和DBM.Bt_R46种群较DBM.Bt_S种群的产卵量和孵化率下降,幼虫发育历期延长,雌雄比显著降低,雌成虫数量、寿命减少。DBM.1Ac_R30和DBM.Bt_R46种群相对于DBM.Bt_S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75和0.65,抗性种群在繁殖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bt制剂 bt毒素Cry1Ac 抗性选育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昆虫Bt毒素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革梅 王桂荣 +2 位作者 徐广 吴孔明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6,共7页
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杀虫剂 ,昆虫Bt受体蛋白在Bt发挥毒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受体蛋白与Bt结合能力的改变可能是昆虫对Bt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该文从昆虫Bt受体蛋白的分离鉴定 ,结合动力... 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杀虫剂 ,昆虫Bt受体蛋白在Bt发挥毒性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受体蛋白与Bt结合能力的改变可能是昆虫对Bt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该文从昆虫Bt受体蛋白的分离鉴定 ,结合动力学 ,与Bt杀虫毒性、抗性的关系及其分子本质等方面综述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bt 受体蛋白 抗性 结合动力学 分子本质
下载PDF
土壤淹水对Bt棉抗棉铃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敬音 何小兰 +3 位作者 束春娥 陈松 傅春霞 黄骏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1-234,共4页
在盆栽淹灌(水层为3~4cm)12天或在大田连续阴雨21天的涝渍条件下,Bt棉抗棉铃虫能力显著下降。食其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供水的Bt棉(对照)(P<0.01)。当逆境解除后,棉株恢复生长,Bt棉的抗棉铃虫能力... 在盆栽淹灌(水层为3~4cm)12天或在大田连续阴雨21天的涝渍条件下,Bt棉抗棉铃虫能力显著下降。食其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供水的Bt棉(对照)(P<0.01)。当逆境解除后,棉株恢复生长,Bt棉的抗棉铃虫能力又恢复到涝渍前的水平。在涝渍逆境下,Bt抗虫棉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急剧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抗棉铃虫能力 土壤淹水 超氧物歧化酶 棉花
下载PDF
Bt毒素诱导下小菜蛾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2
9
作者 符伟 谢文 +3 位作者 张卓 吴青君 王少丽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6-1412,共7页
【目的】筛选出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肌动蛋白(ACTB)、延伸因子(EF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S13(R... 【目的】筛选出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肌动蛋白(ACTB)、延伸因子(EF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S13(RPS13)、核糖体蛋白S20(RPS20)和β-微管蛋白(TUB)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这8个基因在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不同品系中肠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并应用筛选出来的内参基因分析小菜蛾氨肽酶2(aminopeptidase N2,APN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geNorm软件以RPS13和EF1为最稳定内参基因,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均以RPS13和RPL32为最稳定基因。使用3种不同内参基因分析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Bt抗性和敏感品系中ANP2表达水平时,新的内参基因EF1和传统内参基因RPL32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二者作为标准化因子,ANP2表达量结果基本一致,而使用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却导致部分表达量分析结果有所误差。【结论】筛选出PRS13,RPL32和EF1可以作为小菜蛾某些试验条件下的内参基因,对小菜蛾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也对其他昆虫内参基因的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实时定量PCR 内参基因 抗药性 bt毒素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花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魏伟 裴克全 +2 位作者 桑卫国 钱迎倩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27-132,共6页
转Bt基因抗虫棉 (Gossypiumspp .)是目前国内释放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 ,其生态风险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密切的关注。从生态风险评价的角度 ,分转基因棉花中Bt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及其对害虫的控制效果、Bt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扩散的风险... 转Bt基因抗虫棉 (Gossypiumspp .)是目前国内释放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 ,其生态风险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密切的关注。从生态风险评价的角度 ,分转基因棉花中Bt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及其对害虫的控制效果、Bt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扩散的风险、害虫对Bt棉花抗性的进化风险、Bt棉花对非目标生物体影响的风险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Bt棉安全性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咨询意见 ,并提出了目前针对Bt棉亟待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生态风险 转基因逃逸 抗性进化 非目标效应
下载PDF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粘虫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常雪 常雪艳 +2 位作者 何康来 王振营 白树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玉米为防治粘虫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室内生测和田间抗性鉴定分别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对粘虫的杀虫效果。用4~7叶期转cry1Ab基因玉米心叶室内饲养1~3...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玉米为防治粘虫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室内生测和田间抗性鉴定分别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对粘虫的杀虫效果。用4~7叶期转cry1Ab基因玉米心叶室内饲养1~3龄粘虫幼虫3、7和1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39.0%~92.0%、96.0%~98.0%和97.0%~100%,第14天全部死亡,而对照的死亡率分别为3.0%~8.0%、6.0%~20.0%和11.0%~28.0%,差异极显著。取食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存活10天的幼虫其体重仅为取食对照玉米的9.0%。田间玉米4~5叶期,分别接1~6龄粘虫幼虫于转cry1Ab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心叶。转cry1Ab基因玉米上各龄期幼虫平均存活率仅为0.0~6.7%,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的8.3%~80.0%。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危害级别0.1~0.7,显著小于非转基因玉米的2.1~7.3。结果说明转cry1Ab基因玉米YieldGard对粘虫各龄幼虫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田间控制效果,同时能有效保护玉米免受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粘虫 抗性
原文传递
Impact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on target insect pests and non-target arthropods in China 被引量:17
12
作者 MAO CHEN JIAN-ZHOU ZHAO +2 位作者 GONG-YIN YE QIANG FU ANTHONY M. SHELTO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9-420,共12页
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especially expressing insecticidal protein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in China has been rapid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insect... 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especially expressing insecticidal protein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in China has been rapid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lines/varieties have passed restricted and enlarged field testing, and several have been approved for productive testing since 2002 in China, although none was approved for commercial use until 2006. Extensive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ransgenic rice on target lepidoteran pest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n non-target arthropods. The efficacy of a number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currently tested in China was excellent for control of the major target insect pests, the rice stem borers (Chilo suppressalis, Scirpophaga incertulas, Sesamia inferens) and leaffolder (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and was better than most insecticides extensively used by millions of farmers at present in China. No significantly negative or unintended effects of transgenic rice on non-target arthropods were found compared with non-transgenic rice. In contrast, most of the current insecticides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rice stem borers and leaffolders proved harmful to natural enemies, and some insecticides may directly induce resurgence of rice planthoppers. Studies for developing a proactive insect resistance management of transgenic rice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transgenic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toxin insect resistance non-target effect target insects transgenic rice
原文传递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松华 刘剑光 +3 位作者 狄佳春 许乃银 陈旭升 黄骏麒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5,共5页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2 %。转 Bt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一代能明显延缓棉铃虫的发育进程。饲喂新棉 33B、GK- 1 2与常规品种 (系 )的杂种一代 72 h后 ,存活幼虫以1龄虫为主 ,分别占 92 .4%、85 .1 % ,并有少量 2龄幼虫。而同批次对照苏棉 1 2号和泗棉 3号以 2龄虫为主 ,分别占 89.6%、86.8% ,并有少量的 3龄虫出现。以抗虫棉与常规棉杂种 F1叶片饲喂棉铃虫 ,其发育进度较取食对照品种的延缓 1个龄期。转 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Bt基因是以单一位点的方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抗虫性状 遗传研究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邓欣 赵廷昌 +2 位作者 高必达 张永军 孙福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4-4249,共6页
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现状,并从基因漂移,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治理对策、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做了综述。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bt 生物安全 基因漂移 害虫抗性 非靶标昆虫 土壤生态系统 食品安全性
下载PDF
双价抗虫基因叶绿体共转化植株抗虫性及其后代表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宁 孙萌 +4 位作者 杨波 孟昆 刘春英 倪丕冲 沈桂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Oryzacystatin ,OC)基因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和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 (BtcryIAc)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 ,共转化烟草叶绿体 ,获得壮观霉素抗性植株。转基因植株抗棉铃虫试验表明 ,转...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Oryzacystatin ,OC)基因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和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 (BtcryIAc)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 ,共转化烟草叶绿体 ,获得壮观霉素抗性植株。转基因植株抗棉铃虫试验表明 ,转双价抗虫基因植株比转单一抗虫基因植株具有更强的杀虫活性。转基因植株后代Southern检测及其遗传学分析试验证明 ,双价抗虫基因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且表现为叶绿体特有的母系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抗虫基因 叶绿体 共转化植株 抗虫性 后代 表型分析 OC基因 bt基因
下载PDF
Cry1Ac抗性亚洲玉米螟对四种Bt蛋白的交互抗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海亮 李光涛 +2 位作者 王振营 张杰 何康来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是转Bt基因玉米的靶标害虫,为探明其对Bt抗性的演化,在室内开展了Cry1Ac蛋白胁迫下的抗性汰选及Cry1Ac抗性品系对4种Bt蛋白的交互抗性研究。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Cry1Ac蛋白饲养亚洲玉米螟27代,获...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是转Bt基因玉米的靶标害虫,为探明其对Bt抗性的演化,在室内开展了Cry1Ac蛋白胁迫下的抗性汰选及Cry1Ac抗性品系对4种Bt蛋白的交互抗性研究。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Cry1Ac蛋白饲养亚洲玉米螟27代,获得了对Cry1Ac产生14.0倍抗性的品系ACB-AcR,同时对Cry1Ab蛋白亦产生了6.3倍的交互抗性,继续在恒压下连续汰选至82代,对Cry1Ac的相对抗性达到48.9倍,而对Cry1Ab的交互抗性倍数没有提高。进一步测定和比较4种Bt蛋白Cry1Ac、Cry1Ab、Cry1Ah和Cry1Ie对敏感品系ACB-BtS和抗性品系ACB-AcR的毒力,结果显示,ACB-AcR对Cry1Ah的相对抗性倍数达14.9倍,有显著的交互抗性;对Cry1Ab的相对抗性倍数为4.3倍,交互抗性水平较低;对Cry1Ie的相对抗性倍数为0.9,即无交互抗性。4种蛋白对抗、感品系的EC50表明,ACB-AcR品系对Cry1Ac蛋白产生了显著的抗性,相对抗性达到32.6倍,对Cry1Ah和Cry1Ab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而对Cry1Ie没有交互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bt CRY1AC 交互抗性 抗性治理
原文传递
转Bt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抗虫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同斌 嵇保中 +1 位作者 诸葛强 黄敏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以转Bt抗虫基因杨树(NL 80106)的大田移植苗为材料,在室内控制和自然条件下测定其对杨小舟蛾幼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1龄幼虫12d校正死亡率高达84.3%;其杀虫活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动态,3个抗虫转基因杨树无性系FB45... 以转Bt抗虫基因杨树(NL 80106)的大田移植苗为材料,在室内控制和自然条件下测定其对杨小舟蛾幼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1龄幼虫12d校正死亡率高达84.3%;其杀虫活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动态,3个抗虫转基因杨树无性系FB45、FB51和FB56对1龄幼虫12d的抗性由6月的56.9%~84.3%下降至7~8月的35.6%~45.1%,9月又回升至59.4%~80.8%;不同龄期幼虫对转基因杨树敏感性不同,1~3龄幼虫6d校正死亡率为19.8%~25.4%,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而4~5龄幼虫6d校正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转Bt基因杨树对大部分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取食量、体重增长速率显著低于对照,并导致幼虫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杨小舟蛾 抗虫性 bt基因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常雪艳 何康来 +1 位作者 王振营 白树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378,共5页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是常年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孟山都转Bt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不同组织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田间人工接...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是常年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孟山都转Bt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不同组织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田间人工接虫抗性鉴定。Bt玉米花丝、苞叶和幼嫩雌穗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取食Bt玉米花丝和幼嫩雌穗(籽粒和穗轴)的棉铃虫初孵幼虫不能存活和完成幼虫期发育,而对照分别有51.0%和22.0%个体完成幼虫期发育。以Bt玉米雌穗苞叶饲养棉铃虫初孵幼虫,5天后幼虫全部死亡,而非Bt玉米对照仅为16.0%,差异显著。田间花丝期人工接种棉铃虫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Bt玉米雌穗被害率为3.5%,危害级别为0.007,百株存活幼虫14.3头。而非Bt玉米雌穗被害率达到82.5%,危害级别为2.51,平均百株存活幼虫79.6头,显著高于Bt玉米。这些结果说明转Bt基因玉米穗期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棉铃虫 抗虫性
原文传递
Bt cry1Ia8抗虫基因对结球甘蓝的转化及其表达 被引量:14
19
作者 崔磊 杨丽梅 +7 位作者 刘楠 郎志宏 刘玉梅 庄木 张扬勇 张友军 黄大昉 方智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1-1168,共8页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的下胚轴和具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Ia8导入结球甘蓝中,共获得38株卡那霉...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的下胚轴和具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Ia8导入结球甘蓝中,共获得38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cry1Ia8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中;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cry1Ia8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有一定的表达;转化植株叶片离体饲喂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对Cry1Ac蛋白表现抗性的小菜蛾的试验表明,该基因不仅对敏感小菜蛾有很强的抗性,对抗性小菜蛾也具有较强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小菜蛾 bt基因 cry1Ia8 转基因 抗虫性
原文传递
应用近等基因系研究Bt基因对水稻性状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沈圣泉 舒庆尧 +2 位作者 包劲松 吴殿星 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以密阳46(MY46)为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Bt基因近等基因系抗螟虫密阳46(RIMY46).经考察,RIMY46及其所配杂种II32A/RIMY46的GUS反应和PCR检测均为阳性,且高抗螟虫.在早期营养生长阶段,RIMY46苗高比M... 以密阳46(MY46)为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Bt基因近等基因系抗螟虫密阳46(RIMY46).经考察,RIMY46及其所配杂种II32A/RIMY46的GUS反应和PCR检测均为阳性,且高抗螟虫.在早期营养生长阶段,RIMY46苗高比MY46低,分蘖数比MY46少,表明纯合态Bt基因对纯系植株的前期生长进程有一定延缓作用,这种影响随着植株长大而减小,最终除导致抽穗延迟和整精米率降低外,对其余8个农艺性状和9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则均不显著.比较Bt近等基因系所配杂种II32A/RIMY46和II32A/MY46有关性状的表现差异,结果则发现杂合态Bt基因对杂种F1性状表达均无明显的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bt基因 性状表现 水稻 应用 稻米品质性状 PCR检测 轮回亲本 连续回交 选择技术 标记基因 生长阶段 延缓作用 生长进程 整精米率 农艺性状 性状表达 杂种F1 GUS 分蘖数 负作用 螟虫 植株 育成 营养 苗高 纯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